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중국약과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048
  • 国内刊号: 32-115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11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彭司勋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4-(N-芳基)胺基-6-长链烷氧基取代蝶啶类化合物的

    作者:林锦;王旭;王艰;许秀枝;陈垚昊;李柱来

    采用具有喹唑啉为母核的抗肿瘤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一系列4-(N-芳基)胺基-6-长链烷氧基取代蝶啶类化合物7a~7l,并利用MTT法测试其对A549、KG1a和HGC-27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3-氨基吡嗪-2-羧酸甲酯为起始底物,通过6步反应合成12种目标化合物(7a~7l)并确证其结构(1 H NMR、13C NMR、MS).生物活性试验表明,蝶啶4位为2-氯-5-硝基苯胺基取代时,其活性均高于其他苯胺基取代的产物.化合物7b对A549的活性(IC50=11.55 μmol/L)与阳性对照物吉非替尼(IC50=5.95 μmol/L)十分接近;化合物7k对3组细胞的IC50均十分接近对照物吉非替尼.由于筛选出的化合物均有2-氯-5-硝基苯胺基片段,可以此结构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 苯胺基嘧啶/偶氮鎓二醇盐杂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

    作者:韩春;吴林韬;胡晓琴;孙龙;黄张建;张奕华

    为寻找活性强的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药物,设计、合成了15个结构新颖的苯胺基嘧啶/偶氮鎓二醇盐杂合物9a~9e、10a~10e、11a~11e,采用MTT法考察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L858R/T790M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H1975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9a~9e显著抑制H1975细胞的增殖,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gefitinib).其中,化合物9b活性强(IC50=0.65 μmol/L).分子对接提示,化合物9b可能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力等与EGFR T790M活性部分结合,值得进一步研究.

  • 苯磺酰胺类IDO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

    作者:金双龙;王芳;邹毅;王燕;胡月;郭文洁;徐强;赖宜生

    在IDO1抑制剂U-3i的基础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并合成了11个苯磺酰胺类目标化合物.采用基于HeLa细胞的酶学测定方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IDO1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IDO1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b和3e的抑制作用强,而且能够逆转IDO1介导的免疫抑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双特异性抗体mAb04-MIC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杜晓典;孙福谋;袁敏讷;王斐;刘雅利;尚鹏钊;王旻;张娟

    探讨双特异性抗体mAb04-MIC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前期研究显示,mAb04-MICA具有抗血管生成和重塑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监视作用,体外对K562细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通过ELISA鉴定mAb04-MICA对抗原VEFGR2和受体NKG2D的亲和力;CCK8法分析mAb04-MICA对K56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Ab04-MICA对鼠源VEGFR2的交叉反应能力;建立K562皮下荷瘤BALB/c裸鼠模型,通过测定瘤体积、称量瘤重、观测荷瘤鼠生存期等方法检测目的抗体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对肿瘤组织本身及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mAb04-MICA对VEGFR2和NKG2D都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并且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抑制VEGF诱导的K562细胞的增殖;mAb04-MICA与鼠源VEGFR2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相同给药剂量下,双特异性抗体抑瘤作用显著优于母体单抗,且能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其中Ki-67、p-VEGFR2、VEGF及CD3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提示mAb04-MICA可通过特异性地阻碍瘤组织VEGFR2的磷酸化而控制瘤体新生血管的生成,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硒化肿节风浸膏残渣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胡成;刘雅萌;戴士杰;刘玮;高向东

    以亚硒酸钠为硒化剂,在BaCl2的催化下对肿节风浸膏残渣粗多糖进行硒化修饰,以产率和硒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硒化肿节风浸膏残渣多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制备的硒化肿节风浸膏残渣多糖进行了纯度、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热重学性质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硒化修饰的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7 h、HNO3质量分数1.0%、BaCl2加入量1.5 g,在此条件下制备所得的硒化肿节风浸膏残渣多糖总糖含量为(94.89 ± 0.83)%,产率为(21.93 ± 0.85)%,硒元素含量为(944.54 ± 13.91)μg/g,相对分子质量为1339 kD.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硒化肿节风浸膏残渣多糖比原肿节风浸膏残渣粗多糖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力,从而提高肿节风浸膏残渣的利用率.

  • 免疫原性HER2突变体蛋白对小鼠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作者:宁宏宇;江涛;张瑞;何羽;姚文兵;田浤

    为了考察蛋白质中定点引入对硝基苯丙氨酸后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胞外区为模型分子,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工程菌表达了定点引入对硝基苯丙氨酸的HER2突变体.用含对硝基苯丙氨酸的HER2突变体免疫小鼠,分析其对小鼠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硝基苯丙氨酸的引入显著增强了HER2的免疫原性,免疫5周后,突变体免疫组的小鼠体内抗HER2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BS组和原型免疫组的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淋巴结内Tfh细胞比例从4%上升至8%,而Treg细胞比例从5%下降至1%;QT-PCR分析结果显示,Tfh细胞关键转录因子Bcl-6的mRNA水平提高了2倍,而Treg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P3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ELISA法检测血清中Tfh细胞效应因子IL-21的含量从4 pg/mL上升至28 pg/mL.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含有对硝基苯丙氨酸的HER2突变体可以通过激活Tfh细胞分化而引起高效免疫应答.

  • 罗丹明基类分子荧光探针在丙酮酸细胞内可视化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王硕;孙晓艳;陈金龙

    为了进行生物体内丙酮酸含量变化的可视化研究,筛选了若干螺酰肼结构的罗丹明基探针分子,在水相中与丙酮酸分子中的活性羰基发生席夫碱反应,螺环单元自发打开,特征荧光和紫外吸收增强.研究发现,罗丹明6G酰肼对丙酮酸响应灵敏度高,565 nm处荧光强度变化与丙酮酸浓度0.2~12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检测限低至0.1 μmol/L,专属性高,体内常见生物分子和阴阳离子、活性氧化物等对丙酮酸的检测几乎无干扰,并在非小细胞肺肿瘤细胞A549、肾上皮细胞293T中成功实现了外源性丙酮酸的荧光成像,同时实现了经双酚A诱导的细胞内源性丙酮酸的荧光成像.

  • 肝靶向阿德福韦混膦酯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作者:张文政;杨洋;陈雅;肖涛;傅晓钟;董永喜

    为获得具有肝靶向性的阿德福韦酯衍生物,以阿德福韦双L-氨基酸酯为先导化合物,利用胆汁酸的肠肝循环特性,采用骈合原理设计合成了10个阿德福韦单 L-(硫代)氨基酸酯,单胆酸酯衍生物(6a ~ 6j),其结构经过1 H NMR,13C NMR,ESI-MS,ESI-HRMS确证.采用HepG 2.2.15细胞株研究化合物的抗HBV活性,挑选其中抗病毒活性好且选择性指数较高的化合物6c(EC500.92 μmol/L,SI 512.63)进行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从给药15 min到12 h的各个时间点上,化合物6c在肝中的含量均比其他脏器中高,在肾中含量均比其他脏器低,且肝中含量在各时间点上均高于阳性对照阿德福韦,肾中含量均低于阳性对照.以上结果提示化合物6c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且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并降低了在肾中的蓄积,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穿心莲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梦诗;吴腾;曹静桦;何亚军;亓翠玲;王丽京

    利用自发2型糖尿病基因工程Leprdb/db小鼠糖尿病小鼠模型,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利用试剂盒检测Andro治疗Leprdb/db小鼠24 h后的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利用HE染色和PAS染色分别检测Andro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还原糖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ndro对Leprdb/db小鼠肾脏的纤维粘连蛋白(FN)和NOX-4的影响.结果显示,Andro治疗组(1 mg/kg,ip)的24 h后Leprdb/db小鼠的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ndro能抑制Leprdb/db小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和FN、NOX-4的表达,表明Andro可以显著改善自发2型糖尿病基因工程小鼠Leprdb/db小鼠的糖尿病肾病.

  •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CDK1的抑制活性及体内外抗肝癌活性

    作者:张敏;李晶晶

    探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1)的抑制活性及抑制肝肿瘤细胞Bel-7402活性.采用CDK1和CCK-8试剂盒分别测试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CDK1的抑制活性和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构建肝癌Bel-7402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灌胃给药组、阳性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8 d,每隔1天记录实验小鼠的体重、肿瘤大小变化.结果表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CDK1/cyclin B均展现出了抑制活性,尤其是异甘草素对CDK1/cyclinB的抑制活性(IC50=0.05 ± 0.005 μmol/L)是阳性药物夫拉平度(IC50=0.29 ± 0.230 μmol/L)的近6倍;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发现,异甘草素在CDK1中能够与氨基酸残基K33、E81、L83、S84、D86、D149形成6个氢键,而阳性药物夫拉平度仅与氨基酸残基E81、L83、S84、Q132、D149形成5个氢键;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Bel-740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异甘草素对Bel-7402(IC50=0.7 ± 0.11 mol/L)展现出了强的抑制活性,是阳性药物夫拉平度(2.4 ± 0.34)mol/L的3倍.动物体内研究表明,异甘草素的LD50为4.38 mg/kg,并能够有效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长.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selexipag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作者:李丽丽;王洪朋;田海伟;李晋;高双双;哈婧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selexipag中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和甲苯的残留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色谱柱为Kromat PC-624(V)(30.0 m×0.32 mm,1.8 μm)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模式:初始柱温40 ℃,维持5 min,以20 ℃/min升至180 ℃,维持5 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温度为250 ℃,分流比为20:1.在该色谱条件下,6种残留溶剂均完全分离,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2~1.00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各被测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6.67% ~101.7%之间.该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度、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selexipag原料药中残留的有机溶剂.

  • 西松烷型二萜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

    作者:成伟华;王文倩;尚海;张宏武;郭强;陈虹;邹忠梅

    以从天然植物光叶巴豆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新巴豆瑞士松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三氮唑的西松烷型二萜衍生物,合成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定,采用MTT法考察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HeLa,K562和K562/A02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性.三氮唑引入西松烷型二萜后对耐药K562/A02细胞具有抗耐药活性.

  •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法测定Cu2+与谷胱甘肽的含量

    作者:宋凤娟;艾永玲;钟文英;王菁

    通过在温和条件下氧化石墨粉的方法合成高分散性、高荧光强度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运用此GQDs对Cu2+和GSH具有荧光猝灭-恢复的效应,建立对这两种物质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Cu2+与GSH的浓度分别在1.0 ~10.0 mmol/L、0.1~1.0 mmol/L范围内与GQDs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1和0.1 mmol/L.此外,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加标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3% ~101%、96% ~107%.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精密度高,且常见的金属离子及潜在共存物质对Cu2+与GSH的检测均没有干扰.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仲;陈卓;李乾斌;胡高云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中一员,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的负调控作用.近研究表明,PTP1B与内质网(ER)应激、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有重要的关联;且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靶向抑制剂已成为治疗这些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PTP1B的结构特点及其与T2DM和肥胖症的关系为基础,根据结合位点将PTP1B抑制剂进行分类,并对其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靶向PTP1B的抗T2DM和肥胖症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P-糖蛋白诱导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悦;陈根富;熊涛;彭英;阮婷婷;王广基;孙建国

    P-糖蛋白(P-gp)是ATP结合盒转运体家族中重要的外排转运体.诱导作用可上调细胞外排转运体的表达并增强其功能,从而减少外源性有害异物造成的伤害,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P-gp的诱导模型、实验方法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重点总结了多种P-gp的体外细胞诱导模型和体内动物诱导模型,检测P-gp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和外排转运功能的实验方法,以及P-gp与代谢酶、其他转运体的共同调节作用.同时介绍了以P-gp诱导进行临床解毒治疗的策略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P-gp诱导药效基团模型.本综述为临床前药物设计、新合成化合物诱导活性的筛选和潜在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提供一定的指导.

  • 靶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汉;刘艳红;殷婷婕;周建平;霍美蓉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s)是肿瘤微环境(TME)中主要的基质细胞,可通过旁分泌、直接的细胞-细胞接触、免疫调控和胞外基质重塑等方式,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产生重要影响,是目前广为关注的抗肿瘤新靶点.在分析TAFs在肿瘤的分布位置及独有的生物学表达基础上,对目前已报道的TAFs靶向制剂进行详细的综述和分析,以期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具有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作者:袁丽娟;王柯人;桑志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有的AD治疗药物仅能短期内改善AD的症状,并不能有效阻止和逆转该病的进程.鉴于AD病因复杂,同时作用于多个AD相关靶点的单一化合物,即"多靶点导向药物"将是AD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对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多靶点抗AD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