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扩散成像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

    作者:汪桦;张威江;吴文娟;鲁晓杰;蔺玉昌;王清

    目的 讨论磁共振扩散成像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有用性和特异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患者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行MRI检查.结果 磁共振扩散成像显示所有肿瘤(25个瘤灶)呈明亮的高信号,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和脑脊液形成鲜明的对比.结论 磁共振扩散成像对鉴别表皮样囊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复发性结直肠癌化疗 早期疗效评估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可名;王小红;孙世元;刘淑霞;王月琦;李丽

    目的:分析接受化疗的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磁共振扩散成像进行早期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接受化疗的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45例,均利用磁共振扩散成像进行化疗早期疗效的评估,分析结果.结果: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病灶厚度及病灶长度均有下降,ADC值出现升高,化疗前后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T-未降期组相比,T-降期组ADC差值、ADC变化率有明显差异,P<0.05,肿瘤厚度及长度差值、变化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成像应用于复发性结直肠癌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能够掌握化疗效果,同时可以指导化疗方案的合理调节,临床价值明显.

  • 磁共振成像在脑缺血临床和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杨翠翠;李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疾病的70%~80%.磁共振成像(MRI)可无创、高效地显示脑缺血病灶,在诊断超早期脑缺血和预测病灶的转归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对近年来MRI 一些重要参数在诊断和预测脑缺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讨论MRI在老年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国丰

    目的:讨论MRI影像诊断法于老年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其行MRI影像法进行诊断。其中良性组58例患者伴110个病变椎节,恶性组32例患者伴52个病变椎节。将两组患者MRI检查结果及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组检查结果中93.2%产生椎体楔形变,72.6%产生椎体后缘角,同时82.8%患者DW1信号较低,65.35%患者表现T1WI低信号,且ADC值增大,外伤性压缩骨折累及椎间隙占85.3%,累及椎间盘者占91.4%。恶性组患者中有81.5%椎体呈倒楔形,71.3%产生椎体后缘膨隆,74.2%患者椎弓根被破坏,58.2%患者椎旁软组织出现肿块,91.5%患者DW1呈高信号,且ADC值均降低。结论在应用MRI对老年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会表现出多种特征性影像,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有极大帮助。

  •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立敏;雷竹;曹雪;廖加群;王涛;王荣品;杨洁

    目的 鼻咽癌发生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颅底,故鼻咽癌颅底斜坡侵犯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鼻咽癌靶区勾画,尤其在斜坡侵犯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6-01-01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鼻咽癌初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分别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和4个月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及轴位DWI扫描,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治疗前增强MRI、DWI及定位CT勾画靶区和正常器官.观察治疗前后鼻咽腔内病灶、肿瘤侵犯斜坡在弥散加权图像上的表现,并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76例患者中斜坡侵犯患者40例,斜坡侵犯患者在放化疗前磁共振显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可见强化;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侵斜坡ADC值为(0.618±0.269)×10-3 mm2/s,正常斜坡ADC值为(0.197±0.197)×10-3 mm2/s.放化疗前,肿瘤侵犯腭帆张肌和(或)腭帆提肌ADC值为(0.516±0.183)×10-3 mm2/s,受侵犯斜坡ADC值为(0.618±0.269)×10-3 mm2/s;放化疗后1个月,ADC值分别为(1.235±0.356)×10-3 mm2/s和(1.237±0.298)×10-3 mm2/s;放化疗后4个月,ADC值分别为(1.371±0.347)×10-3 mm2/s和(1.218±0.296)×10-3 mm2/s.鼻咽腔内病灶及受侵斜坡ADC值在放化疗前与放化疗后1和4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的ADC值可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中斜坡侵犯识别提供帮助,对鼻咽癌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评价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 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庆军;李小娟;顾潇磊;黄敏华;郭勇

    目的:探讨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因甲状腺结节拟行手术治疗58例,术前均常规进行甲状腺DWI检查,分别测量不同b值DWI图像中单个甲状腺结节与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的信号强度比值,以及高b值DWI图像与低b值DWI图像中的R值变化情况,再通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评估上述DWI诊断指标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共有良性结节43个和恶性结节47个纳入结节测量和统计分析.(1)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R值中的R0和R2000,以及R值变化类型中的Type-R800/0、Type-R2000/0、Type-R2000/800,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均差异显著(P<0.05).(2)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R0(敏感度和特异性为83.0%和58.1%)及Type-R2000/0(敏感度和特异性为95.7%和83.7%),可作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诊断指标(P<0.05和P<0.01);如果将R值和R值变化类型并联诊断,特异性可进一步提高至86.0%.结论:高b值DW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年龄与月经周期对乳腺表观扩散系数差异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萍;王亚非;黄昊;刘琴芳;谌业荣;谭继善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月经周期不同时期乳腺ADC的差异,探讨乳腺实质ADC值与年龄及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乳腺MR DWI检查时间的选择.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技术,b值分别为0、1000 s/mm2,65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段分成3组:20~29岁21名;30~39岁21名;40~49岁23名.双侧130个乳房分别在月经期、增殖期及分泌期行常规MR平扫及MR DWI检查,测量各期乳头层面乳腺实质平均ADC值,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及月经周期不同时期ADC值之间差异.结果 月经期、增殖期及分泌期20~29岁乳腺实质的ADC值[左乳(2.14±0.14)×10-3、(2.03±0.18)×10-3、(2.10±0.19)×10-3 mm2/s;右乳(2.08±0.17)×10-3、(2.02±0.16)×10-3、(2.09±0.17)×10-3 mm2/s] 略高于40~49岁 [左乳(2.02±0.27)×10-3、(1.97±0.25)×10-3、(2.03±0.22)×10-3mm2/s;右乳(1.99±0.29)×10-3、(1.93±0.26)×10-3、(2.03±0.28)×10-3 mm2/s],30~39岁ADC值[左乳(1.94±0.25)×10-3、(1.91±0.21)×10-3、(1.97±0.21)×10-3 mm2/s;右乳(1.97±0.26)×10-3、(1.89±0.25)×10-3、(1.96±0.22)×10-3 mm2/s]低;月经周期不同时期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00;P<0.01);不同年龄段及左右乳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83、2.248,P值均>0.05).结论 乳腺实质ADC值增殖期下降明显,对各年龄段妇女行乳腺DWI检查应考虑月经周期因素的影响,以减少对乳腺疾病DWI诊断的干扰.

  • 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红梅

    肝脏是血源性转移瘤的好发部位,这是因为肝脏具有双重血液供应,其门静脉系统收集来自胃、胰腺及肠道的血液,发生在这些部位的肿瘤会转移到肝脏。另外发生于肝脏自身的肿瘤如肝细胞肝癌也可以发生自身转移。明确肝转移瘤的诊断不仅可对原发肿瘤做出准确的TNM分期,同时明确肝转移瘤的数量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就磁共振成像本身而言尽管用于明确肝转移瘤的方法和技术很多,但扩散加权成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磁共振扩散成像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在活体上探测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影像手段,而且不同b值扩散成像能反映病变不同的组织特性,因而在肿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本研究通过对不同b值扩散成像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诊断肝转移瘤病变更合理的扩散成像方案。

  • 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深部小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俊艳;王瑜玲;刘玮;魏娟红;李春岩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深部小梗死的发生频率和发病机制.方法86例发病时间<1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被明确诊断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排除颈内动脉病变、心源性栓塞以及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观察梗死灶的形态学表现及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结果37例(43.02%)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存在深部小梗死,多呈孤立性单发病灶.其中内囊纹状体梗死及巨大腔隙者18例(20.93%),梗死灶体积多超过两个层面,少数病灶呈多灶分布的特点;直径较小的腔隙性梗死19例(22.09%),梗死灶体积<15mm,多位于一个层面内.伴有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深部小梗死的患者,病情多不稳定,预后较差.所有脑深部小梗死患者均伴有大脑中动脉主干支狭窄,且梗死灶体积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有关,内囊纹状体梗死多见于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者.结论约50%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存在脑深部小梗死,其发病机制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斑块残端血栓蔓延堵塞深穿支动脉入口有关.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不同于经典的腔隙性脑梗死.

  •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作者:王俭;贾文霄;韩鸿宾

    随着磁共振扩散成像对脑缺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价值方面的认识也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扩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中的应用也逐渐被认识.对扩散成像技术方面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指导临床更合理地应用扩散成像,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 肝纤维化与磁共振扩散成像ADC值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作者:张冬艳;薛雁山

    随着我国慢性肝病病人的逐年增加,早期评价、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非常重要.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有创性、盲目性及操作局限性.虽然肝硬化病人的临床症状、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诊断,但都缺乏特异性和标准化指标.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正在展开.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娜;任静;宦怡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外分泌组织的肿瘤,多为导管腺癌;早期隐匿、侵袭性强、易转移、生存率低为其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也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近年来随着功能MR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胰腺癌提供了基础,尤其是MR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及波谱等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病灶检出的敏感性,有助于了解胰腺癌的微循环灌注及细胞代谢情况,并能对抗血管治疗的疗效进行监测.

  • 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新进展

    作者:程卫玲;杨晓棠

    胃肠道淋巴瘤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之一,大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均与胃肠道癌类似,易造成误诊.随着影像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如宝石能谱成像、CT灌注成像、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像、PET/CT等在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给该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显著影响.就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提高对胃肠道淋巴瘤的认识,为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 脑中风磁共振扩散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勃源;史振阳;池琛;张新荣

    1965年Stejskal和Tanner首先描述了扩散权重MR序列,该序列能测量某一方向上水分子的运动.由此发展而来的扩散权重MR成像能反映疾病引起的脑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尤其对脑缺血性中风特别敏感.

  • 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扩散成像

    作者:侯红军;王慧丽;许祖闪

    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能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影像技术,能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状态,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特点.

  •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陈颖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磁共振图像;根据发病时间将急性期脑缺血患者(发病时间在0~24h以内)以3h为标准间隔共分为四组,比较总结各组影像图像特点.结果 发病0~12h以内的一、二、三组患者病变DWI均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改变,与常规序列信号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2~24h组患者DWI序列与常规序列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扩散成像对于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应用多鼠磁共振检查评价放射性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

    作者:熊博文;邢振;王锃;康男男;潘晓娴;陈秀英;苏丽;洪金省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MRI)同时检查多只小鼠评价放射性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方法:2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照射组,每组均为10只.照射组应用6 MV X射线,单次照射小鼠右后肢30 Gy,对照组予以假照射.分别于照射前和照射后第7天进行3.0T MRI检查,每次同时检查5~6只小鼠.比较两组小鼠右后肢大腿肌肉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纵向弛豫时间(T1)值.结果:小鼠后肢MRI图像质量好,对比度高.照射前两组小鼠右后肢大腿肌肉的ADC值和T1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7天照射组小鼠两侧后肢大腿肌肉的ADC值和T1值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7天对照组和照射组小鼠右后肢大腿肌肉的ADC值分别为(1.34±0.09)×10-3 mm2/s和(1.45±0.1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3,P=0.024);T1值分别为(1394.9±70.8)ms和(1514.9±11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0,P=0.010).结论:3.0T MRI同时检查多只小鼠应用于评价小鼠放射性软组织损伤简单、可行.

  •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脑缺血性中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毛传万;吕颖;严志汉;虞志康

    近年来,介入技术在超早期脑缺血性中风中的治疗取得了进展,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也就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脑缺血性中风后初几个小时确定病灶的范围,并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以往CT和常规MRI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敏感度较低.随着高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ed imaging, DWI)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超早期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作者总结49例脑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探讨其在脑缺血性中风中的诊断价值.

  • DWI应用于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观察19例分析

    作者:刘桐宇;谢榕;林玉珍;陈韵彬;廖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l,DWI)在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复发19例,均行化疗及盆腔外照射.治疗前后均行常规T1WI(T1-weighted imaging),T2WI(T2-weig}ired imaging)及DWI扫描,并计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结果 DWI序列对病灶的显示优于常规T1WI、T2WI.所有病灶治疗前ADC值均下降,治疗后好转病灶ADC值升高.结论 DWI技术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观察具有临床意义.

  • 胰腺癌的ADC值和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研究

    作者:高迁;龚惠明;朱玉春;赵美芬;金晓磊

    目的 探讨胰腺癌高场磁共振扩散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纤维化含量、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表达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28例胰腺癌患者进行高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面,每例患者取癌区与非癌区样本各一处,共取56处样本,使用单一层面发选取样本ROC并对ADC值进行测量.取28例患者经病理学检验证实的蜡块进行Masson染色,对FAP免疫组化染色,对ADC值与纤维化含量以及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表达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C测量结果发现,患者胰腺癌区ADC值为(1.159±0.210)×10ˉ3mm2/s,非胰腺癌区ADC值为(1.543±0.294)×10ˉ3mm2/s,两项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选取的28个癌区蜡块经病理学检验均为胰腺导管腺癌,检测其分化程度发现其中5例低分化,4例中-低分化,12例中分化,3例高-中分化,4例高分化,纤维化含量检测结果发现癌区纤维化含量小值为20%,大值为87%.FAP评分结果中12例5分,8例4分,3例3分,3例2分以及2例1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胰腺癌ADC值与纤维化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经统计学检验并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中-高分化的胰腺癌患者ADC与纤维化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此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胰腺癌ADC值与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表达评分之间同样为负相关关系,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腺癌高场磁共振扩散呈现表观扩散系数与纤维化含量以及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表达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DWI可成为临床定量描述胰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的有效工具.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