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时诊断胎儿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生物化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齐洪伟;郑英泽;曹晶

    目的:对产时诊断胎儿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检查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末梢血血氧饱和度,明确新生儿缺氧及酸中毒情况.方法:大庆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足月妊娠产妇147例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有69例,pH值在7.0~7.2有22例,pH值≤7.0有5例.对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有46例,pH值在7.0~7.2有4例,pH值≤7.0有1例.两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即刻检测新生儿脐带血酸碱度、末梢血血氧饱和度,胎儿窘迫组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对产时诊断胎儿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行脐带血PH检查及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检测.

  • 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伴胎膜早破产妇的疗效

    作者:陈志方

    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伴胎膜早破产妇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先兆早产伴胎膜早破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抑制宫缩时间、孕龄延长时间及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结果 试验组抑制宫缩时间短于对照组,孕龄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伴胎膜早破产妇的疗效显著,有利于延长妊娠时间,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

  • 构建产前胎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霞;田赟;董俊英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胎儿脐血流S/D值、羊水指数(AFI)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关系,构建产前胎儿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15例足月单胎孕妇,分析其临床资料,收集分娩前后一次检查结果 ,包括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B超测定AFI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心监护Ⅰ类、脐血流S/D值<3、羊水偏少至正常者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Ⅲ类、脐血流S/D值≥3、羊水过少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AFI均为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的AUC=0.844,胎心监护的AUC=0.545,脐血流S/D值的AUC=0.763,AFI的AUC=0.735;风险预测模型的AUC高于各单项检测指标.结论 构建产前胎儿风险模型对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预测价值较高,有利于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产前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弓艳青

    目的 探讨围产期产前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围产期孕妇7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在围产期对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应的孕期指导,使孕妇全面了解围产期健康教育知识;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孕妇进行指导.对比、观察两组孕妇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对孕妇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孕妇的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母乳喂养率方面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产期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孕妇自我保护能力、缩短产程时间,以及减少产后新生儿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血清甘胆酸水平在ICP产妇新生儿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路海荣;宋荟琴

    目的 探讨血清甘胆酸(CG)水平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新生儿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5例ICP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分娩的95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行血清CG检测,比较两组血清CG水平并分析CG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产妇血清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产妇CG水平的升高,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升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P<0.05).结论 ICP产妇的血清CG水平将直接影响新生儿预后,且血清CG水平越高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越大,因此临床应加强对ICP产妇CG水平的检测,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 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孙丽君;张毅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率分别为21.82%、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14.55%(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前置胎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翠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产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前置胎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镇痛分娩对减少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艳丽;宫卓

    目的 探讨镇痛分娩对减少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2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4例产妇进行正常分娩,将其设定为对照组;134例产妇采取镇痛分娩,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32.0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21%(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痛分娩对减少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陆莹;郑疆

    目的:对比不同附着位置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本院5年来收治148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附着于子宫前壁者46例(前壁组),附着于后壁者102例(后壁组).对比两组相关因素、临床类型、围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①附着于子宫前壁与后壁的前置胎盘患者的年龄以及生产时的孕周无明显差异;前壁组孕次(3.41±2.6/2.18±1.5)和瘢痕子宫明显高于后壁组[45.65%、18.63%,(P<0.05)],多为完全性前置胎盘(69.57%),而后壁组多为边缘性和部分性前置胎盘(46.08%,33.33%);②两组产前出血无明显差异[(321.3±127.4)ml/(333.3±130.5)ml,P>0.05],前壁组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明显多于后壁组(988.9±119.7/477.1±109.9,13.04%/5.89%,P<0.05),Apgar评分较低(8.4±0.6/9.1±0.4,P<0.05),RDS发生率较高(13.04%/3.92%,P<0.05),而体重则较轻[(2.53±1.51)kg/(3.74±1.16)kg,P<0.05].结论: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患者与多次妊娠、瘢痕子宫有关,且多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多,新生儿状况较后壁组差,故临床诊疗中应采用多种综合措施.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贾兰芹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 ASA Ⅰ~Ⅱ级、孕37~41周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瑞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1~1.5 mg/kg、瑞芬太尼1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5 mg/kg全身麻醉诱导。K组(氯胺酮组)采用氯胺酮1~2 mg/kg、丙泊酚1~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5 mg/kg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结束时(T2)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的 Apgar 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R 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 K 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产妇术后苏醒更迅速、更彻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平稳,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苏醒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微

    目的:观察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同时加强产时监护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200倒,随机分成2组,100例实行在活跃期早期人工破膜作为观察组,100例作为对照组进入活跃期后等待其自然破膜.两组在孕次、孕周、年龄、胎位及新生儿估计体重(3000g~3500g)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果:两组产妇在活跃期所需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进入活跃早期后常规人工破膜并加强产时监护,可缩短活跃期,减少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 宫内缺氧、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道平;陈立梅;徐景华;胡大兰;李汝海

    分析宫内缺氧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结论:胎儿若有宫内缺氧史,即使出生时无窒息,仍可发生HIE,头颅B超可见脑损害,个别病例可发生脑瘫.

  • 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作者:赵敏

    目的: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探寻其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收治新生儿窒息患者87例,并探讨了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体重、孕周、娩出方式及产程之间的关系.结果:先兆子痫、妊娠过期、胎盘前置及早产、难产等高危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均高.结论:做好产妇围产期的保健、及时治疗常见的高危妊娠及并发症;做好高危妊娠产前及产时监护;避免难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等,均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与出生时Apgar评分相关性探讨

    作者:刘明海;孙其宝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窒息造成机体缺氧及循环系统发生障碍导致新生儿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CT上有脑部异常改变.Apgar评分是反映新生儿出生时是否有窒息及窒息的程度,从而指导治疗及预后的指标之一.对11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新生儿出生时的1分钟阿氏评分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治疗预后估计进行帮助.

  • 综合评分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运用

    作者:郑志红;史伟红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HIE的诊断是依据围生期窒息史和神经系统表现,结合影像学而确定的.但围生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病情危重情况下和基层医院脑CT的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单凭"Apgar评分"决定患者窒息程度和HIE的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局限性.

  • 二次剪脐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兆琼;张丽

    资料与方法2009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新生儿86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0例,对照组433例,平均体重3000~3500g,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无明显畸形及先天性疾病,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 双胎早产超低体重儿1例

    作者:王芳保;刘军民

    病历资料产妇,36岁,胎龄27周+3天,多年不孕做试管婴儿,因保胎失败于2010年2月13日顺产出生龙凤双胎,子体重980g,女体重890g.生后经常规清吸气道等处理,患儿哭声畅,皮肤红,四肢活动可,Apgar评分均为1:8分、5:8分,生后约10分钟出现呻吟,可见吸气三凹征.

  • 新生儿Apgar倒评分原因分析

    作者:田中太;袁新枝

    目的:探讨Apgar倒评分原因.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倒评分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分钟评分≥8分15例,轻度窒息者3例,5分钟评分4~7分者14例,重度窒息者4例,死亡1例.结论:Apgar倒评分与接生者自己高评分,评价方法、标准尺度掌握不严,复苏步骤程序错误及人为早产有关.

  • 512例高危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及乳酸值测定

    作者:马存丽;秦山红;饶钦华;毛玉慧;辛玉红;杨雅兰;刘小刚;郑清泉;罗佳

    目的 了解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测定在高危新生儿中的意义和价值. 方法 高危产妇分娩的512例足月新生儿第一声啼哭前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乳酸值测定,按照出生后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分为窒息组及非窒息组,追踪新生儿结局,并进行分析. 结果 新生儿HIBD的发生比例6.8%,其中放弃治疗死亡者占8.6%.Apgar评分≤7分组新生儿脐血pH值和乳酸值异常的比例均为84.2%,Apgar评分>7分组分别为11.2%、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7分、脐血pH值和乳酸值正常与异常及联合评价阳性和阴性HIBD发生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7分对HIBD诊断的敏感性为22.9%,特异性为97.7%;脐血pH值<7.2对HIBD诊断的敏感性45.7%,特异性88.5%,乳酸值>4.0 mmol/L对HIBD诊断的敏感性65.7%,特异性69.6%;联合应用Apgar评分≤7分和pH值<7.2、乳酸值>4.0 mmol/L则对HIBD诊断特异性为89.1%,阳性预测值13.3%,阴性预测值94.0%. 结论 乳酸值测定与动脉血pH值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具有一致性,且互为补充.Apgar评分诊断HIBD的灵敏度低,特异度高,乳酸值诊断HIBD的灵敏度高,特异度低,联合评价HIBD时阳性预测值未得到提升.

  • 无应激试验和缩宫素激惹试验联合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敏;周锐;夏爱斌;梁莹

    目的 探讨无应激试验(NST)和缩宫素激惹(OCT)试验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产前对540例的孕妇行NST+OCT试验,460例行重复NST试验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400例为对照组.产时观察羊水性状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NST+OCT组、重复NST组和对照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OCT阳性组胎儿窘迫发生比例为59.3%(96/162),新生儿窒息为8.6%(14/162);重复NST异常组胎儿窘迫发生比例为21.7%(93/340),新生儿窒息为2.5%(10/340),OCT阳性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比例高于重复NST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ST+OCT试验预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82.1%(96/117),特异度为84.4%(357/423),符合率为83.9%(453/540);(4)重复NST试验预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87.7%(93/106),特异度为30.2%(107/354),符合率为43.5%(2001460).结论 (1)NST和OCT胎心监护不增加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2)NST+OCT联合试验用于预测胎儿窘迫比重复NST试验更有应用价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积极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477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