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杂志

China Pharmacy 중국약방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0408
  • 国内刊号: 50-105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房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幸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常用制剂的临床药理研究和应用进展

    作者:李菲;王斌;舒斯云;马林

    目的:为开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新型临床靶向药物,发掘现有药物新的临床应用领域提供参考.方法: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机制""临床药理""G-CSF""Mechanism""Signal""Pharmacology""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文献,对G-CSF作用于靶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常用制剂的临床药理研究和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67篇,其中有效文献53篇.G-CSF与其受体结合后,经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如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as/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使细胞核发生基因转录,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抑制炎症和抗凋亡等.G-CSF的临床常用制剂有非格司亭、来格司亭、聚乙二醇非格司亭等,相比于前两者,聚乙二醇非格司亭在体内半衰期较长、清除率较低且临床疗效更好,提高了患者依从性.G-CSF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且在帕金森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肝衰竭及子宫内膜疾病等方面也有新的探索.结论:有关G-CSF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尚浅,需要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以促进开发新的药物,并且应充分发挥G-CSF长效制剂的优势,积极探索其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 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艳;廖祖松;邹耀兵;潘成德;江思德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0.1 g/次, 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末视觉模拟疼痛(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HAMD17、HAMA1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末,对照组患者治疗2、3、4周末的VAS、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2、3、4周末HAMA14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vs.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丘脑痛症状,同时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

  • 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克春;刘世珑;刘国胜;赵雪圆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2016年我院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THA治疗,对照组术后7 d进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钙尔奇D片(每片含钙600 mg/维生素D3125 IU),口服,1片/次,1次/d;骨化三醇胶丸(每粒25 μg),口服,2粒/次,1次/d];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外,同时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3个月.分别于术后7 d、3个月、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假体周围7个兴趣区(ROI1~7)骨密度水平.结果:术后7 d、3个月、6个月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6.33%、40.82%、69.39%,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7.78%、73.33%、88.89%,术后7 d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后7 d比较,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ROI1、ROI6、ROI7区骨密度水平逐渐降低(P<0.05或P<0.01),ROI2、ROI3、ROI5区骨密度水平先降低后升高(P<0.05或P<0.01),ROI4区骨密度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分区骨密度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ROI1、ROI2、ROI3、ROI5、ROI6、ROI7区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THA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并结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提高假体周围骨密度水平.

  • 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评分系统的建立

    作者:孙海燕;刘飞宇;张雷;赵莉;徐磊

    目的:建立识别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风险人群的风险评分系统.方法: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200例诊断为IFI患者的病例资料和同时期200例对照病例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IFI的危险因素并分别赋值.建立IFI风险评分系统,运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运用该评分系统对2016年1-6月的103例患者(验证组)进行评分,并比较各得分组IFI发生率.利用评分系统对18例高危患者(干预组)进行干预.结果: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性粒细胞降低、真菌感染病史、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加酶抑制剂、糖肽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是IFI的危险因素(P<0.001),根据回归系数分别赋分17、10、39、14、14.IFI风险评分系统分为低、中、高危(评分分别为0~30、31~40、≥41分),ROC的AUC为0.916.验证组患者低、中、高危组患者IFI发生率分别为3.0%、10.7%、62.5%,高危组显著高于低、中危组(P<0.05).干预组患者IFI发生率为16.7%,与验证组的高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评分系统区分危险分层能力良好,可有针对性地帮助临床医师识别IFI高风险人群,指导对患者的及时干预.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滤泡性淋巴瘤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化疗方案制订的病例分析

    作者:徐姗;苏丹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滤泡性淋巴瘤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化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滤泡性淋巴瘤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建议先给予患者护肝、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治疗,待肝功能、血象好转后行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在免疫化疗完成后,当患者淋巴瘤得到完全缓解后再考虑抗HCV治疗.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600 mg,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特殊不适并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订,促进了医师的合理用药,进一步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 在线二维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

    作者:郑玲利;袁明勇;蒋婷;王峰;张维;陈静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在线二维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一维色谱柱为Waters C18,中间柱为SC2,一维、二维柱流动相均为甲醇-水(70:30,V/V),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多索茶碱在0.5~5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测限为0.01μg/mL,定量限为0.5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51%~1.89%和1.52%~1.92%(n=5),准确度为97.91%~104.19%(n=5),提取回收率为91.63%~93.44%(RSD<2.00%,n=3),基质效应RSD≤3.01%(n=6),稳定性的RSD<5.00%(n=6).3例患者静脉输注多索茶碱葡萄糖注射液(0.3 g/d)达稳态后,次日给药前静脉血清中多索茶碱的浓度为3.23、3.35、3.68μg/mL,RSD为2.28%、2.34%、2.14%(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多索茶碱的血药浓度检测.

  • 抗菌药物耐药负担研究测算方法现状与分析

    作者:海沙尔江·吾守尔;魏国旭;管晓东;史录文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耐药负担研究测算方法现状并进行分析,为我国开展抗菌药物耐药经济负担研究提供方法学文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ProQuest Health&Medical Complete、Springer等数据库,梳理相关研究并分析目前国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负担测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抗菌药物耐药负担一般通过耐药发生数(率)、耐药致死数、额外床日数以及耐药经济负担几个方面来衡量,在测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研究角度的确定、结局指标的定义、感染前住院时间的控制、对照组的选择、疾病严重程度的调整及计算时间点、感染发生时间的计算、成本的界定以及耐药经济负担的计算范围.后续研究应该着眼于从全社会角度进行抗菌药物耐药负担的测算,为决策者进一步控制耐药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基线数据证据.

  • 我院中心药房麻精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沈国荣;王永;张倢;石新;曾雅芳;王玮;包健安;缪丽燕

    目的:促进医院药房麻醉和第一类精神(简称麻精)药品智能化管理的实现.方法:借助指纹识别技术并结合智能存储柜等硬件设备,我院设计开发了麻精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处方发药、基数补药、空瓶回收、班次交接等功能模块,通过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各30 d的相关指标评价其效果.结果:麻精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麻精药品的智能调配、基数补药时的自动核对、空瓶回收时的信息自动记录和准确溯源、班次交接时的自动记录等功能及麻精药品"五专"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使用前与使用后比较,每天交接班用时由(13.62±0.40)min缩短至(8.67±0.33)min,平均缩短4.95 min(n=30);处方调配用时由每天(30.36±0.48)min缩短至(10.56±0.46)min,平均缩短19.80 min(n=30);基数补药汇总用时由每天的(12.72±0.97)min缩短至(0.13±0.03)min,平均缩短12.59 min(n=30);且应用后未发生药品调配差错事件.结论:我院开发的麻精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不但使麻精药品的管理符合"五专"管理的要求,且其操作实现了智能化与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差错防范能力.

  • 零售连锁药店承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职能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零售连锁药店药师视角

    作者:何欢欢;林淑芳;刘佐仁

    目的:基于零售连锁药店药师视角,研究零售连锁药店承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职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广东省内的珠三角(广州、佛山、东莞)、粤东、粤西、粤北的零售连锁药店药师开展问卷调查.以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专业工作年限、所在地)为自变量,以工作量增加、药学服务能力不足、工资待遇降低、电子处方接收能力不足及工作模式改变担忧程度等为因变量,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各自变量的主效应、两两比较及交互作用.结果:共发放问卷242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有效回收率为98.8%.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效应中的专业、交互作用中的专业和职称影响工作量增加担忧程度;主效应中的年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交互作用中的年龄和所在地影响药学服务能力不足担忧程度;主效应中的职称影响电子处方接收能力不足担忧程度;主效应中的年龄、所在地,交互作用中的年龄和职称影响工作模式改变担忧程度.结论:建议零售连锁药店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药学人员药学服务水平以及接收电子处方能力的培训,增加专业药学人员数量,做好人员的合理分配,同时兼顾地区差异.

  • 我院门诊药房药品不良事件管理的信息化实践

    作者:曹文佳;杨婉花;阮晓芳;杨莉

    目的:促进门诊药房药品不良事件管理的信息化,减少用药风险.方法:从药房问题处方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记录及其报告两大信息化平台建设两方面,介绍我院门诊药房实施的药品不良事件管理的信息化实践,通过成功实时在线记录的调剂差错和不良事件数及门诊医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数等,评价实施成效.结果:我院开发的门诊药房药品不良事件管理模块,经使用后实现了对发药中"疑方"的实时在线记录、问题处方的查询汇总、药品不良事件的及时报告及电子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上报的功能;其实时且信息化地记录了我院门诊药房2017年4月-6月发生的148次调剂内差(占处方总数的0.035%)、2016年6月-2017年6月发生的15次药品不良事件(占处方总数的0.008‰),同期由门诊医师通过操作方便的电子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上报的门诊药品不良反应共计82起(占我院不良反应总数的36.94%).结论:信息化的建设,使我院门诊药房能及时记录相关的工作差错和不良事件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同时促进了门诊医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降低了用药安全风险.

  • 中药老字号配方及炮制技术保护现状及思考

    作者:李莉;姚峥嵘;王艳翚

    目的:为中药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法律保护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数据,分析中药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的主要类型、配方和炮制技术的法律特征,归纳专有技术的保护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中药老字号的专有技术中重要的当属配方和中药材炮制技术,其法律特征主要有实用性、价值性、秘密性和可传授性;中药老字号在保护专有技术方面,采用了如商业秘密、专利保护、行政保护等多种形式,但仍存在专利保护手段与专有技术保护不契合、商业秘密与信息披露存在冲突、行政保护手段逐渐弱化、中药老字号内部法律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通过采取专利制度与商业秘密综合性的保护手段、协调知识产权保护与行政保护手段、建立专有技术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等手段,寻求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保护的有效路径.

  • 2009年版和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对比及发展研究

    作者:沈怡雯;王永庆;张海涛;吴德芹;陈安九;孟玲

    目的:为我国医疗保险药品相关政策和目录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2009年版和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目录项目、药品分类(包括分类代码、分级与名称)、药品品种(包括新增品种、剔除品种)、药品剂型(包括新增剂型分类、调整剂型)以及支付和使用限制等变化,探讨其发展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结果:2017年版目录比2009年版增加"药品分类代码"项,减少"英文名称"项.药品分类代码中新设置"药品分类代码"项,分级由六级精简为四级,四级分类的编码和名称与解剖学-治疗学-化学(ATC)分类系统的前四级分类规律一致.2017年版收录药品品种2535个,较2009年版实际新增362个(化学药151个、中成药211个),此外,化学药剔除15个品种、转至中成药目录4个品种,中成药剔除11个品种、转至化学药目录1个品种.2017年版目录实际比2009年版多20个剂型、涉及31个品种,调整剂型的有231个(化学药143个、中成药88个).支付和使用限制的化学药从239个增加到302个、中成药从72个增加到115个.结论:2017年版目录增加了收载药品数量,扩大了临床用药范围,调整完善了目录分类结构,医保控费品种数呈增长趋势.

  • 医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策略探讨

    作者:王云龙;王琳茜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方法和用药指标制订后对医院用药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阳城区4家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5项用药指标(药品使用金额占医疗收入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收入比例、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收入比例)的制订、修订、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4家医院于2009-2014年期间对临床科室用药指标进行了初次制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重点以既往临床科室的实际运行指标为依据,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小组通过并执行;至2017年,用药指标制订后的修订次数为0.42~0.58次/年.在制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前,各医院5项指标大部分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4家医院5项用药指标分别控制在32%~41%、47%~53%、30~37 DDD、13%~20%、21%~32%,医院合理用药指标基本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笔者对用药指标制订、调整的主管部门,指标的初次制订方法、修订方法,特殊科室的指标的制订,指标制订后的管理措施等均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目前本地区4家医院在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和管理方面工作开展良好,有效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 医院药学信息化管理路径与效果评价

    作者:王作君;车云秀;韦平;张敬一

    目的:促进医院药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法:从药品供应、合理用药监管、药学信息传播等方面介绍我院药学信息化管理路径的实践情况,从工作效率、药品调配差错率和合理用药指标等方面对信息化管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实施的信息化管理路径,包括建立了药品采购、入库和保管体系,药品流通管理体系和合理用药监管信息化模块等,实现了采购计划的自动生成与发布、药品入库验收条码化、药品盘点与货位管理实时化、药品保障发放前移化、窗口发药核对扫码化、药品流通质量管理信息化、温湿度监控全程化,以及对不合理处方的事后、事中、事前干预,用药预警、患者用药实时监控和慢病用药管理等.自实施信息化管理后,药品入库发票录入及盘点时间缩短;在药品调配差错中,品种差错由2015年6-12月的0.0052%降低到2016年1-6月的0.0016%,同期数量差错由0.0069%降低到0.0016%,其余差错降为零;在2014-2016年的3年内,药费占治疗费比逐年降低,住院患者分别为26.62%、24.91%、24.36%,门诊患者分别为44.06%、42.10%、41.3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4.82%、44.14%、43.91%.结论: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药差错、促进合理用药.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作者:黎风;何梅;邵鑫;刘福

    目的:系统评价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学特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药物经济学文献,英文检索词包括"sodium-glucose-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 inhibitor""metformin""dapagliflozin""cost""benefit""utility""effectiveness""pharmacoeconomic""economic",中文检索词包括"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成本""效益""效用""效果""药物经济学"等,结局指标包括增量成本、增量效果、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经济学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4篇有效研究,均为成本-效果分析.达格列净在英国、希腊、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6个国家相比磺脲类降糖药经济性更高,ICER分别为€2709/QALY、€10494/QALY、€7939/QALY、€5433/QALY、€4767/QALY和€6094/QALY,均低于各国意愿支付阈值;达格列净在英国和希腊相比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经济性更高,ICER分别为€7200/QALY和€15120/QALY,均低于各国意愿支付阈值.结论:现有经济学研究显示,对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磺脲类降糖药和DDP-4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更具经济性.

  • UPLC-Q-TOF/MS法分析鉴定对叶百部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作者:董巍;巫秋萍;梁鑫;崔涛;潘虹

    目的:分析鉴定大鼠灌胃对叶百部碱后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阐明对叶百部碱的代谢途径.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0.3%羧甲基纤维素)与给药组(灌胃给予对叶百部碱,50 mg/kg),每组6只.分别采集大鼠灌胃给药后0.25、0.5、1、2、4、6、12 h的血浆以及给药后0~12 h、12~24 h的尿液和粪便并制备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和Triple TOFTM高分辨率质谱自带的软件联合分析、鉴定各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大鼠血浆中检测到4个化合物,包括1个原型化合物和3个代谢产物,在尿液中检测到4个代谢产物,在粪便中被检测到2个代谢产物,且代谢产物主要为Ⅰ相的水合代谢产物和羟基化代谢产物,未检测到Ⅱ相代谢产物.结论:对叶百部碱灌胃后在大鼠体内主要经水合、羟基化等途径代谢.

  • 新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明;刘杨;张永萍;徐剑;孙宜春;白志文

    目的:研究新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为寻求"减量增效(减量等效)"新组方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仙灵骨葆胶囊组(350 mg/kg)和新仙灵骨葆胶囊低、中、高剂量组(53、105、210 mg/kg),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在麻醉状态下制作右侧股骨中段骨折模型.待大鼠术后清醒,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每天给药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观察骨折处骨痂形成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骨折侧生物力学(骨折应力、骨压碎力)测量,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骨折侧骨折应力、骨压碎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骨折周围可见明显骨痂形成,骨小梁不成熟、排列混乱.与模型组比较,新仙灵骨葆胶囊高剂量组和仙灵骨葆胶囊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新仙灵骨葆胶囊中、高剂量组和仙灵骨葆胶囊组大鼠骨折侧骨折应力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新仙灵骨葆胶囊各剂量组与仙灵骨葆胶囊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骨痂面积均变小,骨折线变模糊,骨折痕迹基本消失,骨小梁数量增多;骨折处皮质层增厚,骨髓腔见大量毛细血管植入.结论:新仙灵骨葆胶囊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可有效提高骨生物力学强度,抑制炎症反应.

  • 大鼠酒精依赖或戒断后对丙泊酚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作者:张莉;谭华;罗晨禹;刘英海;巩固;吴畏

    目的:确定酒精依赖或戒断模型大鼠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观察2倍ED50丙泊酚对其的麻醉效果.方法:取50只SD大鼠根据乙醇消耗量是否大于3.0 g/(kg·d)分为饮酒组(n=23)和对照组(n=27),饮酒组大鼠持续自由间断饮用乙醇建立酒精依赖模型,对照组大鼠只给予饮用水进行乙醇洗脱,2组大鼠各随机选取16只采用序贯法确定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的ED50,首剂量为6.02 mg/kg;洗脱1周后,选取撤离乙醇24 h出现酒精戒断表现的饮酒组大鼠纳入酒精戒断模型,同法确定酒精戒断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丙泊酚ED50;洗脱1周后,观察酒精依赖组、酒精戒断组和对照组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倍ED50剂量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前爪翻正反射(FRR)消失时间、FRR复现时间和活动完全恢复时间]及其对应时间点和给药前的呼吸频率,考察给药后48 h的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和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每组10只.结果:酒精依赖模型大鼠丙泊酚的ED50为9.563 mg/kg,大于对照组的5.623 mg/kg;酒精戒断模型大鼠丙泊酚的ED50为4.086 mg/kg,小于对照组的5.297 mg/kg;与对照组比较,酒精依赖组和酒精戒断组大鼠的FRR复现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FRR消失时间和活动完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R消失时的呼吸频率均小于注射丙泊酚前、FRR复现时和活动完全恢复时(P<0.01).注射2倍ED50剂量丙泊酚后,酒精依赖组和酒精戒断组FRR复现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且酒精依赖组FRR复现时间长于酒精戒断组(P<0.05);酒精依赖组大鼠活动完全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和酒精戒断组(P<0.05);3组大鼠FRR消失时的呼吸频率均小于注射丙泊酚前、FRR复现时和活动完全恢复时(P<0.01),3组大鼠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酒精依赖后丙泊酚ED50增加,酒精戒断后ED50减小,2倍ED50剂量丙泊酚对其肝功能无明显毒性.

  • 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研究

    作者:陈润芝;尚雅云;李绮杏;黎醒;赵洁

    目的:研究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方法:建立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样品中柚皮苷、柚皮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柚皮苷(10 μmol/L)的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及代谢特征[表观渗透系数(Peff)、吸收率、代谢率].结果:柚皮苷、柚皮素在1.25~40、1.25~40 μ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0.9966),检测限分别为0.5、0.4 μmol/L,定量限均为1.25 μmol/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回收率及在HBSS液及其小肠、结肠灌流液中的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要求.柚皮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Peff分别为(0.28±0.19)、(0.71±0.17)、(0.30±0.02)、(0.59±0.19)(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率分别为(2.90±2.14)%、(6.38±3.61)%、(3.69±0.56)%、(6.64± 2.12)%(n=6);柚皮苷在大鼠4个肠段均可被代谢为柚皮素,代谢率分别为(2.98±1.51)%、(2.53±1.31)%、(2.24±1.33)%、(0.70±0.20)%(n=6).柚皮苷在十二指肠中的吸收率低,代谢率高,与结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在大鼠肠道渗透性差、吸收不佳;柚皮苷在大鼠肠道无特定吸收部位,在小肠和结肠中均可被代谢为柚皮素,但小肠的代谢率明显高于结肠.

  • 6种甘草酸盐乳膏中甘草酸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比较

    作者:涂碎萍;侯雅琴;边原;封永莉;李晋奇;张丽娟;陈璐

    目的:比较6种甘草酸盐乳膏剂中甘草酸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大鼠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6种甘草酸盐(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甘草酸单钾、甘草酸二钾、甘草酸三钠、甘草酸二钠)乳膏剂中甘草酸24 h累积渗透量,并计算其透皮吸收速率以评价6种甘草酸盐乳膏剂的透皮特性.结果:6种甘草酸盐在大鼠皮肤的24 h累积渗透量大小顺序为甘草酸三钠(23.933 μg/cm2)>甘草酸二钾(22.952 μg/cm2)>甘草酸二钠(15.424 μg/cm2)>甘草酸单钾(10.703 μg/cm2)>甘草酸二铵(9.557 μg/cm2)>甘草酸单铵(1.621 μg/cm2);经皮渗透速率快慢的顺序为甘草酸三钠[1.0102 μg/(cm2·h)]>甘草酸二钾[0.9745 μg/(cm2·h)]>甘草酸二钠[0.6412 μg/(cm2·h)]>甘草酸二铵[0.3999 μg/(cm2·h)]>甘草酸单钾[0.3628 μg/(cm2·h)]>甘草酸单铵[0.0726 μg/(cm2·h)].结论:6种不同甘草酸盐乳膏剂中,甘草酸三钠体外经皮渗透速率高.

  • 黄芪甲苷对D-半乳糖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晓霞;刘天龙;刘晶;刘小玲;张勇;肖云峰;刘小雷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D-半乳糖(D-gal)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Wistar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D-gal组(含5 g/L D-gal的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和黄芪甲苷低、中、高质量浓度组(分别先以含25、50、100μg/mL黄芪甲苷的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1 h,然后换为含有相应质量浓度黄芪甲苷和5 g/L D-gal的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48 h后细胞活性,分别采用Hoechst染色法(培养24 h)和流式细胞术(培养48 h)考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培养24 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和心房钠尿肽(ANP)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gal组细胞的活性以及细胞中Bcl-2 mRNA水平、Bcl-2/Bax比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Caspase-3、ANP mRN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D-gal组比较,黄芪甲苷各浓度组细胞的活性以及细胞中Bcl-2 mRNA水平、Bcl-2/Bax比值均升高,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Caspase-3、ANP mRNA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具有一定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对D-gal诱导的原代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中Bcl-2/Bax比值和下调细胞中Cas-pase-3、ANP mRNA的表达有关.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垂盆草总黄酮中8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王雪;蒋志涛;严国俊;邵珠莹;冯星月;潘金火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垂盆草总黄酮中金丝桃苷、槲皮苷、木犀草苷、山柰酚、槲皮素、芦丁、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ZOBAX SB C18,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45:55,V/V),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电离,离子源温度为400℃,脱溶剂温度为300℃,脱溶剂流速为600 L/h,毛细管电压为3000 V,雾化气压力为45 psi,工作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方式为负离子模式.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3批垂盆草总黄酮中8种成分的含量.结果:金丝桃苷、槲皮苷、木犀草苷、山柰酚、槲皮素、芦丁、木犀草素、异鼠李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0~640.0、0.5~32.0、4.5~288.0、8.0~512.0、50.0~3200.0、2.0~128.0、12.5~800.0、25.2~1612.8 ng/mL (r≥0.9914),检测限分别为5.0、0.25、2.25、4.0、25.0、1.0、6.25、12.6 ng/mL,定量限分别为10.0、0.5、4.5、8.0、50.0、2.0、12.5、25.2 ng/mL;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4.3%(n=6),加样回收率为95.9%~100.6%,RSD为1.5%~3.8%(n=6).3批垂盆草总黄酮中金丝桃苷、槲皮苷、木犀草苷、山柰酚、槲皮素、芦丁、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507.88~560.37、42.95~50.36、63.52~71.80、1695.10~1753.27、10569.28~10612.99、25.76~30.13、2795.22~2877.43、4869.55~4971.30 μg/g.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垂盆草总黄酮中8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 HPSEC-ELSD法同时测定白及多糖的分子量和含量

    作者:王川;张燕;李楠;李雅丽;刘江云;蔡培烈;郝丽莉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及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SEC-ELSD)法.色谱柱为TSK-GEL G4000 PWXL,流动相为纯水,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3批白及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含量.结果:白及多糖的重均分子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4.17~178.00 kD (R2=0.9855),BT07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5080~5.080 mg/mL(R2=0.9984),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1165、0.2740 m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n=6或n=7);白及多糖样品含量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100.20%(RSD=0.39%~0.64%,n=9).3批样品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4.28 min(RSD=4.35%,n=3),平均重均分子量为23.54 kD(RSD=3.78%, n=3),多分散系数(D,MW/Mn)范围为1.463~1.578,样品平均含量为93.4%(RSD=4.22%,n=3).结论:建立的HPSEC-ELSD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白及多糖的分子量和含量.

  • LC-MS/MS法同时测定回春育子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薛刚强;曹宝帅;高淑丽;张健;潘新艳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回春育子颗粒中9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色谱柱为Shim-pack XR-ODS C18,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其中阿魏酸、芦丁、丹皮酚、淫羊藿苷、五味子醇甲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监测;柚皮苷、毛蕊花糖苷、苦杏仁苷和原儿茶酸采用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负离子模式监测.结果:阿魏酸、芦丁、丹皮酚、淫羊藿苷、五味子醇甲、柚皮苷、毛蕊花糖苷、苦杏仁苷和原儿茶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995~500、25~1000、0.2459~250、5.1851~1000、0.9819~1000、0.2481~125、2.5104~250、10~2500、4.9997~1000 ng/mL(r≥0.9978),检测限分别为0.075、0.30、0.072、0.015、0.015、0.075、0.15、0.30、0.15 ng/mL,定量限分别为0.25、1.00、0.24、0.51、0.49、0.25、0.50、0.99、0.49 ng/mL;回收率在91.39%~103.56%之间(RSD为1.03%~3.67%,n=6),室温下48 h内稳定性试验的RSD为1.4%~3.4%(n=6).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回春育子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可用于回春育子颗粒的质量控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巴他赛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作者:冯菊;任凤英;杨晨;李江红;汪锡佳;陈林;石克金

    目的:建立测定卡巴他赛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水-乙腈-乙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20 μL.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3批卡巴他赛注射液的有关物质.结果:卡巴他赛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9~11.60 μg/mL(r=0.9998,n=7),检测限为2× 10-4μg,定量限为8×10-4μg;精密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的RSD<10.0%(n=6).3批样品单杂量为0.07%~0.08%,总杂量为0.26%~0.29%.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卡巴他赛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

  • 玉屏风散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对比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田梦菲;李文林;杨丽丽;黄莹;连紫宇;曹青青;马妍婷;王雅洁;陈涤平

    目的:系统评价玉屏风散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对比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CU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a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玉屏风散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试验组)对比第二代抗组胺药(对照组)治疗CU的疗效(总有效率、痊愈率、复发率)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4项RCT,合计34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OR=4.02,95%CI(3.03,5.34),P<0.001]、痊愈率[OR=2.25,95%CI(1.95,2.60), P<0.001]、复发率[OR=0.33,95%CI(0.26,0.42),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8,95%CI(0.71,1.37),P=0.92].结论:玉屏风散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CU在提高总有效率、痊愈率及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单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安全性相当.

  • 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对我院PIVAS工作的提升作用

    作者:陈雄斌;林思敏;杨威

    目的:提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方法:对我院PIVAS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通过比较优化前后6个月各工作指标评价其效果.结果:与优化前比较,系统优化后在医嘱审查上增加了自动审核重复医嘱的功能以减少人工审方工作量,在批次安排上设定多种批次生成规则以减少人工修改调整批次量,在标签打印与签名上增加了标签编号与签名功能以实现信息追溯功能,在配制扫描中采用了二维码扫描技术实现了输液状态的快速查询等.在每日工作量增加而工作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优化前与优化后日均人工审查医嘱数分别为956、257条,每日贴签摆药时间分别为180、135 min,每月出门差错数分别为3.6、2.5件.结论: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了PIVAS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 无梗五加果实3种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玉强;管美玉;孙建之;才谦

    目的:研究无梗五加果实3种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为明确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低、中、高质量浓度的无梗五加果实乙醇提取物(0.92、1.84、3.68 mg/mL)、粗多糖提取物(0.06、0.12、0.24 mg/mL)和精多糖提取物(0.04、0.08、0.16 mg/mL)分别作用24、36、48 h后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1.84 mg/mL乙醇提取物、0.24 mg/mL粗多糖提取物和0.16 mg/mL精多糖提取物分别作用24 h后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上试验均设阴性对照(只加细胞不加药物).结果:与阴性对照比较,无梗五加果实3种提取物均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P<0.01),显著降低G0/G1、G2/M期细胞的百分率(P<0.01),显著升高S期细胞的百分率(P<0.01),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P<0.05),其中以无梗五加果实乙醇提取物的作用为明显.结论:无梗五加果实3种提取物均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阻滞其细胞周期于S期,诱导其凋亡.

  • 蛇床子搽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韩雪;柴金苗;李钦青;王永辉

    目的:初步拟定蛇床子搽剂(简称为"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搽剂的性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搽剂中蛇床子素进行定性鉴别并对搽剂的相对密度、含醇量和pH值等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搽剂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3批样品均为红棕色液体,气香.在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2~0.9108、0.0062~0.1244 mg/L(r均为0.9996),精密度试验的RSD分别为1.38%、0.79%(n=6),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33%、0.41%(n=6),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83%、1.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3%、99.25%(RSD分别为1.29%、1.22%,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批样品中蛇床子素含量为2.20~2.35 mg/mL,欧前胡素为0.310~0.340 mg/mL.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蛇床子搽剂的质量控制.

  • 日本医蛭冻干粉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丁钊;肖凌;龚元;陈科力

    目的:建立日本医蛭(水蛭)冻干粉(简称"冻干粉")的质量标准,为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取3批冻干粉,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简称"药典")水蛭项下要求对冻干粉进行鉴别、检查和抗凝血霉素活性分析;通过大耐受量(MTD)实验来考察其毒性;通过设计温度、湿度和强光照射试验来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 nm波长)下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3批样品的平均水分含量为2.61%、总灰分含量为2.83%、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38%、pH为6.92、黄曲霉毒素总量为0.28μg/kg、抗凝血酶活性为257.0 U/g,除汞元素含量略高于药典水蛭项下限量外,铅、镉、砷、铜元素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MTD实验结果显示,给予以生药量计26.4 g/kg的冻干粉后小鼠未出现死亡及不良反应,此剂量为药典规定大用量的58倍.在20、40℃和强光[(4500±500)Lx]照射条件下,冻干粉的抗凝血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明显下降,在4℃条件下保存6个月其抗凝血酶活性仍符合药典要求;在高湿(相对湿度为90%、75%)条件下,冻干粉的吸湿性极强.结论:本研究按照药典标准对日本水蛭冻干粉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 不同栽培年限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

    作者:李心怡;陈玲;马逾英;邓薇

    目的:建立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含量的方法,探索不同栽培年限川桔梗药材中2种指标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一年生、两年生及三年生各10份川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果: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川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47%、3.01%、2.47%;桔梗皂苷D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23%、0.27%、0.33%;即一年生的样品中2种指标的含量均较低,二年生样品的桔梗总皂苷含量高,三年生样品桔梗皂苷D的含量高.结论:不同栽培年限的川桔梗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但二者间并未呈现相关性,建议选用栽培年限为二年生或三年生的药材.

  • 僵蚕两种入药形式下的化学成分溶出性能与抗惊厥作用比较

    作者:程雪娇;胡美变;刘玉杰;肖禾;吴纯洁

    目的:对僵蚕煎液和粉末冲服两种入药形式下化学成分溶出性能与抗惊厥作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为僵蚕入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僵蚕煎液和粉末仿生胃液的干浸膏得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煎液和粉末仿生胃液中草酸铵的含量,采用二喹啉甲酸法测定僵蚕煎液和粉末仿生胃液中蛋白质含量.取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阳性组(苯妥英钠,2 mg/kg)以及僵蚕煎液和粉末混悬液的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0.75、1.5、3 g/kg),每组20只;灌胃给药60 min后给予小鼠电刺激,记录小鼠惊厥率.结果:僵蚕煎液与粉末胃液溶液的干浸膏得率分别为22.08%、26.40%(P<0.05),草酸铵含量分别为11.22%、16.83%(P<0.0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39%、4.92%(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惊厥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惊厥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僵蚕粉末混悬液组小鼠惊厥率均低于同剂量煎液组.结论:僵蚕粉末仿生胃液中化学成分的溶出性能优于煎液,且僵蚕粉末抗惊厥效果较煎液好.

  • 丹参-降香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脂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作者:蔺瑞;段佳林;牟菲;赵美娜;李飞;苏晶;文爱东;奚苗苗

    目的:观察丹参-降香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脂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规饲料)、模型组(常规饲料)和丹参-降香油组(1 g/kg丹参+0.1 mL/kg降香油,拌食给药),连续给药8周.于实验第4周,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两组小型猪采用Ameriod缩窄环植入法建立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第8周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和宏观体征观察以确立模型成功.分别于实验第2、6、8周前腔静脉取血检测小型猪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apoB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于实验第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型猪血清中TC、TG、LDL-C、apoB和FIB水平升高,PT、APTT、TT缩短,HDL-C和apoA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降香油组小型猪血清中TC、TG、LDL-C、apoB和FIB水平降低,PT、APTT和TT延长,HDL-C和apoA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降香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具有降脂作用,并能改善血液凝血系统指标的异常.

  • 海南省汉族人群HLA-B*5801基因多态性与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云雄;吴丹娜;韩方璇;黄春新;彭文兴

    目的:探讨海南省汉族人群HLA-B*5801基因多态性与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住院的149例使用别嘌醇的患者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其HLA-B*5801等位基因,根据其不良反应情况分为耐受组和不良反应组,应用Woolf's公式计算比值比(OR),分析HLA-B*5801等位基因与别嘌醇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49例患者中耐受组133例,其中17.29%(23/133)携带HLA-B*5801等位基因;不良反应组16例,其中93.75%(15/16)携带HLA-B*5801等位基因.发生不良反应的16例患者中,13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1例为全身性损害,1例为胃肠系统损害,1例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携带HLA-B*5801等位基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高于不携带HLA-B*5801等位基因患者(OR:71.74,95%CI:9.02~570.55,P<0.000),其中发生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与HLA-B*5801等位基因也呈强相关性(OR:57.39, 95%CI:7.11~463.50,P<0.000).结论:海南省汉族人群HLA-B*5801等位基因与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具有强相关性,建议本地区汉族患者开始服用别嘌醇前先检测HLA-B*5801等位基因,有助于减少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药房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