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杂志

China Pharmacy 중국약방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0408
  • 国内刊号: 50-105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房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幸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愿超;孙雪林;胡欣

    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银屑病""生物""靶向治疗""Psoriasis""Biological""Targeted therap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2018年10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银屑病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913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目前,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T细胞靶向治疗药、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此外,随着银屑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很多新的作用靶点,如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抑制剂、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剂等可作用于新的靶点,均可能在银屑病中发挥治疗作用,这些靶点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研究点等提供新思路.

  • 代谢组学技术在抗结核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古秀娟;曾娅莉;邓建军;霍婷婷;王玉琳;杨洁

    目的:了解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MTB)代谢物及代谢途径检测的研究情况,为开发治疗耐药MTB感染的安全新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代谢组学""药物靶点""药物研发"等的中英文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12年-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从抗结核药物的新靶点(包括MTB脂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miRNA等途径)、新抗菌化合物的筛选(主要是抑制MTB呼吸链的抗菌化合物)及抗结核新药的临床前评价等3个方面总结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抗结核新药研发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获得相关文献948篇,其中有效文献40篇.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干扰脂代谢途径的相关酶或基因等(如分枝菌酸、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酰辅酶A合成酶、泛酸等),干扰能量代谢的异柠檬酸裂解酶,抑制氨基酸代谢途径中的色氨酸合成代谢途径、β-碳酸酐酶合成途径、丙酮酸激酶相关途径,抑制miRNA调控途径等均可作为抗结核药物研发的新作用靶点.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发现细胞色素bc1复合物QcrB的抑制剂Q203、QOAS,腺苷三磷酸合酶FoF1-ATP抑制剂,细胞色素AtpE抑制剂BDQ,二芳基喹啉(DARQS)等呼吸链抑制化合物,以及腺苷酸合成酶MbtA抑制剂、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Ⅱ抑制剂、蛋白酶ClpP和膜蛋白复合体3的抑制剂、脂肪酰基-腺苷一磷酸(AMP)连接酶FadD32和聚酮合成酶的抑制剂等抗菌化合物.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药物作用后机体的代谢变化,可为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安全性、疗效等评价提供技术手段.但目前对于代谢组学技术所获数据的处理方法尚不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此外,国内对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抗结核药物研发的研究范围较窄,且易漏掉对不稳定的小分子和大分子代谢物的分析,因此需结合蛋白质组学或转录组学以更高效、准确地为抗结核新药研发提供支持.

  • 狗脊的品种和产地变迁的本草考证

    作者:温子帅;李新蕊;齐兰婷;李嘉诚;马东来;郑玉光

    目的:通过对狗脊品种和产地变迁进行本草考证,为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从品种和产地变迁两个方面对狗脊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历代本草中记载的狗脊有3种,即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Smilax ferox Wall.ex Kunth)、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早记载的狗脊产地为河北(常山)太行山脉的山谷中.自汉代至今,狗脊的品种发生变化,其产地也由河北逐渐向四川、浙江等地变迁,现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四川、浙江等地.从汉代至今,狗脊的品种发生了变化;综合古籍文献的考证,清代吴其濬、张志聪等记载的狗脊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狗脊品种一致,均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

  • 遍地金的生药学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作者:杨兰;魏莹;张帆;许兴铭

    目的:为遍地金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遍地金""生药学鉴定""化学成分""药理活性""Hyperi-cum wightianum""Hyperium elodeoides""Chemical composition""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 ac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百链外文数据库检索平台、PubMed、EBSCO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2018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遍地金的生药学鉴定、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8篇,其中有效文献45篇.目前有关遍地金的生药学鉴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泌结构的形态特征、显微构造及类型鉴定和特征性差热图谱、近红外漫反射图谱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鉴定上.从遍地金及挺茎遍地金植物全草或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或检测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间苯三酚类、萘骈二蒽酮类、黄酮类、呫吨酮类、异戊烯基苯甲酮类以及挥发性化学成分等.遍地金具有抗抑郁、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抑郁方面.目前,国内外有关遍地金的研究较少,药学基础理论薄弱.今后有必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加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尤其是抗抑郁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加强药理活性机制研究,尤其是抗抑郁和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加强萘骈二蒽酮类化合物和异戊烯基苯甲酮类化合物抗病毒药理活性研究;加强对主要活性成分间苯三酚类、萘骈二蒽酮类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发现新化合物的研究;加强对鉴定方法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 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刘元芬;王亚晶;周咏梅;陈海燕

    目的:为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纳米给药系统""体外药物释放""体内外相关性""Nanoparticles""Drug release""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1年-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纳米给药系统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挑战、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主要方法、体外释放度的数学模型拟合以及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318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目前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纳米粒径的多样性和不均匀性、体内释放过程的多重性以及在体内易受到各种蛋白的影响等.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有透析法、离心法、流通池法、凝胶法、加压超滤法、扩散池法和原位法等,各有一定的优缺点.目前针对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对其进行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的文献也较少.今后可通过在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介质溶液中引入体内蛋白、在释放测定过程中设计模拟纳米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性、控制测定装置孔隙大小等方面减小对粒径的影响,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更加完善;通过进一步体外释药模型拟合、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更好地预测其体内行为.

  • 藏药三果汤散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作者:王文军;丁一;窦芳;郭奇彦;简宇凡;马阳;封小娜;刘阳欣;文爱东

    目的:为藏药三果汤散药效物质的确定、二次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三果汤散""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Sanguo Tang San""Triphala""Chemical constituents""Quality control""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7年-2018年5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三果汤散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22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该方由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3味药材组成,主要含有酚酸类、鞣质类、三萜类和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糖、降脂、抗辐射、保护肝肾损伤等药理作用.目前三果汤散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较少,现大多学者以没食子酸或采用对照药材对三果汤散及其单味药进行质量控制,而多成分同时测定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研究中多成分同时测定时选用的特征成分不统一,故专属性差,难以实现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此外,三果汤散已有的相关文献多为基础研究,缺乏临床试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故仍需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 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兴;任娟;詹燕;谭镭;阮佳;徐超群

    目的:了解白桦脂酸(BA)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的新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白桦脂酸""衍生物""提取""合成""药理作用""Betulinic acid""Derivatives""Extraction""Synthesis""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发表于2000年-2018年6月的相关文献,对BA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2414篇,其中有效文献62篇.BA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其中以化学合成法为主,其产率和产品纯度均较高;植物提取法主要适用于前期研究;生物转化法则具有绿色、选择性高的优点但产率较低,仍需进一步优化.BA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对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以及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杀伤作用;其还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高血脂等药理作用.通过对BA化学结构中的C-3、C-28、C-20位进行结构修饰或以白桦脂醇和BA为原料直接进行生物转化可获得不同类型、药理活性更强的衍生物.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明确BA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并侧重于开发具有良好药动学特性的高活性BA衍生物.

  • 欧盟药品加速审评政策及实证分析

    作者:李轩;杨庆;周斌

    目的:为我国新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深入改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分析欧盟药品加速审评政策的法律基础,并与其他同类政策进行比较;对加速审评流程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加速审评申请的递交前准备、许可前检查、申请的递交和评估等详细流程进行介绍.以Maviret为实例进行个案剖析,实证分析欧盟加速审评政策的应用效果.结果:加速审评是欧盟促进患者尽早获得新药的几项法律条款之一,与条件上市许可、同情用药、优先药物计划、孤儿药认定、医院豁免等政策一样作为在欧盟尽早获得新药的主要途径之一.当药物具备充分的治疗数据、具有重大公共健康利益和治疗创新性时,即有望获得加速审评.在欧盟法规(726/2004/EC)的基础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不断完善加速审评政策体系,相继发布了相关指导原则(指南)与加速审评程序的执行时间表,为该政策的切实落地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指导.一旦药物进入加速审评程序,则其审评时间将由标准审评程序的210日缩短至150日.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药Maviret从2017年1月20日开始加速审评,直到2017年6月22日获得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发布批准其上市许可的肯定意见,整个流程不到半年.结论:欧盟药品加速审评政策既有完善的立法支持,又有详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行时间表,能够加快一些公众急需的、具有特殊医疗优势的药品的上市速度.

  • 基于ABC-VEN矩阵分析法的某妇产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分析

    作者:陈晟;胡斌;薛小荣;李琼阁;潘京京;李海燕

    目的:了解某妇产医院的药品使用情况,以明确需要重点监控的药品种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关键-基本-非基本药物(VEN)分析法和ABC-VEN矩阵分析法对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使用药品品种、药品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需重点监控的药品种类.结果:按ABC分析法将药品分为A类、B类和C类,3类药品品种数构成比分别为6.08%、7.71%、86.21%,销售金额构成比分别为70.97%、19.07%、9.96%.按VEN分析法将药品分为V类、E类和N类,3类药品品种数构成比分别为36.51%、43.61%、19.88%,销售金额构成比分别为31.89%、33.89%、34.22%.按ABC-VEN矩阵分析法将药品分为Ⅰ组(AV类、AE类、AN类、BV类、CV类)、Ⅱ组(BE类、CE类、BN类)和Ⅲ组(CN类),3组药品累计品种数构成比分别为40.56%、44.43%、15.01%,累计销售金额构成比分别为77.29%、20.52%、2.19%.N类药品中AN类以中成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的销售金额构成比较高,分别为12.48%、7.92%;BN类以中成药销售金额构成比较高,为3.21%;CN类药品主要以中成药、性激素和生殖系统调节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较高,分别为1.14%、0.50%.结论:该妇产医院A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主体,应根据药品疗效进行优选;对V类和E类药品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政策,纳入更多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的品种;对N类药品的管控与合理使用应重点监控,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特别是AN类药品中的部分中成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类药品应列为重点监控品种.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雷霆;孙东旭;周军;魏海梁;张习禄;陈志国

    目的:研究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再以钕铁硼磁铁压轧大鼠背部制作溃疡创面造成DFU模型.将60只DFU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即生理盐水纱布组)、B组(凡士林纱布组)、C组(明胶海绵组)、D组(三七/白及胶海绵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纱布/敷料覆盖创面进行干预治疗,每1~2天换药1次.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分别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集创缘组织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创面组织中β-连环素(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R-脊椎蛋白3(Rspo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与A、B、C组分别比较,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创面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均明显增加;β-catenin、Rspo3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升高,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且除了干预治疗后第3天时的β-catenin和第7天时的GSK-3β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白及胶海绵可有效促进DFU模型大鼠溃疡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Rspo3的mRNA表达的上调和GSK-3β的mRNA表达的下调相关.

  • 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曹峰;刘杨;秦源;郑子安;葛玉红;唐阿梅

    目的:研究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甘草汤高剂量组(20 g/kg)、茯苓甘草汤低剂量组(10 g/kg)、联用组(茯苓甘草汤10 g/kg+多潘立酮0.004 g/kg)、多潘立酮组(0.004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灌胃冰稀盐酸建立FD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常温蒸馏水,其余组大鼠灌胃相应常温药物溶液(1 mL/100 g),每天1次,连续7 d.测定大鼠胃内残渣量以评价胃排空功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胃促生长素(Ghrelin)、P物质(Substance 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蛋白(Occludin)、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残渣量明显增多(P<0.01);胃黏膜组织中AQP3、Ghrelin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少,Substance P蛋白阳性表达较多;AQP3、Ghrelin、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ubstance P、V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胃内残渣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QP3、Ghrelin蛋白阳性表达较多,Substance P蛋白阳性表达较少;各给药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QP3、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V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茯苓甘草汤高剂量组、茯苓甘草汤低剂量组和联用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Ghrelin、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ubstance 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茯苓甘草汤可能通过对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QP3、Ghrelin、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的上调和Substance P、VIP蛋白表达的下调,从而改善FD模型大鼠水液潴留症状.

  • 晶型对落新妇苷纳米混悬剂体内外行为的影响

    作者:汪小涵;王聪颖;刘肖;沈成英;钟芮娜;申宝德;袁海龙

    目的:探讨晶型对落新妇苷纳米混悬剂(AT-NS)体内外行为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沉淀法和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两种AT-NS,即AT-NS1和AT-NS2,采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PDI);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电镜扫描技术(SEM)、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桨法对AT原料药、AT-NS1、AT-NS2的结构特征、外观形态及体外溶出度进行分析、比较.取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T原料药组、AT-NS1组和AT-NS2组,每组5只.分别单次灌胃相应药物混悬液120 mg/kg(均以水为溶剂),并于给药前(0 min)及给药后5、10、20、30、60、120、240、480 min自眼眶取血,以芦丁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AT的质量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AT-NS1和AT-NS2粒径分别为(212.48±0.32)、(226.36±2.29)nm,PDI分别为0.1293±0.0263、0.2547±0.0124.XRD分析显示,AT-NS1为无定型,AT-NS2为结晶型,两者的衍射峰均与AT原料药存在差异.SEM分析显示,AT-NS1和AT-NS2形态相似,均呈圆球状且大小均一;AT原料药为块状,粒径较大且大小不一.溶出度试验结果显示,1 h时,AT原料药、AT-NS1和AT-NS2的累积溶出度分别为4.54%、35.01%、12.22%;12 h时,三者的累积溶出度分别为24.01%、81.14%、64.69%;24 h时,三者的累积溶出度分别达到36.04%、84.87%、85.86%.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与原料药组比较,AT-NS1组和AT-NS2组大鼠的cmax、AUC0-∞以及AT-NS1组的t1/2z均显著升高,AT-NS1组大鼠的tmax显著缩短(P<0.05);与AT-NS2组比较,AT-NS1组大鼠的cmax、AUC0-∞、t1/2z均显著升高,tmax显著缩短(P<0.05).结论:将AT制备成NS后,可明显增加其体外溶出,并促进其体内口服吸收;且在短时间内,无定型NS比结晶型NS的溶出/吸收更快.

  • HPLC法同时测定雌激素类药物尼尔雌醇片和己烯雌酚片中主药含量

    作者:孙婷;张菁;刘云;姜建国;蒋凝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尼尔雌醇片和己烯雌酚片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流动相为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40:6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尼尔雌醇、己烯雌酚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01~0.5 mg/mL(r均为0.9999);定量限分别为187、192 ng/mL,检测限分别为56、58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1%(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3%~100.80%(RSD=0.52%,n=9)、99.20%~100.90%(RSD=0.58%,n=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雌激素类药物尼尔雌醇片中尼尔雌醇和己烯雌酚片中己烯雌酚的含量.

  • 新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Ibr-7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阎优优;张博;张琪;周冬梅;林能明

    目的:观察新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Ibr-7[依鲁替尼(Ibr)衍生物]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Capan-2细胞为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1、2、4、8μmol/L Ibr、Ibr-7作用48 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法检测1μmol/L Ibr、Ibr-7对不同剂量吉西他滨/紫杉醇(均分别为0.0625、0.125、0.25、0.5、1μmol/L)的增敏作用.采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1、2、4μmol/L Ibr、Ibr-7作用48 h后的细胞克隆形成情况,并记录细胞集落形成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或JC-1法检测2、4、8μmol/L Ibr-7作用24或16 h后细胞凋亡情况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并计算总凋亡率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比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相关凋亡蛋白[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Noxa、Bcl-2、Bax、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B淋巴细胞瘤xL(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1、2、4、8μmol/L Ibr、Ibr-7作用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各剂量Ibr-7组均显著低于同剂量Ibr组,且Ibr-7的半数抑制浓度显著低于Ibr(P<0.05或P<0.01).联用Ibr、Ibr-7后,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同剂量吉西他滨/紫杉醇单用组,且Ibr-7联用组显著低于同剂量Ibr联用组(P<0.05或P<0.01).经2、4μmol/L Ibr以及1、2、4μmol/L Ibr-7作用48 h后,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均显著减少,且各剂量Ibr-7组均显著低于同剂量Ibr组(P<0.01).经不同剂量Ibr-7作用24或16 h后,Capan-2细胞的总凋亡率(2、4、8μmol/L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比例(8μmol/L组)以及Noxa(2、4、8μmol/L组)、Bax(8μmol/L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ARP(8μmol/L组)、Bcl-2(4μmol/L组)、Mcl-1(2、4、8μmol/L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且8μmol/L Ibr-7组上述指标(PARP、Bcl-2相对表达量除外)均显著优于同剂量Ibr组(P<0.05或P<0.01).而各组细胞Bcl-xL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br相比,Ibr-7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且具有更强的化疗药物增敏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调细胞中PARP、Bcl-2、Mcl-1蛋白的表达,上调Noxa、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 生脉饮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对脾虚模型大鼠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作者:游宇;罗林;陈哲杰;林美斯;许何英;熊波;傅超美;谢恬

    目的:优化生脉饮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探讨生脉饮及其多糖对脾虚模型大鼠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并计算多糖提取率;以此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生脉饮多糖提取工艺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脉饮低、中、高剂量组(350、700、1400 g/L,按生药量计)和生脉饮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4.5、49、98 g/L,按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大黄水煎液10 mL/kg复制脾虚模型,每天1次,连续15 d.自第16天起,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等容水,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0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质量,并采用间苯三酚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血清D-木糖、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生脉饮多糖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1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3次提取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7.43%、7.64%、7.80%(RSD=1.01%,n=3).造模后,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均出现了大便溏稀、体形消瘦、食量减小等症状,且其体质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末次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除模型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的体质量以及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均较同组造模前或给药前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血清GAS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VI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生脉饮中剂量组和生脉饮多糖低、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以及生脉饮中、高剂量组和生脉饮多糖低、中剂量组大鼠血清D-木糖、GAS含量均显著增加,生脉饮各剂量组和生脉饮多糖低、中剂量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优化的生脉饮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生脉饮及其多糖可有助于恢复脾虚模型大鼠的肠道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肠道GAS、VIP等因子分泌有关.

  • 百里香醌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蔡伟;杨佳丹;高珊;李世琴;王述蓉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TQ)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MF)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Q低、高剂量组[5、10 mg/(kg·d)],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LPS复制MF模型,每天1次,连续3周.自造模第1天起,各给药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周.末次给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称定并计算其心脏质量参数[心脏质量指数(HW/BM)、左心室质量指数(LVW/BW)];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其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化学分析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肌胶原指标[羟脯氨酸(HYP)、Ⅰ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含量或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MF相关调控基因[Col-Ⅰ、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细胞核大小不一且排列紊乱,纤维增生明显;血清炎症因子含量,LVW/BW,心肌组织MDA、HYP、Col-Ⅰ、Col-Ⅲ含量以及Col-Ⅰ、Col-Ⅲ、TGF-β1、Smad3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Q各剂量组大鼠MF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Q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心肌组织MDA、HYP、Col-Ⅰ含量,TQ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LVW/BW,心肌组织MDA、HYP、Col-Ⅰ、Col-Ⅲ含量以及TQ各剂量组Col-Ⅰ、Col-Ⅲ、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TQ各剂量组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Q对MF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下调Col-Ⅰ、Col-Ⅲ、TGF-β1的mRNA表达有关.

  • 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下骨中miR-20b/VEGF和BMP2/Smad1通路的影响

    作者:梁桂洪;梁祖建;谢平金;潘建科;曾令烽;杨伟毅;黄和涛;韩燕鸿;刘军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软骨下骨中微小核糖核酸miR-20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1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川芎嗪防治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每组6只.对后两组大鼠通过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建立KOA模型.末次注射后第2天起,川芎嗪组大鼠灌胃川芎嗪混悬液(100 mg/kg)2 mL,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暴露大鼠双侧膝关节软骨进行大体情况观察.截取大鼠膝关节,进行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改良的Mankin's评分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软骨下骨组织中VEGF、BMP2、Smad1的mRNA表达和miR-20b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BMP2、Sma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大鼠的膝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ankin's评分显著升高(P<0.01);软骨下骨组织中BMP、Smad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miR-20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P<0.01);软骨下骨组织中BMP、Smad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miR-20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能修复KOA模型大鼠损伤的关节软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软骨下骨中miR-20b表达水平,促进VEGF mRNA降解继而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同时激活BMP-2/Smad1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 RP-HPLC法同时测定痢必灵片中6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徐阳;单柏宇;鲍慧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痢必灵片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没食子酸、芍药苷、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苦参碱、氧化苦参碱)、225 nm(没食子酸、芍药苷、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没食子酸、芍药苷、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5.28 mg/mL(r=0.9998)、0.125~12.54 mg/mL(r=0.9999)、0.013~1.33 mg/mL(r=0.9998)、0.169~16.94 mg/mL(r=0.9999)、0.048~4.77 mg/mL(r=0.9998)、0.072~7.16 mg/mL(r=0.9999);定量限分别为4.08×10-4、4.48×10-4、3.12×10-4、2.10×10-4、1.36×10-4、1.84×10-4 mg/mL,检测限分别为1.24×10-4、1.50×10-4、1.02×10-4、6.20×10-5、4.20×10-5、6.40×10-5 m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3%~101.43%(RSD=1.25%,n=6)、97.73%~102.26%(RSD=1.96%,n=6)、97.18%~101.41%(RSD=1.98%,n=6)、97.45%~102.11%(RSD=1.88%,n=6)、96.85%~101.07%(RSD=1.75%,n=6)、97.12%~102.64%(RSD=1.8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痢必灵片中6种成分的含量.

  • 颈腰康胶囊的抗炎消肿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作者:徐杰;姜文月;王雅俪;王美慧;魏晓雨;边雨

    目的:研究颈腰康胶囊抗炎消肿药效的物质基础,为该制剂的二次开发、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和技术改造升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溶剂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法对颈腰康胶囊进行组分提取分离,获得A组分(总体富集部位)、B组分(氯仿萃取部位)、C组分(水层部位)和D组分(60%乙醇洗脱部位).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以醋酸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考察颈腰康胶囊及其不同提取部位(A、B、C、D组分)的抗炎消肿作用,筛选功效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解析功效部位,鉴定其中所含化合物并进行组方药材归属.结果:B组分(氯仿萃取部位)+D组分(60%乙醇洗脱部位)对大鼠或小鼠的抗炎消肿疗效与颈腰康胶囊相当,提示二者发挥了协同抗炎消肿作用,是颈腰康胶囊的功效部位.UPLC-Q-TOF-MS检测及鉴定结果显示,B组分中含有士的宁、黄柏碱、杠柳苷元、石松四酮醇、11-羰基-β-乳香酸等13个化合物,分别归属于马钱子、防己、香加皮、伸筋草、乳香等药材;D组分中含有腺嘌呤、羟基红花黄色素A、黄柏碱、Neoeriocitrin、姜状三七皂苷R1等7个化合物,分别归属于地龙、红花、防己、骨碎补、牛膝等药材.结论:颈腰康胶囊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其氯仿萃取部位与60%乙醇洗脱部位可能共同为其抗炎消肿的功效部位,所含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及乳香酸类化合物.

  • 知母皂苷B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丁玲;胡毅;刘洁;安瑞娣;张作文

    目的:探讨知母皂苷B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经培养、鉴定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0μmol/L)以及知母皂苷B低、中、高剂量组(1、10、100μmol/L).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完全培养基1000μL,给药组给予含相应药物的完全培养基1000μ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法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复氧后,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对释放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中水通道蛋白4(AQP-4)、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LDH相对释放率以及AQP-4、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显著升高,细胞相对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LDH相对释放率以及AQP-4、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显著下降,细胞相对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知母皂苷B可明显降低细胞损伤程度、增强细胞活力,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AQP-4和IL-6、IL-1β、TNF-α的分泌有关.

  •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林巍;李美霞;卢伟;伍成德;马西淼;李礼;符芳永

    目的:系统评价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埃克替尼或埃克替尼联合常规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RCT,合计23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OR=1.64,95%CI(1.36,1.97),P<0.00001]、疾病控制率[OR=1.68,95%CI(1.39,2.04),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9,95%CI(0.48,0.72),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

  • 纳布啡用于术后镇痛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雷超;廖海燕;张朝辉;瞿星光;秦牧

    目的:系统评价纳布啡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纳布啡(试验组)对比其他镇痛药(对照组)用于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的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共计7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镇痛满意率[OR=1.11,95%CI(0.70,1.74),P=0.66]、恶心发生率[OR=1.20,95%CI(0.79,1.83),P=0.39]、呕吐发生率[OR=1.02,95%CI(0.69,1.50),P=0.92]、嗜睡发生率[OR=1.32,95%CI(0.47,3.76),P=0.0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OR=0.29,95%CI(0.14,0.58),P=0.0006]、呼吸抑制发生率[OR=0.21,95%CI(0.08,0.58),P=0.003]、尿潴留发生率[OR=0.05,95%CI(0.01,0.37),P=0.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纳布啡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

  • 国内外常用磺脲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中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情况分析

    作者:卫菁;蔡俊;李曼;张忠华

    目的:了解磺脲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中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情况,为促进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通过查询MCDEX软件(网络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Drugs@FDA以及DailyMed网站、欧洲药品管理局网站以及英国电子医药汇编网站,收集国内外常用磺脲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将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分为未标注磺胺类过敏事项、仅标注磺胺类过敏禁用、仅标注磺脲类过敏禁用以及同时标注磺胺类和磺脲类过敏禁用,并计算磺胺类过敏禁用的标注比例.结果:在174份国内药品说明书中有格列齐特67份、格列吡嗪48份、格列本脲23份、格列美脲23份、格列喹酮13份;不同的药品生产厂家在格列喹酮和格列本脲的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注磺胺类过敏禁用的比例分别为100%和95.65%;在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的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上存在较大分歧,标注磺胺类过敏禁用的比例分别为70.83%、65.22%、49.25%.在13份国外药品说明书中有格列本脲4份、格列吡嗪3份、格列美脲3份、格列齐特3份;有7份药品说明书标注磺胺类过敏禁用;但美国与欧洲磺脲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在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国内外磺脲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中磺胺类过敏事项标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对于磺胺类药物交叉过敏在磺胺类过敏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存在不同看法,反映出对于磺胺类药物交叉过敏存在较大争议.这需要从科研工作者、医药协会、药品生产厂家、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对磺胺类药物交叉过敏的研究,明确其机制和临床意义.

  • 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探析

    作者:李宁;李玲玲;李春晓;陈玉欢;李学林

    目的:探讨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为充实中药合理应用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挖掘的方法,以"十八反""十九畏""反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8年8月)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摘录和梳理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相关文献,就其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十八反是中药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词首载于《蜀本草》一书,是中药"七情"中"相反"的具体体现,且历代本草医籍中记载的十八反中药数量有所不同.十九畏是中药配伍的禁忌之一,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均存在"相恶""相反""相畏"混用的情况,且医家对十九畏的"七情"归属尚存有争议.无论古代本草医籍、现代医案医话、历版《中国药典》还是临床应用相关文献中,均存在十八反、十九畏药对的配伍应用.其中,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含十八反药对的成方制剂共8个品种,以川乌/草乌-白及/白蔹居多;收载含十九畏药对的成方制剂共9个品种,以丁香-郁金、肉桂-赤石脂居多.虽有医案或文献指出其可用以治疗危重病证和疑难杂病,且亦有研究初步证实了个别反药/畏药配伍的合理性,但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且研究证据强度不高、研究证据不充分,故仍有待加强基础研究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以保证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研究

    作者:许书慧;陈惠琴;范玉娇;陈朋伟;梅文莉;戴好富

    目的:分离、鉴定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并研究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反相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黄皮种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氢谱(1H-NMR)、碳谱(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以阿卡波糖、阿维菌素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分别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考察.结果:从黄皮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Ⅰ)、黄皮呋喃香豆精(Ⅱ)、Lansiumarin-C(Ⅲ)、Claucoumarin A(Ⅳ)、Clausenalansimin A(Ⅴ)、(E,E)-8-(7-羟基-3,7-二甲基-2,5-二烯基)补骨脂(Ⅵ)、Dihydroindicolactone(Ⅶ).在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化合物Ⅰ、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32.4±1.9)%、(37.1±6.0)%、(39.5±1.1)%;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化合物Ⅰ、Ⅳ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5%、47.9%.结论:香豆素类化合物Ⅰ、Ⅲ、Ⅴ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Ⅰ、Ⅳ具有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其中,化合物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Ⅳ的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均为首次发现.

  • 返魂草多糖中免疫增强活性有效组分的筛选及表征

    作者:周婷婷;朱迪夫;纪圣君;王春驰;贾东旭;李艳茹;唐燕

    目的:筛选并表征返魂草多糖组分中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有效组分.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返魂草浸膏(SCHE)多糖并制得50%醇沉样品(SCHE-1)和80%醇沉样品(SCHE-2).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含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含血清培养基)、脂多糖组(LPS,阳性对照,1μg/mL)以及SCHE-1、SCHE-2低、高剂量(0.5、1 mg/m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考察SCHE-1和SCHE-2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增强活性.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SCHE-1的分子量及其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前衍生化法测定SCHE-1的单糖组成.采用NaOH法对SCHE-1进行甲基化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LPS组及SCHE-1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的活性并显著提高细胞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P<0.01),SCHE-1是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有效组分.SCHE-1含中性糖40.05%、糖醛酸35.62%、蛋白质8.89%;SCHE-1为混合物,分子量范围为62~6119 Da,单糖组成主要为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和半乳糖;SCHE-1的中性糖连接方式以半乳糖的1→3、1→4和1→6连接为主,在1→3连接的O-6位上有分支,非还原末端主要为阿拉伯糖.结论:SCHE-1可能是返魂草免疫增强活性的有效组分,其主要由多糖类成分组成;SCHE-1可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释放IL-1β、IL-6、TNF-α而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骆驼刺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雪松;马晓玲;石磊岭;阿勒腾图娅;张大鹏;李宁;魏鸿雁

    目的:分离纯化骆驼刺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单体化合物,并探讨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骆驼刺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质谱、氢谱、碳谱等)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象,以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经各化合物不同剂量(均为6.25、12.5、25、50、100、200μg/mL)预处理后的细胞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筛选活性单体;采用划痕实验考察上述活性单体(均为50μg/mL)对HeL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金氏公式评价5-FU与上述活性单体分别联用[(3.125+6.25)、(6.25+12.5)、(12.5+25)、(25+50)μg/mL]的效果.结果:从骆驼刺正丁醇萃取物部位中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铆素(Ⅰ)、3′,4′,7-三羟基异黄酮(Ⅱ)、对甲氧基苯乙酸(Ⅲ)、4-羟基苯乙酮(Ⅳ)、橙黄胡椒酰胺(Ⅴ)、原儿茶醛(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FU和各化合物(5-FU:6.25~200μg/mL各剂量,化合物Ⅰ:12.5~200μg/mL各剂量,化合物Ⅱ:25、50、200μg/mL,化合物Ⅲ:6.25、100、200μg/mL,化合物Ⅳ:50、100、200μg/mL,化合物Ⅴ:12.5、25、200μg/mL,化合物Ⅵ:6.25~200μg/mL各剂量)均可显著升高细胞抑制率,且化合物Ⅰ、Ⅴ、Ⅵ的IC50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化合物Ⅰ、Ⅵ的IC50值相对较低.5-FU与化合物Ⅰ、Ⅵ组细胞的迁移距离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或P<0.01);5-FU分别与化合物Ⅰ、Ⅵ联用后,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相加或增强的协同抑制作用(增效指数均大于0.9).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骆驼刺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紫铆素和原儿茶醛是其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活性单体.这2种活性单体均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抑制作用,且与5-FU联用后的抑制作用强于两者分别单用.

  • 人工智能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基于Web of Scien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作者:凌曦;赵志刚;李新刚

    目的:了解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药学领域的研究概况、热点及前沿进展,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1998-2017年发表的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检索词为"Article"和"Proceeding Paper");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自带的分析检索结果及创建引文报告功能,结合CiteSpace 5.2.R1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目标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对该领域研究的发文量、共被引情况、主要研究国家/地区、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者、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得3674篇相关文献.1998-2017年期间该领域文献数量飞速增长;美国、中国、英国和德国因发文量大而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的国际合作明显较少,且缺乏优秀核心团队;从研究者角度看,该领域研究处于"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状态,缺乏团队合作.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AI技术的重要核心(机器学习算法)以及其在药学领域的主要运用(药物发现及设计),还有疾病或不良反应诊断分级、药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药物筛选或药效预测、药学数据库的建立等;近年来的研究前沿包括"分子对接""机器学习""Meta分析""精准用药""靶向治疗"等.结论:AI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是一个时效性极强的热门研究领域,其应用于医药产业开发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国际前沿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这需要我国药学工作者在做好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强与AI领域专家的的交流和合作,以适应AI技术与药学紧密结合发展的国际趋势.

中国药房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