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피부성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709
  • 国内刊号: 12-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温海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张亚静;鲁永梅;由长辉

    目前应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1].笔者于2012年8月使用LED光动力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治门诊病例80例,均来自本校学生.入选标准:符合中、重度痤疮诊断标准(Pillsbury痤疮分类法[2]Ⅱ-Ⅳ级).排除标准:(1)轻度痤疮;(2)光敏患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血液病和免疫性疾病患者.所有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30岁,病程3个月~7年,中度17例,重度16例,集簇型7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28岁,病程1个月~6年,中度18例,重度17例,集簇型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痤疮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布瓦杰尔·亚克亚;迪丽努尔·阿布杜热依木;吴秀娟;普雄明

    目的 观察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为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患者先用CO2激光去除病变组织,再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患处行照光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对照组20例为单纯CO2激光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在治疗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以评价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1周后评估皮损均完全清除.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6.25%,对照组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35.00%.2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鲍温样丘疹病是一种安全有效,能降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案.

  • 补肝肾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卫国;朱丽丽;江明;孙亚娟

    目的 探讨补肝肾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采用补肝肾法自拟中药方联合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用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为期12周,治疗结束后4,8,1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92.50%,对照组总显效率7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结论 补肝肾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 观察七味解毒活血膏在寻常型天疱疮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李雅琴;杨帆;郭新春;刘孝兵

    目的 观察傣药七味解毒活血膏在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皮肤科临床诊断寻常型天疱疮的患者15例,取背部中轴两侧面积相当皮疹进行对照观察,皮疹为大疱破溃后形成,表面渗血渗液,伴疼痛.两侧每天换药2次,均采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洁创面,搽丙酸倍氯米松软膏,左侧使用激素量为右侧1/2,另1/2加用七味解毒活血膏.进行1~20d对比观察.结果 七味解毒活血膏与激素药膏合用优于单纯使用激素药膏的效果,皮损在愈合和渗液减轻方面均取得理想效果(P<0.05),减轻疼痛也较单纯使用激素药膏好(P<0.05).结论 七味解毒活血膏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表皮破损可起到积极效果.

  • CO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及照射中波紫外线治疗难治性白癜风3例

    作者:邱实;郑涵;樊奇敏;胡慧丽;许爱娥

    目前国外已有文献证实,激光磨削或饵激光联合外用药物及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难治性白斑有较好的疗效[1-2].由于激光磨削及饵激光作用于皮肤产生损伤后愈合较慢,因此,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得宝松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及照射NB-UVB治疗难治性白斑.

  • 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二期梅毒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锐利;雷旭光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治疗二期梅毒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 123例二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65例,采用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B组58例,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1次/周,共3次.随访2年,复查梅毒血清学试验(TRU ST)滴度.结果 头孢曲松钠(A组)l周内皮损消退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内皮损消退率略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清转阴快,在治疗后1年内全部转阴,A组血清学治愈率高,在治疗后3,6,9,12个月TRU ST滴度转阴率分别为72.3%、90.8%、96.9%、100.0%,随访至2年时,2组患者的TRUST滴度转阴率分别为100.0%和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曲松钠治疗二期梅毒皮疹消退快,血清TRUST转阴率高,高效、安全,治疗二期梅毒疗效略优于苄星青霉素.

  •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46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丽娟;陈晴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口服自制中药汤剂配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湿疹患者4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9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湿疹诊断标准[J]146的急慢性湿疹,且辨证分为湿热证、脾虚证、血虚证3型.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无高血压、低血钾症,心肝肾功能无显著异常者;③近1个月无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或外用过类固醇制剂.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4.42岁,平均病程6个月(3d~11个月);对照组49例,男24例,女25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1.21岁,平均病程7个月(2d~1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③不按本方案治疗或中断本治疗方案者.

  • 复方黄柏液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徐月明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外用复方黄柏液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组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2组患者连续治疗和观察随访2周.结果 治疗组第1、2周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少且轻.结论 复方黄柏液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湿疹安全有效.

  • 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与部位分型及病程的关系

    作者:刘邦民;坚哲;李春英;高天文

    目的 总结分析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与发病部位分型及病程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取21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现代医学发病部位分型及病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1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中,肝郁气滞证比例高(40.09%);肝郁气滞证中蝶形型所占比例高(54.17%),脾虚湿蕴证中面下部型比例高(33.33%),与泛发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肾阴虚证中蝶形型比例低(12.50%),与泛发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阴虚证中病程>5年者显著高于病程≤5年者(P<0.01).结论 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主要以肝郁气滞证为主,且中医证型与部位分型及病程有一定关系.

  • 养血健脾润肤法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影响

    作者:陈保疆

    目的 观察养血健脾润肤法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的(IL-18)影响.方法 64例A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口服养血健脾润肤中药,4周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8水平.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23.3%,治疗组有效率为58.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t=10.32,P<0.01).结论 养血健脾润肤法治疗AD疗效确切,可以降低患者血清IL-18水平.

  • 中波紫外线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害

    作者:王申;周炳荣;刘娟;张丽超;吴红巾;易飞;胡燕燕;张家安;马立文

    目的 观察细胞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孵育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随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经过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孵育的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细胞中的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也均高于对照组.上述现象可被抗氧化剂所逆转.结论 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可通过释放可溶性活性物质,对周围正常成纤维细胞造成氧化损害.

  • 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柯丹;万远芳;刁庆春

    目的 评价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住院的273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73例非银屑病(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性别、年龄、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并发肝肾异常等情况,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银屑病组血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银屑病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肝酶异常、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比例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患者并发M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屑病患者多种代谢指标均增高,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升高,并与严重程度相关,控制代谢异常有助于银屑病的控制.

  • 丝状疣合并葡萄酒样痣1例

    作者:李淑;罗瑞静;彭勇;王英杰;武宗琴;刘杰;庞青;柴维汉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颈部赘生物3个月余,于2013年10月25日就诊.患者自出生时发现左侧颈部出现红斑,随着年龄增长,红斑逐渐增大至成年,并出现结节状,未治疗.近3个月来发现颈部出现赘生物,渐增多、增大.来本院就诊.体格检查: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片状红褐色斑,数个孤立米粒和黄豆大小的结节,部分融合,数个丝状突起.见图1、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均未见异常;患者拒绝病理检查.

  • 耳廓斑块状粟丘疹1例

    作者:路荣;周立奉;俞长玺;赵小惠;王春梅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主因双耳廓丘疹2年余,于2011年7月8日就诊.2年前,患儿双耳廓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粟粒大白色丘疹,偶有轻度瘙痒感.此后皮损逐渐增多融合成斑块状.追询病史,患儿无冻疮史及外伤史,无局部用药史,无家族史,但有经常性自行揪扯双耳的嗜好,发病后未诊治.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耳廓内侧及外侧皮肤均可见浸润性淡红色斑块,其上散在分布较多粟米至谷粒大白色丘疹,夹杂少许黑头粉刺.白色丘疹质地坚硬,局部无压痛及破溃,挤压皮损后有白色乳状物排出,双耳廓以外部位无类似皮损,面部无痤疮,见图1.斑块内白色内容物病理检查示:大量板层样角化物,见图2.

    关键词: 粟丘疹 斑块状 耳廓
  • 色素性指节垫1例

    作者:马晨丽;杨高云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双手双足部分关节处起疹5年,逐渐加重,于2013年8月1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5年前右手食指伸侧远端关节皮肤无明显诱因逐渐变粗糙、肥厚,呈黑褐色,无痛痒,之后于双手其余手指关节处伸侧皮肤相继出现类似皮疹.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均未给予明确诊断,未做治疗.2个月前双足部分足趾关节出现类似皮损.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病例.

  • 呈带状分布的小汗腺螺旋腺瘤1例

    作者:万川;苏晓红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因左侧颈部红色丘疹4年,于2012年7月16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颈部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增多,呈单侧分布,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既往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见数个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质中,呈单侧带状分布,见图1.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胸部X线片、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数个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瘤细胞团块,见图2.瘤体组织由2种细胞组成,一种细胞核大、淡染,位于瘤细胞团块中央,另一种细胞核小、深染,排列在瘤细胞索周边,其间有淋巴细胞浸润,并见导管分化,见图3.诊断:小汗腺螺旋腺瘤.转外科切除患者皮损,目前仍在随访中.

    关键词: 螺旋腺瘤 小汗腺
  • 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1例

    作者:杨盼盼;杨岚;王萍;王莒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面部、四肢起褐色斑片3年,于2013年11月25日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内侧起皮疹,自行外用“卤米松”后疗效不明显,皮疹逐渐发展至四肢,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行皮肤病理检查后诊为“汗孔角化症”,先后予“维甲酸、雷公藤多苷、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环孢霉素、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口服,外用“尿素软膏、卤米松、地奈德、他克莫司”等,病情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关节痛”病史多年,未明确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病史10年,“低血压”病史10年,平素血压90~100/50 mmHg.“乙肝及陈旧性肺结核”病史多年.2013年3月于同仁医院行双眼青光眼手术.否认过敏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皮科情况:左眼内眦一直径约4 mm的深褐色斑片,呈环形,边界清楚,边缘堤状角质性隆起,中央色淡,部分轻度萎缩,见图1.

  •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1例

    作者:周颖丽;宋秀祖;王一玲;沈宏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主诉全身皮肤水肿性紫红斑,反复10个月,于201 1年8月4日就诊.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水肿性红斑,部分呈紫红色,有瘙痒及烧灼感,无大疱、血疱、脓疱,无糜烂、溃疡等损害.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激素类乳膏”外用,皮疹部分消退,但反复发作,并渐出现头发及眉毛脱落,指甲、趾甲脱落.曾于6个月前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丹毒、过敏性皮炎、低白蛋白血症”,予以“头孢替安”抗感染治疗及氨基酸、白蛋白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皮疹又逐渐增多,近半月来皮疹泛发全身,表现为大片水肿性红斑,红斑上部分水疱,伴瘙痒烧灼感.患者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腹痛,无关节肌肉酸痛,无口腔、会阴、眼结膜溃疡等.

  •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1例

    作者:郑亮;陈梅花;张良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自诉2个月前染发后,右侧额部开始出现片状水肿性红斑,无自觉症状.1个月后,红斑面积逐渐扩大,无渗出,偶有瘙痒,同时双眼部出现轻度水肿,遂到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染发皮炎”,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好转.红斑进一步蔓延至头部,仍无自觉症状.于2013年1月到我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头部、耳后可见境界清楚暗红色或紫红色浸润性斑片,压之不全褪色,表面可见渗出、结痂.额部浸润性红斑表面可见密集分布丘疱疹,少许渗出.双眼周可见轻度水肿,见图1、2.组织病理:角化过度,表皮增生,肿瘤位于真皮内,境界清楚,可见较多的大小不等的管腔样结构,内皮细胞胞核大,核浆比例增高,可见核异型性,见图3.免疫组化:CD31(+),CD34(+),Ⅷ因子(+),Ki-67<50%,结晶紫(-),见图4~6.结合临床诊断老年性头面部血管肉瘤.患者转往肿瘤科治疗,治疗3个月后死亡.

  • 结节性硬化症1例

    作者:袁定芬;白梅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基因皮肤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现报道1例我科在临床中诊治的结节性硬化症病例.

  • 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1例

    作者:苏飞;夏云;陈柳青

    报告1例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患者男,24岁.右颈部红黄色结节2个月余.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致密的形状不规则的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弥漫性浸润,其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胞质呈“毛玻璃”样外观.诊断: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

  • 复方黄甘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其华;孙之中;杨赛;陈青;席建元;陈锋;姜立伟

    目的 探讨复方黄甘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ecurrent genital herpes,RGH)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水平,治疗组服用复方黄甘颗粒(1包,冲服,2次/d),对照组服用泛昔洛韦片(0.25 g,口服,3次/d),3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黄甘颗粒能明显提高RGH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

  • 自血穴位注射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万远芳;段兵权;温馨

    目的 自血穴位注射法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且自体皮肤试验(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ASST)阳性常见变应原阴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试验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自体全血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每月药物使用剂量及风团和瘙痒程度;计算每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2、3个月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分别为(2.18±0.21)分、(1.58±0.26)分;对照组治疗2、3个月后,UAS分别为(3.81±0.56)、(3.65±0.5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S改善程度分别为55.4%和3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S改善程度分别为67.7%和44%,治疗后不同时段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及减少抗组胺药物的使用.

  • 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温柔

    目的 建造豚鼠银屑病耳部模型,检测银屑平丸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在形态、组织病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上的影响,探讨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65只豚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豚鼠用5%普萘洛尔乳剂均匀涂抹于双侧耳背皮肤,建造银屑病样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剩余的50只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复方青黛丸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末次给药1h后,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取双耳,左耳用作检测细胞因子;右耳做病理切片,进行组织病变程度比较.在整个动物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豚鼠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结果 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模型中豚鼠的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银屑平丸组耳部皮肤组织病理的变化不同程度地轻于模型对照组;银屑平丸组耳部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TNF-α和VEGF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银屑平丸能不同程度改善银屑病模型豚鼠的一般情况、双耳形态和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耳部组织匀浆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银屑平丸可能通过调节免疫机制和抗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 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分析

    作者:曲莉颖;陈晴燕;权锦花;李铁男;孙昂远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 18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3例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82例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S治疗,疗程均为4周,2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定PASI积分,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治疗组有效率80.58%,对照组有效率59.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银屑病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单胺S.

  • 197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峻;徐田红;沈宏;许爱娥

    目的 通过研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dnoma antigen,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指标的意义,探讨SCCA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197例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的表达水平,分析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分型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的SCCA表达明显低于其他3型(P<0.05);关节病性银屑病的SCCA表达高于寻常性银屑病,低于红皮病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的SCC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期银屑病的SCCA的表达值明显低于活动期(P<0.05);泛发脓疱、皮损肿胀和发热是SCCA高表达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结论 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价银屑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SCCA可加重银屑病,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寻常疣的治疗进展

    作者:唐正东

    寻常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皮肤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HPV病毒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只感染受损局部皮肤,几乎不进入血液循环,因而不发生系统感染,机体很难形成针对此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病毒不易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目前传统的理化治疗方法很多,如液氮冷冻、高频电灼、CO2激光汽化、化学腐蚀、细胞毒类药物,手术切除等.这些手段的基本原理是清除出现皮损的皮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往往因痛苦大,易复发而不被接受.且治疗后易形成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于寻常疣治疗的相关报道,对目前临床上关于寻常疣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寻常疣 治疗 进展
  • 皮肤科建立中因临床路径意义浅析

    作者:王晓萌;张理涛

    讨论国内外临床路径的建立和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实际分析了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建立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分析了皮肤科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够在发展中医治疗皮肤疾病的同时,利用临床路径的建立,为患者提供实惠,为医院提供便利,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工作规范和治疗依据,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满意率.

  • 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艾滋病的研究

    作者:孙波;徐海燕

    载脂蛋白E(apoE)是一种多态性蛋白,参与脂蛋白的转化与代谢过程,其基因可以调节多种生物功能,对不同疾病易感性不同.apoE有3种常见亚型:E2、E3和E4.apoE4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公认的危险因素.新报道,apoE4和传染病之间亦有关联.apoE4提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靶细胞膜的融合率,导致HIV加速进入细胞和疾病进展.本文综述了apoE等位基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疾病的易感性关联研究.

  • 国产特非那定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作者:王强;秦万章

    回顾第一个国产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特非那定的临床应用情况、不良反应监测及分析、罕见心脏不良反应的防范等方面;发现其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并且在国家药监部门的指导管理下,保证了特非那定的规范、合理使用.

  • 毛囊漏斗肿瘤

    作者:单士军;张理涛;郭莹;陈洪铎

    毛囊漏斗肿瘤(Tumor of follicular infundibulum,TFI)又名漏斗瘤(Infundibuloma)是好发于成人颊面部的良性浅表性肿瘤,瘤体表现为真皮上层和上方表皮及相邻毳毛毛囊漏斗部相连的薄板样增生,肿瘤细胞富含糖原淡染似毛囊峡部成分.临床表现为颊面部好发的单个丘疹[1-2].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