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硫酸锌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转录因子AP-1与NF-κB的活化作用

    作者:燕贞;张巧;徐磊;吴卫东;李时恩;姚武;吴逸明

    目的 探讨硫酸锌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转录因子AP-1及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及基因转染实验,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株BEAS-2B作为体外模型,分别检测硫酸锌对AP-1的磷酸化作用和对AP-1转录活性的影响以及硫酸锌对IκBα蛋白的降解作用和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硫酸锌刺激可诱导AP-1亚单位c-Jun的磷酸化及AP-1转录活性的升高,且均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其中8 h AP-1转录活性升高为1 h的16倍.在同一剂量下,硫酸锌虽未能诱导IκBa蛋白的降解,但仍能提高NFκB的转录活性,提示硫酸锌可能通过非IκBa途径诱导NF-κB的活化.结论 硫酸锌可激活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转录因子AP-1及NF-κB.

  • 人单核细胞对煤焦沥青烟提取物诱导BEAS-2B细胞TRAF2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闫英洁;宋金燕;刘文佳;梁肖;王威;周舫;燕贞

    目的 探讨人单核细胞(THP-1)对煤焦沥青烟提取物(CTPE)诱导BEAS-2B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THP-1细胞和BEAS-2B细胞的共培养模型,用终浓度3μg/mL的CTPE处理共培养模型,细胞培养至第9代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和抗体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继续培养至第15代(cc15),设立共培养模型CC15组、TNF-α中和抗体组、JNK激酶抑制剂SP600125组,同代培养的BEAS-2B细胞为对照组,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RAF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CC10组相比,TNF-α中和抗体对共培养细胞作用不同时间时TRAF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 <0.001),作用48 h时TRAF2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达到低(0.19 ±0.02).SP600125抑制剂作用共培养细胞不同时间时c-Jun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CC10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36 h组表达水平低(0.03-±0.02).TNF-α中和抗体组和SP600125抑制剂组TRAF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73 ±0.04和1.88 ±0.05)均高于对照组(1.07±0.06),低于CC15组(2.2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1可通过TNF-α上调了CTPE诱导的BEAS-2B细胞中TRAF2 mRNA的表达水平,TRAF2和AP-1之间可能存在负反馈作用.

  • 油酸-脂多糖介导大鼠急性肺损伤及肺组织AP-1活性的变化

    作者:李琦;钱桂生;张青;汤正才;高正今;范亚川

    本文探讨了在油酸-内毒素(OA+LPS)介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AP-1活性变化的意义.采用OA+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复制ALI大鼠模型;采用凝胶迁移率分析法(EMSA)检测肺组织AP-1活性.结果显示:OA+LPS模型组大鼠呼吸窘迫,PaO2早期低于8 kPa,死亡率升高,肺含水量显著增加,肺水肿、浸润等病变严重,伴透明膜形成,肺组织AP-1活性显著升高;并且,间隔4h两次致伤后,PaO2降低幅度大,死亡率高达78.57%,肺含水量大,肺病理改变重,肺组织AP-1活性高.结果表明:OA+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可以介导大鼠发生严重的ALI; ALI的发生、发展与AP-1活性异常升高有关.

  • Fra-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陶言言;王子安;毕国斌

    目的:检测Fra-1在人胃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Fra-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记技术检测50例人胃癌组织和3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Fra-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5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40例Fra-1阳性表达,阳性率80%;而30例癌旁组织中17例Fra-1阳性表达,阳性率56.67%.利用免疫印记技术测得胃癌、癌旁组织中Fra-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5±0.374)和(0.099±0.092),Fra-1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0.01).胃癌组织Fra-1的相对表达量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Fra-1可能参与胃癌的形成,并在胃癌的发展、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蛋白激酶C和激活蛋白-1信号级联对哮喘大鼠IL-5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

    作者:郭琦;徐永健;张珍祥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级联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5(IL-5)基因转录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从每只大鼠外周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KC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组、PMA和AP-1顺式诱骗元件(CD ODNs)组及PMA和AP-1突变顺式诱骗元件(突变CD ODNs)组进行培养.两种CD ODNs分别经脂质体转染至后两组细胞.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AP-1活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5 mRNA表达. 结果 (1)PMA组的AP-1活化(86 777.22±2257.79)和IL-5 mRNA表达(0.8100±0.0316)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0 708.54±968.04和0.3050±0.012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MA和AP-1顺式诱骗元件组的AP-1活化(23 475.90±757.99)被抑制,IL-5 mRNA表达(0.3450±0.0129)亦减少,与PMA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MA和AP-1突变顺式诱骗元件组的AP-1活化(86 955.71±1600.38)和IL-5 mRNA表达(0.8175±0.0222)与PMA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淋巴细胞AP-1活化和IL-5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哮喘T淋巴细胞PKC活化后促进IL-5基因转录的生物信号可能是通过AP-1进行转导,提示T淋巴细胞PKC/AP-1信号转导级联的激活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之一.

  • 人参皂苷Rg1和Rb1对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张春晶;顾立刚;牛旭艳;王甫;彭桂英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对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内转录因子(NF-κB和AP-1)转录活性及前炎症细胞因子IL-8释放的影响.方法 甲型流感病毒H3N2作为刺激因素,以DCFH-DA为探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iROS)产生水平.利用双荧光素酶顺式报告系统,检测人参皂苷Rg1和Rb1对NF-κB-luc及AP-1-luc相对荧光素酶值的影响.RT-PCR法进一步验证人参皂苷Rg1和Rb1对IL-8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病毒感染后细胞中ROS产生增加45%~55%,而给予有效浓度人参皂苷Rg1和Rb1后,荧光强度降低,与正常细胞内自由基含量基本相同.通过NF-κB及AP-1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感染的细胞中NF-κB及AP-1荧光素酶报告活性明显升高;与病毒损伤组比较,人参皂苷Rg1、Rb1治疗组NF-κB及AP-1荧光素酶报告活性明显受到抑制.RT-PCR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和Rb1能明显抑制病毒诱导的IL-8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使之趋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人参皂苷Rg1和Rb1可拮抗病毒感染细胞中ROS产生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敏感的信号传导通路NF-κB及AP-1的转录活性,并抑制二者下游靶基因IL-8表达.

  • 冠心病患者血浆激活蛋白-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杨丽霞;苗贵华;齐峰;郭传明;王先梅;石燕昆;李明秋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激活蛋白-1(AP-1)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亚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亚组、B型病变亚组和C型病变亚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亚组、中度病变亚组和重度病变亚组.通过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裂解液中磷酸化c-Jun吸光度,反映活化AP-1的数量.血浆MIF通过ELISA法测定.结果 冠心病组磷酸化c-Jun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43±0.33比0.71±0.13,P<0.01),MI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97±4.11 ng/Ml比9.07±1.28 ng/Ml,P<0.01).冠心病组中,ACS亚组磷酸化c-Jun表达量明显高于SAP亚组(1.56±0.28比1.14±0.25,P<0.01),MIF水平明显高于SAP亚组(16.66±3.56 ng/Ml比11.01±2.12 ng/Ml,P<0.01).磷酸化c-Jun表达量和MIF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蕈而逐渐升高.结论 AP-1和MI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显著相关,其可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AP-1表达量与MIF浓度越高,斑块不稳定性越高.

  • 内皮素-1、NF-κB及AP-1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进;肖海鹏;朱小南;汪雪兰;潘敬运;修玲玲;肖亦斌

    目的 探讨高糖(HG)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及内皮素-1(ET-1)、NF-κB和AP-1在FN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高糖培养条件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模犁,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不同条件下的ET-1和FN表达.结果 (1)HG组与正常糖浓度(NG)组比较,HG组ET-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2)NG组加入ET-1(5nmol/L)后,FN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加入ET-1受体拮抗剂PD142893(10μmol/L)后,HG及ET-1诱导的FN mRNA及蛋白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0.01).(3)给予NF-κB抑制剂PDTC(10μmol/L)后,HG及ET-1诱导的FN mRNA及蛋白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0.01).(4)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10μmol/L)后,HG及ET-1诱导的FN mRNA及蛋白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0.01).结论 HG增强大鼠GMC表达FN的作用通过ET-1介导,NF-κB和AP-1参与调控ET-1介导的FN表达增加.

  • 激活蛋白-1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苗贵华;杨丽霞;齐峰;王先梅;石燕昆;李明秋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激活蛋白-1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类型、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进一步分组.裂解外周血白细胞,测定磷酸化c-Jun吸光度(A),反映活化AP-1数量.结果 磷酸化c-Jun A值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3±0.33比0.71±0.13,P<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56±0.28比1.14±0.25,P<0.001).磷酸化c-Jun随冠脉病变类型和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AP-1表达量增高与冠脉粥样硬化发生显著相关,其可能作为预测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影响

    作者:曹大伟;张新日;李;阳;陈丽丽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肺组织激活蛋白- 1 (AP-1) 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潮气量(L-VT)组和大潮气量(H-VT)组,每组8只.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AP-1和γ-GCS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VT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VT组(均P<0.01),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和L-VT组明显加重;L-V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VT组肺组织γ-GCSm 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L-VT组(均P<0.01),而A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VT组(均P<0.01),L-V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潮气量机械通气通过上调肺组织A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抑制γ-GCS活性,导致肺组织局部谷胱甘肽合成减少和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可能是VILI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杨丽霞;郭瑞威;齐峰;苗贵华;王先梅;石燕昆;李明秋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激活蛋白-1(A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IF、AP-1和MMP-9信号通路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将142例入院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B型病变和C型病变组;并根据造影结果 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ELISA方法 测定血浆MIF、AP-1、MMP-9浓度水平.分析各组间MIF、AP-1、MMP-9浓度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MIF[(14.97±2.11)μg/L]及其下游信号通路AP-1(1.43±0.33)和MMP-9[(1.48±0.14)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IF:(9.07±1.28)μg/L;AP-1:0.71±0.13;MMP-9:(1.01±0.07)μgL,均P<0.05],ACS组MW[(16.66±2.56)μg/L]、AP-1(1.56±0.22)和MMP-9[(1.58±0.14)μg/L]水平明显高于SAP组[MIF:(11.01±2.12)μg/L,AP-1:1.04±0.25,MMP-9:(1.25±0.07)μg/L,均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MIF、AP-1和MMP-9浓度逐渐升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示HDbC与Gemini评分呈负相关,LDL-C、MIF、MMP-9、活性AP-1数量与之呈正相关.AP-1与MMP-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IF及其下游信号通路AP-1和MMP-9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呈明显正相关,其对易损斑块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创伤后IL-2表达受抑与核转录NFAT和AP-1变化的关系

    作者:罗艳;梁华平;胡承香;徐祥;王正国

    目的: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DNA结合活性、部分家族成员c-Fos,c-Jun,JunB蛋白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骨折模型,于创伤后6、12h,1、4、7、10、14d处死动物,分离脾细胞,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2活性;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2 mRNA;提取脾细胞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AT、AP-1的DNA结合活性,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assay)检测c-Fos,c-Jun,JunB蛋白的表达.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后IL-2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4d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NFAT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至伤后4d时下降明显,为正常对照组的41%和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2的活性和IL-2 mRNA的降低相一致.c-Fos蛋白水平在伤后1、4d明显降低;c-Fos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JunB蛋白水平仅在伤后1d明显表达.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创伤后脾细胞IL-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核转录因子NFAT和AP-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而NFAT和AP-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可能部分由于创伤影响c-Fos蛋白的生成所致.

  • 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激活蛋白-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作者:金成;朱茂群;顾元龙;袁凤来;钱毅;高森;何友钊

    目的 分析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及其介导的激活蛋白-1(AP-1)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在转录组水平,肝癌细胞中使用表达谱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分析ASIC1a干扰前后下游信号通路变化.进一步借助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选取63例HCC组织,42例无瘤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SIC1a、c-Jun、c-Fos在组织中的表达.使用非参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AP-1(由C-Jun与c-Fos组成).蛋白印迹(Weatern blot)检测ASIC1a干扰后,干扰组c-Jun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在HCC组织中,ASIC1a、c-Jun与c-Fos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68.3%比19.0%,55.6%比11.9%,47.6%比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SIC1a的表达与c-Jun、c-Fos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4、0.309,P<0.05).ASIC1a、c-Jun和c-Fos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AFP值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ASIC1a可能通过下游基因AP-1影响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及发展.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严重烧伤大鼠肝脏激活蛋白-1和核因子-κB的影响

    作者:陈旭林;夏照帆;贾一韬;韦多;贲道锋;王永杰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后肝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对激活蛋白(activating protein, AP)-1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30%TBSAⅢ度烫伤动物模型,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烫组、烧伤对照组和烧伤+SB203580组.观察烧伤24h后肝脏IκBα含量的变化,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法检测肝脏AP-1和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结果 大鼠烧伤24h后肝脏IκBα含量明显下降(2086±684 vs 4138±1160,P<0.05),肝脏AP-1和NF-κB DNA结合活性均显著增强,使用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能显著抑制肝脏AP-1 DNA结合活性的上升(469±84 vs 1306±486,P<0.01),但对肝脏IκBα含量和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 严重烧伤后,肝脏中活化的p38 MAPK通过激活转录因子AP-1进而引起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烧伤后肝损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38MAPK这一作用与IκBα降解引起的NF-κB DNA结合活性增强无关.

  •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肝癌微血管侵袭因子和激活蛋白-1与胎盘螺旋动脉重铸的关系

    作者:崔世红;师凤娟;刘灵;陈娟;余洁;张婷

    目的 探讨肝癌微血管侵袭因子(long noncoding RNA associated with microvascular invasion in hepatic carcinoma,lncRNA MVIH)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35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研究组)及同期33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胎盘组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胎盘螺旋动脉管壁厚度及管腔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lncRNA MVIH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AP-1的表达.结果 ①研究组胎盘螺旋动脉平均管壁厚度高于对照组[(117.852±8.942) μm,(101.920±8.603) μm],但平均管腔面积小于对照组[(139.851±27.969)μm2,(189.296±26.780)μm2](P均<0.05).②研究组胎盘组织lncRNA MVIH表达水平(0.344±0.053)低于对照组(0.988±0.169) (P<0.05),而研究组AP-1水平(0.587±0.108)高于对照组(0.184±0.026)(P<0.05).③lncRNA MVIH与管壁厚度呈负相关,与管腔面积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7、0.592,P均<0.05);AP-1与管壁厚度呈正相关,与管腔面积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9、-0.630,P均<0.05).结论 lncRNA MVIH表达水平降低,AP-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胎盘螺旋动脉重铸障碍过程有关.

  • DACH1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周定心;刘尚勤

    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在肿瘤细胞尤其是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是其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DACH1可能主要是通过对TGF-β信号通路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来发挥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

  • 实验性吸烟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激活蛋白-1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研究

    作者:成建德;许建英

    目的 观察不同吸烟时间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激活蛋白-1(AP-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激活蛋白-1(AP-1)在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自制大鼠实验性被动吸烟装置,建立吸烟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不吸烟组、吸烟1月组、吸烟2月组、吸烟3月组,每组各10只.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半定量技术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Cu-Zn SOD和AP-1(c-fos和c-ju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吸烟3月组大鼠出现了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吸烟各组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c-fos、c-ju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吸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吸烟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吸烟各组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Cu-Zn SOD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吸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2月组较1月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3月组和2月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中c-fos和c-jun二者的表达逐渐增高,并且呈正相关,Cu-Zn SOD在吸烟1月和2月时表达较高,在吸烟3月时略有下降.提示AP-1在吸烟所致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激活蛋白-1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志坚;孔祥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1(AP-1)在子宫腺肌症(A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AM病人异位内膜及其在位内膜组织(增殖期22例、分泌期18例)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殖期17例、分泌期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AP-1组成成分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1)异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比较:c-jun表达[组织化学评分(H-SCORE):(3.2040±0.3195)分]高于正常内膜组[(2.5700±0.1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比较:c-jun表达[(3.1775±0.3090)分]高于正常内膜组[(2.5700±0.1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比较:两者c-ju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结论: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AM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AP-1表达增高,AP-1与AM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创伤后IL-2表达受抑与核转录因子NFAT,AP-1变化的关系

    作者:罗艳;梁华平;胡承香;徐祥;王正国

    目的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NFAT)和激活蛋白-1 (activator protein-1, AP-1)的DNA结合活性、部分家族成员c-Fos, c-Jun和JunB蛋白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骨折模型,于创伤后6h、12h、1、4、7、10和14天处死动物,分离脾细胞,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2活性;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2 mRNA;提取脾细胞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检测NFAT和AP-1的DNA结合活性.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assay)检测c-Fos, c-Jun和JunB蛋白的表达.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后IL-2活性、IL-2 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4天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NFAT和AP-1 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至伤后4天时下降明显,为正常对照组的41%和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2的活性和IL-2 mRNA的降低相一致.c-Fos蛋白水平在伤后1和4天明显降低;c-Ju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JunB蛋白水平仅在伤后1天明显表达.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创伤后脾细胞IL-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上是由于核转录因子NFAT和AP-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 而NFAT和AP-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可能部分由于创伤影响c-Fos蛋白的生成所致.

  • 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

    作者:白祥军;李波;王海平;杨朝晖;李思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分两组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其中刺激组加入地塞米松(DEX)刺激,而对照组仅加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12 h后提取两组细胞总RNA和总蛋白;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转录水平半定量检测GILZ基因;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在翻译水平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与激活蛋白-1(AP-1)的蛋白表达.收集10例临床创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伤后24 h内的外周血,提取白细胞后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刺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DEX刺激,培养12 h后提取白细胞总RNA和总蛋白;用RT-PCR方法在转录水平半定量检测GILZ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翻译水平检测NF-κB p65与AP-1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DEX刺激下,DEX刺激组THP-1细胞和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ILZ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DEX刺激组NF-κB p65与AP-1蛋白在THP-1细胞和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上调GILZ基因表达;GILZ的高表达可以抑制NF-κB与AP1的活性,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