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根向复位瓣技术重建颊侧角化龈的效果

    作者:英敏霞

    目的 探讨根向复位瓣技术重建颊侧角化龈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颊侧角化龈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根向复位瓣技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邻牙和术区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及牙龈健康状况.结果 观察组角化龈宽度及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向复位瓣技术可有效促进患者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的恢复,能够达到与临牙相似的美观度,安全有效.

  • 牙龈瘤切除后不同术式治疗根面暴露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石雪;李新月

    目的 评价牙龈瘤切除后采用不同牙周术式进行患牙根面覆盖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牙龈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天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唇面牙龈瘤患者30例(女性21例,男性9例),在瘤体切除后分别采用翻瓣术(翻瓣术组,10例)、带蒂瓣术(带蒂瓣术组,10例)及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联合术式组,10例)纠正术区的软组织缺损.在术中、术后3及6个月时随访,观察术区牙龈的色、形、质以及膜龈联合线的协调性,记录根面暴露情况及角化龈宽度,计算根面覆盖率,评价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时角化龈宽度均较术中显著增宽,翻瓣术组术后6个月角化龈宽度[(2.70±1.16) mm]显著低于带蒂瓣术组及联合术式组[分别为(4.80±1.14)及(4.90±1.66) mm] (P<0.01).术后6个月翻瓣术组根面覆盖率低[(24±43)%],显著低于带蒂瓣术组[(80±23)%]及联合术式组[(86±24)%](P<0.01).带蒂瓣术组与联合术式组术后6个月时根面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者对3种术式的美学效果评价均满意.结论 牙龈瘤切除后导致牙龈缺损,经带蒂瓣术及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进行软组织修复,均可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且临床效果优于翻瓣术.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复合物促进牙龈组织再生实验研究

    作者:陈欣戬;钟泉;赵欣;骆凯;闫福华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复合物对牙龈组织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在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进行.利用bFGF基因转染Beagle 犬牙龈成纤维细胞(GFs),并将其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形成组织工程化复合物,植入Beagle犬的人工牙周组织缺损区,通过对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测量分析,评价该组织工程化复合物对牙龈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前后附着丧失差值测定显示GFs与ADM复合物组及转染bFGF基因的GFs复合物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 0.05).角化龈宽度差值,6周时转染基因组有明显增加,12周时两实验组均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复合GFs的ADM可能有助于改善附着丧失的程度及角化龈宽度,而bFGF的作用并不肯定.组织工程技术能有效促进牙龈组织再生.

  • 改良游离牙龈移植技术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胡琳驰;黄温棉;王仁飞

    目的:评价种植体周围改良游离牙龈移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患者42个下颌后牙区种植位点,种植后颊侧龈缘中点处角化龈宽度均小于2 mm.修复前2个月采用改良游离牙龈移植技术,即供区使用个性化腭护板,受区使用个性化移植物压板.术后观察移植物的成活情况.术后即刻,术后2、6、12个月对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进行测量.术后1、3、6d用目测类比法(VAS)记录患者术创疼痛.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2个种植位点移植瓣均成活.术前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平均(0.39±0.41)mm,术后12个月平均(4.17±0.43)mm,与术前相比,平均增加(3.78±0.21)ram,平均收缩量为(1.12±0.12)mm.结论:改良游离牙龈移植技术可有效增加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术后1年移植物收缩量较小,患者术后疼痛不明显.

  • 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张运昕;束蓉;谢玉峰

    目的 评价种植体周围不同角化龈宽度在修复后12个月时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25例患者,共植入40颗种植体,在上部修复当日测量种植体颊侧正中角化龈宽度(KMW),分为KMW≥2 mm组和KMW<2 mm组(n=20).于上部修复后当日(基线期)及6、l2个月时,测量种植体周围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及牙龈退缩情况等临床指标,影像学检查计算种植体周围骨丧失情况.结果 上部修复后12个月时,两组BOP和PLI均显著高于基线期水平(P<0.05),KMW<2 mm组PLI明显高于KMW≥2 mm组(P<0.05).KMW <2 mm组存在明显的牙龈退缩.两组种植体周围PD及边缘骨丧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体周围KMW对种植体周围的菌斑控制和防止牙龈退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确切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长期观察.

  • MillerⅢ度牙龈退缩比格犬实验性动物模型的构建

    作者:庞罡;徐燕;王莹;叶兴如;何家林;谢贤哲;蒋鹏;辛保见

    目的 构建MillerⅢ度牙龈退缩动物模型,为探索MillerⅢ度牙龈退缩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每只犬选择4颗犬齿采取去除颊侧软硬组织显露牙根表面的方法来建立MillerⅢ度牙龈退缩动物模型,通过检测造模术后1、2、4、6、8周的垂直向牙龈退缩量(vertical gingival retraction,VGR)、水平向牙龈退缩量(horizontal retraction,HGR)、角化龈宽度(keratosis tissue width,KTW)、牙龈组织厚度(gingi-val tissue thickness,GTT)、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评估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 经过临床指标的观察,PD造模前后均小于3 mm,无深牙周袋形成;造模前VGR为0 mm,造模后VGR的范围为5~6.38 mm,VGR造模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GR结果按时间点分组进行对比,术后2、4、6、8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造模前HGR为0 mm,造模后HGR在10.5 mm上下波动,HGR造模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HGR结果按时间点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2,P=0.45);造模前KTW范围为6~9 mm,造模后KTW在2 mm上下波动,KTW造模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KTW结果按时间点分组进行对比,术后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前GTT为1.5 mm,造模后GTT的范围为1.5~2 mm,术前及术后GTT结果按时间点分组对比,结果显示术后1周与术后2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成功构建出MillerⅢ度牙龈退缩动物模型,并在创口愈合后能够保持稳定.

  • 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的相关性

    作者:黄婕;林云红

    目的 口腔种植体袖口周围角化龈的存在被认为是种植体周围的一个黏膜屏障,角化龈的存在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美学立场都确保了种植体周围组织长期的稳定.本次研究运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种植修复牙体缺失患者临床对照试验进行总结,评估了口腔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与种植体周围骨丧失量的相关性.方法电子检索EMBASE(Ovi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手动检索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坎贝尔图书馆等.检索日期截止至2017年5月,检索要求无发表语言以及发表时间的限制.3位评价者独立使用Cochrane质量评价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风险偏倚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终纳入的10项研究中,有8项为回顾性研究,另外2项为前瞻性研究,这10篇文献均为中等偏倚风险.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口腔种植体周围的角化龈宽度与种植体周围骨丧失量的相关性.以"骨丧失量、骨丧失高度、边缘骨丧失量、随访时间均大于2个月"为结局指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排除有明显异质性研究之后,种植体周围角化龈的宽度与骨吸收无负性相关性(P<0.01),该结果稳定并且证据质量较高;随着角化龈宽度的增加,骨吸收量反而逐渐减少,即角化龈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有保护作用,但是对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自身免疫力的强弱、饮食习惯、依从性等等,则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对照试验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结论 种植体周围角化龈的宽度对种植体周围骨丧失程度的影响无负性相关性,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当尽量保存角化龈,才能更大程度地获得植体周围骨稳定性.

  • 上前牙区角化龈宽度和牙龈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祖青;杨川;陈文君

    目的:评价上前牙区角化龈宽度和牙龈厚度的关系是否为正相关.方法:选取50例20~32岁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采用牙髓探针和数控游标卡尺对右侧上颌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牙龈厚度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切牙的平均角化龈宽度宽,中切牙次之,尖牙窄;中切牙的平均牙龈厚度厚,侧切牙次之,尖牙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尖牙、侧切牙及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0~32岁的患者,上前牙区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