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氯吡格雷-人参皂苷血浆蛋白结合率协同效应

    作者:马世堂;戴国梁;赵文珠;孙冰婷;居文政;谈恒山

    目的:研究大鼠血浆中氯吡格雷-人参皂苷血浆蛋白结合率协同效应。方法选择人参皂苷Rg1、Rb1为指标,首先建立了Rg1、Rb1在透析内液(大鼠血清RSA)、外液(PBS)含量检定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揭示了氯吡格雷对人参Rg1、Rb1血清蛋白结合率协同作用;接下来,采用同源模建方法建构RSA三维构造,并用分子模拟方法揭示氯吡格雷、人参皂苷Rg1、Rb1与大鼠血清白蛋白RSA间结合效应,揭示氯吡格雷-人参皂苷在血浆蛋白结合率层面协同效应。结果人参皂苷Rg1、Rb1在0.40、1.00、2.00 mg· L-1三种浓度下与大鼠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0.16±2.82、33.42±4.21、34.61±3.42和50.13±2.34、51.23±3.23、53.11±3.26,当合并加入氯吡格雷(1.0 mg· L-1)后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下降至22.13±2.72、21.42±3.22、25.45±3.52和40.13±3.24、41.25±4.15、43.11±3.31,分子模拟结果显示氯吡格雷、Rg1、Rb1与RSA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结合效应。结论平衡透析法和分子模拟实验综合揭示了氯吡格雷-人参皂苷血浆蛋白结合率协同效应。

  • 人参超微粉与细粉的体外溶出度比较

    作者:蔡璐;梁少瑜;戴开金;向飞军;罗奇志

    目的比较人参超微粉与细粉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体外溶出度,探索粉体粒径对人参皂苷类成分溶出的影响,为人参入药时粉碎粒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浆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人参超微粉和细粉中5种人参皂苷成分的体外溶出情况,绘制溶出曲线,比较人参不同粒径粉末的溶出特征。结果人参超微粉与细粉相比,其人参皂苷类成分Re、Rg1、Rf、Rb1、Rb2具有更快的溶出速度,5 min内即能溶出总量的90%以上;人参超微粉与细粉中人参Re、Rf、Rb1、Rb2溶出总量无显著性差异;人参超微粉中Rg1溶出量较高(P<0.05);但将人参超微粉与细粉均置于袋泡茶茶袋中时,人参细粉中5种人参皂苷反而比人参超微粉溶出快。结论超微粉碎能加快人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溶出速度,提高Rg1溶出总量,但将其装入袋泡茶茶袋中时,人参超微粉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反而比人参细粉溶出慢,因此在超微粉入药时,不宜选用袋泡茶剂型。

  • 人参皂苷对K562细胞增殖与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危建安;胡永珍;韩凌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影响K562细胞增殖、分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SYBR Green染料法检测人参皂苷(20 μg/mL)作用于K562细胞36 h时间点Lif、Ccnd1、Mdm2、Erbb2、p53和myc等6个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人参皂苷能显著促进K562细胞Lif mRNA的表达(P<0.05),对myc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Mdm2、Erbb2和Ccnd1等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人参皂苷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和增殖抑制作用可能分别与Lif mRNA表达上调和mycmRNA表达下调相关.

  • 补肾壮阳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刘毅琳;王淑美;冯素香;陈春艳;梁生旺;周立艳

    目的 探讨补肾壮阳胶囊中人参、锁阳、枸杞子等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为提取工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 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确定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结论 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 HPLC法测定益气复脉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

    作者:沈志滨;朱俊访;李博

    目的对益气复脉口服液中的君药红参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 ODSA柱(150 mm×4.5 mm,5 μm),检测波长:203 n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对复方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三者含量之和平均值为0.802 mg/mL,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人参皂苷Rg1:A=365 654m+1 568.2,r=0.999 7;人参皂苷Re为:A=309 187m+1 919,r=0.999 7; 人参皂苷Rb1:A=332 009m+8 472.3,r=0.999 8.结论 HPLC法测定Rg1、Re、Rb1可以作为益气复脉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标准.

  • 微流控芯片三相层流用于人参中人参皂苷的提取研究

    作者:秦卫卫;卢啟贤;萧金仪;孙悦;何洋;陈磊

    目的 建立基于三相层流微流控芯片萃取技术进行人参药材中成分提取的方法.方法 设计了三通道入口萃取芯片,两侧通道经表面疏水处理,用注射泵引入脂溶性溶剂乙醚及萃取剂水饱和正丁醇,中间亲水通道用注射泵引入药物初提液;将水饱和正丁醇所得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检测人参总皂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三相层流芯片比双相层流芯片所得人参皂苷质量分数高,3种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3.95倍、3.32倍、5.94倍.结论三相层流芯片可用于3种不同极性溶剂的同时层流处理,效率高、时间短、消耗低,不但可用于同时提取和分离,也可推广至多种极性部位的共同萃取.

  •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人参皂苷薄层色谱分离的研究

    作者:周漩;冯毅凡;郭晓玲

    目的: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参皂苷薄层色谱分离中的应用.方法:以主成分分析法对人参皂苷在6种不同展开剂下的薄层色谱保留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展开剂,并由分析结果选择了色谱分离机理互补的两展开剂,优化人参皂苷的薄层色谱二维分离.结果:人参皂苷薄层色谱二维分离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结果.结论:本法可用于其它药物尤其是复杂中药的薄层色谱分离.

  • HPLC法同时测定绞股蓝药材中8种皂苷的含量

    作者:蒋慧宣;陈粲文;徐茂保;张现涛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绞股蓝药材中8种成分(人参皂苷Rb1、Rb3、Rd、Re、F2和绞股蓝皂苷A、XLIX、XVII)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体积分数0.3%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50℃.[结果]8个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97%~100%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 重复性好,可用于绞股蓝药材的质量控制.

  • 参一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王新强;张梅

    肺癌已经成为一种老年性疾病,对老年患者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进行合适的抗肿瘤综合治疗,能够使患者受益[1].人参皂苷Rg3(Rg3)在NSCLC 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能有效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作用, 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毒增效作用,笔者以参一胶囊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NSCLC,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三七茎基与须根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梁秋云;刘华钢;赖茂祥;黄慧学

    目的:建立三七茎基与须根中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药龄和不同月份生育期的广西三七茎基与须根中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Shim pack CLC-ODS柱分离,流动相:乙腈与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结果:广西三七茎基与须根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随药龄及月份的变化而变化;所含的Rg1和Rb1的总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三七的质量要求.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准确、快速的进行含量测定;广西三七茎基和须根中Rg1、Re、Rb1和R1的含量普遍较高,完全可与三七主根一起入药.

  • HPLC法测定三七片中的人参皂苷Rg1含量

    作者:宋晶萍;董树彪

    三七片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已有报道用HPLC法测定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1],但笔者在重复其试验时发现人参皂苷Rg1的峰与其它成分的峰不能分开,故参考文献[2,3],改变色谱条件及提取方法,效果较好,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 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作者:李昕珊;岳毅刚;张克勤;孙瑞军;余震

    目的:研究人参提取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建立15只大耳白兔的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中段随机做2~3处伤口,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人参皂苷Rb1 c组(0.2 mg/ml),d组(0.4 mg/ml),e组(1 mg/ml),5组.术后任其愈合,观察创面愈合和瘢痕增生情况.上皮化后26 d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每3d给药1次,共3次,用药后分别于第2,4,6周取材,每次取5只兔子,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测量并计算HI,计算胶原纤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测Caspase 3的表达.结果: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d,e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药物浓度增加HI、胶原密度下降,但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组和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见于Caspase 3的组织化学结果,高浓度干预组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人参提取物Rb1成分能减少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合成,诱发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从而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 人参皂苷对皮肤细胞紫外线的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叶才果;周湘君;潘海燕;林坚涛;徐秀梅;何志巍

    目的 检测人参皂苷对小鼠皮肤细胞和JB6 C141细胞株的抗紫外线B的损伤作用. 方法 通过对细胞照射后存活率的检测、单细胞电泳和软克隆集落形成实验,评估人参皂苷对细胞的照射后DNA修复抗损伤能力,以及人参皂苷对EGF诱导的皮肤细胞恶性转化能力的抑制作用. 结果人参皂苷能有效地对紫外线B造成的细胞致死性损起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EGF诱导的皮肤细胞转化作用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结论人参皂苷对皮肤细胞抗紫外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

  • 人参治疗糖尿病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杰;王春艳;张冬燕;李伟

    当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的第三位死亡病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天然药物中寻找糖尿病补充治疗剂,以期减少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人参在我国和东亚的应用已有数千年,作为滋补强身的药材闻名世界.众多研究显示,人参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糖尿病作用,人参作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人参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作用,为人参及其活性成分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

  • 人参皂苷对波动性高糖大鼠氧化应激及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金若晨;黄琦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对波动性高糖大鼠氧化应激及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例和糖尿病模型组40例.高脂饲料喂养糖尿病模型组大鼠2周后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之后随机分为稳定高糖组(n=8)和波动性高糖组(n=32),波动性高糖组错时注射葡萄糖、胰岛素制备血糖波动大鼠模型.2周后,将波动性高糖组随机分为中药低剂量组[人参皂苷14mg/(kg·d)],中药中剂量组[人参皂苷28mg/(kg·d)],中药高剂量组[人参皂苷56mg/(kg·d)]及波动性高糖模型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并取肾脏及主动脉组织并做常规病理.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稳定高糖组及波动性高糖模型组血清NO、NOS、GSH-Px浓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稳定高糖组比较,波动性高糖模型组NO、NOS、GSH-Px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波动性高糖模型相比,中药各剂量组NO、NOS浓度均有明显下降,GSH-Px浓度均有明显上升(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有降低NO、NOS浓度,升高GSH-Px浓度的趋势(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有降低NO、NOS浓度,升高GSH-Px浓度的趋势(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稳定高糖组及波动性高糖模型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与损伤,肾小球体积不同程度的增大变形.结论 人参皂苷可降低波动性高血糖大鼠NO、NOS水平,升高GSH-Px水平,减轻血管病变情况,因此,人参皂苷可能降低波动性高血糖大鼠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抗氧化的能力,对波动性高血糖所导致的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人参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建明;倪海祥;黄琦;朱锋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人参皂苷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糖尿病大鼠用人参皂苷治疗,肾标本用MMP-9、Col-Ⅳ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后经图像分析仪分析.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MMP-9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而肾间质MMP-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增高趋势.而应用人参皂苷治疗后可逆转上述改变.Col-Ⅳ的表达在肾小球和肾间质均较正常对照组上升,经人参皂苷治疗后下降.结论 人参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组织MMP-9,降低Col-Ⅳ的表达有关.

  • 20(S)-人参皂苷Rg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向东;田新梅;刘楼;张婷;臧嘉;陈瑜;陈万瑛;于爱萍;陈道桢

    目的 观察20(S)-人参皂苷Rg3(SPG-Rg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SPG-Rg3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计算其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G-Rg3作用后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PG-Rg3浓度为20~400 μg/mL时,SPG-Rg3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其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作用强度呈浓度依赖性,二者呈正相关(r=0.922 5,P<0.05).SPG-Rg3对Hela细胞的IC50为85.1 μg/mL.经SPG-Rg3作用48 h后,SPG-Rg3实验组Hela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G-Rg3实验组处于G2/M期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SPG-Rg3实验组Hela细胞于G1期峰前出现显著的凋亡峰,且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G-Rg3能杀伤体外生长的Hela细胞,并诱导其凋亡.

  • 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对肝总动脉结扎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封颖璐;程彬彬;凌昌全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和无法切除的肝癌的有效措施[1].但治疗过程中,由于应激反应、所灌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栓塞剂造成的肝脏缺血损伤等因素[2],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在前期工作中,我们以人参皂苷(GS)和地塞米松(Dex)联合使用,证实可有效防治TACE后肝功能损伤[3].现进一步探讨该方案的作用机制.

  • 正交试验法提取人参皂苷工艺的研究

    作者:吴正中;周国明;谢玉琼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结果: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等对人参皂苷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6倍量70%乙醇,提取6次,每次45min.

  • 追活丸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韩顺意;张南方

    目的:建立追活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野蔷薇根、三七、丹参、元胡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b1和Rg1的含量.结果:野蔷薇根、三七、丹参、元胡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人参皂苷进样量在1.006~9.22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1.8%(n=4).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追活丸的质量控制.

909 条记录 37/46 页 « 12...34353637383940...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