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18F-FDG 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刘素文;于金明;邢力刚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18F-FDG 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105例NSCLC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行18F-FDG PET检查,进行PET分期,并将PET分期和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F-FDG PET扫描使38例NSCLC患者分期改变,其中分期升级31例,分期降级7例.21例分期升级者PET检查发现了远处转移灶,其治疗方案由根治性治疗改为姑息性治疗;6例分期降级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5例PET分期与病理分期一致.PET发现远处转移灶的几率随PET扫描前分期的升级而上升,其中Ⅰ期10.0%(2/20),Ⅱ期14.3%(3/21),Ⅲ期25.0%(16/64).结论 18F-FDG PET显像改变了36.2%(38/105)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影响了其治疗策略.18F-FDG PET显像对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恶性腹膜间皮瘤41例诊治体会

    作者:张忠国;郝希山

    目的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者38例(92.7%),腹泻35例(85.4%).病理类型为上皮样型21例,梭形细胞型11例,混合型9例.21例行CT检查,13例行腹腔镜检查.手术切除率为70.7%,术后行腹腔局部灌注化疗12例(29.3%),全身化疗23例(56.1%),免疫治疗3例(7.3%);全组2年生存率为36.6%.结论影像学检查是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主要诊断方法,但肿瘤的确诊须依据病理诊断;恶性腹膜间皮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 高剂量冲击式与低剂量密集式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

    作者:华新民;任宪伟;刘枫林;刘炀;张春江;李志杰;徐立;刘建阳;刘宇光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效、低毒副反应的化疗模式.方法 126例晚期(TNM分期为Ⅲ、Ⅳ期)NSCLC随机分为两组:(1)高剂量冲击式(高冲式)化疗组54例:紫杉醇135~175 mg/m2静滴,第1天;顺铂80~100 mg/m2静滴,第1天;有脑转移者加卡莫司汀125mg静滴,第1~3天.间隔4~6周.(2)低剂量密集式(低密式)化疗组72例:紫杉醇60~80 mg/m2静滴,第1天;顺铂40~60mg/m2静滴,第1天;有脑转移者加卡莫司汀125mg静滴,第1天.每周化疗1次,连续4~6周,间隔2周.高冲式化疗者常规用止吐药及水化处理;低密式化疗者酌情用止吐药,无需水化.结果高冲式化疗组共治疗157个疗程,CR 3例,PR 23例,SD 17例,PD11例,有效缓解率48.1%,中位缓解期4.5个月,1年生存率46.3%.低密式化疗组共治疗184个疗程,CR 9例,PR 30例,SD24例,PD 9例,有效缓解率54.2%,中位缓解期6.0个月,1年生存率56.9%.低密式化疗组有效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高冲式化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Ⅲ+Ⅳ度)毒副反应率亦低于高冲式化疗组.高冲式化疗组发生与化疗相关死亡2例(3.7%).低密式化疗组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上升的比例(70.8%)高于高冲式化疗组(51.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密集式化疗采用低剂量、短间歇期、频投药的方法,提高了剂量强度,化疗效果好,毒副反应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轻.

  • 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误诊鳃裂癌四例分析

    作者:黄彩平;王弘士;孔蕴毅;王坚

    目的阐明鳃裂癌的诊断需慎重.方法对4例误诊为鳃裂癌的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患者的原发灶均被发现,2例原发灶在杓会厌皱襞,1例在腭扁桃体,1例在头顶皮肤.原发灶发现的时间为自首次手术时至首次手术后41个月.结论 4例中无一例为鳃裂癌,因此鳃裂癌的诊断需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应用

    作者:林冬梅;邹霜梅;吕宁;温芃;刘秀云;何祖根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34例肺叶切除标本中,肺原发癌105例,肺转移性腺癌29例.原发癌中,非小细胞癌(NSCLC)76例,其中腺癌42例,鳞状细胞癌30例,大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SCLC)28例;复合性癌(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复合存在)1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TF-1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判定:+:阳性瘤细胞占6%~25%;++:阳性瘤细胞占26%~50%;+++:阳性瘤细胞占51%~75%;++++:阳性瘤细胞>76%.结果 TTF-1在小细胞肺癌的表达率高,为82.1%(23/28),而在鳞状细胞肺癌的表达率为0(0/3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TTF-1在肺腺癌的表达率为73.8%(31/42),其表达与分化程度及亚型分类无关(P均>0.05).在29例肺转移腺癌中,除1例甲状腺滤泡癌TTF-1表达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组织自身对照中的间质成分及淋巴细胞等TTF-1染色全部为阴性.结论根据TTF-1在肺不同肿瘤内的差异表达结果,可将其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鳞状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与肺炎症或淋巴瘤的鉴别;TTF-1对肺组织的特异性表达,有助于对肺原发腺癌及转移腺癌的鉴别.

  • 流式细胞术对食管癌组织中四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定量检测及意义

    作者:杜芸;王小玲;吴国祥;王永军;杨会钗;左连富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E、cyclin D1、CDK4和p27在食管癌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E、cyclin D1、CDK4和p27的表达强弱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用荧光指数FI表示.结果 cyclin E、cyclinD1和CDK4在低分化型鳞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分化型鳞癌(P值分别为0.0275,0.0001和0.0174);而p27在低分化型鳞癌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分化型鳞癌(P=0.0042).cyclin D1与cyclin E,cyclin D1与CDK4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yclin D1与p27呈显著负相关.4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 cyclin E、cyclin D1、CDK4和p27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密切相关;正负性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失衡是导致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 肿瘤患者循环DNA的定量研究

    作者:屠红;高海峰;傅士龙;陈颢

    目的建立纳克水平DNA定量方法,并探讨循环DNA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3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微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血清DNA,以SYBR green Ⅰ荧光染色法行DNA定量;BRCA1(D17S579、D17S855)和p53(TP53,D17S786)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丢失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的方法进行.同时与150例健康人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SYBR green Ⅰ荧光染色可精确定量2~10ngDNA.483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DNA平均水平为(81.3±98.3)ng/ml,150例健康人血清DNA平均水平为(22.2±13.4)ng/m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50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DNA未见显著升高.在33例血清DNA含量增高的卵巢癌患者中,27例(81.8%)能测及BRCA1和p53微卫星标记中至少1个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结论循环DNA的定量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恶性肿瘤标志物.

  • 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作者:陈俊强;詹文华;何裕隆;彭俊生;汪建平;陈正煊;黄奕华;蔡世荣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基因(HPA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用43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标本中HPA mRNA的表达,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43例胃癌中,29例HPAmRNA表达阳性,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3).HPA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有无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与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的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腹膜转移和肝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HPA mRNA阳性表达的胃癌有较高的侵袭转移性,HPA可能是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一个重要酶,可能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 胰腺癌中胸苷磷酸化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含量及其比值的测定

    作者:虞先浚;蒋永剑;傅德良;倪泉兴

    目的测定胰腺癌肿瘤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含量并计算两者的比值,为希罗达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例胰腺癌患者,应用ELISA法测定肿瘤组织中TP和DPD的含量,计算两者的比值,并与癌旁正常组织作比较.结果肿瘤组织中TP的含量平均为癌旁正常组织的74倍(5~283倍),两者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组织中DPD的含量也明显升高(P<0.01).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TP/DPD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腺癌中TP/DPD比值较正常胰腺组织明显升高,提示希罗达能在胰腺癌中进行选择性活化,对于治疗胰腺癌应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广西鼻咽癌患者解毒酶基因GSTM1和GSTT1缺失的研究

    作者:邓卓霖;韦义萍;马韵

    目的研究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患者对化学致癌物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PCR技术,研究鼻咽癌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人体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多态性,估计其与鼻咽癌地区性高发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高发区居民GSTM1或GSTT1缺失率偏高,分别为47.4%(64/135)和40.7%(55/135).鼻咽癌患者GSTM1或GSTT1缺失率分别为61.5%(56/91)和59.3%(54/9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特别是GSTM1和GSTT1两种基因双缺失者,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x1=12.533,P=0.002).结论鼻咽癌高发区人群及患者GSTM1和GSTT1高频联合缺失,可能为相应的环境致癌化学毒物遗传易感性和鼻咽癌患者的地区聚集原因.

  • 大蒜素诱导人胃癌细胞M期阻滞的研究

    作者:哈敏文;袁媛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透射电镜观察两种胃癌细胞的直接损伤改变;以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两种胃癌细胞周期的改变;以SP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两种胃癌细胞的p21WAF1和p16INK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蒜素可抑制MGC-803细胞生长,24h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4 μg/ml;也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24h IC50为7.3 μg/ml.12μg/ml的大蒜素作用两种胃癌细胞24h后,细胞出现急性直接损伤,膜系统改变明显.以3 μg/ml、6g/ml、9μg/ml终浓度大蒜素分别作用于两种胃癌细胞系24h后,与对照组比较,G0和G1期细胞周期百分比(%)明显减少,而G2和M期明显增加(P<0.01);6μg/ml大蒜素作用培养两种胃癌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分裂指数明显增加,提示两种细胞系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经大蒜素处理后,MGC-803细胞的p21WAF1和p16INK4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SGC-7901细胞的p21WAF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大蒜素可使MGC-803及SGC-7901两种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大蒜素的M期阻滞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细胞的p21WAF1和p16INK4基因表达有关.

  • HER2/neu过表达通过PI3K/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CF7中p53基因表达及细胞生长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郑莉;任加强;陈琦;张慧萍;朱虹光

    目的研究HER2/neu基因过表达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CF7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及对γ射线照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HER2/neu基因转染MCF7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通过Western blot鉴定HER2/neu蛋白的表达,并检测p53、信号转导分子Akt和p-Akt蛋白含量的变化及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对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结果共获得18个稳定转染HER2/neu基因的阳性克隆,其中1个克隆有HER2/neu基因过表达.过表达HER2/neu的MCF7细胞p-Akt蛋白含量升高,p53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细胞,LY294002能够抑制p-Akt蛋白和p53蛋白的变化.同时,过表达HER2/neu基因的MCF7细胞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细胞,对γ射线照射治疗的敏感性降低,而LY294002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并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结论 MCF7细胞中HER2/neu基因的过表达,能够通过激活PI3K通路导致野生型p53蛋白含量减少、细胞增殖加快及放疗的敏感性降低,这可能是某些p53蛋白为野生型的肿瘤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性的原因.

  • 非增殖型腺病毒和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携带IL-12基因治疗肝癌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王星华;杨甲梅;崔贞福;王伟国;吴孟超;钱其军

    目的比较携带小鼠IL-12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L12)和非增殖型腺病毒(Adv-mIL12)对IL-12基因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通过MTT以及病毒增殖实验,评估E1B-55 000缺陷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L12和ONYX-015(dl1520),以及非增殖型腺病毒Adv-mIL12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杀伤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和ELISA法,检测CNHK200-mIL12和Adv-mIL12感染HepG2和Hep3B细胞后,小鼠IL-1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NHK200-mIL12感染HepG2和Hep3B细胞后大量增殖,在感染后96h时检测,分别增殖3160倍和630倍,在极低的MOI(空斑形成单位/细胞)值和极短的时间内(HepG2细胞:MOI=0.2,第4天;Hep3B细胞:MOI=0.005,第2天),可大量杀伤肿瘤细胞,而对LO2细胞无明显杀伤.CNHK200-mIL12和Adv-mIL12感染HepG2细胞后,其IL-12基因表达量,前者是后者的101倍;感染Hep3B细胞后,前者是后者的20倍.结论增殖型腺病毒载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和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优于传统的非增殖型腺病毒载体,应用前景广阔.

  • 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作者:张金强;王妍;王涛;杜芝燕;徐元基;陆应麟

    目的从两株同源但转移能力不同的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分离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对来源相同、转移能力不同的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LA-801C和PLA-801D进行了两次实验.第1次SSH实验以PLA-801C株为实验方,第2次实验以PLA-801D株为实验方.将获得差异表达的片段点在氨基化的玻片上做成基因芯片,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与芯片杂交,选取差异表达克隆,并利用RNA狭缝杂交或Northern杂交对若干片段进行验证.结果在低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序列有16条;在高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序列有79条.测序后经过同源性分析,大部分序列均与已知序列高度同源,主要编码以下几类蛋白:(1)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蛋白;(2)激酶及其相关蛋白;(3)其他蛋白,包括酶类、热休克蛋白、受体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线粒体蛋白和癌基因编码产物等;(4)一些未知功能的蛋白或是从核酸序列推出来的假想蛋白.结论 HSP70、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和14-3-3ζ等多种已知基因表达情况的改变,可能影响肺癌的转移过程,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可能的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

  • 氧化砷对MR2细胞耐药转运分子作用的研究

    作者:钱晓萍;刘宝瑞;殷海涛;王立峰;邹征云;杜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耐药转运分子的作用.方法以耐全反式维甲酸(ATRA)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MR2为研究对象,以非耐药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表达.结果MR2细胞PgP表达为30%~40%,NB4细胞为10%~20%,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MR2细胞MRP表达为56.9±3.4~21.2±1.1,NB4细胞为20.6±5.3~16.7±1.2,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0.5~2.0 μmol/L As2O3能显著降低MR2细胞中PgP和MRP的表达,而对LRP的表达无影响.MR2细胞中PgP和MRP表达的降低与As2O3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MR2细胞耐药转运分子Pgp和MRP表达的下调,可能是As2O3克服耐药的敏感靶分子,而LRP则否.ATRA可能是Pgp和MRP的转运底物.

  • 巨大外生性肝癌一例

    作者:张嘉越;石家仁;施德昆;黄震亚;冷津立;岑延增

    患者女,53岁.因腹部包块4年,伴呕吐,呼吸困难2周,于2001年6月26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明显,脐下6cm可触及一质硬肿块,表面光滑,下界清楚,随呼吸上下活动,无压痛.无腹水征,肠呜音正常.血红蛋白65.0g/L,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甲胎蛋白20ng/L,癌胚抗原16 ng/L,白蛋白36g/L,肝肾功能正常.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见胃被挤向左后上方.

  • 右胫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皮肤转移一例

    作者:杨正明;陶惠民;杨迪生;叶招明;李伟栩

    患者女,48岁.因右小腿中下段肿块伴隐痛1月余,于2002年8月入院.查体:右小腿前中下段可触及一约4 cm×4 cm×3 cm肿块,质韧偏硬,稍压痛,无活动,边缘不清.踝关节活动无殊,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示右胫骨中下段骨质破坏.CT示右胫骨中下段前方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大.诊断:右胫骨恶性肿瘤.遂行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回植钢板固定肌瓣转移植皮术.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表现为多形性,一部分排列成轮辐状,坏死明显;一部分散在于黏液基质内.病灶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术后病理诊断:右胫骨中下段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部分为storiform-pleomorphic型,伴部分myxoid型,有灶性坏死.术后化疗(大剂量氨甲喋呤,顺铂,阿霉素)2个疗程,出院后定期复查.

  • 18F-FDG PET指导功能影像预测肿瘤疗效的研究现状

    作者:巩合义;于金明

    在肿瘤临床实践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评价该方案的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治疗过程中,对疗效的预测可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及时修改与调整,治疗副反应可以得到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通常预测肿瘤疗效的手段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MRI)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等.其中,体格检查主观性强而客观可比性差;肿瘤标记物特异性较差;影像学检查则对治疗后的纤维灶与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鉴别存在局限性,而且解剖学影像所探测到的肿瘤大小的改变,常滞后于功能影像所显示的生化信息的改变.虽然这些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但由于上述局限性的存在,因而影响了其应用结果的可靠性.

  •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 《白血病·淋巴瘤》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瘤
  • 《肿瘤研究与临床》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肿瘤研究 临床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