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的软组织效果评估

    作者:倪佳;李少冰;张雪洋;容明灯;卢海宾;周磊

    目的:评估上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即刻修复的软组织效果。方法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患者26例,微创拔牙后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6~12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完成上部修复,观察负重6个月后牙龈组织情况。结果26例患者完成骨整合及终修复,负重正常,无探诊出血、牙龈红肿,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及龈缘高度降低分别为(0.52±0.22) mm、(0.56±0.31) mm 和(0.71±0.3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7,P=0.29)。结论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联合即刻修复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退缩。

  • MillerⅢ度牙龈退缩比格犬实验性动物模型的构建

    作者:庞罡;徐燕;王莹;叶兴如;何家林;谢贤哲;蒋鹏;辛保见

    目的 构建MillerⅢ度牙龈退缩动物模型,为探索MillerⅢ度牙龈退缩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每只犬选择4颗犬齿采取去除颊侧软硬组织显露牙根表面的方法来建立MillerⅢ度牙龈退缩动物模型,通过检测造模术后1、2、4、6、8周的垂直向牙龈退缩量(vertical gingival retraction,VGR)、水平向牙龈退缩量(horizontal retraction,HGR)、角化龈宽度(keratosis tissue width,KTW)、牙龈组织厚度(gingi-val tissue thickness,GTT)、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评估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 经过临床指标的观察,PD造模前后均小于3 mm,无深牙周袋形成;造模前VGR为0 mm,造模后VGR的范围为5~6.38 mm,VGR造模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GR结果按时间点分组进行对比,术后2、4、6、8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造模前HGR为0 mm,造模后HGR在10.5 mm上下波动,HGR造模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HGR结果按时间点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2,P=0.45);造模前KTW范围为6~9 mm,造模后KTW在2 mm上下波动,KTW造模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KTW结果按时间点分组进行对比,术后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前GTT为1.5 mm,造模后GTT的范围为1.5~2 mm,术前及术后GTT结果按时间点分组对比,结果显示术后1周与术后2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成功构建出MillerⅢ度牙龈退缩动物模型,并在创口愈合后能够保持稳定.

  • 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退缩的疗效分析

    作者:黎敏;康娜;黄朝晓;沈慧娟;刘艾芃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要求正畸治疗的牙周病伴有牙龈退缩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行牙周治疗,制定合适的矫治方案,记录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的量和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量为(1.54±0.59) mm,小于治疗前(2.68±0.65) mm(P<0.05).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为(3.04±0.55)mm,小于治疗前(5.12±0.58) mm(P<0.05).治疗后临床附着水平为(1.82±0.61) mm,小于治疗前(1.98±0.71)mm(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周病患者的牙龈退缩,达到美观及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

  • 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结霞;刘育琼;谢玉兰

    目的 分析正畸治疗对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伴牙龈退缩患者34例.所有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继续矫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退缩情况、牙龈相关指标.然后依据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改善情况分为牙龈退缩改善组23例和牙龈退缩未改善组11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正畸治疗影响牙龈退缩的因素.结果 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比例由原来的100.00%(34/34)下降至32.35%(11/34),并且牙龈退缩量由(2.72±0.69)%下降至(1.47±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前临床附着水平(CAL)和牙周袋探针深度(PD)分别为(2.01±0.31)L/mm、(4.97±0.62)L/mm,治疗后分别下降为(1.81±0.24)L/mm、(3.22±0.47)L/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影响因素有牙周袋深度、邻面龈组织厚度、牙根尖角度及治疗前上下前颌重度拥挤.结论 采用正畸治疗能较好缓解牙龈退缩症状,同时对患者其他牙龈指标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中牙周袋深度、邻面龈组织厚度、牙根尖角度、治疗前上下前颌重度拥挤是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慎重处理.

  • 自体结缔组织移植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停停;宗娟娟

    自体结缔组织移植术为基础的根面覆盖手术,因其较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牙龈退缩有效的手术方法.结缔组织移植术是指切取供区部位游离的结缔组织移植至受体区,其中上腭部是常用的供区部位,然而个体间上腭咀嚼黏膜的厚度是存在差异的,并且临床运用不同所需要的游离移植物厚度不同、相应的在腭侧获取游离移植物的手术方法也不同.本文就结缔组织移植术适应证及临床运用时移植物厚度的选择、腭侧咀嚼黏膜的测量、腭侧获取移植物的部位、获取移植物的手术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等作一综述.

  • 正畸治疗中的牙龈退缩

    作者:施优灵;韩光丽

    牙龈退缩作为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引起牙根部牙本质敏感,牙颈和牙根部龋坏,牙周支持丧失,食物嵌塞,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牙龈退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前牙区和颌骨左侧,共分4度,50%以上的健康人群均可发病,退缩程度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加重。其治疗首选非手术方法,即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注意炎症的控制,调,去除食物嵌塞发病因素;手术治疗主要有软组织移植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前者通过皮瓣移植,后者促进牙周软硬组织的再生;若非手术和手术方法均不能有效地实现牙龈生理性重建,则可以采用修复方法对其进行掩饰性治疗,即人工龈修复。

  • 冠向复位术治疗Miller Ⅰ、Ⅱ度牙龈退缩

    作者:张晨;赵绮

    牙龈退缩是一种常见问题,它主要影响美观并造成患牙的敏感.临床上,治疗牙龈退缩的终目标是完全覆盖暴露的根面,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本文从临床的角度出发,对运用冠向复位术和以冠向复位术为基础的手术方式治疗牙龈退缩作一综述.

  • 关于即刻种植的思考

    作者:施斌;赖红昌;陈卓凡;黄宝鑫;邸萍;林野;张宇;蒋析;崔宏燕

    观点1即刻种植是目前临床上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种植治疗方案,其临床效果也得到肯定.即刻种植的优点在于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在前牙美学区可以通过局部的骨增量手术,维持和保持牙槽骨的外形,获得很好的美学效果.但是,有学者[1]报道,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相比更易出现唇侧牙龈退缩.

  •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简介

    作者:郭淑娟;刘倩;丁一

    2018年欧洲牙周病联合会(EFP)与美国牙周病学会(AAP)组织召开了牙周病和植体周病新分类国际研讨会,经会议讨论后形成了一致的共识性报告,本文将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 正畸治疗与牙周软组织健康的关系及处理

    作者:赵蕾;王晓宇;徐屹;孟姝

    牙周健康与正畸的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排列整齐的牙齿有利于口腔卫生清洁,降低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风险;但是如果正畸治疗过程忽略定期牙周评估,也可能出现牙周软硬组织不良等临床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正畸治疗中常见的牙周软组织异常,主要包括牙龈炎、牙龈肥大、牙龈退缩、牙龈内陷的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以期保护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辅助正畸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 牙周膜龈手术的临床应用Ⅱ:异体材料的应用

    作者:毛尔加

    牙周膜龈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牙龈退缩,增加临床附着水平和牙龈角化组织(附着龈),以及牙周美容.近年来牙周膜龈手术技术和材料发展迅速,自体上皮下游离软组织移植术一直被公认为是效果好和稳定的术式,但由于存在多手术区的缺点,研究人员也一直在探索代替自体组织的材料.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膜龈手术异体材料:1)同种无细胞上皮基质;2)异种胶原基质;3)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4)釉质基质衍生物蛋白;5)引导组织再生膜;6)组织工程来源结构.应用异体材料的牙周膜龈手术,不仅避免了自体组织的缺点,有些手术效果可以等同甚至超过自体组织,因此异体材料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本文介绍了牙周膜龈手术中常用异体材料的优缺点和适应证,并简要介绍了各种膜龈手术的临床选择思路.

  • PRF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张冉;柳忠豪

    血小板浓缩制品已被广泛应用在牙槽外科、牙周科和口腔种植领域。尤其在口腔各种植技术中各种骨替代材料与血浆提取物的混合以及单独使用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就第二代血小板浓缩制品PRF在口腔种植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PRF的来历以及在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治疗提供参考。

  • 口腔显微镜下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术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兰;赵世俊;杜连镁

    目的:口腔显微镜下运用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根面覆盖来治疗牙龈退缩,观察两种牙周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对40个Mil er’s I or II 型前牙及前磨牙颊侧牙龈退缩分为带上皮显微镜组、带上皮常规组、去上皮显微镜和去上皮常规组,进行结缔组织瓣移植。在基线和术后6、12、18个月测量根面覆盖率、牙龈厚度和角化龈宽度。结果:术后同一时间点上,所有指标显微镜组都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显微镜下应用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牙根面覆盖,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对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雁;卢荣;谢黎阳;杨红丽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慢性牙周炎伴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25例,以牙周基础治疗后为基线,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评价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实验组)和单纯牙周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及12个月随访期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REC)等临床指标改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D、CAL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平均PD由(6.5±1.8)mm减小到(2.3±1.1)mm;对照组平均PD由(6.3±2.0)mm减小到(3.2±1.7)mm,两组PD的减少量有统计学差异(P=0.04).经治疗后,实验组CAL增加2.2mm,对照组CAL平均增加0.8mm,两组差异显著(P=0.0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REC均有改善,实验组牙龈退缩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3).治疗结束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疗效基本维持稳定.与治疗结束时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上前牙移位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一线的治疗选择.

  • 弹性义龈的不同修复设计对牙周菌群的影响研究

    作者:郭莉;徐静;刘斌;何勇;郭宏刚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设计的弹性义龈修复前后牙周菌群变化的观测探讨弹性义龈对严重牙龈退缩患者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经系统性牙周治疗后按弹性义龈修复方式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提取修复治疗前后各观察时段的龈沟液做细菌学检查.结果:A型设计组弹性义龈修复后不同时期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变化均大于B型设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型设计的弹性义龈由于与邻牙接解面积小,对牙周生态系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患者牙周健康的保持更为有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严重牙龈退缩的修复方法.

  • 医源性上中切牙损伤合并拥挤的矫治体会

    作者:李岩涛《中文作者三》=卜华伟《中文作者三》=韩雪莲

    替牙列期上中切牙之间常出现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生理性间隙可随着侧切牙的萌出而自然关闭,病理性的间隙通常要进行阻断性矫治.矫治的方法有多种,但是将橡皮圈直接套入两牙关闭间隙的方法是绝对禁止的.套入的橡皮圈会顺着牙根向根方滑动,造成不可逆的牙槽骨吸收,中切牙伸长、松动,甚至脱落.这种情况已被定性为医源性事故[1].虽然这种医源性事故的发生率在逐渐降低,但其危害非常大,如果中切牙脱落会给患者造成终生的痛苦,没有脱落而保留下来的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移位及牙龈退缩,严重影响美观.对于后一类患者如果同时伴有牙列的拥挤,在进行正畸设计时,会增加正畸治疗的难度.本文结合以下病例,对医源性上中切牙损伤合并拥挤矫治中的问题及矫治体会进行讨论.

  • 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及应用进展

    作者:邹新明;黄娜;王远勤;李志鹏

    牙龈生物型是影响口腔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分为薄龈型及厚龈型,它不仅影响种植术后前牙区红白美学的整体效果,而且还影响牙周的治疗效果、固定冠的修复及正畸等治疗.因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关于它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针对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如:直接法及翻瓣后卡尺测量法等,因各种方法中均有一定的误差,故没有一个公认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结缔组织瓣移植术后美学评价

    作者:梁照忠;包旭英;王新平;关丽萍;吴俊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是常用于Millet Ⅰ度、Ⅱ度牙龈退缩,重建牙周软组织正常解剖结构的方法.其利用自体组织,成活率高,无排斥及伦理问题,能更好的恢复口腔软组织的美学外形及其功能[1],恢复人们对口腔美学的需求,使功能和美学重建.在术前及术后进行美学评价,不但有效进行医患沟通,也可以辅助设计手术方法.

  • 正畸治疗2种咬合功能低下牙的牙龈退缩的研究

    作者:季娟娟;范群;姚霜;刘晓君;周治;杨鹴;沈勇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开牙和低位牙2种咬合功能低下牙的牙龈退缩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01~2017-01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的病例298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退缩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位牙患者(n=147)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率为40.1%和80.3%(P<0.05);开牙患者(n=74)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率为48.6%和75.7%(P<0.05);正畸治疗前及治疗后低位牙与开牙患者牙龈退缩率均无差异(P>0.017),但均高于无低位牙及开牙的患者(P<0.017);正畸治疗后低位牙患者牙龈退缩增高程度高于其它无低位牙及开牙的患者(P<0.017),与开牙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17).咬合功能低下(低位牙,开牙)患者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龈退缩的风险高于其他患者,且退缩率与是否拔牙矫治、牙龈生物型、正畸前牙龈指数相关(P<0.05).结论:2种咬合功能低下患者正畸治疗后更易发生牙龈退缩;且进行过拔牙矫治、薄的牙龈生物型、正畸前牙龈指数高者正畸后牙龈退缩发生率高.

  • 脱细胞真皮基质膜联合改良隧道术在牙龈退缩治疗的应用

    作者:王颖莹;张少衡

    目的: 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膜结合改良隧道术治疗牙龈退缩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膜结合隧道术治疗8例患者(共27个牙位) 的牙龈退缩,并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前与术后12个月检查相关临床指标: 牙龈退缩深度、牙龈退缩宽度、角化龈高度、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水平.评估根面缺陷覆盖率、完全根面覆盖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1年根面缺陷覆盖率达76%,19颗牙获得完全根面覆盖.牙龈退缩深度、牙龈退缩宽度有显著降低(P < 0. 05).角化龈高度增加(1. 25 ± 0. 24) mm.临床附着水平增加(2. 75 ± 0. 59) mm.结论: 脱细胞基质补片结合改良隧道术治疗牙龈退缩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118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