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与血糖和肌钙蛋白T的关系

    作者:崔华;范利;叶平;李小鹰;盖鲁粤;王士雯;沈宏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ST段下降幅度(STR)和肌钙蛋白T峰值的影响.方法 首次AMI的412例老年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分为3组:A组(血糖<7.0 mmol/L)156例;B组(血糖7.0~11.1 mmol/L)135例;C组(血糖>11.1 mmol/L)121例;分析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90 min STR与血浆肌钙蛋白T峰值的相关性.结果 C组患者PCI术后90 min STR>70%较A组显著减少(17.96% vs 51.49%,P<0.01),B组患者PCI术后90 min STR 30%~70%与血糖水平的高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PCI术后,STR>70%的患者肌钙蛋白T峰值低于STR<30%患者[(0.033±0.018)ng/L vs (0.107±0.055)n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组肌钙蛋白T峰值升高与血糖的相关性为密切(r=0.399,P=0.001).入院时血糖水平与肌钙蛋白T峰值呈显著正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越高,血清肌钙蛋白T峰值升高越明显.结论 入院时血糖升高的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较好的控制血糖对于此类患者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十分重要的.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李志芳;姚瑞;李莉;陈阳;赵国俊;郝正阳;冯胜东;孔令尧;张彦周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入选AD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参附组给予参附注射液80 ml+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疗程10~14 d.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肌钙蛋白T(cTnT)、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TNF-α及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相关指标,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善情况,6 min 步行距离(6-MWD),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参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 vs 80.0%,x2=7.212,P=0.027),6-MW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473.06±24.09)m vs (430.09±23.31)m,P=0.043)];2组治疗后NT-proBNP、cTnT、IL-6、IL-8、TNF-α和LVEDV较治疗前下降,IL-10、LVFS、LVEF较治疗前升高,参附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组3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改善ADHF患者心功能的机制可能为降低促炎性因子,升高抗炎性因子表达,纠正心力衰竭时两者的失衡状态.

  • 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及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潘国忠;刘文玲;胡大一;谢文丽;朱天刚;李蕾;李翠兰;孙艺红;边红

    目的 研究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及肌钙蛋白T(TNNT2)突变是否为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SHCM)患者的致病基因.方法 对50例无血缘关系家族中仅1例患病且无一级亲属猝死史的SHCM患者及80例有一级亲属的SHCM患者进行MYH7及TNNT2扫描.提取所有DNA片段用PCR扩增后以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 (1)50例SHCM患者中均未发现TNNT2基因突变.有1例MYH7突变,位于20号外显子上的T13659C突变(Ile736Thr);(2)80例家族成员中未发现MYH7及TNNT2基因突变.结论 SHCM患者MYH7及TNNT2基因突变发生率低,可能不是SHCM的主要致病基因.

  • 老年住院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及非缺血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少景;王青;徐颖;赵清华;吴薇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 (hs-cT nT )水平,分析影响hs-cT nT水平的非缺血因素。方法选择老年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670例,按hs-cT nT 3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低值组232例、中值组237例和高值组201例,检测hs-cTnT ,收集一般资料、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等。结果与低值组和中值组比较,高值组患者男性、糖尿病、慢性肾病、室壁运动异常、年龄、心率、lg白细胞、lg高敏C反应蛋白、lgNT-proBN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明显升高(P<0.05,P<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LVEF明显降低(P<0.01)。Spearman分析显示,hs-cTnT 与男性(r=0.225,P=0.000)、年龄(r=0.338,P=0.000)、lgNT-proBNP(r=0.394,P=0.000)、eGFR(r=-0.253,P=0.000)、糖尿病(r=0.138,P=0.001)、LVMI(r=0.186,P=0.000)、LVEF(r=-0.261,P=0.000)和心率(r=0.081,P=0.036)相关。结论老年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存在低水平hs-cTnT升高,hs-cTnT 与男性、年龄、NT-proBNP、eGFR、糖尿病、LVMI、LVEF及心率相关,提示低水平hs-cT nT升高患者可能预后不佳。

  • 丹参酮ⅡA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宋明官;吕洋;王海萍;任君旭;刘源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第2代细胞应用终浓度为500 ng/ml丹参酮ⅡA定向诱导(诱导组),将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BMSC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actin)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α-SCA-actin和cTnT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2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BMSC中结蛋白(50279.6±2575.2) vs(1325.6±196.1)、α-SCA-actin(44 738.3±1963.3) vs (1446.3±202.4)、cTnT(27 658.8±2382.2) vs (1369.1±214.2)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诱导组α-SCA-actin阳性为红色,cTnT阳性为绿色,两者重叠部位为黄色,呈现共表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可见平行排列的肌丝并富含线粒体、糖原和核糖体以及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结论 经丹参酮ⅡA诱导的BMSC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表型.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肖文凯;叶平

    随着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 cTn)T的发展,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hs-cTnT测量敏感性的提高,在部分健康的人群中即可测得循环中的cTnT,有些慢性疾病状态尤其是无症状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更易表现出hs-cTnT水平的升高[1-3].这就使广大临床医师面临着区分ACS和非心脏源性胸痛的巨大挑战.因此,研究肾功能不全对hs-cTnT的影响以及阐述CKD患者中hs-cTnT升高的意义具有重要价值.我们重点介绍hs-cTnT在CKD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检测高敏肌钙蛋白T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燕;朱磊;穆东;骆海霞;许香梅

    目的 评价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UAP患者85例为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67例为SAP组,以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UAP组冠状动脉轻度狭窄49例、中度狭窄20例、重度狭窄11例和完全闭塞5例,随访12周,UAP组hs-cTnT正常46例,hs-cTnT升高(>14 ng/L) 39例,比较3组血清hs-cTnT、血脂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hs-cTnT> 14 ng/L为升高,评价hs-cTnT与UAP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UAP组hs-cTnT水平与SA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UAP组和SAP组hs-cTnT、血脂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AP组入院时hs-cTnT阳性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55.3% vs 13.3%和2.0%,P<0.05).轻度、中度、重度和完全闭塞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分别为(11.14±3.27) ng/L、(16.87±4.48)ng/L、(20.26±5.42) ng/L和(24.54±5.87)ng/L,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患者血清hs-cTn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T升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s-cTnT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 vs 2.2%,P=0.000).结论 血清hs-cTnT水平对于UAP患者的早期心肌损伤判断、冠状动脉病变分层、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早期应用普通肝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作者:宗文仓;赵毅梅;赵艳辉;王京;牛江巍;冯玲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普通肝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000U;对照组患者在置入鞘管后,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000 U.观察2组患者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情况、手术操作时间、肌钙蛋白T峰值、术后2周LVEF.结果 观察组在术前活化凝血时间、TIMI 2~3级比例及2周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IMI 0级、球囊预扩张次数、血管开通时间、总介入时间及肌钙蛋白T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血流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5.8% vs 14.3%,P>0.05).早期应用肝素与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呈正相关(B=12.797,95%CI:1.920~85.295,P=0.008).结论 早期静脉注射肝素可提高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缩短介入手术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是救治STEMI可行的治疗方案.

  • 心肌和炎性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月霞;王萌;唐志毅;陈旭;王冬环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TnT)、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项心肌和炎性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9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组(48例)、其他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及健康对照组(45例)血清样本,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T、NT proBNP,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在UA、NSTEMI及其他AMI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ACS 3组中患者血清TnT(除外UA组)、NT-proBNP和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TnT、NT proBNP和hs-CRP单独与联合检测ACS各分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大,分别为UA组:0.583±0.059、0.786±0.047、0.620±0.058和0.787±0.046;NSTEMI组:0.967±0.022、0.978±0.015、0.897±0.032和0.991±0.009;其他AMI组:0.971±0.024、0.961±0.021、0.874±0.043和0.999±0.002,TnT、NT-proBNP和hs CRP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相比,ROC曲线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TnT、NT-proBNP和hsCRP单独与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UA组:16.7%、100.0%、54.2%、91.1%、54.2%、75.6%和50.0% 、95.6%;NSTEMI组:93.5%、100.0% 、95.7%、97.8%、67.4%、97.8%及95.7%和100.0%;其他AMI组:94.1%、100.0%、91.2%、97.8%、67.8%、97.8%及100.0%、97.8%. 结论 联合检测TnT、NT-proBNP、hs-CRP能改善老年ACS中UA的诊断效果,对于NSTEMI和其他AMI也能使敏感度和特异性达到优化,但对区分NSTEMI和其他AMI效果不明显.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发病早期肌钙蛋白阴性的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作者:刘亚巍;尚进;蒋知新;洛佳坤;彭旭东;衣志勇

    目的 探讨早期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T (H-FABP)对发病早期肌钙蛋白T(cTnT)阴性的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第6、12、24和48 h连续动态监测H-FABP与cTnT水平.观察发病6h内H FABP水平预测发病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并依据ROC曲线选择H-FABP值合适的截断点,将患者分为H-FABP高值组11例与低值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 出现临床症状6h内cTnT为阴性的ACS患者,随病情进展cTnT逐渐升高,在12h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H-FABP在出现症状6h内即达峰值,12 h轻度下降,随后快速下降.出现症状6h内检测的H-FABP水平对发病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演变为心肌梗死预测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3%.在随访12个月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H-FABP水平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38.08±8.43)μg/L与(18.96±2.85)μg/L(t=2.43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72,其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截断值为44.71 μg/L.以该截断值为标准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1.4%(5/44)和54.5%(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56,P<0.01). 结论 发病早期cTnT检测阴性的ACS患者,H-FABP是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检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毛永辉;王波;吴华;王海涛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原发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事件的关系. 方法对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干化学方法测定血清cTnT水平,随访1年. 结果 57例患者中cTnT升高者12例,死亡7例,4例(33.3%)死于急性左心衰,12例中有8例原发病为糖尿病;cTnT正常者45例,死亡3例,1例(2.2%)死于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24例患者测定了透析前后cTnT浓度,其中6例透析前cTnT升高者,透析后有5例cTnT仍进一步升高,1例下降但高于0.1 μg/L. 结论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TnT水平升高,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发生率高,cTnT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无明确关系,但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伴发心血管疾病有密切正相关关系,血液透析本身对cTnT无影响.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变异及其相关临床表型分析

    作者:杨杰;刘文玲;胡大一;朱天刚;杨松娜;李翠兰;李蕾;孙艺红;谢文丽;杨进刚;李田昌;边红;仝其广;肖杰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心脏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TNNT2)基因变异的情况,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确诊为HCM的患者及部分家属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并随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所有编码序列及内含子-外显子拼接部位,直接测序法分析TNNT2基因多态/突变情况.结果 在100例先证者中发现1例R92W错义突变,1例R286H错义突变,突变率2%.发现3号内含子与4号外显子拼接部位5bpCTTCT序列的缺失/插入基因多态性改变,22例缺失缺失型(DD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其余78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100例HCM患者中发现TNNT2基因2个错义突变-R92W和R286H,TNNT2突变在中国HCM患者中发生率较低.

  • 中国大样本队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突变谱及其临床相关性

    作者:刘杰;刘文玲;胡大一;朱天刚;刘雯;马占锋;杨杰;谢文丽;李翠兰

    目的 探讨中国大样本队列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遗传学基础以及与不同基因型相关的表型严重性.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02至2011年连续收录的179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男119例,女60例)直接测序分析β肌球蛋白重链(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和心脏肌钙蛋白T(TNNT2)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共发现40例(22.3%)患者存在34种突变.79.4% (27/34)的突变只出现1次,而仅MYH7的26位氨基酸可能为突变热点.突变基因分布情况为MYBPC3、MYH7和TNNT2分别占52.9% (18/34)、35.3% (12/34)和11.8% (4/34).2.2% (4/179)的患者存在双突变.基因型阳性(40例)与阴性患者(139例)的发病年龄[(35.4±17.6)岁比(47.6±17.1)岁,P<0.001]、左心室壁厚度[(21.2±5.7)mm比(19.0±5.3)mm,P=0.031]、晕厥发生率(27.5%比10.8%,P=0.019)、HCM家族史(35.0%比9.4%,P<0.001)和心脏性猝死家族史(25.0%比2.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6.5年的随访期间具有更明显的心功能恶化(24.2%比5.0%,P=0.002)和猝死风险(9.1%比0,P=0.009).MYBPC3与MYH7突变患者间临床参数和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的双突变患者具有恶性表型,而同一基因型(如MYH7-I736T、TNNT2-R92W)在不同患者中的表型严重程度不一.结论 MYBPC3是HCM患者中多见的致病基因.尽管特定的基因或突变不能准确预测表型的严重性,但HCM患者如果存在肌小节基因突变,则提示更严重的结局.

  • 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谱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作者:郑志刚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予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检测对于诊断该疾病价值的研究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并将其设为a组,另选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0例,设为b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设为c组,健康体检者30名,设为d组,四组均予心肌酶谱[肌酸肌酶同工酶(CK-CB)、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D-二聚体与肌钙蛋白T、凝血三项检测,观察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c、d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肌钙蛋白T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a、b组,且b组水平低于a组,c、d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T均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检测指标,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现及防治具重要价值。

  • B型脑钠肽与肌钙蛋白T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作者:孙立光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cTnT)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1次BN P及cTnT水平.结果 按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心功能越差者,BNP及cTnT水平越高;而各组治疗后BNP及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及cTnT的联合检测肌钙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血CTnT和NT-proBNP评价心功能的准确性对比研究

    作者:阚洪源;邢艳秋;肖宇;刘聪聪

    目的:应用血肌钙蛋白T(CTnT)、氨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评价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阳性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心功能Ⅲ~Ⅳ级、LVEF<40%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40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2h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临床状况,检测CTnT、NT-proBNP值,并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例在试验开始前退出,4例在治疗后失访,共74例纳入结果分析,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3.3%(30/3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5.3%(2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试验组与对照组CTnT分别下降了(40.3 ±10.3)pg/mL和(11.3 ±6.9)pg/mL(P<0.05),NT-ProBNP分别下降了(2958.3 ±1001.1)pg/mL和(1936.2±1400.9)pg/mL(P>0.05)。治疗72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BP分别下降了16.15mmHg和6.14mmHg(P=0.044),DBP下降均值分别为20.62mmHg和10.75mmHg(P<0.05), HR下降均值分别为6.65次/min和2.82次/min(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疗效确切;血CTnT能够更准确评价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特异性优于NT-proBNP。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孙瑞玥;黄巾;彭辉;郑伟

    目的:观察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探讨NT-pro-BNP的水平与出血量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检测入院时(发病24 h内)和入院第3天的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水平,以健康人20例为对照.根据患者入院时的CT结果计算脑出血量,记录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观察不同脑出血量和GCS评分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发病24 h以内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3天的NT-pro-BNP和肌钙蛋白T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增高(P<0.01);大量出血组NT-pro-BNP水平高于中、小量脑出血组(P<0.01);GCS评分≤8分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GCS评分>8分的患者.结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NT-pro-BNP和肌钙蛋白T的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的水平可以作为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

  • 烧伤患者血清TnT及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强;蒋英;关魁;陈茵

    目的:评估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 TnT)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免法测定157例烧伤患者血清TnT水平并与患者伤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结果:TnT在重度烧伤组为(0.58±0.18)ng/ml阳性率为56%,电烧伤组为(0.71±0.45)ng/ml阳性率为50%,中度烧伤组为(0.08±0.06)ng/ml,阳性率为13%,表明烧伤后血清TnT升高水平及阳性率与烧伤面积有关.而心肌酶谱并非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在骨骼肌等其它脏器损伤时也出现增高.结论:血清TnT测定对于烧伤后心肌损伤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心肌酶.

  • 髓过氧化物酶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作者:蔺雪峰;张丽琴;刘康桐;马小峰

    目的:观察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在严重烧伤后大鼠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烧伤早期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2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烧伤组.检测各组心肌组织MPO含量及血清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烧伤后2小时心肌MPO及血清cTn-T水平明显增高,至伤后48、72小时仍保持高水平,而血清CK-MB于伤后4小时方明显升高,至伤后24、48小时已表现出下降趋势,至72小时己接近正常水平.相关分析显示,心肌MPO水平升高与血清cTn-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心肌组织MPO水平的显著增高与心肌损害的水平密切相关,表明中性粒细胞在心脏组织中的长时间聚集可能与大面积烧伤后早期的心脏损害有密切关系;同时利用心肌组织MP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研究预防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有效治疗方法.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肌保护

    作者:孙龙;王吉秋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分成2组,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非体外循环组35例),间断冷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冷血停跳组35例).2组病人术前心功能、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于围术期不同时点分别抽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关胸前每组各随机取2例病人心尖区心肌,行心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非体外循环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CK-MB、cTnT与冷血停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体外循环组心肌超微结构表明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结论非体外循环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冷血停跳组.与CK-MB相比,cTnT是评价心肌损害的更特异、更敏感的指标.

527 条记录 4/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