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신경손상여공능중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117X
  • 国内刊号: 42-17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47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王伟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磁共振成像在多系统萎缩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志坚;陈旭辉;车秀娟;张海鸥;吴军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多系统萎缩(MSA)及鉴别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MSA患者(MSA组)、20例PD患者(PD组)及1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MRI检查,观察脑实质萎缩、脑桥十字征、壳核外侧缘裂隙征、MCP高信号、壳核低信号,并测量所有受试者的MCP宽度。结果:所有MSA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小脑、脑桥、延髓、壳核萎缩,四脑室及桥延池扩大,其中15例(57.7%)可见脑桥十字征,6例(23.1%)可见T2像轴位MCP高信号,8例(30.8%)可见裂隙征,4例(15.4%)可见T2像壳核低信号。MSA组MCP宽度(6.4±1.4)mm明显小于PD组(9.2±1.1)mm与对照组(9.4±0.8)mm(均<0.01),PD组MCP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例MRI有脑桥十字征的MSA患者 MCP宽度平均为(5.3±1.0)mm,11例 MRI无脑桥十字征的 MSA患者 MCP宽度平均为(7.2±1.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MRI有助于MSA的诊断;MRI测定MCP宽度可作为鉴别MSA与PD的一个指标。

  •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平均体积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作者:武喆;韩登峰;张小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分析429例ACI患者(ACI组)和429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相关参数水平,并根据ACI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CI组分为轻、中、重度亚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的PLT水平显著降低(<0.01),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升高(<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MPV和FIB与脑梗死呈独立相关(=1.628,为1.427~1.857;=7.115,为4.981~10.164);FIB与MPV水平两者相互间无明显相关性。ACI组各亚组FIB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ACI患者FI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0.451,<0.01)。结论:FIB、MPV可能为引起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且FIB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 慢病毒介导的shRNA对大鼠脑纹状体GCDH蛋白的沉默效应研究

    作者:付溪;高洪杰;娄丽萍;高金枝;张文迪;罗小平

    目的:利用已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载体,检测慢病毒介导的GCDH基因沉默对大鼠脑纹状体GCDH蛋白表达下调的能力。方法:30只健康雄性刚断乳3~4周SD大鼠随机分为绿色荧光蛋白(GFP)对照病毒注射组(对照组)和GCDH慢病毒注射组(GCDH组)各15只。各组分别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定位纹状体组织后单侧给予GFP对照病毒2μL和GCDH慢病毒原液2μL。注射后14 d及1、3月,分别处死大鼠,并取注射区域的脑纹状体组织蛋白质通过Western blot及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纹状体GCDH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测定肝肾功能、血清有机酸及Rotarod行为学。结果:GCDH慢病毒注射14 d及1、3月后,GCDH组可检测到注射区域GCDH蛋白在脑纹状体区域表达有明显降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肝肾功能、血清有机酸及行为学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注射GCDH慢病毒到刚断乳3~4周SD大鼠脑纹状体,并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均检测到GCDH蛋白的表达稳定下调。

  • Tg-SwDI小鼠的筑巢行为研究

    作者:闵喆;王淑楠;吴军;黄晓江;方瑜;邱占东;张苏明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Tg-SwDI小鼠与同龄野生型(WT)小鼠筑巢行为的差异。方法:将小鼠按基因(Tg-SwDI和WT)和年龄(2~4月龄、10~12月龄、18~20月龄)分为6组,利用固有筑巢材料在群养小鼠家笼中进行集体筑巢行为实验,之后利用纸巾进行个体筑巢实验。结果:基因(F1,31=37.03,<0.0001)和年龄因素(F2,31=3.88,<0.05)对群体筑巢评分均有影响。Tg-SwDI小鼠与WT小鼠相比,各年龄组均有群体筑巢功能的下降。在个体筑巢实验中,2~4月龄和10~12月龄Tg-SwDI小鼠的个体筑巢功能下降不明显,18~20月龄组有显著变化。方差分析提示显著的基因(F1,135=23.64,<0.0001)和年龄(F2,135=15.46,<0.0001)影响。结论:Tg-SwDI小鼠可较早出现集体筑巢行为受损,可能反映其早期社交行为改变,与执行功能相关的个体筑巢行为较晚才出现明显下降。

  • SPECT联合血清S100β蛋白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亮;王文静;王前友

    目的: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联合血清S100β蛋白的检测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VCIND患者60例为VCIND组,30例体检合格者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脑SPECT检查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双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0.05);左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均较右侧rCBF明显降低(<0.05);VCIND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0.05)。结论:SPECT脑灌注显像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检测对早期发现VCIND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56例成年癫痫患者抑郁、焦虑的临床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梁艳玲;薛峥;康慧聪;朱遂强

    目的:分析总结成年癫痫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并评估影响焦虑、抑郁水平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6例成年癫痫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探讨成人癫痫的焦虑、抑郁比例和主要症状,分析性别、年龄、学历、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发作类型、颞叶癫痫、癫痫家族史、影像学、抗癫痫药物(AEDs)、体育锻炼等因素对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结果:56例患者中,抑郁者15例(26.80%),得分率高的3个单项为抑郁(93.33%),绝望感(86.67%),精神焦虑(86.67%);焦虑者17例(30.40%),得分率高的3个单项为认知功能(88.24%),紧张(82.35%)及焦虑心境(76.47%)。性别、起病年龄、癫痫家族史、有无运动习惯与抑郁、焦虑评分无明显相关;低学历、癫痫频繁发作、影像学有额颞叶异常的患者易伴发抑郁、焦虑(<0.05);年龄≥23岁、病程≥9年、部分性发作、颞叶癫痫、AEDs联合治疗则与抑郁相关(<0.05)。结论:成年癫痫患者伴抑郁、焦虑比例高,症状多样,尤其年龄大、病程长、部分性发作、颞叶癫痫、AEDs联合治疗则易伴发抑郁,低学历、癫痫频繁发作、影像学有额颞叶异常的患者需警惕抑郁、焦虑的可能。

  • 激光散斑成像监测C57小鼠皮质血流及光化学缺血变化

    作者:方瑜;邱占东;闵哲;熊永洁;胡文涛;黄梁江;张苏明

    目的:探索激光散斑成像(LSI)技术在监测C57BL/6小鼠脑皮质血流中的应用,初步观察光化学脑梗死模型的脑皮质血流改变。方法:采用8只8~10周雄性C57BL/6小鼠,麻醉后切开头皮置于LSI系统下观察脑皮质血流变化。5只8~10周雄性C57BL/6小鼠制作光化学梗死灶模型,分别在光化学造模前及造模后24 h观察脑皮质血流变化,同时5只8~10周雄性C57BL/6小鼠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结果:8只C57小鼠可以在不损伤颅骨的条件下实现较长时间的脑血流成像检查,具有较高成像质量,可以辨别脑皮质小血管血流变化。5只小鼠光化学造模取得成功,利用LSI可以观察到24 h后脑皮质梗死区血流量变化,部分小血管血流减少或消失。尼氏染色显示手术组小鼠皮质脑梗死形成。结论:LSI可以观察C57小鼠脑皮质血流变化,具有较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

  • 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照料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罗利俊;陈国华;笱玉兰;梅俊华;陈玲;潘晓峰;唐坤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照料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9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39例,其照料者随之分为照料对照组和照料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对照组照料者不作任何干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方剂治疗,同时照料治疗组给予系统的脑卒中健康教育、康复知识、技能培训及适当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8周、24周进行Barthel指数(BI)、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定;2组照料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8周、2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BI、QL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BI及QLI评分有明显差异(<0.05)。2组照料者抑郁41例(21.6%),焦虑55例(28.9%)。治疗后,照料治疗组抑郁、焦虑疗效明显优于照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料者的综合干预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明显改善患者及照料者的心理状态。

  • P2X4受体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

    作者: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细胞,当脑组织出现损伤时,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在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体内,均观察到在脊髓炎性病灶及小胶质细胞内,P2X4受体表达上调。本课题组进行在体和离体实验,用LPS活化小胶质细胞,观察P2X4受体在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膜片钳检测显示,在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内,P2X4受体活性增加。P2X4受体阻断剂可显著降低小胶质细胞的膜皱缩、TNFα的分泌、细胞形态的改变及LPS导致的小胶质细胞死亡。在体研究显示,LPS髓内注射后会诱发炎性反应,迅速导致小胶质细胞丢失;给予P2X4受体阻断剂可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的丢失,而P2X4受体激活剂则可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的丢失。海马齿状回的小胶质细胞特别容易被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激活。注射LPS后2 h,位于海马齿状回的小胶质细胞即被激活,大约24 h后死亡,P2X4受体阻断剂可减少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死亡。上述数据提示,P2X4受体对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存活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徐志鹏;黎红华;陈文军;武强;林琅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神经梅毒患者首发症状为痴呆3例、脊髓痨3例、脑梗死1例、脑膜炎1例、帕金森综合征1例和癫痫1例。10例患者的血浆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均呈阳性。腰穿脑脊液压力均正常,脑脊液蛋白增高9例,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4例。脑脊液TPPA阳性8例,RPR阳性5例。头颅MRI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部分患者脑内或脊髓多发散在长T1长T2信号。驱梅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神经梅毒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 加味菖蒲郁金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作者:李智杰;谢谢

    目的:观察加味菖蒲郁金汤联合艾司唑仑片对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30 d,治疗组口服艾司唑仑片15 d,自拟加味菖蒲郁金汤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对照组为84%,治疗组为有效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各项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味菖蒲郁金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 TREK-1通道活性改变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阳;孙谦;王伟;谢敏杰

    目的:观察双孔钾通道TREK-1活性改变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和干预组(25只)。建立大鼠光化学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注射玫瑰红,干预组侧脑室注射不同浓度(100μmol/L、250μmol/L、500μmol/L、1 mmol/L)亚麻酸(LIN),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正常生理情况下TREK-1在大脑神经细胞中的表达,TUNEL及 DAPI双标法检测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法检测 B 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正常生理情况下, 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大量细胞凋亡,Bcl-2/Bax值下降, p-erk蛋白增加<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cl-2/Bax值上升,p-erk蛋白降低(<0.05)。结论: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TREK-1激动剂LIN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上调Bcl-2与Bax比值,抑制erk磷酸化。

  •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颅内出血的抗凝治疗16例

    作者:刘艳;甘学军;关秀军;林丽晴;胡亚丹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合并颅内出血后应用抗凝药物的疗效及风险。方法:连续收集CVT合并颅内出血的住院患者16例,确诊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通过每周1次头颅CT观察血肿体积动态变化,动态MRV观察血栓再通情况,并记录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抗凝治疗前基线血肿体积为(13.9±3.7)mL,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周后复查头颅CT测血肿体积为(10.1±2.7)mL,均无血肿扩大,8例明显吸收,2周复查头颅CT血肿体积(5.2±3.3)mL,血肿均吸收≥75%。无严重出血性并发症,14 d MRV复查15例血管再通。结论:抗凝治疗是CVT合并颅内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尽早抗凝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 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作者:易兴无

    目的:研究脑卒中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脑卒中VD的发生率,及其与性别、文化程度、脑卒中临床类型、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脑卒中VD的发生率为23%,发生率与性别和文化程度无关;缺血性脑卒中致VD比例高于其他脑卒中致VD(<0.05);丘脑、额叶、颞叶、顶叶等部位病变致VD比例高于基底核病变致VD(<0.05)。结论:V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与脑卒中临床类型及病变部位有关。

  • 耳鸣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147例

    作者:张鸿雁

    目的:研究耳鸣患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及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47例耳鸣患者(294耳)的临床资料,并进行BAEP检查和分析。结果:本组耳鸣患者294只耳中,BAEP异常率为98.6%,轻度异常所占比例高,为66.7%;女性发病率较高,为59.2%;总体人群发病高峰为31~60岁,占73.5%。结论:耳鸣可早期引起脑干听觉通路的损伤。

  • 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L-6及TNF-α的影响

    作者:封林森;马建华;印佳;李晓兴

    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L-6及TNF-α的影响,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脑外伤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高压氧及依达拉奉治疗28 d。于伤后第1、4、14天检测各组血IL-6及TNF-α水平;伤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治疗组的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0.01);治疗后第4、14天,治疗组的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巨噬细胞参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梅其勇;白如林;黄承光;孙克华;侯立军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病理性局限性扩张产生的瘤样突起,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在我国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缺血性疾病和高血压脑出血。确切的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目前尚属未知。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并无定论,通常认为是由遗传因素、血流动力异常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剪切力和炎症被认为是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动脉瘤壁中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有单核巨噬细胞,且可以分泌多种炎性因子以及活性物质,削弱或者破坏动脉瘤壁。本文对巨噬细胞的浸润、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及巨噬细胞的趋化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颅内动脉瘤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展望

    作者:汤荡;龙江

    目前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中,显微外科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颅内外动脉搭桥占主要地位。笔者根据颅内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大小、形状、数量、病理(血栓及钙化情况)、患者身体状况临床分级及对手术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来实现对患者的佳治疗。本文重点探讨颅内动脉瘤3种手术手术方法的适应症、手术方式、预后等。

  • 桥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尼沙古丽·吐尔逊;朱沂

    桥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活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本文对桥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进展做一综述。

  • 周细胞在神经血管单元中的作用

    作者:余颖;喻志源;谢敏杰;王伟

    周细胞是神经血管单元和血脑屏障的重要细胞成分,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作为微血管的构成成分之一,周细胞参与脑血流的调控、神经血管生长的调节、神经血管单元稳态的调节和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调控,此外周细胞还具有免疫吞噬、迁移和干细胞潜能。

  • 常见毒品对大脑神经元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皮明山;吴钰祥;茹琴;李超英

    随着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常见毒品对大脑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包括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氧化应激带来的细胞损伤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细胞凋亡等;对损伤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的检测也是对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之一。本文通过系统阐述常见毒品对大脑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对不同毒品造成相应脑区的损伤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神经元保护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28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胡胜;竺永健;刘强;吴勇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是较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早期缺乏特有临床征象,但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突然恶化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我院共手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6~68岁,平均45.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5~4.5 h,平均2.8 h。致伤原因为交通伤13例,高空坠落伤6例,暴力打击伤6例,跌倒伤3例;致伤部位为枕部17例,额部7例,其它部位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呕吐,伤后短暂昏迷6例,昏迷-清醒-再昏迷5例,持续昏迷2例。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13~15分9例,9~12分12例,6~8分5例,3~5分2例。枕部头皮损伤12例,一侧锥体束征4例,双侧锥体束征2例。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2例。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并于受伤后3 d内每6~12 h复查,3~7 d每24 h复查,7~10 d每2~3 d复查头颅CT。如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则立即复查头颅CT。首次头颅CT示双额叶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影,并且混杂有片状低密度影。4例血肿量>30 mL,中线结构偏移>1 cm;其余24例,血肿量6~10 mL,中线结构偏移0.5~1 cm 3例,<0.5 cm 21例。侧脑室前角受压6例。合并颞叶脑挫裂伤4例,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1例。复查头颅CT示,原点片状出血融合扩大,血肿体积9~17 mL,侧脑室额角受压19例,环池受压10例,消失2例,中线结构偏移较前增加>0.5 cm者7例,脑水肿范围较前增加10 mL者8例。

    关键词: 脑挫裂伤 诊断 手术
  • 奋乃静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比较

    作者:霍云翔;王敏

    老年期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认知功能缺损、社会功能减退和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senile dementia ,BPSD)。约80%~90%的老年期痴呆患者会在某个时期发生BPSD[1,2]。BPSD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但BPSD可被逆转。本研究观察比较奋乃静和喹硫平治疗BP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 帕金森病患者40例血浆尿酸水平分析

    作者:李洪亮;沈雪峰;黄文忠;王守勇;薛永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系其发病基础。有研究表明,PD患者大脑基底核区的尿酸水平降低[1]。高血浆尿酸水平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阻止PD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2]。本研究观察P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患者性别、病程、不同起病症状之间的关系。

  •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

    作者:陈义勇;杨昌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2012年11月28号15:00因“左侧头面部撞伤后出血,意识不清2h”急诊入院。入院前2h因交通事故摔伤左侧头面部,当即意识不清,额面部、口腔出血不止,四肢强直痉挛,小便失禁。急诊颅脑CT提示颅内双侧基底核、小脑多发片状高密度影,左侧裂池、小脑幕密度增高。CT报告诊断:颅内多发高密度影(甲旁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见图1。家属代诉患者有癫痫病史20余年,长期口服卡马西平片100 mg,qd,平时动作稍慢,生活能自理,智力正常,无其他病史。体检:发育正常,急重面容,体温37.1℃,脉搏90次分,血压140/86 mmHg(1 mmHg=0.133 kPa);浅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为7分;左侧额部、眶面部、上唇散在挫裂伤,已清创缝合,强疼痛刺激睁眼,含混发音,瞳孔正常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耳鼻腔无出血,颈项强直,四肢强直痉挛,双手指间关节屈曲,双足跖屈强直。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轻度肌紧张,四肢未引出病理征。急查床边心电图和胸腹彩超未发现异常。急查血钾3.50 mmol/L,钠139.0 mmol/L,钙1.42 mmol/L,磷1.62 mmol/L,血常规血象高。立即予以10%葡萄糖酸钙60 mL加入5%葡萄糖盐水静滴,常规脱水、补液,神经营养治疗。患者第2天继续补10%葡萄糖酸钙40 mL,患者逐步清醒,反应迟钝,能部分回答问题,可少量进食,仍四肢肌张力高,右上肢可部分活动,小便失禁。复查血钙1.67 mmol/L,肝肾功能正常,化验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3.95 pg/mL。临床诊断:中度颅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第3天复查颅脑CT加腰椎、骨盆X线片,提示颅内出血大部分吸收,腰椎、双侧髋关节骨质唇样增生。告知家属停用卡马西平,每天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40~60 mL,常规营养支持治疗,隔日复查血电解质,患者逐步恢复反应能力,肢体肌张力好转,饮食正常,协助下大小便,间断尿床,床上坐起,搀扶下床边站立。监测血钙波动性上升,入院3周升至1.91 mmol/L,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进食后恶心、呕吐现象,停用静脉补钙。予以高钙片2.5 g,bid,阿法骨化醇7.5μg, ;qd,患者逐步好转,恢复饮食,体力增强,家属扶持行走。住院41 d出院,出院前测血钙1.73 mmol/L,磷1.84 mmol/L,铁5.5μmol/L。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未出现癫痫表现,出院后家人看护下生活能自理。

  • 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1例

    作者:张正洪;阎平建;刘建光;胡博;佟德华;周青珍;王峥;何宏生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腹痛、胸闷1d,加重伴头晕7h”入住我院急诊科。高血压病史1年余,血压高达180/120mmHg(1mmHg=0.133kPa),5年前曾患“脑梗死”未留后遗症。入院查体:体温36.2℃,血压150/91mmHg,神志清楚,痛苦病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下肺呼吸音减低,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脏查体正常。腹稍胀,肠鸣音活跃,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压痛,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

  •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1例报告并文献学习

    作者:肖君;陈博;田代实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hronic progressive extemal ophthalmoplegia ,CPEO)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眼睑下垂及眼球活动障碍,特别是上转障碍为特征的线粒体肌病[1]。部分患者可有咽部肌肉和四肢无力,而且对新斯的明试验不敏感。本文报告1例如下。

  • 椎动脉夹层致Wallenberg综合征1例

    作者:周群;朱幼玲;朱双根;翟登月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公司职员。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 h余”入院。患者发病前1周前曾有急刹车导致剧烈转头动作,后出现颈部疼痛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1年余,高血压180/110 mmHg (1 mmHg=0.133 kPa),未曾口服药物治疗,曾有高血脂病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无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无脑卒中家族史,近期无发热史。查体:BP 165/105 mmHg;神清,答题确切,言语清晰;左额纹变浅,左眼裂变小,左眼睑下垂,左瞳孔直径约2 mm,右瞳孔直径约3 mm,光反射灵敏,两眼水平眼震(+),活动自如,左鼻唇沟稍浅,口角稍右歪,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面部针刺觉减退,右侧肢体针刺觉减退,双侧巴氏征(-);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免疫组合检查未见异常;自身抗体、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提示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示:左侧延髓下端背外侧脑梗死,见图1A;颈部MRA提示:左侧椎动脉V4段血管显影不清。后行 DSA检查提示:LVA V3~V4段动脉管壁不规则,节段性血管狭窄,呈不规则的增粗和变细交替出现的“珠线样”改变,见图1B。诊断考虑左侧延髓下端脑梗死,左侧椎动脉夹层。入院后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清除自由基、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10 d后改口服华法林3.75 mg, qd。患者病情稳定,2周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Ⅴ-级后出院。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撰稿要求

    作者:《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 更正启事

    作者:

    刊登于本刊2013年第8卷第6期391页的卷首语《神经生长因子研究方兴未艾》中的专家简介特进行如下更正。
      专家简介杨雄里,1941年10月14日出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06),国际学术杂志“Progress in Neurobiology”编委(2000~),“辞海”副总主编(2000~)。1963年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1980~1982年在日本进修期间获学术博士学位。1963~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1988~1999年任所长。1985~1987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贝勒医学院从事合作研究。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0~2010),脑科学研究院院长(2006~2008)。曾任《生理学报》主编(1988~2002),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1998~2002),《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1998~2004),《中国科学》编委(1998~2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1999~2004),“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neces”顾问编委(2000~2010),亚大地区生理学联合会(FAOPS)秘书长(2006~2011)。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 来稿统计学处理要求

    作者:《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木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依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公告

    作者:《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提高本刊刊登论文的质量,禁止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本刊出现,本编辑部从2011年1月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投稿到本刊的论文进行检测。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①抄袭剽窃他人成果。②伪造篡改实验数据。③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④重复发表论文。⑤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⑥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⑦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