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杂志

China Pharmacy 중국약방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0408
  • 国内刊号: 50-105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房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幸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青钱柳的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邹荣灿;吴少锦;张妮;余正文

    目的:为青钱柳药用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青钱柳""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Cyclocarya paliuru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0年1月-2017年6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青钱柳的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36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青钱柳广泛分布于广西、贵州、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云南、四川、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及我国台湾等地.目前从青钱柳中分离出山柰酚、槲皮素、异槲皮苷等17种黄酮类及苷类化合物,青钱柳苷Ⅰ、青钱柳苷Ⅱ、青钱柳苷Ⅲ等26种萜类及甾体类化合物,苯甲酸、香草酸、没食子酸等18种有机酸类化合物,色氨酸、岩白菜内酯、肌醇等14种其他类化合物.青钱柳具有降糖、降压、降脂、增强免疫、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发挥这些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载siRNA的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王锐;曲炳楠;杨婧

    目的:为小干扰RNA(siRNA)纳米制剂递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基因治疗""RNA干扰""小干扰RNA""载体系统""siRNA""Gene therapy""RNA interference""Protamin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6-2016年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载siRNA的纳米制剂的导入方法、载体类型及影响递送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40篇.载siRNA的纳米制剂导入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法和载体介导法.在载体介导法中的非病毒载体,不仅克服了siRNA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iRNA的递送效率,是现代药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常用非病毒载体包括阳离子脂质体、二元复合物纳米载体、三元复合物纳米载体.载体靶向性修饰、粒径与表面电荷是递送siRNA纳米载体主要影响因素.siRNA的高效递送依赖于新的高效、低免疫原性载体的开发以及纳米制剂递送系统的优化.因此,可载siRNA的高效、低免疫原性纳米制剂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 物理技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炳新;林华庆;帅方舟;黄乾峰

    目的:为加强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微针""驻极体""离子导入""经皮给药系统""促渗""Mi-croneedle""Electret""Inotophoresi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1年1月-2017年2月在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物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84篇,其中有效文献65篇.常用的单一物理技术促渗方法有微针、驻极体、离子、超声、电致孔、激光、磁场导入、热穿孔.其中,微针经皮给药适用于大分子药物(如皮肤渗透率较低的多肽、蛋白质和疫苗等);微针的针体长度、形状以及硬度、针壁厚度、载药量、滞留时间和体内降解问题是今后重点的研究对象.驻极体对离子型药物和非离子型药物都有良好的透皮促渗作用,但对离子型药物效果更佳;国内对于驻极体促渗的实验研究少,目前其临床应用无相关报道.离子导入、电致孔促渗在中药中的运用较热门,适用于电离性能较好的小分子药物(如胰岛素),但依赖带电装置及能量的特点导致推广受限.离子导入适用于慢性疾病如癌症和糖尿病的治疗;今后研究重点在于明确导入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超声导入主要适用于水溶性好的药物(如多肽和蛋白质);加强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以及空化作用的机制研究、改善装置设计缺陷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利用激光破坏表皮的屏障作用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在医药领域应用前景良好.目前磁场导入与热穿孔技术促渗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今后的重点是加强这两者的机制、优化装置性能研究以及解决安全性问题.两种或多种物理技术的联用尽管能大大提高药物经皮透过率,但制作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是亟需突破的难题.

  • 白藜芦醇对高血脂模型小鼠的预防作用和对模型金黄地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作者:郜娜;杨庆宇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高血脂模型小鼠的预防作用和对模型金黄地鼠(以下简称地鼠)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诱导高血脂动物模型.将小鼠和地鼠均分为模型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给予40、80、160 mg/kg,地鼠给予25、50、100 mg/kg),每组10只,同时设立10只相应动物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动物喂食正常饲料和ig生理盐水外,其余小鼠在喂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ig相应药物;其余地鼠先建模2周,成模后再ig相应药物,给药期间继续喂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持续给药4周,每周检测各组小鼠和地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和地鼠血清中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mRNA及蛋白、微小RNA-27a(miRNA-27a)表达,以及小鼠肝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从给药2周后开始血清中TC、LDL-C、PCSK9 mRNA及蛋白、miRNA-27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LDLR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地鼠给药期间血清中TC、LDL-C、PCSK9 mRNA及蛋白、miRNA-27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和地鼠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白藜芦醇对高血脂模型小鼠有预防作用,对模型地鼠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中miRNA-27a表达与PCSK9蛋白表达,进而升高肝组织中LDLR蛋白水平,终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

  • 栀子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作者:陈晓燕;刘欢;房春娟;刘燕玲

    目的:研究栀子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和栀子苷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饲以高糖高脂饲料+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各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检测Morris水迷宫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实验的行为正确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HbA1c水平明显升高,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Y迷宫行为正确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各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栀子苷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 大黄与黄芪对慢性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涂祎珺;李海燕;宫仁豪;钟瑜萍;赖有勤

    目的:研究大黄与黄芪对慢性肾衰(CRF)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从中医"肠-肾轴"角度分析其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CRF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记为J组,n=6),模型组(记为M组,n=8)和给药组(n=9),即贝那普利组(记为Y组,阳性对照,2 mg/kg),大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记为DH、DM、DL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3、1.5、0.75 g/kg)和黄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记为HH、HM、HL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6、3、1.5 g/kg).各给药组大鼠在成模1周后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5周;J组和M组大鼠ig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12 h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以及血浆中内毒素水平,计算大鼠肾指数,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及小肠黏膜组织肠道绒毛的变化和隐窝深度.结果:与J组比较,M组大鼠24 h尿量、24 h饮水量增加,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UA,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肾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数肾小球体积增大、硬化,间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小肠黏膜组织的绒毛长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均减小(P<0.05或P<0.01),隐窝深度增加(P<0.01).与M组比较,DM、DL、HM、HL组大鼠24 h尿量减少,HM组大鼠24 h饮水量减少,各给药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水平及肾指数均降低,除HH组外的其余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清UA水平均降低,除HH、HM、HL组外的其余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均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与肠道绒毛的病理形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大黄与黄芪均能有效地降低大鼠代谢毒素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强代谢物的排出;其可能是通过恢复CRF大鼠肠道的功能而达到治疗CRF的目的,且均以中剂量疗效优.

  • 匹可硫酸钠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孙晋瑞;李丹;王洪臣;邓玉晓;杨利

    目的:改进匹可硫酸钠的合成工艺.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加料方式、精制方法和形成结晶水等方法对匹可硫酸钠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苯酚为起始原料,与2-吡啶甲醛缩合制得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并考察其收率;然后经酯化、成盐,形成结晶水得到匹可硫酸钠,再考察其纯度.结果:关键中间体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的收率达88%以上,精制后的产品纯度达99.5%以上.匹可硫酸钠一水合物稳定,单一杂质含量小于0.1%.结论:改进后的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生产.

  • U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那格列奈的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王凯;蒋大鹏;张伟;王淑梅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那格列奈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色谱柱为Acquity UPLC?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盐溶液(41:59,V/V),流速为0.38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μL.18只Wistar大鼠分别ig那格列奈16 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 min于眼内眦取血0.4 mL,测定血浆中那格列奈的浓度;并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那格列奈药动学参数.结果:那格列奈质量浓度在0.05~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定量下限为0.05μg/mL;日内(n=5)、日间(n=3)精密度和稳定性(n=3)试验的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78.71%~80.56%、91.78%~100.42%(RSD<10%,n=5).大鼠ig那格列奈后,AUC0-8 h为(5.87±2.32)μg·h/mL,AUC0-∞为(6.11±2.48)μg·h/mL,t1/2为(1.72±0.55)h,tmax为(0.67±0.29)h,cmax为(3.34±1.23)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鼠体内那格列奈浓度的测定;那格列奈在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较快.

  • 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单煎液与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没食子酸煎出量的变化

    作者:杨明明;王慧娜;缪红;张万红;赵桂琴

    目的:考察熟地黄、山茱萸及茯苓单煎液与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没食子酸煎出量的变化,为深入研究合煎液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制备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的单煎液、两两合煎液及三药合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煎液中熟地黄的有效成分毛蕊花糖苷和山茱萸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煎出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熟地黄单煎液比较,茯苓+熟地黄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降低(P<0.01),山茱萸+熟地黄和三药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升高(P<0.01);与山茱萸单煎液比较,各合煎液中没食子酸煎出量均降低(P<0.01).结论:山茱萸、茯苓与熟地黄合煎时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煎出分别具有一定的促进、抑制作用;熟地黄、茯苓与山茱萸合煎对山茱萸中没食子酸的煎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毛蕊花糖苷可能是合煎液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 人参皂苷CK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崔江河;韩光宇;何光梅;尹媛媛;马娜;刘琳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CK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CK组(30 mg/L)、5-FU组(25 mg/L)和联用组(人参皂苷CK 30 mg/L+5-FU 25 mg/L).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作用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作用24、48、72、96 h后细胞中纤连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中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蛋白激酶(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CK、5-FU及其二者联用对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CK组、5-FU组和联用组各作用时间点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纤连蛋白、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联用组上述指标效果均优于人参皂苷CK组和5-FU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CK和5-FU均可抑制PANC-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EMT,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有关;且二者联用效果更好.

  • 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徐旖旎;王益;严俊丽;贺智勇;周雪;沈祥春;陶玲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混悬液组(10 mg/kg)和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组(10 mg/kg),每组6只.各组大鼠分别ig给药,并于给药前及给药0.083、0.25、0.5、0.75、1.0、2.0、3.0、4.0、6.0、8.0、12.0 h后于颈静脉采血0.6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组大鼠血浆中水杨酸的浓度,并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阿司匹林混悬液和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水杨酸在阿司匹林混悬液组和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组大鼠的cmax分别为(1.904±0.208)、(6.457±1.091)μg/mL,AUC0-12 h分别为(12.860±1.327)、(47.270±12.860)μg/(h·mL),tmax分别为(2.167±0.983)、(0.917±0.540)h.与ig阿司匹林混悬液比较,ig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在大鼠体内水杨酸的cmax、AUC0-12 h均显著增加(P<0.01),tmax显著减小(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67.57%.结论:阿司匹林制成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后可提高水杨酸在胃肠道的吸收,相对生物利用度较高.

  • 氯化镧对不同浓度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种薄荷抗逆性的影响

    作者:付英杰;刘月帅;李艳芝;王建安

    目的:研究氯化镧(LaCl3)对不同浓度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种薄荷抗逆性的影响,为薄荷的种植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将4种薄荷(薄荷、留兰香薄荷、美国薄荷、圆叶薄荷)采用低、中、高浓度(25、50、100 mmol/L)的NaCl盐胁迫和NaHCO3碱胁迫,测定生长指标(存活率、株高、鲜质量、干质量),筛选具有良好抗逆性的薄荷种;测定镧离子(La3+)对各浓度盐、碱胁迫下薄荷的生长指标、渗透调节指标[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抗氧化活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挥发油得率,推断La3+对薄荷抗逆性的影响机制.结果:盐、碱胁迫后,美国薄荷、圆叶薄荷的存活率显著降低,不适合在给定气候条件下生长.对于薄荷、留兰香薄荷,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低浓度盐、碱胁迫可显著增加其生长指标;在无胁迫条件下,La3+可显著增加薄荷的产量及CAT活性;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与不喷施La3+组比较,喷施La3+组的薄荷在低、中、高浓度盐胁迫下的SOD、CAT、POD活性,在高浓度碱胁迫下的株高、鲜质量,在中、高浓度碱胁迫下的SOD活性及SS含量,在中浓度碱胁迫下的POD活性等指标均有显著升高.结论:喷施La3+后可显著改善中、高浓度碱化土壤(pH>8.0)下的薄荷生长状况;对盐、碱抗性好的薄荷种是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 白鲜皮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化为;周林洪;邓翀;冯改利

    目的:研究白鲜皮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白鲜皮通过95%乙醇提取得醇提物,用水溶解后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表示],酪氨酸酶法考察不同极性部位活性.结果:白鲜皮石油醚、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875、0.824、0.407 mg/mL.当各极性部位质量浓度分别为25.0、50.0、100、200、300、400、500μg/mL时,石油醚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依次为-3.18%、-4.98%、0.160%、0.044%、2.31%、3.89%、4.29%,三氯甲烷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依次为-33.39%、-31.48%、-10.14%、-5.42%、-9.70%、-4.06%、-0.42%,乙酸乙酯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依次为-17.63%、-17.89%、-18.42%、-21.84%、-20.26%、-22.13%、-32.36%.结论:白鲜皮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两个萃取部位,且与浓度呈正相关;乙酸乙酯、三氯甲烷部位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三氯甲烷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与浓度呈负相关;石油醚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HPLC法测定兔眼角膜中艾沙康唑的浓度

    作者:周静静;周天洋;张俊杰

    目的:建立测定兔眼角膜中艾沙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流动相为0.2%冰乙酸-乙腈(49:51,V/V),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μL.取日本大耳白兔15只,双眼分别滴加0.2%艾沙康唑混悬液50μL,于给药后5、15、30、60、90 min分别处死3只兔并剖取其角膜样品,处理后进样测定艾沙康唑浓度.结果:角膜样品中的艾沙康唑在0.0312~2.24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方法回收率为91.7%~105.6%(RSD≤6.88%,n=5),提取回收率为100.50%~106.10%(RSD≤2.16%,n=3),日内(n=5)、日间(n=3)精密度和稳定性(n=5)试验的RSD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兔眼角膜中艾沙康唑的浓度.

  • 徐长卿-二妙散-三藤方对蛋白聚糖诱导关节炎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和DKK-1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琪;周晓红;杨德才;何敢想;任婕;胡燕芬

    目的:研究徐长卿-二妙散-三藤方对关节炎模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骨化相关因子DKK-1含量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阳性对照,9 mg/kg)和徐长卿-二妙散-三藤方低、中、高剂量组(以生药量计分别为11.25、22.5、4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的其余50只小鼠均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蛋白聚糖ip法建立关节炎模型.成模后,各给药组小鼠ig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0 d.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DKK-1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骶髂关节滑膜细胞超微病理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DKK-1含量明显降低(P<0.05);镜下可见小鼠骶髂关节滑膜细胞发生增生肥大、胞质内细胞器变形、线粒体肿胀等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除柳氮磺吡啶组外的其余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DKK-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镜下可见各给药组小鼠骶髂关节滑膜细胞的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徐长卿-二妙散-三藤方组小鼠的病理损伤好转程度较柳氮磺吡啶组更显著.结论:徐长卿-二妙散-三藤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和升高DKK-1含量,从而抑制关节炎模型小鼠的骶髂关节炎症和病理性骨化.

  • 土木香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霖玲;曾健梅;阎优优;张博;林能明

    目的:研究土木香乙酸乙酯提取物(IHE)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0、0.5、1、2、4、8μg/mL的IHE作用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克隆形成试验观察0、1、2μg/mL的IHE作用1周后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0、2、4μg/mL的IHE作用48 h后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0、4、8、16μg/mL的IHE作用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JC-1染色法观察0、4、8、16μg/mL的IHE作用24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0、4、8、16μg/mL的IHE作用48 h后细胞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Mcl-1和p53上调凋亡因子(PUMA)、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的表达.结果:2、4、8μg/mL的IHE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为6.6μg/mL;1、2μg/mL的IHE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4μg/mL的IHE可明显造成细胞核固缩;8、16μg/mL的IHE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16μg/mL的IHE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达到45.53%;16μg/mL的IHE作用24 h后可引起82.47%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8μg/mL的IHE可明显下调细胞中Bcl-2、Mcl-1、PUMA、PARP蛋白表达,16μg/mL的IHE可明显下调细胞中Mcl-1、PUMA表达.结论:IHE可能通过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下调细胞中PUMA、Mcl-1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抑制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作用.

  • 不同产地淡豆豉优势发酵菌群的筛选及酶活性分析

    作者:陈丽艳;刘青;孙银玲;王萍;张蕾;王伟明

    目的:为淡豆豉生产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集黑龙江、河北、甘肃、山东、安徽、云南等6个产地的淡豆豉,以青蒿、桑叶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发酵菌,分别采用福林酚法、纤维蛋白平板法、对硝基苯酚-β-D-葡萄糖苷显色法测定菌株的蛋白酶、纤溶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筛选发酵优势菌.结果:从6个产地淡豆豉中共分离出14个野生型菌株,包括3株细菌和11株霉菌.其中,从黑龙江产淡豆豉中分离出杆状细菌1株和毛霉菌1株;从河北产淡豆豉中分离出毛霉菌2株和杆状细菌1株;从甘肃产淡豆豉中分离出毛霉菌1株、青霉菌1株、微球菌1株、曲霉菌1株;从山东产淡豆豉中分离出毛霉菌2株;从安徽产淡豆豉中分离出毛霉菌1株和曲霉菌1株;从云南产淡豆豉中仅分离出毛霉菌1株.根据菌种类别及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初步判定其中的1号杆状细菌、9号曲霉菌、11号和14号毛霉菌为优势发酵菌,4种菌的3种酶总活性分别为22.77、25.49、41.32、39.13 U/g.结论:不同产地淡豆豉中发酵菌有所不同,通过酶活性分析可初步筛选出优势发酵菌.

  • 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的异常毒性检查与体外溶血反应研究

    作者:翁鹭娜;宋婧;洪颖;张盈

    目的:对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和体外溶血反应研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异常毒性检查法",使用小鼠进行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和异常毒性限值的设定.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溶血与凝聚检查法",使用兔血进行体外溶血和凝聚反应的研究.结果:测得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对小鼠的LD50为248.9 mg/kg,其异常毒性检查项设定的限值为28.4 mg/kg,按此限值检查结果均符合相关规定.以临床大剂量(0.2 g/100 mL)进行溶血与凝聚反应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为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和确保质量标准的可行性,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的异常毒性检查限值应设定为28.4 mg/kg.

  • 我院PIVAS规范医嘱审核工作实践

    作者:刘珠英;黄际薇;刘杰

    目的:促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医嘱审核工作的规范化.方法:介绍我院PIVAS开展的医嘱审核规范化工作情况,通过比较规范化工作开展前(2016年第二季度)、后(2016年第三季度)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率和医师对药师用药建议的采纳率,评价规范化工作开展的成效.结果:我院PIVAS通过规范审核标准、及时维护和更新药品说明书、建立相关资料库等方法开展了医嘱审核规范化工作,规范化后药师医嘱审核标准一致、依据充分,审核效率提高、审核结果更准确.与规范化工作开展前比较,规范化工作开展后干预率下降[1.41%(308/21776)vs.0.74%(168/22750)]、采纳率上升(95.1%vs.98.8%).结论:我院开展的医嘱审核规范化工作提高了临床医师开具医嘱的合理性及对药师用药建议的接受程度.

  • 我院PIVAS中4类特殊药品的管理与风险控制

    作者:康阿龙;王晓妮;张苏蘅;查晶;汤迎爽

    目的:加强PIVAS中4类特殊药品的管理与风险控制,促进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PIVAS中的4类特殊药品(高警示药品、危害药品、重要药品/贵重药品、皮试药品)等采取分类精准管理;采用追踪方法学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采取制定目录、设置专用标识、固定位置贮存、加强医嘱审核、建立应急预案、逐日盘点、批号管理等措施,对4类药品实现了分类管理;规范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过程,确保了危害药品的操作安全和职业防护,使重要药品/贵重药品账物相符率达到100%,基本保证了皮试药品配制与使用批号的一致性.与管理前(2015年)比较,管理后(2016年)18个评价指标中达到良好级(B级)以上的项目比例由22.23%上升到94.44%.结论:我院PIVAS采用的分类精准管理较好地控制了4类特殊药品的管理和使用风险,确保了PIVAS的安全运行.

  • 我院PIVAS对成品输液配送及时性的改进管理

    作者:王春梅;卡斯木·卡哈尔;李娜;陈迹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配送的及时性,促进患者及时、合理用药.方法:从人员、软/硬件方面分析影响成品输液配送及时性的因素,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统计2015年1-6月(改进前)与2016年1-6月(改进后)长期医嘱计划执行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分布情况,以及PIVAS打包-配送交接/输液发出-临床接收-实际执行时间各环节的平均用时,评价改进效果.结果:针对人员、软/硬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制订并实施了加强与临床医师(开具医嘱)和护士(执行医嘱)相关信息的沟通、提升PIVAS医嘱审核药师的各项专业水平和能力、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及完善PIVAS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措施.与2015年同期比较,2016年医嘱计划执行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高峰时段分布均有所分散;配送交接/输液发出-临床接收环节平均用时减少了10.13 min,且2016年各工作环节用时呈逐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我院PIVAS实施的管理改进措施提高了成品输液配送的及时性,为临床患者的及时用药提供了保障.

  • 我国公立医院药品带量采购制度实施状况研究

    作者:尤晓敏;吕旭峰;杨悦

    目的: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5年国务院7号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0号文发布后各省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搜集药品中标数据,分析药品带量采购的形式及实施情况.结果:带量采购包括分散带量采购、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3种形式.分散带量采购存在实际采购价格不透明、个别省份采购类似"二次议价"等情况;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良好;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尚未大规模执行,仅上海进行集中带量采购试点,且试点效果较好.结论:为推进带量采购,建议在政府公开文件中明确"带量采购"的定义;公开分散带量采购的实际采购价格;各省试行不区分质量层次的集中带量采购;改良区分质量层次的集中带量采购;完善配套措施,如医院采购系统和省际采购平台、医保资金预付机制等.

  • 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及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作者:郜佳;陈丹镝;崔欢欢;江莉;周亚旭

    目的:为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政策及补偿机制的更好实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市城市公立医院为例,通过对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下取消的药品加成费用、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数据进行分析,考察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医院、患者、医保基金以及实施前药占比不同的单病种[白内障(药占比2.94%)vs.慢性肾功能衰竭(药占比38.77%)]的影响.结果: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该市公立医院的整体补偿率为95.20%;城镇职工医保患者整体负担降低,次均负担费用降低了197.73元/次,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整体负担略有增加,次均负担费用增加了17.39元/次,但全部患者的整体负担有所降低.医保基金负担整体降低,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基金降低了15118.55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负担降低了455.04万元.在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种医保方式下进行白内障治疗,医院收入分别增加了7.00%、8.99%,医保基金负担分别增加了12.07%、13.67%,患者负担分别增加了0.58%、3.43%;在两种医保方式下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医院收入分别降低了3.23%、3.93%,医保基金负担分别降低了3.19%、3.96%,患者负担分别降低了4.27%、3.63%.结论:药品零差率政策是我国目前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较理想的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不同病种,探讨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方式、财政合理的补偿措施和医保付费机制.

  • 2014年全国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左玮;刘莹;杨丽娟;颜青;吕红梅;李建涛;张钰宣;陆进;梅丹

    目的:了解全国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为提高医院用药质量和制订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组织下,由国家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起草调研指标,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对各省(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遴选的各辖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填报的有关2014年全国医院药学人员配置和药品使用管理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筛选、确认和统计分析.结果:在二、三级综合医院中,药学技术人员占比分别为5.2%和4.4%,每百张病床临床药师数分别为0.42人和0.44人,门诊调剂药学人员日人均调剂处方数分别为119张和173张,临床药师重点患者药学监护率分别为1.8%和6.9%,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分别为12.8%和10.1%,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分别为93.1%和90.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使用率分别为51.8%和44.3%,中药静脉输液使用率分别为34.7%和29.0%.结论:我国药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药学技术人员缺乏、工作负荷大、临床药师人员不足、药学服务模式不够健全、静脉输液的选择和使用不够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和静脉药物的管理力度,配备足够的药学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国医院药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等.

  •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曾立威;吴维民;庞家玲;霍海英;李艺钊

    目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考核提供统一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草拟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6个一级指标即基本条件、管理体系、检测能力、工作业绩、科学研究、满意度的权重分别为0.1898、0.1233、0.2280、0.1915、0.1551、0.1124,其中所占权重高的指标为检测能力.结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可为该区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综合能力体系评价提供明确、统一的标准.

  • 美国药品上市后研究的监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罗雪燕;赖寒;陈绍成;李俊

    目的:为完善我国Ⅳ期临床试验的监管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概述美国药品上市后研究制度,分析美国FDA对药品上市后研究的监管(包括关键要素、监管流程、配套监管系统和强制措施),提出完善我国Ⅳ期临床试验监管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药品上市后研究包括上市后承诺研究(PMR)和上市后要求研究(PMC).监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包括监管主体(由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下属的新药办公室负责)、关键文件(包括帮助FDA和申请人达成研究协议的文件和用于对已确定的研究进行过程跟踪和监督的文件)、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提交相关材料的特定节点日期);监管流程包括制订研究草案、审核研究报告;美国FDA建立了PMC/PMR数据库作为配套监管系统,并分别针对PMC和PMR制定了相应的强制措施.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应转换监管思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强药品上市前、后监管的衔接,制订特色化Ⅳ期临床方案,建立Ⅳ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全过程监管,借鉴FDA"事前制定计划,事中动态追踪,事后依法处理"的监管方式来完善对我国Ⅳ期临床试验的监管.

  • 基于合作发明专利的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合作现状分析

    作者:江胜强;田培培;沙子墨;孙晓娈;李歆

    目的: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合作提出建议.方法:从专利数据库中检索2000-2015年生物医药领域全部合作发明专利的信息,收集年份、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专利地址等信息,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大约是2000年的9倍;合作发明专利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占49.1%;数量排名前15位的申请人共拥有983件合作发明专利,占全部合作专利数的8.9%,其中7位为企业申请人;在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城市所申请的合作发明专利中,企业、科研机构(包括医院)和高校之间共同申请的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数的56.2%.结论: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合作主要集中于少数发达省份和城市,合作发明专利的集中度不高;研发合作主要以企业为主导,医院参与度较低.政府应建立全国性的生物医药信息分享平台,加强大型医药企业研发合作的意识,鼓励医院积极参与生物医药研发合作活动.

  • 多指标评价不同干燥工艺及切片对三叶青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翔;郭海波;刘婷;许景景;郑国平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和切片对三叶青质量的影响,优选三叶青的干燥处理方式.方法:分别采用2种处理方式(切片、不切片)及5种干燥方法(阴干、晒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对三叶青块根进行处理,分别干燥3.5 h~213.0 h后,以药材中总黄酮、多糖、总多酚和β-谷甾醇的含量为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干燥工艺对三叶青质量的影响.结果:与不切片比较,三叶青切片后可缩短干燥时间,减少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损耗.5种干燥方法中,冷冻干燥对三叶青中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切片干燥后药材中总黄酮、多糖、总多酚和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约为18.5、92.7、9.19、0.344 mg/g;微波干燥次之,随后依次为热风干燥、阴干和晒干.各干燥方法间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不同干燥工艺对三叶青质量有明显影响;从成本、有效成分含量及实用性等综合分析,三叶青宜采用切片后在60℃热风干燥的方式处理.

  • 正交试验优化复方胃炎胶囊中药材的水提工艺

    作者:郑姣妮;刘玲;何道惠

    目的:优化复方胃炎胶囊中药材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干膏中芍药苷含量、丹酚酸B含量与干膏质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水提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水提工艺为煎煮3次、每次120 min、每次加10倍量水;验证试验中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09.19(RSD=1.84%,n=3).结论:优化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复方胃炎胶囊中各药材的提取.

  • 桦木酸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吴铭芳;许文佳;祖元刚;赵修华

    目的:制备桦木酸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以乙醇为溶剂、水为反溶剂,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桦木酸纳米粒.以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桦木酸纳米粒处方工艺中桦木酸溶液质量浓度、反溶剂-溶剂体积比、反溶剂滴加速度、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并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质谱分析仪对所制得的桦木酸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优处方工艺为桦木酸溶液质量浓度为3 mg/mL、反溶剂-溶剂体积比为1:1、反溶剂滴加速度为8 mL/min、反应温度为20℃、搅拌速度为900 r/min;所制桦木酸纳米混悬液粒径为(156.0±8.6)nm(n=3),冻干后粒径为(235.0±12.2)nm(n=3),外观近球形、大小均匀、形态较规整;与桦木酸原料药比较,所制桦木酸纳米粒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分子量和质荷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制得桦木酸纳米粒.

  • 阿魏酸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优化及质量评价

    作者:孙陶利;戴智;蒋鹏程;吴柱;刘卫平;卜振军;唐靖;王建芬;马宁

    目的:优化阿魏酸川芎嗪(FATM)固体脂质纳米粒(FATM-SLN)的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FATM-SLN.以粒径、包封率为指标,以单硬脂酸甘油酯、蛋黄卵磷脂(PC)、泊洛沙姆188(P188)、硬脂酸钠用量为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FATM-SLN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考察所制FATM-SLN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稳定性和体外释放度.结果:优处方为FATM 10 mg、单硬脂酸甘油酯300 mg、PC 200 mg、P188200 mg、硬脂酸钠10 mg、纯化水20 mL.所制FATM-SLN呈类球形实体粒子,外观形态较圆整,粒径分布为40~800 nm,平均粒径为106.23 nm,多分散系数为0.254,Zate电位为-34.8 mV,包封率为73.32%,载药量为1.20%;4℃下10 d内外观无明显变化(RSD<2%).其在0.5~1 h内释药快,1 h的累积释放度达到60.47%;8 h后释药趋于平稳,累积释放度为93.46%,药物基本释放完全.结论:成功优化FATM-SLN的处方;所制FATM-SLN的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

  •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桂枝茯苓胶囊的闪式提取工艺

    作者:王正宽;刘圆;石晓朦;王振中;萧伟

    目的:优化桂枝茯苓胶囊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内刃转速、液固比、提取时间等为考察因素,以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苦杏仁苷转移率的综合评价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桂枝茯苓胶囊闪式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行验证试验,并与常规的煎煮提取法(提取2次,共用时240 min)进行效果比较.结果:闪式提取桂枝茯苓胶囊的优工艺为以水为提取溶剂,内刃转速5600 r/min,液固比10.5:1,提取时间60 s.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的平均综合评价值为85.40%(n=3),与预测值85.55%的相对误差为0.15%,并高于煎煮提取法(72.65%).结论:优化的闪式提取工艺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提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 中药粉末饮片的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概况及产业发展建议

    作者:程雪娇;李涛;莫雪林;吴纯洁

    目的:为推动中药粉末饮片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粉末饮片的传承、现代化发展概况及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与结论:针对中药粉末饮片的传承,提出了阐释中药粉末化的科学内涵、挖掘制备技术精髓、培养具有粉体学基础知识的综合型中药饮片学人才等建议.按粉体粒径大小,中药粉末饮片可分为中药普通粉体、中药超微粒粉体和中药纳米粉体.针对中药粉末饮片的适用范围、粒径与其中药性能相关性研究、粉碎技术及设备、质量标准等关键点,提出了调整中药粉末饮片适用范围,选择适宜粒径和加强中药粉末饮片的性能研究,规范与创新中药粉末饮片的制备,提升包装及灭菌技术,建立并实施具有中药粉末饮片特色的质量标准的发展建议.

  • 维药昆仑雪菊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赵文惠;曾诚;秦冬梅

    目的:研究维药昆仑雪菊多糖(KSC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滴丸组(阳性对照,1.5 mg/10 g)和KSCP低、中、高剂量组(0.3、0.6、1.2 mg/10 g),每组16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p 1%CCl4菜籽油溶液诱导肝损伤.造模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物(SOD)的水平,计算小鼠肝、脾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水平和肝组织中MDA水平以及肝、肾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发生肝细胞坏死、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病理评分明显增加(P<0.01);肝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cl-2/Bax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KSCP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 水药金耳环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周多强;李溥;罗良琦;杨再波;王其丽

    目的:研究水药金耳环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为金耳环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厄贝沙坦片,0.02 g/kg)和金耳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2、4、8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ip链脲佐菌素75 mg/(kg·d)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各给药组大鼠ig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ig等体积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2次,连续42 d.给药结束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肝组织中肝糖原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中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ROS)、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肝糖原含量减少(P<0.05);24 h尿量、24 h尿蛋白量增加(P<0.05);血清中TG、TC、LDL-C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CAT、GSH-Px水平降低(P<0.05),ROS、MDA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肝组织中肝糖原含量、血清中HDL-C水平以及金耳环多糖低剂量组大鼠24 h尿量改善不显著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金耳环多糖可调节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改善大鼠肾功能和提高肾抗氧化能力.

  • 蒙药五味沙棘散对吸烟致小鼠肺部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包桂兰;王秀枝;梁凤娟;刘佳;刘铮

    目的:研究蒙药五味沙棘散(WSP)对吸烟所致小鼠肺部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WSP组(2 g/kg).模型组和WSP组小鼠采用被动吸烟法复制肺部炎症损伤模型,并于造模的同时每天ig相应药物1次,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ALF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发生明显炎症病变,肺组织中p-ERK1/2、p-p38 MAPK、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WSP组大鼠BALF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改善,肺组织中p-p38 MAPK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WSP可能通过阻断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来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高表达,从而发挥其对吸烟所致小鼠肺部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

中国药房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