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 중국신약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669
  • 国内刊号: 31-17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47
  • 曾用名: 新药与临床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唐希灿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长江流域2005-2010年注射用血凝酶使用和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杜绣琳;王宏敏;黄堃;吕静;倪力强;杜蕾

    目的 了解长江流域2005-2010年注射用血凝酶的使用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对长江流域5省市2005-2010年临床应用注射用血凝酶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时间、类型、临床表现及药物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74例,主要以全身性损害(33%)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为主,有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与晕厥、呼吸困难、胃肠道出血、视觉异常和胸闷等新的严重的与新的一般不良反应/事件情况发生.结论 建议企业注意修改说明书,补充具体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以引起临床使用注意.

  •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抗糖尿病肾病

    作者:杨竞;徐洋;金涛;李利生;龚其海;杨丹莉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对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模型组(n=12)和白藜芦醇组(n=12).链脲佐菌素(STZ) 65 mg· kg-1造模,白藜芦醇组自造模前1d至造模后28 d给予白藜芦醇5 mg· kg-1,ig,q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血尿素氮(BUN)水平,计算肾脏指数,HE、Pas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肾脏TGF-β1、Smad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连接蛋白(FN)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肾脏结构出现紊乱和间质纤维化,肾脏指数、空腹血糖和血BUN水平升高(P<0.01),TGF-β1、Smad2、CTGF、FN mRNA表达量均上调(P<0.05或P< 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大鼠体重升高,肾脏异常病理有所改善,而肾脏指数、空腹血糖和血BUN水平降低,TGF-β1、Smad2、CTGF、FN mRNA的表达水平也下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白藜芦醇能改善STZ诱导的DN,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有关.

  • 健康志愿者单次、多次口服美金刚片的人体药动学

    作者:杨明威;蒋俊毅;钱薇;林慧;肖大伟;张宜山;陈卫东;陶菲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美金刚片的药动学.方法 36名健康受试者分为三组分别服用盐酸美金刚片5、10、20 mg;5 mg组为多次给药组,多次给药方案为5 mgq48h×7d.以HPLC-MS/MS方法测定美金刚的血药浓度.以BAPP 3.0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美金刚片5、10和20 mg单次口服,Cmax为(9.32±2.41)、(20.40±4.93)、(41.17±6.10) μg·L-1;tmax为(9.00±5.79)、(9.63±5.33)、(8.05±4.10) h; t1/2为(57.17±10.50)、(56.03±12.86)、(57.6±9.69) h,AUC0-t为(675.85±128.68)、(1 456.80±477.35)、(3 092.66±561.65)μg·h·L-1.美金刚片5 mg多次口服,Css-min为(9.80±2.60) μg·L-1,Css-max为(21.65±3.58)μg·L-1,tmax为(6.15±3.12)h,t1/2为(48.33±11.60)h.美金刚单次给药,Cmax和AUC0-t与剂量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与单次给药相比,多次给药有较强的蓄积效应,蓄积因子R为2.31±0.73;不同性别之间Cmax、tmax、AUC0-t、CL、Vd有显著差异(P<0.05),但无临床意义.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MS/MS法简便、快速、专一、灵敏,适用于健康受试者单次及多次口服美金刚片的药动学研究.

  •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菁楠;顾明君;赵泽飞;陆灏;孙广滨;付晓红;刘连勇

    目的 观察口服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 血糖控制欠佳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维持原生活方式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西格列汀100 mg,po,qd;对照组加用格列本脲2.5 mg,po,qd,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末测定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mA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末,对照组FBG、2hPBG、HbAlc下降(P<0.05),BMI、Scr、血压、尿mAIb和ACR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除BMI、Scr无变化外,FBG、2hPBG、HbA1c、血压、尿mAIb和ACR均下降(P<0.05),血压、尿mAIb和A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共出现低血糖事件10例次,试验组出现4例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降低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尿mAIb和ACR水平,一定程度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 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于芸;韩如泉;岳云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5例.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F组予芬太尼3 μg· kg-1,S1、S2、S3组予舒芬太尼0.2、0.3、0.4 μg·kg-1,R1、R2、R3组予瑞芬太尼1、1.5、2μg· kg-1.观察诱导前1 min(基础值),插管前1 min,插管后1、2、3、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0)、心指数(CI)及心室加速指数(ACI).结果 各组患者均未发生肌肉僵直或通气障碍.F组各时间点HR、SV、CO、CI、ACI均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后除R1组外,各组MAP明显下降,插管后F、S1、S2、S3组回升至基础水平,R2、R3组仍低于基础值(P<0.05).S2、S3组诱导后HR明显减慢(P<0.05),插管后恢复至基础水平.诱导后R3组MAP低于F组,R1、R2组CO、CI、ACI低于F组(P<0.05).插管后1、2 min, R1、R2组CO、CI较F组低,R1、R2、R3组ACI低于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时,舒芬太尼0.2~0.4 μg· kg-1对心功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瑞芬太尼能加重丙泊酚引起的心肌抑制和低血压,应避免使用大剂量的瑞芬太尼,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 六肽对人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作者:龙丽辉;郭晴;韩旭亮;简亮;米燕妮;曹永孝

    目的 研究六肽对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受试志愿者肘前静脉血,以枸橼酸钠抗凝,分为空白对照组、六肽(终浓度1×10-9~1×10-5 mol· L-1)五个浓度受试药物组,以及依替巴肽(1×10-6 mol· L-1)、氯吡格雷(3×10-5 mol· L-1)、双嘧达莫(2×10-6 mol· L-1)和阿司匹林(2.8×10-4 mol·L-1)4个阳性对照组,每组6例,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NE)、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为诱导剂,比浊法测定人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诱导时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1×10-6 mol·L1六肽组对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98.81±2.25)%、(94.58±0.73)%和(33.46±5.5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ADP诱导时,1×10-6 mol· L-1六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物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P<0.01).六肽在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的IC50分别为8.91×10-8 mol· L-1、9.33×10-8 mol· L-1和4.17×10-6 mol·L-1,依替巴肽的IC50为1.00×10-7 mol· L-1.结论 六肽在体外具有抑制人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新型硫化氢释放型阿司匹林(ACS-14)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霖;张绘莉;王长谦;程纯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索新型硫化氢(H2S)释放型阿司匹林(ACS-14)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并与其母体药物阿司匹林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光比浊法,检测阿司匹林、ACS-14和H2S释放基团(ACS-17)对腺苷二磷酸(ADP,2.5 μmol· L-1)或凝血酶(0.1 U·mL-1)诱导的健康成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ACS-14(10、50、100、200 μmol· L-1)预处理60 min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63±5)%、(55±6)%、(43±3)%和(37±5)%;ACS-14(100 μmol· L-1)预处理10、30、60和120 min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也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为(47±4)%、(42±4)%、(45±5)%和(40±5)%;ACS-14(≥100 μmol·L-1,10 min、60 min和120 min)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等浓度的阿司匹林(P<0.05).ACS-14(100 μmol· L-1,60 min)可有效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结论 ACS-14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起效迅速而持久,且这种抑制作用显著优于阿司匹林.

  • 牛磺酸镁配合物对哇巴因致大鼠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异常的影响

    作者:赵临;尹永强;吴红;康毅;娄建石

    目的 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MCC)对哇巴因致大鼠心室肌细胞心律失常钠电流(INa)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5μmol· L-1哇巴因诱发细胞水平心律失常,实验分为正常组,100、200、400 μmol·L-1 TMCC组,胺碘酮(24.24 μmol· L-1)组,哇巴因(5 μmol· L-1)组,哇巴因+ 100、200、400μmol·L1TMCC组,哇巴因+胺碘酮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压钳模式下记录INa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INa密度(46.78±1.37) pA·pF-1相比,100、200、400 μmol·L-1 TMCC组INa密度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分别为(42.42±4.75) pA·pF-1、(39.71±1.63) pA·pF-1、(37.59±4.75)pA·pF-1 (P<0.05),胺碘酮组电流密度减少到(32.27±1.68) pA·pF-1(均P< 0.05).哇巴因组INa密度为(35.33±1.29) pA·pF-1,哇巴因+100 μmol·L-1 TMCC组能显著增加哇巴因诱导INa的减少,哇巴因+胺碘酮组INa密度减小到(28.47±1.65) pA· pF-1(均P< 0.05).结论 INa是TMCC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靶点之一,100 μmol·L-1 TMCC能够恢复哇巴因减少的INa,作用效果优于胺碘酮.

  • 连翘酯苷B对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活性的影响

    作者:钟海琴;张顺;蔡挺

    目的 研究连翘酯苷B对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活性的影响,探讨连翘酯苷B抗菌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10株临床对环丙沙星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用环丙沙星逐步诱导直至细菌MIC不再升高为止,将诱导后菌株作为实验对象,与连翘酯苷B共培养,采用溴化乙锭(EB)蓄积实验比较连翘酯苷B作用前后菌株外排泵活性的变化.结果 连翘酯苷B的亚抑菌浓度为512 mg·L-1.连翘酯苷B作用前后的菌株在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后胞内荧光量均明显高于各自未加CCCP的荧光量.有8株细菌不论加或不加CCCP,其经连翘酯苷B作用后的荧光量均高于连翘酯苷B作用前的荧光量;2株细菌在连翘酯苷B作用前后外排泵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排泵普遍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中,连翘酯苷B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的活性.

  • 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

    作者:尕丽娜;刘娟;张峻

    目的 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地氯雷他定5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地氯雷他定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 mL,隔日1次.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94%,对照组63%,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痊愈患者中,治疗组复发率9% (5/58),显著低于对照组(41%,16/39,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地氯雷他定,且安全.

  • 凋亡抑制蛋白及其拮抗剂研发进展

    作者:范应仙;张继虹;张宽仁

    凋亡抑制蛋白(IAPs)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内凋亡调节蛋白,与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及耐药性密切相关.线粒体释放的蛋白smac是一种抗凋亡拮抗蛋白,通过其N端四肽序列(Ala-Val-Pro-Ile,AVPI)与IAPs的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BIRs)结合,从而释放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s),促进细胞的凋亡.近年来以IAPs为靶点,研制有抗癌特异性的小分子IAP拮抗剂,寻找高效低毒的smac拟态物(smac-mimics)的治疗策略倍受关注.Smac-mimics的研发是近几年研究用于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IAPs作用机制及抗凋亡拮抗剂smac-mimics研发进展.

  • 基于药物体内处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DDCS)简介

    作者:刘维;杨丽;BENET Leslie Z.;翟所迪

    基于药物体内处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将目前FDA现行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作以改进,使用药物体内代谢程度作为渗透性的替代指标,对药物进行分类.该系统不但可以补充现有仿制药物生物等效性豁免的评审标准,还可以对药物在体内的各种特征进行预测.本文将对该系统作以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药物转运体在药物体内分布中的作用.

  • 替莫唑胺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作者:宁显明;张继虹;屠文莲;刘红

    神经胶质瘤是较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及辅以替莫唑胺(TMZ)的化疗已成为欧洲的一线治疗措施.TMZ烷化DNA产生06-甲基鸟嘌呤(06-meG)、N7-甲基鸟嘌呤(N7-meG)、N3-甲基腺嘌呤(N3-meA)等DNA加合物而发挥抗癌作用.TMZ的抗癌作用主要是由06-meG介导的,但肿瘤细胞DNA修复系统中06-meG-DNA甲基转移酶(MGMT)可以修复O6-meG而导致TMZ的疗效降低,同时TMZ抗癌作用需要完整的碱基错配修复(MMR)系统参与.N7-meG主要被碱基切除修复(BER)系统修复.TMZ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固有的或获得性耐药限制了TMZ在临床的运用.掌握TMZ的分子药理机制和耐药产生的机理可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延缓TMZ耐药性的产生.

  • 微透析在皮肤给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徐红燕;汤湛;王俏

    微透析能在微创的前提下进行取样,具有在体、实时、多位点取样和在线分析等优点.在皮肤给药系统研究中,特别是在药动学以及药效学研究中优势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微透析技术在皮肤给药药动学、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2009-2011年南京地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作者:房文通;顾凯;罗璨;戴惠珍;陶琳

    目的 评价南京地区2009-2011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南京地区2009-2011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排序及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南京地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及总DDDs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53%和32.39%.居于用药金额及DDDs排名前两位的产品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金额排序前3的厂商是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和深圳海滨制药厂;国产药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合资药和进口药的市场份额逐年降低,排名前3名的产品为泰能、美平、倍能.结论 2009-2011年南京地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逐年增长,应加强管控以降低细菌对药物的耐药产生速度.

  • 尼罗替尼治疗慢性髓样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作者:韩丹壘;郭静明

    尼罗替尼,主要用于新诊断为慢性髓样白血病(CML)的患者和大多数对于伊马替尼抵抗的CML患者.尼罗替尼作用优于伊马替尼,其优剂量,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选择仍然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众多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尼洛替尼治疗CML,主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心脏毒性等,本文就尼罗替尼治疗CML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作一综述.

  • 匹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作者:黄文军;谢伟;王明建;刘俊明;胡广梅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纳入125例轻中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测定基础baPWV以及相关生化指标,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4例)和匹伐他汀组(71例).常规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匹伐他汀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和匹伐他汀2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血压及baPWV.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匹伐他汀组的TC、TG和LDL-C显著降低,HDL-C升高(P<0.05).匹伐他汀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略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baPWV显著降低[(1 353.23±212.56) cm·s-1 vs.(1 419.87±202.16) cm·s-1,P<0.05].结论 匹伐他汀可有效调节血脂,降低baPWV,有利于血压控制.

  •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彭代辉;黄佳;李则挚;王勇;陈俊;洪武;苑成梅;易正辉;王志阳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和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抑郁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缓释片组(n=38)和缓释胶囊组(n=36),所有患者入组后的前4d每日早餐后顿服1片(粒)文拉法辛(75 mg)和模拟药,第5日开始顿服2片(粒)文拉法辛(150 mg)和模拟药.分别在基线期和治疗第1、2、3、4、6、8周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自评量表评估.以首次出现HAMD-17减分率大于50%为观察终点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在首次起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和缓释胶囊组各有27例和26例完成8周随访.缓释片组的有效率为71%,痊愈率为66%;缓释胶囊组有效率为67%,痊愈率为6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首次起效时间、对疼痛的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缓释片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缓释胶囊组为39%,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片对抑郁症状及伴发疼痛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均与缓释胶囊相当.

  • 我国国情对知情同意的影响

    作者:张维;彭莉;王靖雯;马忠英;文爱东

    知情同意起源于西方,自引入到中国后被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改变: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误解导致了知情同意过程的形式化,从而变成了手术前要求患者家属或临床试验前诱导患者签字的行为模式,逐渐偏离了知情同意的主旨,在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中引发了诸多困惑和不满.本文阐述了我国国情对知情同意的影响,为探讨如何更好的实施知情同意原则提供借鉴.

中国新药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