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ICCO技术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燕金;陈甘海;李金庭;丁燕晶;黄文平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对照组给予CVP监测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GCS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能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 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简崇东;黄建敏;蒙兰青;袁胜山;刘国军;唐雄林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22例门诊及住院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全部资料,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三组,并行认知功能MMSE评分,研究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81例颈内动脉患者中,发生左侧的有38例(31.1%),右侧的有22例(18.0%),双侧的有21例(17.2%);13例颈外动脉患者中,发生左侧的有6例(4.9%),右侧的有3例(2.5%),双侧的有4例(3.3%);28例颈总动脉患者中,发生左侧的有15例(12.3%),右侧的有6例(4.9%),双侧的有7例(5.7%),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的MMSE评分为(28.8±1.5)分,Ⅱ组为(28.2±1.4)分,Ⅲ组为(27.3±1.1)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MMSE评分降低,两者呈正相关(r=0.731,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呈正相关,颈动脉狭窄超过75%的患者应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 个体化健康指导对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及实践

    作者:郑敏

    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健康指导对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及实践,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98例临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在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则是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干扰率、伪差率、监测时间不足22 h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日志填写合格率、诱发不适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指导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降低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干扰与伪差的发生率,值得关注并推广。

  • 异位妊娠史不孕患者行IVF-ET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张建伟;韩旭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史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EP组为有EP史行IVF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72例,254周期);非EP组为无EP史行IVF者(172例,241周期),将EP组分为EP 1次组和EP≥2次组,分别比较EP组与非EP组、EP 1次组与EP≥2次组的妊娠情况。结果:EP组与非EP组的不孕年限、受精率、优质胚胎数、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获卵数、ET周期临床妊娠率、ET周期EP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P 1次组和EP≥2次组仅在受精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病史不孕患者行IVF不会增加重复EP的风险,且与既往EP病史频次无关。

  • 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相关血液炎性标志物诊断方法

    作者:周植森;滕范文;陈泽群;盛璞义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液炎性标志物IL-6在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血清采集并送检,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2、3、5、21 d的血清IL-6变化情况,明确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同时对其中80例患者的血清IL-6含量与穿刺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1、2 d的血清IL-6水平较均明显升高(2 d>1 d>术前),术后3、5 d呈下降趋势(5 d<3 d<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染组术后21 d血清IL-6水平较术后5 d明显下降,感染组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染发生组血清IL-6于术后3 d达高水平,并于术后5 d恢复至正常水平;感染组血清IL-6术后5 d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80例患者中,血清IL-6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8.00%,假阳性率为12.00%,假阴性率为13.33%。结论:IL-6在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中一项可靠的辅助标记物。

  •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志堂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后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各40例。他汀组入院前已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非他汀组入院前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心梗后房颤的发生率及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结果:他汀组的房颤发生率10.0%明显低于非他汀组的22.5%,且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33.3%明显低于非他汀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MI后房颤的发生率,且有利于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生,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发展为永久性房颤。

  • 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变化对比研究

    作者:韩嵩

    目的:探讨利用角膜地形图来研究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后角膜表面屈光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6-10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40例(4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行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B组行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手术前后分别行角膜地形图仪检查,记录主要参数,并比较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翼状胬肉切除术后,A、B两组各参数均明显低于术前,且A组各参数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能够解除翼状胬肉对角膜的机械牵拉及压迫作用,降低散光,提高视力,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可降低复发率,有利于角膜屈光状况的恢复。

  •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9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海军;王文;刘中俊;李辉;王学文;李宏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5月本院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59例患者,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疗效按照术前及术后疼痛感觉类比评分(VAS)和功能指数评分(MacNab)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标准进行评定。结果:59例患者术后当时、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疗效评定MacNab标准,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86.44%和93.22%。结论:TESSYS技术具有微创、安全和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利拉鲁肽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林华容;谢璇;陆静明;谢伟超;陈少明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1年内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0.6 mg,1次/d(第1周)、1.2 mg,1次/d(第2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AT),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

  • 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

    作者:吴秋英;郑再娟;张永凤

    目的:了解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6例和观察组354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孕期BMI值、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孕周期中24周、32周、38周的BMI值分别为(20.64±1.41)kg/m2、(22.25±2.14)kg/m2、(25.49±2.76)kg/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30、20.581、17.097,P<0.05)。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7.556、7.525、8.496、6.808,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7.84±1.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BMI值,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前景。

  • CT测量第三脑室宽度变化早期预测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概率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昌琴;俸国洲;杨淑青;姚衍欢;陈丽

    目的:研究能否通过CT测量脑出血患者第三脑室宽度变化早期预测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概率,早期手术干预能否减缓第三脑室扩张程度并终减少脑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脑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按年龄段、不同性别各选取20例,共200例,于伤后2周内动态观察测量CT下第三脑室宽度变化;对其中出现第三脑室扩大的患者,按是否进行早期手术干预(脑室穿刺引流术、腰椎穿刺术或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再于伤后3周~3个月动态观察脑出血后第三脑室宽度变化程度与终发生脑积水的概率。结果:随年龄增长第三脑室宽度有逐渐增大趋势,男、女第三脑室宽度与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220、0.316,P<0.05);同年龄段第三脑室宽度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试验组第三脑室宽度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3个月时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第三脑室宽度与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且男性大于女性,CT测量第三脑室宽度变化早期预测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概率,早期手术干预能减缓第三脑室扩张程度并终减少脑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91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陈咏君;陈咏玫;王宇;张立群;夏莉;吴丽霞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91株,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病房、干诊三病房和呼吸病房,均为26.4%,以痰液分离多,为87.9%;哌来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32.8%、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34.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洪伟雄;姚雪榕;黄卫娟;廖振邦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门诊2011年3月-2013年9月诊断的28例COME患儿(44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克拉霉素组(24耳)和对照组(20耳)各1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口服黏液促排剂口服1周,克拉霉素组同时口服克拉霉素,疗程为12周;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疗程为1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12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克拉霉素组的有效率75.0%(1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克拉霉素组的平均听阈(15.6±4.3)d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分析及预防

    作者:谢锦金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7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吸取口鼻腔分泌物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观察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有56例患儿(73.68%)为单一革兰阴性菌感染,7例患儿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有3例患儿出现混合感染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共同感染。3种主要致病菌有着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新生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致病菌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以防止感染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宇;杨萍;萨丽波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CAA)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空腹血浆Hcy、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测定,并且进行彩超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狭窄程度及血流速度的检测,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及IMT值分为A、B、C、D四组;对Hcy水平与叶酸、VitB12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CAA程度的加重,Hcy水平升高,A、B、C组和D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叶酸与VitB12的水平随着CAA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仅在A组和D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统计学分析表明血清Hcy水平与血叶酸和VitB12水平负相关(r=-0.328、-0.442,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欧普乐喉罩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牟峰;孙丽

    目的:评价欧普乐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ASA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欧普乐喉罩组(A组)和气管内插管组(B组)各2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4),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T1与T4时点的SBP、D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呛咳、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痰多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普乐喉罩通气应用于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较气管内插管全麻围术期循环功能更加稳定,麻醉相关并发症更少。

  • 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作者:祁华琪;申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2例,年龄(52.8±2.6)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钙20 mg)和B组(瑞舒伐他汀钙10 mg),每组31例,治疗6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SAA及MCP-1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AA、MCP-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水平均降低(P<0.05),A组较B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A组较B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相对较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更好地降低冠心病患者SAA及MCP-1水平,发挥其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价

    作者:刘爱华;王绪芳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成功溶栓患者中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比较其NT-proBNP的差异,并研究其与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1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测定NT-proBNP。随访30 d,观察30 d内是否发生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情况。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在早期有心血管事件组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cTnT、CK、CK-MB、LVEDD存在正相关(P<0.05),与LVEF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测定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对评估AMI经过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30 d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探讨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胡锦海

    目的: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和经阴道B超检查在诊断孕妇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就诊且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腹部B超检查组和经阴道B超检查组,每组63例,利用HD7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阴道B超检查,根据B超诊断标准,以确定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腹部B超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4.61%,经阴道B超检查组为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声图像的各种指标检出率方面,经阴道B超检查组均明显优于经腹部B超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B超检查相比,经阴道B超检查的优势更为明显:诊断符合率高、快速、简便,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动态光谱法无创检测人体血液胆固醇的探讨

    作者:杨小金;黄之初;曾宇娟;覃云清

    目的:分析动态光谱法用于人体血液胆固醇含量无创检测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本院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在体测量动态光谱和抽血分析胆固醇含量,之后选用BP神经网络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胆固醇含量实测值进行建模分析。结果:从96个体检样本中抽取81个作为校正集,另外15个作为预测集,得到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8.8%和95.65%,预测集的绝对误差小为0.39%,大为25.33%,平均相对误差为13.49%。结论:动态光谱法对胆固醇含量进行测量是一种精确性很高的无创检测分析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作者:蔡娜;刘惠玲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重要的职能部门,在药物的保存、发放及患者用药咨询、用药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医院门诊药房中存在的差错,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减少门诊药房中错误的发生,更好地发挥门诊药房的职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穴位神经治疗儿童孤独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诗祺;方建群;王媛;郭爱宁;杨丽;马欣荣;冯丽平;张朝霞

    目的:观察穴位神经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身医学科进行鉴定的60例儿童自闭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HANS穴位神经治疗仪配合综合性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进行治疗。两组试验前后均使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中文版》和《3~7岁儿童气质量表》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CSHQ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800,P=0.001)。试验组治疗后的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睡眠呼吸障碍等方面的评分及CSHQ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在睡眠持续时间和白天嗜睡层面的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气质类型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穴位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睡眠障碍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不仅能促进患儿本身病情的改善,也能极大地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秦姣红;徐文娟;朱玉叶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Uu致男性不育的机理及相关用药的研究

    作者:董超;张国英;海宇修;张帆

    解脲支原体感染是男性不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病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研究,并将2000-2013年间解脲支原体感染致男性不育的相关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解脲支原体感染致男性不育的更加广泛的治疗方式提出展望。

    关键词: Uu感染 不育症 治疗
  • 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任君;叶少辉

    目的:探讨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于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状态,期间定期监测记录血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及血压值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的SAS评分(31.78±7.69)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的(42.98±9.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能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更有效地降低、稳定血压,值得在临床推广。

  • 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体会

    作者:潘熠平

    重症医学是一门研究危重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学科。通过进修学习是基层医院进修医师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本科室进修医师的特点,总结分析笔者在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带教体会,为重症医学科的进修医师带教同行们的工作提供参考。

  • 奥施康定联合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疗效分析

    作者:石磊;张永亮;杨莹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晚期癌症合并疼痛的患者60例,治疗前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奥施康定+度洛西丁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通过规范化、个体化止痛治疗,研究治疗后疼痛药物使用情况、控制爆发痛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但治疗组奥施康定使用剂量平均为(55.6±1.2) mg,对照组为(80.2±0.7)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5 d,2~7 d及2~14 d的爆发痛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性肝肾功能异常;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给予止吐、缓泻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明显好转,不影响持续用药。结论:奥施康定+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 EAE发病机制中MALT1、IL-17作用的探讨

    作者:王贵泉;张宇;张美妮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脑组织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转运蛋白1与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EA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究MALTI是否可以作为多发性硬化(MS)的治疗靶点,以便寻找治疗MS的新手段。方法:将36只C57BL/6雌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E组和佐剂组各18只,EAE组采用MOG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沫状混合物制备EAE模型,佐剂组仅给予弗氏佐剂。观察每只实验动物发病情况并每隔2 d进行一次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于免疫后14 d、24 d、40 d两组小鼠随机各取6只,心脏取血并4%多聚甲醛灌注取脑组织。取小鼠脑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MALT1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表达。结果:EAE组与佐剂组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体重、血清中IL-17含量和脑组织中MALT1蛋白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组中24 d组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2.50±0.55)分明显高于14 d组的(0.83±0.41)分和40 d组的(1.50±0.32)分,体重(17.04±0.41)g明显少于14 d组的(18.33±0.49)g和40 d组的(18.15±0.13)g,且血清中IL-17含量(288.00±26.45)pg/mL明显高于14 d组的(122.60±10.11)pg/mL和40 d组的(184.40±29.51)pg/mL,脑组织中MALT1蛋白阳性细胞数(183.80±9.25)个明显多于14 d组的(78.25±9.47)个和40 d组的(133.50±19.8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越高,血清中IL-17含量越高,MALT1表达也越多,提示MALT1参与了EAE小鼠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可能与MALT1在EAE小鼠上调血清IL-17表达有关。

  • LNG-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模式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晓红;卿松;丁岩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月经模式的5年影响。方法:对49例EM患者放置LNG-IUS,观察比较放置前和放置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的月经间期点滴出血量、月经间期点滴出血天数等指标。结果:与放环前相比,49例EM患者月经间期点滴出血量及月经间期点滴出血天数在放置LNG-IUS 6个月、12个月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环36个月、60个月后,月经间期点滴出血量及月经间期点滴出血天数与放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能够显著增加EM患者的月经间期点滴出血量及天数。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剑;赵晓宇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NAC治疗1年,观察比较两组FEV1%pre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d明显升高(P<0.05), 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并降低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 社区综合护理模式对农村孕妇知-信-行的改善效果分析

    作者:罗晔;王娇艳;余雪强;黄翔;赖秀娟;伍肖玲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模式对中山市农村孕妇知-信-行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产前检查的中山市农村户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参加综合护理干预的600名孕妇作为试验组,开展社区综合护理管理;另选取同时在本院产前检查不愿意参加试验的60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对两组孕妇跟踪随访到产前1周,比较两组孕妇对孕产保健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管理前,两组孕产保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均较低,其中产褥期保健知识、孕妇饮食和早产流产预防的知晓率低,分别占18.0%、22.0%和23.4%。经社区综合护理管理后,试验组各项知晓率均高于85.0%,孕产保健相关态度和行为得到明显的改善,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部分孕产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也有一定的改善,但试验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农村孕妇管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新生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采血方法的对比研究及护理

    作者:陈伟霞

    目的:研究新生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釆血方法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高新生儿抽血成功率提供资料支持,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新生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头皮针采血,观察组选取股静脉采血,对照组选取头皮静脉采血。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采血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分别为(3.6±1.6)min和(3.4±1.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 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率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皮静脉相比,股静脉相对较粗,固定性较好,血液充足,为一次性穿刺成功提供基础条件,并发症少,患儿家长容易接受。同时熟练的技术操作以及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康建芳;宋湘梅;郭金莲;刘芳艳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两组早产儿在3个月后从家属疾病认知情况、定期复诊情况、观察早产儿视力发展情况、预防早产儿眼部感染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两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的开展,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早产儿家属的遵医行为,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服务,增加了医患双方的互动,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 SELDI技术在预测肿瘤化疗药物疗效中的应用

    作者:李清;张革红

    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有关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目前,化疗已经成为很多类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遗憾的是,虽然很多化疗药物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多数疗效不尽如人意。据很多研究表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而肿瘤细胞耐药与某些蛋白高表达有关。因此,耐药蛋白表达特征是判断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敏感性的一个极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利用SELDI技术筛选肿瘤化疗药物耐药蛋白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了SELDI技术在预测肿瘤化疗药物疗效中的有效性。

  • 慢性肾脏病知晓率在社区医生中的调查与推广

    作者:王琦;段玉香;徐文;刘立

    目的:探索社区医生提高和防治早期CKD的效果和如何减轻疾病对健康的危害,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对长宁区的周家侨、华阳、新华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随机抽取90名医生,然后到长宁区各社区进行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推广和培训,1年后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结果:(1)推广知晓情况:推广后的平均分数(80.44±8.74)分明显高于推广前的(64.04±12.89)分,且推广后各分数段人数均明显多于推广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疑似肾损害患者的处置措施:推广前尿检者20名(22.22%),肾功能检查者21名(23.33%),建议专科就诊者25名(27.78%),其他24名(26.67%)。推广后尿检者45名(50.00%),肾功能检查者36名(40.00%),建议专科就诊者4名(4.44%),其他5名(5.56%),推广后社区医生给予尿检、肾功能检查、建议专科就诊、其他等处置措施的人数均明显多于推广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评估肾功能指标的选择:推广前选择血肌酐者77名(85.56%),尿素者8名(8.89%),内生肌酐清除率者3名(3.33%),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者2名(2.22%)。推广后选择血肌酐者60名(66.67%),尿素者1名(1.11%),内生肌酐清除率者10名(11.11%),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者19名(21.11%),推广后社区医生选择血肌酐、尿素、内生肌酐清除情况、估计肾小球滤过问题等评估指标的人数均明显多于推广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此次推广对社区医生的慢性肾脏病知识有所提高,提供了与社区医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 我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及干预实践工作的探讨

    作者:王庆贤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探讨其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门诊处方共计12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确定的不合理处方为1020张,占总处方数的8.5%(1020/12000)。处方合格率不断上升,处方不合格率不断下降由1月的8.56%降至12月的3.54%。结论: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门诊处方的合格率,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家庭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魏永平;阙伟东;叶定村;陈薇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庭健康教育的临床需求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进行调研,采用自设家庭调查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家庭饮食和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表,并有调查员检查无误后收回。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家庭健康教育关于疾病高危因素、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血压(血糖)监控、并发症防治、情绪控制的需求较高,且患者对宣传手册、多媒体演示及上门访谈的健康教育形式需求较大。结论:在社区内开展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小敏;陈淑芳;卜秋丽;宋晓宇;曾莹;徐嫣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自觉健康评定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64例CP患者进行调查,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应变量,以一般情况调查表中11项预测影响因素及自觉健康状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CP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处于低等水平,性生活满意度、疾病症状、自觉健康状况是影响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应重视CP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改善患者自觉健康状况,减轻疾病症状所带来的痛苦,是提高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键。

  • 2004-2013年涡阳县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孙应强;王化猛;高培;王在光;杨林;牛传喜

    目的:通过对2004-2013年涡阳县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流行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检索出2004-2013年涡阳县丙型病毒性肝炎网络报告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3年涡阳县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发病率10.50/10万;发病集中在0~9岁年龄组和35~44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1:0.66。结论: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诊疗过程中的不安全注射行为等医源性传播有关,反映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过程的不规范行为广泛存在,对基层卫生机构加强医疗安全监督特别是不安全注射行为的监管刻不容缓。

  • 血培养的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在临床早期用药的提示意义

    作者:邱卫强;王瑞

    目的:分析血培养的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在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意义,协助临床医生早期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3年的8291份血培养标本的阳性菌群分布情况,并对细菌的阳性报警时间进行分析。结果:8291份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报警971例,其中转种分离出细菌的比例占为10.3%(854/8291),无菌生长假阳性的比例占12.0%(117/971),镜检阳性而培养阴性的比例占10.2%(12/117);85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26株(14.8%),革兰阳性球菌696株(81.5%),真菌32株(3.7%);<18 h检出308株(36.1%),19~24 h检出224株(26.2%),25~47 h检出189株(22.1%),>48 h检出133株(15.6%);假阴性株14株(2.8%),其中真菌8株,阳性球菌5株,粘质沙雷1株。结论:菌群分布特点及阳性报警时间有助于区别致病菌和污染菌,可以尽早让临床医生结合患者资料综合作出科学判断,为抗生素的早期、合理选择使用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 子宫内膜软斑病1例报告

    作者:万晓芳;魏文斐;王薇;万淑芳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因“绝经17年,阴道脓性排液3个月、流血2个月”于2013年1月15日第1次入院。

  • 中德前沿探索圆桌会议聚焦个性化医学

    作者:

    以“个性化医学-从风险因素到疾病易感性”为主题的中德前沿探索圆桌会议于2014年5月15日在沪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大会上作《个性化医学与中国医疗改革》主旨演讲。

  • 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丁珊珊;康洁;张凌媛;沈建英;廖凌虹

    目的:观察化痰方(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化痰组各10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高脂组和化痰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4周,化痰组第11周起给予二陈汤灌胃4周。在第14周末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1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并比较各组血脂TC、TG的含量及第14周各组大鼠OGTT结果和ITT结果。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大鼠血清中的TC和TG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高脂组比较,化痰组大鼠血清中的TG含量明显降低(P<0.01),TC有所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化痰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负荷后,高脂组的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化痰组除了糖负荷后120 min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外(P<0.01),其余时间点与正常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胰岛素后,化痰组各时间点血糖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高脂组,30 min时高脂组血糖降低18%,而化痰组大鼠降低26%。结论:二陈汤能够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脂的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不锈钢表面钽沉积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崔煜艳;马天驰;马秀丽;何平

    目的:验证医用不锈钢316表面钽沉积后生物相容性的变化。方法:在医用不锈钢316表面进行钽沉积,之后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植入钽沉积表面和316基底表面,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检测材料表面钽沉积量、两种材料表面细胞形态观测、细胞黏附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经X射线衍射检测钽有效的沉积于医用不锈钢316表面;细胞于两种材料表面生长良好;24 h细胞黏附率钽沉积表面高于316不锈钢表面(P<0.05);经过5 d连续细胞培养,钽沉积材料表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活性高于316不锈钢材料表面(P<0.05)。结论:316医用不锈钢经过钽沉积后其表面生物相容性高于其本来材料。

  • 重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嵌合单克隆抗体CH225非还原电泳纯度分析

    作者:付换成;卢秋丽;刘浩;张文秋;赵云

    目的:分析CH225在非还原电泳时抗体条带主条带以外在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产生杂条带的原因。方法:在不同的供试品缓冲液和不同电泳条件下进行SDS-PAGE电泳比较。结果:上样前100℃煮样1 min与加碘乙酰胺结果相同。结论: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杂条带可以用电泳上样前100℃煮样1 min消除即可。

  • 针刺对慢性脑缺血脑皮质区自由基相关指标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张文丽;詹宇豪;沈俊明;蒋守芳;王寒;李旗;郑德松;刘国荣;李倩

    目的:明确针刺对慢性脑缺血的脑皮质区自由基相关指标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慢性脑缺血(IR)和针刺组,对比观察各组动物慢性脑缺血5周时脑皮质病理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含量的影响。结果:IR组SOD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刺组的SOD活性表达明显高于IR组,ROS、XOD活性低于IR组,而MDA的活性明显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对慢性脑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此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应激而保护慢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损伤。

  • 苓槐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作者:张灼锐;蔡怿;蔡泽举

    目的:观察应用苓槐丸(Ling Huai Wan,LHW)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检测T细胞亚群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初步探讨苓槐丸治疗慢性湿疹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苓槐丸组、联合用药组(咪唑斯汀+苦参片)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苓槐丸组中随机抽取的20例患者(实验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与健康成年人(正常组)比较,观察苓槐丸治疗后对湿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苓槐丸组的总有效率96.67%,与联合用药组(7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苓槐丸治疗后,其T细胞亚群数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槐丸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与恢复T细胞亚群比例、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圣良;程玉兰;马翰斐

    目的:通过观察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意义。方法:30只SD大鼠给予维甲酸灌胃,制造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给予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于2周、4周和6周处死实验鼠,进行骨痂大小的测量及组织学研究。结果:2周时两组骨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实验组骨痂大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实验组骨痂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时组织学检测发现,实验组成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多;4周及6周时则明显增多。结论: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治疗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显著。

  • 局部注射BDNF对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大鼠LPP及EUS内BDNF的影响

    作者:马翠;王志莲;郝敏

    目的:探究阴部神经(PN)损伤后局部注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大鼠漏尿点压力(LPP)及尿道外括约肌(EU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接受模拟分娩损伤和双侧卵巢切除,并建立压力性尿失禁模型。2周后评估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BDNF组,损伤PN后局部注入BDNF,缝合后标记部位,第4、6、8天分别于标记部位再次注射;生理盐水组,损伤PN后局部注入生理盐水,量及方法同上;假损伤组,分离PN未损伤。2周后再次进行漏尿点压力及喷嚏实验。随后处死大鼠,取EUS行免疫组化,观察BDNF表达变化。结果:PN损伤后,统计学分析显示,生理盐水组LPP明显低于BDNF组和假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DNF组与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生理盐水组与假损伤组相比,肌纤维断裂及横纹肌排列致密程度均明显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损伤组括约肌内BDNF含量低,与BDNF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组与生理盐水组括约肌内BDN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刺激神经再生从而促进尿道外括约肌的恢复,进而有利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LPP的恢复。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