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掌跖角化伴牙周病综合征1例

    作者:胡瑾;刘晓雁

    患儿男,4岁.因双手掌和足跖皮肤角化、增厚2年,前牙牙根暴露、牙齿脱落1年,于2004年3月9日来本院皮肤科就诊.患儿2岁时出现双手掌和足跖皮肤角化、增厚和脱皮现象,逐渐加重,并伴肘膝关节皮肤增厚和脱皮现象.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掌跖角皮症",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效果.1年前,家长发现患者前牙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在当地医院口腔科就诊,诊断未明,予以"消炎药"(具体不详),嘱多吃蔬菜,病情好转不明显,牙龈退缩加重,并出现牙齿松动、脱落,咬不动食物.

  • 同种异体脱细胞补片处理牙龈退缩22例

    作者:杨勇;虎寅慧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作者采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结缔组织皮片(AD)处理牙龈退缩22例,并与采用腭部结缔组织瓣(CT)处理的效果相比较,报道如下.

  • 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对牙龈退缩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柴红波;廖海清;曹正国

    目的:评价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对牙龈退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牙龈退缩”、“手术”、“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牙根面暴露”、“结缔组织移植”和“牙龈退缩”、“双层瓣技术”3种词条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并以connective tissue graft/subepithelial connective tissue graft、gingival recession/recession near gingiva/gingival defect/exposure near root/recession-type defect随机组合的方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收集文献,利用Review Manager软件对经检索筛选后纳入的7篇有关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牙龈退缩的中文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经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经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后可增加退缩牙龈的高度和角化龈的宽度,获得显著的根面再覆盖.结论:现有证据支持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对牙龈退缩有较好疗效,但其是否是目前实现根面再覆盖率高和手术成功率高的治疗方法,尚需更全面地录入相关原始文献进行对比性综合评价.

  • 牙龈生物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妍菲

    牙龈生物型(gingival biotype,GB)有薄型及厚型之分,不同的牙龈形态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产生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厚龈生物型受外界侵犯后更易牙龈增生,终形成深牙周袋;薄龈生物型则更易出现牙龈退缩.临床上,牙龈生物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牙周治疗、修复、正畸及种植术后的预后效果,尤其是在美学治疗方面,因而备受关注.本文就牙龈生物型的特点及其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作一综述.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作者:郑庆红;张建军;吕碧波;李志明

    患儿男,3岁,因牙齿松动,咀嚼无力于2002年11月15日初诊.检查:上下前牙呈扇形展开,开龈呈暗红色,探诊SBI:4,口腔卫生状况差,软垢指数Ⅲ,伴口臭.53-63,83-73牙龈退缩2mm,松动Ⅱ,牙周袋5mm,54、64、74和84松动Ⅰ度,牙周袋5mm.55、65、75和85牙周袋3mm,无松动,掌跖,双膝及双肘局限性过度角化及鳞屑,可见较深皲裂,患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追问病史,患儿于7个月时开始出现掌跖角化,并逐渐加重,2岁时发现乳牙开始松动,后因"牙龈发炎"于外院就诊,诊断为"牙龈炎",口服消炎药,牙龈急性炎症消退.

  • 大鼠牙龈退缩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小珩;孟柳燕;边专

    目的:在大鼠上颌磨牙区建立牙龈退缩模型.方法:使用牙科涡轮机和慢速手机,磨除大鼠右侧(实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端牙槽骨,缝合牙龈及黏膜组织.2月后处死大鼠,取其上颌双侧磨牙及牙周组织,分别测量从第一磨牙(牙合)平面远中边缘到第一磨牙近中牙龈上端距离.结果:实验侧牙龈相对对照侧牙龈有明显退缩(P<0.01).结论:牙龈退缩是临床常见症状,牙龈退缩的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为进一步治疗牙龈退缩提供了更好的动物实验模型.较既往实验中所用的大型动物,节约了实验室空间、实验费用,便于大量实验的开展.

  • 侧向转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治疗重度Miller Ⅲ°牙龈退缩1例

    作者:张慧慧;李明丽;李成章

    牙龈退缩是影响口腔功能和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同时伴有角化龈不足、前庭沟过浅的重度牙龈退缩, 常规牙周手术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根面覆盖.本文采用侧向转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治疗1例此类型患者, 获得了较好的根面覆盖 (77.8%), 并且角化龈增加至2 mm.

  • 不同咬合状态牙周炎患者正畸后的牙龈退缩变化

    作者:姚霜;范群;季娟娟;刘晓君;杨鹴;沈勇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不同咬合状态牙周炎患者牙龈退缩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对21例存在不同咬合状态的成人牙周炎错牙合患者进行正畸治疗,观察其牙龈退缩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后低功能牙组的牙龈退缩牙数、牙龈退缩程度及牙龈退缩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低功能合并创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退缩牙数和牙龈退缩程度也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咬合正常组和创伤牙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明显的牙龈退缩,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与创伤牙组相比较,低功能牙组和低功能合并创伤牙组的牙龈退缩牙数和牙龈退缩程度均明显高于创伤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对不同咬合状态牙周炎患者牙龈退缩的影响有所不同;正畸治疗不会导致咬合创伤牙的牙龈退缩,但可加重低功能咬合牙的牙龈退缩.

  • PRF治疗牙龈退缩的对照研究

    作者:裴延平;林松杉;章禾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采用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膜)和采用结缔组织瓣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上选取有牙龈退缩且有意愿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例,分为PRF膜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测量牙周袋深度(PD)、角化龈宽度(KTW)以及牙龈退缩量,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数据中牙周袋深度术前术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化龈宽度和牙龈退缩量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化龈宽度术后比较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退缩量对照组小于PRF组(P≤0.05)。结论:PRF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的根面覆盖量虽不及结缔组织瓣+冠向复位组,但对于MillerⅠ°、Ⅱ°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根面覆盖效果;且术后角化龈宽度明显增加,和膜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状况分析

    作者:刘婷;蒋自然;魏福兰;刘彦彦;张凡

    目的:分析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牙龈退缩状况,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进行正畸治疗且伴有牙龈退缩的成人牙周病患者13例、共计254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牙龈退缩的严重程度分组、分区进行研究。经过系统牙周病治疗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定适宜的正畸治疗方案。记录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深度、牙周袋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水平。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Ⅲ度、Ⅳ度牙龈退缩矫治前后牙龈退缩深度、牙周袋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牙龈退缩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牙区较后牙区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适宜的正畸治疗对改善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龈退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裴延平;林松杉;章禾

    目的:采用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膜)手术治疗牙龈退缩,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取有牙龈退缩且有意愿进行PRF手术治疗的MillerⅠ~Ⅱ度患者10例,采用PRF手术,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3、6、12个月)分别测量牙周袋深度、附着龈宽度、附着丧失,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牙周袋深度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化龈宽度增加,术前与术后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面达到部分或全部覆盖,术前与术后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PRF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MillerⅠ、Ⅱ度病例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义龈修复与牙周菌群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文仙;何勇;张娟

    目的:通过对牙周菌群在两种义龈修复前后的种属变化探讨义龈修复对严重牙龈退缩患者修复治疗的远期效果及与牙周健康的关系.方法:严重的牙龈退缩患者经过系统性牙周治疗后随机分为常规义龈修复组及弹性义龈修复组,分别提取修复治疗前后各观察时段内龈沟液,作细菌培养和分类计数观察.结果:对细菌形态学的记数比较显示,弹性材料组的螺旋体及梭杆菌的改变较常用热凝塑料组慢,修复6个月后才能检测出显著性差异,常规材料修复1个月后即可发现显著性变化;对几种特异性的牙周厌氧菌的分类培养显示在常规材料组组内差异明显,随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更加明显.结论:弹性塑料由于材料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制作的义龈对于患者牙周健康的保持更为有利,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严重牙龈退缩的修复方法.

  • 牙龈乳头手术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健;段晋瑜

    牙龈乳头缺失产生的黑三角问题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之一. 龈乳头的缺失与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密切相关. 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正畸、修复的技术改变邻接点位置缩小黑三角,手术方法则通过结缔组织移植、骨移植、或生物活性材料应用,结合冠向复位瓣等手术技术实现软硬组织增量,增加龈乳头高度. 本文就龈乳头重建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数字化口腔修复(34)——药物排龈线排龈对不同牙龈生物型和牙龈形态的影响

    作者:程婧;姚江武

    目的:比较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在药物排龈线排龈后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量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30名志愿者的30颗上颌右侧中切牙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牙龈厚度和牙龈形态,将其分为3组(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组、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组、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组),行药物排龈线排龈.单反相机记录3组排龈后0~180 s内的牙龈近中、远中和中间位置变化情况,Photoshop CS6软件计算排龈后0~180 s内GR量,数据采用Boltzmann方程拟合.结果:三组的中部牙龈退缩量均大(P<0.05),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近中牙龈退缩量小(P<0.05),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中部牙龈达到50%GR量所需时间短于近、远中牙龈(P<0.05),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远中牙龈退缩速率大于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P<0.05).结论: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较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和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易发生牙龈退缩,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数字化口腔修复(21)--半导体激光排龈效果的数字化分析

    作者:许志强;姚江武

    目的:利用三维模型分析法比较药物排龈线排龈和半导体激光排龈对游离龈( free gingival margin, FGM)龈沟宽度( sulcus width,SW)和牙龈退缩( gingival recession,GR)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7名需要固定修复患者的50颗患牙(前牙21颗和前磨牙29颗)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颗牙,分别采用药物排龈线排龈和半导体激光排龈。收集排龈前后即刻(GR0、SW0)、1 w(GR1)和6 w(GR6)的口内光学印模(CEREC?Omnicam),并通过Geomagic Qualify 2013软件比较排龈前后的SW和GR。结果:半导体激光组的SW0(0.421±0.095 mm)大于药物排龈线组的SW0(0.339±0.084 mm),(P<0.05)。半导体激光组的GR0(0.283±0.097 mm)和GR6(0.125±0.075 mm)分别小于药物排龈线组的GR0(0.421±0.107 mm)和GR6(0.190±0.082 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导体激光组的GR1(0.188±0.066 mm)较药物排龈线组的GR1(0.118±0.088 mm)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导体激光组的GR0大,GR1次之,GR6小(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和药物排龈线排龈均可造成牙龈永久性退缩,半导体激光排龈导致的牙龈退缩量较药物排龈线小。临床上可根据不同排龈方法的牙龈退缩量设计修复体边缘完成线的位置。

  • 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绍凤

    牙本质过敏指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1].牙本质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常见于牙齿唇、颊颈部的楔状缺损、牙面磨耗、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等.牙本质过敏治疗方法甚多,差异很大.作者自1998年以来用GLUMA脱敏剂治疗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的表浅楔状缺损52例140颗牙,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牙龈退缩的病因和临床治疗现状

    作者:梁学进;柴红波

    牙齿健康人群的牙根表面由健康的牙龈覆盖,当口腔内牙龈向牙齿根部退缩并引起牙根暴露,称为牙龈退缩[1].牙龈退缩就病理角度而言,主要是由牙周炎引起的,同时也伴随着牙槽骨的吸收,即牙龈退缩的部位一般都有牙槽骨的缺失.目前,在临床口腔科就诊患者多见,牙龈退缩可累及单个牙齿,也可累及多个牙齿,常表现为广泛性或局部性的病变.

    关键词: 牙龈退缩 病因 治疗
  • 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瓣治疗下前牙牙龈退缩

    作者:叶晓毅;刘南佑;黄雁红;卢海宾;容明灯

    目的 比较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结缔组织瓣移植技术与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进行根面覆盖治疗下前牙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例33~ 43 MillerⅢ类牙龈退缩伴右下牙敏感的患者采用自身左右对照的方法,42、43行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结缔组织瓣移植、33~41行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膜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龈退缩.结果 术后3.5个月,42、43取得较理想的根面覆盖效果,敏感症状消失;33~41牙龈根面覆盖与术前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术后12个月,42、43根面覆盖效果稳定.结论 利用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结缔组织瓣治疗牙龈退缩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根面覆盖;采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邻面附着丧失的多牙MillerⅢ类牙龈退缩效果欠佳.

  • 上颌切牙不翻瓣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泽鸿;周磊

    目的 评估上颌切牙单牙不翻瓣即刻种植对牙槽骨和牙龈附着的影响.方法 选择15例上颌前牙区因外伤、残根或根折等需拔除患牙行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共15颗切牙,术前行X线曲面断层片及牙科CT检查,评估牙槽骨高度、厚度与牙龈附着情况,微创拔除患牙后作植入前评估,采用不翻瓣即刻种植方法植入Ankylos种植体15颗,骨缺隙部分填充骨粉,穿龈愈合.术后5个月复诊行上部结构修复,对比术前与修复后的牙槽骨与牙龈退缩情况.结果 15颗种植体成功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时和术前比较,牙槽骨吸收(1.10±0.26) mm,牙龈退缩(0.81 ±0.31) mm,牙龈乳头形态保存良好.结论 上颌切牙位点使用不翻瓣即刻种植,能有效保护种植区牙槽嵴,从而防止牙龈出现明显退缩,有利于维持种植区的美学效果.

  •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睿;税艳青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在临床病例中很常见,对上颌正中间隙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与牙龈退缩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有关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及其治疗方法的文献,总结了目前上唇系带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118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