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初步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评价

    作者:朱玉亮;雷风;刘玉猛

    目的:分析和研究贝伐单抗对放射性脑坏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放射性脑坏死患者11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例与对照组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用于放射性脑坏死治疗,能有效缩小脑部病变范围,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1例疑是颅内感染的放射性脑坏死的分析

    作者:余光艳

    临床中遇到1例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脑坏死,表现为颅内感染的病例,今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于2000年9月29日行左顶枕脑胶质瘤切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病理报告: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切口I/甲愈合,因为颅内压高行20%甘露醇脱水治疗20天.术后第26天开始200cGy/天的25次肿瘤部位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

  • 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坏死临床分析

    作者:周国平;王飞;郭春燕;卜博;许百男

    放射性脑坏死(radiation encephalopathy,REP)是脑肿瘤或其邻近部位肿瘤或其他疾病放射治疗后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困难,常以肿瘤术后复发而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我科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均经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后病理证实,其中手术发现11例,立体定向活检7例,现报告如下.

  • 射波刀治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影响因素及其预测因子研究

    作者:郭艺航;庄洪卿;袁智勇;王平

    目的 探讨射波刀治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影响因素及其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年射波刀治疗颅内原发或转移瘤患者94例(104个靶点).全部采用颅骨追踪方式、60% ~ 87%剂量线、12 ~45 Gy、1~8次分割完成.运用影像学或病理学判定放射性脑坏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体积、剂量线、处方剂量、分割次数、是否联合WBI、BED与放射性脑坏死的关系;采用ROC曲线测定所有影响因素对放射性脑坏死预测性及临界阈值.结果 12个靶点(11.54%)发生放射性脑坏死.回归分析显示治疗BED、是否联合WBI、分割次数是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034、0.650±0.072、0.712±0.064,仅BED能较好预测放射性脑坏死发生且剂量阈值为>7 410 cGy.结论 BED、是否联合WBI、治疗分割次数是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响因素,BED是放射性脑坏死的佳预测因子,BED>7410 cGy为放射性脑坏死剂量阈值.

  •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初步疗效分析

    作者:潘绵顺;李勇;邱书珺;陈磊;邵显军;张丽;张国禹;诸葛风华

    目的:评估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CRN)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类固醇激素及甘露醇治疗仍进展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19例,共计22处病灶。其中5处病灶经过病理证实,其他病灶均同时满足以下各项影像学证据:①CT 或 MRI 增强病灶表现为失张力强化且伴有明显水肿;②CT 或 MRI 增强病灶均为低灌注;③MRS 提示强化区域的 Cho 峰降低;④PET 示强化区域的 FDG 摄取明显减低。所有患者均给予贝伐单抗5 mg/ kg,每14 d 重复1次,治疗2~6个周期。每周期治疗前均行 MRI 检查,比较治疗前后 T1 WI 相增强病灶变化情况及 T2 WI 相病灶水肿情况。记录患者临床症状、KPS 评分改变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 t 检验。结果19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自第2周期治疗结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KPS 评分平均提高26??8分。 MRI 的 T1 WI 增强相可见强化区域病灶较治疗前平均缩小54??8%(P=0??000),MRI 的T2 WI 相可见水肿区域较治疗前平均缩小80??7%(P=0??000)。平均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值5??6个月),11例病情改善维持,4例复发,4例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初步证实贝伐单抗能明显改善CRN 的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 脑转移瘤伽马刀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别

    作者:张广超;王作华;李兴华;李玉昆;刘英伟

    放射性脑坏死和肿瘤复发无论临床表现还是常规影像学表现都十分相似,正确鉴别直接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是一种无损伤性研究人脑和多种脑疾病的脑内化合物和代谢变化的新方法.国外已经应用于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脑放射性坏死和其他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国内报道较少.笔者对37例有明确原发癌灶发生脑内转移且已行伽玛刀治疗患者行1H-MRS,以评价1H-MRS鉴别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的价值.

  • 放射性脑坏死的新认识与防治

    作者:王孝深;胡超苏

    放射性脑坏死是颅内肿瘤和颅底部位肿瘤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既往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放射性脑坏死曾经被认为是进展性的、不可逆转的.随着组织病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生、发展逐渐明确,新的治疗手段也不断出现.近几年,国内外的学者尝试用贝伐单抗-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治疗放射性脑坏死,取得了确切的疗效,部分脑坏死病例甚至能够修复逆转.本文针对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病率、病理生理、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

  • 局限性放射性脑坏死(附七例报告)

    作者:洪有波;赵立智;宋今东;苏海涛;郑立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2~65岁,平均41岁.其中胶质瘤3例、颅咽管瘤1例、脑转移瘤1例、基底节生殖细胞瘤1例、鼻咽癌1例,放射疗程为1个疗程3例、2个疗程3例、3个疗程1例,疗程间隔15~28个月.

    关键词: 放射性脑坏死 诊断
  •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境生;庄洪卿;李丰彤;董洋;陈华明;宋勇春;王晓光;袁智勇

    目的 评估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期间行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后,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脑坏死患者14例.应用贝伐单抗治疗,剂量5 mg/kg,每3周1次,至少连用3次.以治疗前后脑坏死症状变化、颅内水肿体积、脑坏死体积、脑坏死MRI信号变化为第1观察点.以贝伐单抗治疗的不良反应为第2观察点.结果 治疗后贝伐单抗治疗脑坏死病灶前后水肿指数、脑坏死体积、核磁信号比分别为7.05 ±6.48、(55.96±32.91)ml、2.70±4.78和3.59±4.74、(26.99±31.40) ml、1.82±0.53,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6、3.952、4.507,P <0.01).贝伐单抗不良反应较轻,未见2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神经影像进展

    作者:朱明旺

    迟发放射性脑损伤的常规和功能成像技术为了评价常规和功能成像在迟发性放射性脑病(RIBI)病人中的应用,Gomori等对22例放射性脑坏死病例进行了研究,其中20例得到病理证实,2例病人分别进行了4年和8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这些病人因高级别原发性脑肿瘤(15例)、脑膜瘤(3例)、其他肿瘤(3例)行放射治疗.影像学检查包括常规对比增强MRI和动态磁敏感相对局部脑血容量研究(22例),MRS(10例)TI-SPECT (11例)和 PFT(14例).

  • 电离辐射导致大脑认知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力元;孙锐;田野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期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头颈部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超过80万例[1].尽管目前典型的放射性脑坏死已较少发生,但是放化疗后出现的认知功能损害却依然常见[2].新研究认为,曾经公认的在常规分割条件下大脑放射耐受量为60 Gy过于保守,大脑照射5年后发生放射性脑坏死的概率≤5%( TD5/5)耐受量应该是72Gy;但在更低剂量下就可能产生没有放射性脑坏死的认知损害[3].电离辐射引起的认知损害常表现为海马依赖的认知功能下降[4],而非海马依赖性的认知功能损害不明显[5].

  • 鼻咽癌放射性脑坏死1例

    作者:籍彦生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治疗造成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我院遇1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造成放射性脑坏死,现报道如下.

  • 放射性脑坏死的MRI诊断

    作者:吴慧;牛广明;韩晓东;高阳;张颖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坏死(Brain radiation necrosis,BRN)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例BRN病人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灌注成像(PWI).结果:这10例病例中8例具有MRI的特异性表现:T1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灶外形不规则呈粗大齿轮状,水肿沿白质蔓延呈爪状.磁共振灌注成像(PWI):8例呈低灌注,2例呈无灌注;10例脑血容量(rCBV)均减低.结论:BRN与肿瘤复发在影像表现与临床上很相似,往往不易区分,容易误诊,应综合病人病史、发病时间、MRI平扫、增强扫描的特异性表现,同时结合PWI不难鉴别.

  • 15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云生;吴永如;许婷婷;应红梅;朱国培;张有望;胡超苏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分割的二维技术及综合治疗在晚期鼻咽癌中应用,使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3].但二维技术难以对正常组织进行充分的保护,尤其是在局部晚期患者中为提高疗效而采取的放化综合治疗及提高局部剂量的措施,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后期损伤[4-6].为此我们分析了本院门诊15例初治鼻咽癌发生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特征.

  •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像学表现与外科治疗

    作者:李帅

    目的 总结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16例经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资料.放射性坏死在普通MRI及CT上并无特异性表现,多发生于颞叶,部分患者从影像学上与胶质瘤及鼻咽癌复发难以鉴别;对坏死伴有囊性变、中线移位及颅内压力增高者,行开颅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病灶或部分切除坏死病灶联合颞极切除及颞肌下减压,根据患者颅内压力选择是否去骨瓣减压.结果 术后随访12~72个月,复查颅脑MRI,提示中线结构移位较术前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头痛头晕、认知力差、肢体麻木及瘫痪症状好转11例,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间期延长4例,病情未进行性加重1例.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波谱成像对放射性脑坏死与肿瘤有一定鉴别意义;对保守治疗效果差、颅内压力高及对手术耐受性好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 需要手术干预的放射性脑坏死(附4例报告)

    作者:翁维吉;钱中润;邱永明

    目的 探讨放射性脑坏死的手术适应证和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放射性脑坏死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4年1月~ 2015年6月手术治疗的4例放射性脑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大部分放射性脑坏死患者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便能获得显著疗效,而少部分放射性脑坏死患者外科手术比较有效.但手术前应对患者颅内情况作详细、全面的评估.当颅内坏死灶与皮下组织存在沟通的可能时,如切除部分病变颅骨、去骨瓣减压术后等,应该谨慎选择手术.否则,因缺乏颅骨的支撑,颅内坏死物质极可能通过手术通道扩散至皮下、手术切口、引流管口等,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甚至引发严重颅内感染.

    关键词: 放射性脑坏死 手术
  • 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1例

    作者:袁香坤;孙云川;左晓娜;张永侠;郜蕾;苗珺珺

    放射性脑坏死是放射治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虽有别于肿瘤复发,但亦有致残后果.放射性脑坏死在治疗上尚无特效方法,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1],如药物治疗包括类固醇激素皮质醇、抗凝药和维生素等,但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此外还有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等.高压氧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有研究[2]证实,高压氧治疗会增加已完全缓解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复发的风险.而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患者,加之恶性肿瘤患者此时已历经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再次行颅脑手术风险较大.对于放射性脑坏死的治疗,贝伐单抗在国内外相关报道中开始崭露头角.研究普遍认为放射性脑坏死与放射线导致血管损伤有关,而贝伐单抗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物学活性,减少血管通透性.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1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 低剂量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春林;陈勇;李勇;潘绵顺

    目的 评估低剂量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类固醇激素及甘露醇治疗失败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贝伐单抗5mg/Kg,每14天重复一次,治疗1~6周期.每周期治疗前均行MRI检查,比较治疗前后MRI TlWI相增强病灶的变化情况及T2WI相病灶水肿情况;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KPS评分改变情况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分别有2例、6例、10例、5例、3例和3例患者分别完成了1周期、2周期、3周期、4周期、5周期、6周期治疗.贝伐单抗应用后第2天起,患者临床症状开始逐渐改善.2疗程结束后,患者KPS评分平均提高32.2分;MRI TlWI增强相可见强化区域病灶较治疗前平均缩小42.9%(P<0.001),MRI T2WI相可见水肿区域较治疗前平均缩小80.9%(P<0.001).未见严重治疗相关副作用;平均随访时间8.7个月(3~26个月),16例患者病情改善维持,8例患者复发,5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 低剂量贝伐单抗能明显改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 11C-MET-PET/CT检查在术后放疗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闫文明;白侠;王雪梅;王宏伟;郁志龙;贾玉玲;赵建国

    目的:观察11C-蛋氨酸-PET/CT(11C-MET-PET/CT)检查在术后放疗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怀疑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的脑胶质瘤患者,分别行11C-MET-PET/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分析11C-MET-PET/CT与MRI在鉴别诊断肿瘤复发及放射性脑坏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11C-MET-PET/CT诊断脑胶质瘤放疗后肿瘤复发准确率为92.0%(23/25);MRI诊断脑胶质瘤放疗后肿瘤复发准确率61.76%(21/34);11C-MET-PET/CT诊断脑胶质瘤放疗后肿瘤复发准确率与MRI比较,P<0.05。11C-MET-PET/CT诊断脑胶质瘤放疗后肿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3.33%,准确性为94.29%,约登指数为0.753。23例脑胶质瘤放疗后肿瘤复发患者的SUV值中位数2.35,四分位间距1.87~4.25;L/N值中位数1.79,四分位间距1.65~2.08;12例脑胶质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脑坏死患者SUV值中位数1.63,四分位间距0.71~2.75;L/N值中位数1.12,四分位间距0.74~1.58,脑胶质瘤放疗后肿瘤复发患者SUV值、L/N值与脑胶质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脑坏死患者的比较,P均<0.05。结论11 C-MET-PET/CT 在脑胶质瘤放疗后区分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方面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且较MRI 更敏感和准确。

  • 星形细胞瘤术后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晓斌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术后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特点及与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初次手术的影像资料、病理分级、放疗方法及剂量、以及再次手术前影像资料和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应用60Co照射10例,应用直线加速器7例,应用伽马刀治疗5例,总剂量40~60Gy,平均51.5Gy.术后病理证实为放射性脑坏死.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仍有5例复发.结论:星形细胞瘤术后放射性脑坏死可以通过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与复发相鉴别.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