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杂志

China Pharmacy 중국약방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0408
  • 国内刊号: 50-105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房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幸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张连军;丁兆生

    目的:对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本文针对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治疗药物研究加以概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展望.结果:目前抗抑郁药种类繁多,在肿瘤相关性抑郁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三环类、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及部分中药复方制剂.结论:当前的研究集中在相关药物对抑郁量表评分等宏观表现与某些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面;而对于药物治疗的机制缺乏深入的认识,尤其对于抗抑郁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细胞和分子水平等微观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求,对于抗肿瘤相关性抑郁治疗药物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而对这方面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防治

    作者:刘剑;徐韶东

    目的:深入研究铂类抗肿瘤药物,进一步了解不同铂类药物多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更科学地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按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分类,从胃肠道、肾、血液、神经等多个方面分析,着眼不同角度,对各个发展阶段中不同铂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汇总,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各有不同.早期的药品不良反应较多,较普遍;新的铂类药物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减少了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对不同种类的铂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手段和方法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结论:诸多不良反应涉及范围有大有小,反应有轻有重,因此防治手段也各有不同.只有详细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1例继发于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的急性曲霉菌肺炎的治疗分析

    作者:金海英;邓在春;虞亦鸣;许军

    目的:探讨1例继发于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的急性曲霉菌肺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继发于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的急性曲霉菌肺炎的药物治疗,并比较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的治疗费用.结果:选用卡泊芬净注射液作为初始方案,序贯口服伊曲康唑混悬剂治疗急性曲霉菌肺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且费用较伏立康唑注射液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大幅下降.结论:成人急性曲霉菌肺炎一旦怀疑即应开始积极的抗真菌治疗.可初始治疗选用卡泊芬净注射液,序贯口服伊曲康唑混悬剂治疗.

  • 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作者:晏涛;谭明灯;易汛;刘炼玲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作用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12月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门诊80例2型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A组(匹伐他汀,2 mg/d)与B组(洛伐他汀,20 mg/d),每组40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在12周治疗过程中,A组和B组各有5例患者因不能坚持退出.两组患者治疗后FBG、TC、TG、LDL-C、MD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A组患者治疗后降低程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SH-Px、HDL-C、SO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A组患者治疗后升高程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A1c、AST、ALT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并可显著减轻氧化应激状态.

  • 我院2012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利君;罗鑫;郑动;傅光祥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医院感染资料,并将信息录入到EpiData 3.0建立的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方法描述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资料,利用SPSS 17.0进行x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2012年共发生医院感染413例,有171例经病原学证实,占41.4%.居医院感染前5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病原菌在各科室均有检出,但以神经外科和普外科居多;检出病原菌的标本以尿、痰和分泌物居多.前5位医院感染病原菌均有敏感的抗菌药物,分别是美罗培南、多粘菌素、米诺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但是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30%以上,部分抗菌药物更可达90%以上.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常分布于呼吸道、泌尿道和神经外科、普外科,应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及高发科室的监控力度;主要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应加强病原菌检查及药敏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我院2008-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高秀清;刘玉媛;马春花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评价用药频度(DDDs)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按年度对药敏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DDDs进行统计,以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s与当年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霉素,第3代、第4代头孢菌素及酶抑制剂都可影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头霉素类DDDs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之间高度相关(r=0.986、r=0.923、r=0.946,P<0.05),第3代头孢菌素DDDs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之间高度相关(r=0.980,P<0.01),第4代头孢菌素DDDs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度相关(r=0.956、r=0.946、r=0.947,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要控制耐药率增长,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UPLC法测定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的浓度

    作者:吴健;汪永忠;韩燕全;高家荣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样采用乙腈-6%高氯酸(1∶5)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进样测定、色谱柱为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 3.2),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为35℃,流速为0.25 ml/min,内标为万古霉素.结果:去甲万古霉素的保留时间为4.16 min,其血药浓度在2~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日内、日间RSD均<2%;方法回收率为98.06%~99.82%.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去甲万古霉素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 我院2010-2012年外科手术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姚忠文;王雪;徐光琴;林开颜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手术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探索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2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手术名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多为下呼吸道,与其他感染部位比较,其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进行调查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构成比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感染构成比(P<0.05);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影响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忠东;黄永安;万经海;周慧;周晓丹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预防颅内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癫痫的血药浓度与其体内病理生理因素及合并用药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苯妥英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3例次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后使用苯妥英钠预防癫痫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血药浓度、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以及相应生化检验值.应用SAS软件(6.04&8.0版)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年龄和体质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但与CYP2C9基因多态性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应主要从患者年龄、体质量以及CYP2C9基因多态性的角度,设计苯妥英钠的个体化剂量方案.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地高辛的浓度

    作者:张萌萌;唐云彪;隋因;颜鸣;崔红霞;史国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地高辛浓度的方法,用于临床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血样以乙醚-二氧甲烷(3∶2)处理后,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流动相为5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内标为尼菲卡兰.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1~1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为0.1 μg/L;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5%;提取回收率为75.2%~82.5%.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快速,适用于地高辛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

  • 1037例使用抗癫痫药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徐金中;吴宏卫;李妙海

    目的:促进药物监测的受重视程度,为安全、合理使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使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的病例信息及血药浓度,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使用上述4种抗癫痫药患者1 037例,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的患者508例(48.99%),血药浓度低于有效范围的患者454例(43.78%),血药浓度高于有效范围的患者75例(7.23%).除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的患者比例没有明显差异(P=0.98)外,其余药物之间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的患者比例均有明显差异(P<0.007 1);使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的未成年群体血药浓度不同于成年群体(P<0.05).结论:重视药物监测,尤其侧重于老年人及儿童群体,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癫痫药具有重要意义.

  • 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门诊老年患者维生素应用分析

    作者:罗玉鸿;袁晓斌;王嘉琳;黄好武

    目的:评价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患者使用维生素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门诊使用维生素的老年患者处方11 690张,参照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对处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的老年患者中,男性占47.10%,女性占52.90%;其中60~69岁者占43.20%,70~79岁者占41.90%;以过敏性疾病(14.88%)、心血管疾病(18.30%)、糖尿病(9.37%)等为主;维生素单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54.82元;使用1种维生素的处方占84.28%;使用维生素类注射剂的处方占17.46%;不合理用药处方有26张(0.22%).结论:该院老年患者门诊使用维生素存在不合理情况.临床医师应按需控制维生素类药的用量;药学人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使用维生素类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 重庆地区34家医院2009-2011年氟喹诺酮类药利用分析

    作者:姚高琼;杨佳丹;陈庆宪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重庆地区34家医院2009-2011年氟喹诺酮类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2009-2011年氟喹诺酮类药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 543.40、7 781.82、5 699.46万元,呈下降趋势.3年中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均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DDDs排序列前3位的为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DDC排序列前3位的为帕珠沙星、莫西沙星、培氟沙星.结论:经专项整治后,该地区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的应用渐趋合理.司帕沙星的用量下降,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占主导地位,莫西沙星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

  • 我院2008-2012年止血药应用分析

    作者:王君萍;刘广军;苏丹;徐姗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2年止血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止血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8-2010年止血药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降低趋势,从2011年开始逐步回升,至2012年达599.88万元,居首位.在所有止血药中,促凝血功能药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始终列第1位,并逐年增长;其中销售金额、DDDs及日均费用均列第1位的是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蛇毒血凝酶类应用数量及金额逐年增长,销售金额列第2位.结论:我院2008-2012年止血药的应用呈增长趋势.

  • 南京地区33家医院2009-2011年抗真菌药利用分析

    作者:秦海艳;罗璨;东良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医院抗真菌药的利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及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3家医院2009-2011年抗真菌药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唑类深部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大,年均增长率达14.66%,其中棘白霉素类药年均增长率大(18.67%).抗真菌药以进口品种为主,DDDs排序靠前的为三唑类药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以及浅部抗真菌药特比萘芬.结论:该地区医院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三唑类增长较为明显,提示临床应防范其耐药性的发生.

  • 我院128例肾移植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刘蔚;郑军;陈婵

    目的: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肾移植住院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07-2009年)、后(2011-2012年)我院器官移植中心肾移植术住院患者的88、40份病历,对肾移植围术期用药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的88例肾移植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使用频度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甲肟及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围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46例、二联用药有40例,治疗用抗菌药物二联用药有21例,三联用药有2例;术前2h内使用的只有6例,术前1d使用的有56例,术中使用的有4例,手术结束立即使用的有22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短为1d有1例,≤7d的有10例,>7~12d的有50例,12d以上的有27例;头孢呋辛钠药物利用指数值(DUI)为1.33,其余均≤1.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的40例肾移植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使用频度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噻肟/舒巴坦钠及头孢呋辛酯片;围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32例,二联用药有8例;术前2h内使用的有21例,术前1d使用的有5例,术中使用的有7例,手术结束立即使用的有7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7d的有18例,>7~12 d的有14例,12d以上的有8例;DUI值>1的有8个品种.结论:我院肾移植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这些问题得到初步改善,主要表现在预防使用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等方面.

  • 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用药合理性分析

    作者:顾玉红;朱小红;董梅

    目的:了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提取我院2011-2012年PIVAS配置的静脉医嘱共计4453236条,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17版)、《注射剂的临床安全与合理应用》及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注意事项等,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共审核出不合理医嘱7545条,占总医嘱的0.169%.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占0.018%,溶媒量不合理占0.015%,给药剂量不合理占0.030%,药物配伍不合理占0.027%,其他占0.079%.结论:药师利用PIVAS平台审核医嘱,可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我国抗菌药物约定日剂量设定方法分析

    作者:陈志东

    目的:分析我国约定日剂量的设定方法.方法:通过收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相关资料,对2010年1月-2012年11月国内发表的文献中有关抗菌药物约定日剂量的设定方法进行列表比较.结果:我国抗菌药物约定日剂量设定方法多达49种,设定依据和设定值不尽相同.主要设定依据为《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设定值之间或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发布的约定日剂量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我国约定日剂量设定方法极不规范,应引起足够重视.

  • 长江流域5城市42家医院2010-2011年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利用分析

    作者:刘荣;孟现民;董平

    目的:了解长江流域医院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排序、取药量/处方数比值法,对长江流域5城市42家医院2010-2011年核苷类抗HBV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使用核苷类抗HBV药的患者中,上海市以≥45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其他城市以18~44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患者比例为2.81∶1;各种核苷类抗HBV药的使用呈现较大差异,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结论:各城市医院2010-2011年核苷类抗HBV药的销售品种和数量均呈增长态势,但个别品种处方超量现象较普遍,需规范该类药的使用,特别需要控制患者用药的日均费用和取药量/处方数比值.

  • 西安地区37家医院2012年第2季度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作者:陈晟;李琛;杨效宇;张广江;王惠川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参照“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规定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对西安地区37家医院2012年第2季度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和抗菌药物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地区37家医院目前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都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指标达标率为41.6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指标达标率为45.9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指标达标率为3.03%,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疗程合理率指标达标率分别为48.48%、63.64%、36.36%,介入手术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不预防用抗菌药物,二级医院细菌病原学送检率较低.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广谱青霉素及其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较多、DDDs较大.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的药物中注射剂占95%;DDDs排序列前20位的药物中为口服常释剂型且DDC<50元的占65%.结论:该地区医院应继续加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AUD、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介入手术预防用药率、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等指标的控制;同时加强第3、4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管理;继续保持在临床中以使用普通、主流的抗菌药品种和以口服给药为主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优势;在抗菌药物目录调整中注意对一些价格低廉、使用率高的品种进行保留,以促进该地区抗菌药物的进一步合理应用.

  • 专项整治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陈素卿;高云玲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查阅2011年6月(整治前)和2012年6月(整治后)某院住院CAP患者的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该院CA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14.54 d缩短至12.44 d;平均抗菌药物疗程由18.00 d缩短到12.67 d;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由154.43 DDDs/100人/天下降到111.58 DDDs/100人/天(P<0.01);抗菌药物平均费用由2 690.31元下降至1 666.96元(P<0.01);患者出院带药由31例次减少到12例次(P<0.01).但在指标下降的同时,不按CAP指南选择药物治疗的问题仍然突出.结论:开展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但医疗机构在控制指标的同时,尚需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的评价.

  • 3种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林晶;李虹

    目的:探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3种给药方案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按用药情况不同,将188例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A、B、C组.于月经结束3d后,每晚用水清洗外阴后,A、B、C组患者分别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1粒、甲硝唑呋喃唑酮栓1粒、甲硝唑栓1粒,置于阴道后穹窿,分别以6、5、7d为1个疗程.均于停药7d后到门诊妇科复查,观察各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成本分别为179.35、156.70、136.66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88.52%、82.26%,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5.05、177.02、166.13,A、B组相对于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1.20、320.13.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效果较佳.

  • 我院儿童药物中毒80例临床分析

    作者:贺定金;李昌海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中毒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80例儿童药物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药物中毒与误服、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安全用药知识、儿童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结论:预防儿童药物中毒与加强家庭常用药的日常管理、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及家长的安全用药意识和增强儿童的心理素质有关,社会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儿童 药物中毒 安全
  • 我院3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刘英;任志强;姚志红;詹煦旭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上报的3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24例报告中,7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多;怀疑药品涉及120个品种,其中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的ADR多,占39.51%;怀疑药品涉及多的为注射剂型和静脉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以胃肠系统的损害多见,占28.85%.结论:药品使用单位应积极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我院15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郭新田;王金强;陈美英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针对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2009年1月-2012年1月年度报告表进行研究,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既往史、所用抗菌药物、发生时间、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发生于60岁以上患者,引发ADR的药物种类以注射用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较常见,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为主,且发生时间上一般为超过24h的迟发型反应.结论:常用的抗菌药物中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较易发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尽量减少静脉给药方式,提倡口服用药.

  • 191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刘峰;刘锐锋

    目的:探讨发生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及防范严重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以过敏性休克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2011年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个案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物、中药制剂、消化系统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居前3位;静脉用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高,占90.05%;速发型(30 min内)过敏性休克比例极大,占80.63%.结论: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重视基础疾病;警惕抗微生物药物、中药制剂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备齐抢救设备,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备及时抢救.

  • 我院7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王希斌;黄振光;刘滔滔;杨天燕;万瑞融;钟小斌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634份(776例)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4份报告当中,60岁以上的患者394份(62.15%);引起ADR的药物主要是抗感染药,有509例(65.59%),其中喹诺酮类216例(42.44%),β-内酰胺类139例(27.31%);引起ADR的药物剂型中注射液有382例(49.23%);引起ADR的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有640例(82.47%);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29.3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 腹腔感染病例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作者:程运扬;高宁;黄河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感染病例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感染术后病例.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的腹腔感染术后100例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讨腹腔感染术后病例的合理有效用药.结果:在抽取的100例腹腔感染术后病例中,有11例单独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病例有65例,其中发现大部分为大肠埃希菌感染,3例是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粪肠球菌等非大肠埃希菌感染;有15例首次应用抗菌药物无效,然后根据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和药敏试验结果改变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单独以及二联用药,没有出现三联或三联以上应用抗菌药物,大部分病例是二联应用抗菌药物.结论:头孢替唑或头孢哌酮可单独用于多种腹腔感染术后病例,头孢哌酮与阿米卡星联合应用对腹腔感染术后病例的疗效较好,其他联合用药可以参考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

  •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用药分析

    作者:李静;叶建林;宋惠珠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HELLP综合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临床药师参与救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积极的对因、对症及支持治疗,包括解痉、降压、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抑酸抑酶、保肝护肾、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结果:临床药师参与HELLP综合征的治疗,协同临床医师优化给药方案;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长,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 临床药师在儿呼吸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案例分析

    作者:张秀红;顾晓虹;吴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呼吸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切入点.方法:通过4例儿呼吸科的典型案例,临床药师从协助医师正确判读药敏结果,综合判断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避免治疗的潜在风险;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提醒医师;开展吸入剂用药教育,提高吸入剂的正确使用率等方面提供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儿呼吸科临床药师可以从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和处理及开展吸入剂的用药教育为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为医师提供用药帮助,为患儿提供用药教育,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重耐药芳香黄杆菌致骨组织感染患者治疗并文献复习

    作者:胡晓蕾;王渝;符佩姝;何菊英

    目的:为临床医师治疗芳香黄杆菌感染提供借鉴.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芳香黄杆菌感染年轻女性的诊治经过: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g,ivgtt,q8h)和米诺环素(0.1 g,po,q12h)联合抗感染治疗.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芳香黄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药敏结果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多重耐药的芳香黄杆菌感染,需要联合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医师需要重视严重创伤患者感染该菌的可能.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细菌及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实践

    作者:贺娟;冉茂婷;何丽;徐贵丽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血液透析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监护的切入点和监护策略.方法:临床药师通过1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细菌及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实践过程,参与并优化患者治疗方案,以血液透析前后药品不良反应、药动学、药效学变化及抗病毒方案的分析为切入点.结果与结论:药师建议先后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 g、q8h(透析后补充0.75g),美罗培南0.5g、q12h(透析后补充0.5g),伏立康唑0.1 g、bid和莫西沙星片0.4 g、qd(透析后无需补充)的给药方式治疗,治疗期间应及时追踪患者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拉米夫定片100 mg/d抗乙肝病毒,并对患者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要点.医师采纳了该建议,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后出院.临床药师的参与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

  • 临床药师在电子病历中书写药学查房意见的临床实践

    作者:石禹;陈敏;陈霞;窦志华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以在电子病历中书写药学查房意见作为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方法:阐述电子病历中书写药学查房意见的格式、内容、时机、方式、重点、效果以及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坚持深入临床直接面对患者,发挥药学专长,参与个体化用药,已逐渐成为医院合理用药中不可缺少的成员.结论:临床药师在病历中书写药学查房意见,可成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危险因素干预研究

    作者:苏培;郎奕;李婧;王学俊

    目的:探索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审查评价以及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方法,改善合理用药水平,增加用药依从性,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拟采用横断面研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量表评价,制定11项药物相关问题对患者不合理用药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予以干预.结果:干预后157例老年患者依从性(≥9分)的百分率由43.5%提高至74.5%,用药相关问题由179条降至62条.干预后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组成治疗团队,对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发现药物相关性问题予以纠正和指导,并对患者进行专业、规范的用药教育和药学随访,能够帮助患者逐渐地正确认识所患疾病、病情发展、所用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大大增加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同时也减少了用药相关问题的出现.

中国药房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