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药物热诊治的药学实践

    作者:袁海玲;周新人;杨天才;王方;谢华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热诊治的药学实践模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药物热诊治的药学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介绍药物热的排除性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热发生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后,建议临床停用相关药物,药物热消失.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热的诊治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研究

    作者:毛孝钢;周华;张媛媛;应晶晶;龚继勇

    目的 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及时准确判断药物热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宁波地区4家三甲医院发生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病例共41例,其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居第1位18例(43.9%),其次为头孢曲松6例(14.6%),头孢地嗪5例(12.1%).11例仅有发热表现(26.8%),其余30例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临床医师尽早诊治药物热.

  • 乙胺丁醇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薛艳丽;王俊霞

    患者,女,40岁,以“右侧胸痛、胸闷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查:T38℃,P102次/min,R28次/min,BP14次/10kpa。神志清,精神差,右侧叩诊呈浊音,语颤,触觉消失,呼吸音消失,心音有力,各辨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沉88mm/h,结核抗体(+),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按“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予抽胸水,利福平0.45g.qd.po,雷米封0.3g.qd.po,乙胺丁醇0.75g.qid.po,吡嗪酰胺0.5g.tid.po,治疗一周后,体温降到正常,半月后胸水消失,但再次出现发热,血象正常,考虑为“药物热”停抗结核药,一周后,体温再次降至正常,血沉32mm/hr。经查资料,考虑为利福平,雷米封,吡嗪酰胺过敏,随即只用乙胺丁醇0.75g.qd.po治疗,服药后4h,再次出现高热T39.3℃,伴全身散在皮诊,搔痒,立即停用乙胺丁醇,加用扑尔敏4mg.tid.po,葡萄糖酸钙10ml.iv.qd,3天后体温正常,皮疹消失。再次给以利福平,雷米封,吡嗪酰胺,未再出现皮疹,发热,一周后出院。 乙胺丁醇致过敏性发热,皮疹,反应未见报道,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2例

    作者:张锋;徐琼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pneumonia,CAP)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对于中重度CAP伴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左氧氟沙星对CAP主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尤其是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1],此两药在我院呼吸内科应用广泛。有研究[2]显示,临床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比单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效果好,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但在临床上出现2例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时,出现了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现报告如下。

  • 头孢哌酮钠致药物热2例报告

    作者:陈全红;王启利;李淑婷;王转丽

    1病例资料1.1患者,男,40岁,以"发作性右上腹痛1年"于2003年12月6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1 C,P82次/分,R20次/分,BP105/70mmHg,心肺(-)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

    关键词: 头孢哌酮 药物热
  • 抗结核治疗中药物热48例诊治体会

    作者:董辰元;钟红红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热的品种、发生率及症状,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增强药物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的鉴别意识.方法 回顾总结抗结核治疗中药物热48例,观察导致药物热的品种,发生的时间,伴随的症状及解决的方法.结果 抗结核药物发生药物热的频率较高,尤以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常见.结论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抗结核药物发生药物热的可能性,尤其是出现反常发热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时,及时停药是治疗的关键.

  • 利福平、利福喷丁致发热1例

    作者:周俊;姚正林;张国丽

    病史摘要患者男,47岁,干部.咳嗽、咳痰半月.血沉45mm/h,痰涂片连续3次均未检出抗酸杆菌,X线示右中上肺可见斑片状、结节状影态,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右肋膈角变钝,见外高内低弧形影.诊断肺结核Ⅲ上中/(一)涂(-)进展期并右侧胸膜炎.使用2HREZ/4H3R3方案抗痨.治疗10日后出现发热,体温38~39℃,多于午后出现,加用抗感染治疗2周余仍发热,疑为抗痨药物所致的药物热,停用全部抗痨药物3天,发热不减.会诊专家考虑为耐药和药物热可能,建议以力克肺疾(D)、利福喷丁(L)分别换用H、R,续用E、Z,并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20日余,发热仍无好转.

  • 142例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热原因分析

    作者:秦伟;仵倩红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住院结核病患者发热的原因,为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以来住院确诊为结核病的发热患者1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结核病住院患者中发热的原因是多样的,以非结核感染为主,其次为结核热及药物热.结论 在结核病住院发热患者中分析发热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发热是可以控制的.

  • 住院结核病患者发热100例分析

    作者:赵艳民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热的原因.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100例住院结核病患者发热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的发热原因按照所占比例依次为:非结核性感染、结核性发热、药物反应、胸膜中毒症、合并症.结论 抗炎、抗结核是治疗发热的基础,同时要警惕药物热和合并症.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34例浅析

    作者:郑积才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规则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口服抗痨药物也可以引起药物热,且易与原发病致发热相混淆,造成诊断困难.现将本院2000~2005年34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核患者化疗过程中抗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抗结核药物致热的认识.

  • 29例药物热临床分析

    作者:莫桂森;唐付才;丁西平

    目的:分析药物热的药物分布及临床表现特点,提高药物热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药物热患者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病情变化.结果:致热药物17种;药物热热型多样,停药后体温下降时间不等,病情轻重不一;药物热患者更换抗生素或应用其它药物后病情加重.结论:药物热的药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更换药物或联合用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 抗结核药相关性药物热21例分析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规则应用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口服抗痨药也可引起药物热,且往往不易及时认识,造成诊断困难.现将21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热
  • 利福平致药物热1例报告

    作者:钟晗;潘珏;陈璋璋

    目的 认识利福平导致的药物热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服用利福平导致药物热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1例57岁女性病人因结核性胸腔积液给予异烟肼0.3 g,1 d 1次,口服,利福平0.45 g,1 d 1次,口服,乙胺丁醇0.75 g,1 d 1次,口服,吡嗪酰胺0.5 g,1 d 3次,口服,四联抗结核方案.用药15 d后,病人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40.3 ℃,伴腹泻4次/天,恶心、呕吐、头晕.停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1 d后,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37.4 ℃.再次加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病人再次发热,体温39 ℃.考虑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热,遂停用所有抗感染药物,病人体温平.第2次停药5 d后,根据药物热发生率从小到大依次加用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在加药的过程中和加药后,病人体温维持在36.8~37.4 ℃.结论 病人的药物热很可能与利福平的使用相关.

  • 常用抗生素致药物热临床分析

    作者:徐宁;胡毅坚;黄小萍

    目的 探讨常见抗生素药物致热的临床特征,为药物热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抗生素药物致热的89例患者资料,对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抗生素致药物热中以β-内酰胺类为常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有多种伴随症状,也可以单纯以发热为表现,发生药物热时间为用药后7~13 d常见(占75.5%),热型以弛张热较多见(40.0%),体温均在停药后72 h内下降。75例血嗜酸粒细胞升高19例占25%,35例患者做血总IgE测定,阳性8例占23,两者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019,P<0.01)。结论 抗生素所致药物热临床常见,尤其常见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总IgE升高或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对于诊断抗生素相关药物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药物热分析

    作者:刘华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药物热并不少见,临床易误诊或漏诊.作者收集了1998~2003年我院诊断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药物热41例,现报告如下.

  • 硫唑嘌呤治疗大动脉炎致药物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孔瑞娜;高颖;高洁;戴生明;徐霞;赵东宝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早于1961年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肾移植的患者,随后又作为非皮质激素类药物而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AZA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多见,引起药物热罕见[1-3].我院收治1例大动脉炎患者,予服用AZA后出现药物热,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报告如下.

  • 1例感染患者的用药监护

    作者:张丽;张亮;王昭;张云芳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血流感染、中枢感染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以临床病例为例,结合治疗指南,分析患者治疗方案随临床病情变化的调整,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监护。结果本患者药物治疗方案随诊断及患者临床症状调整,临床药师通过全程的药学监护,参与患者抗感染方案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配合临床医生的诊断及治疗重点对其提供用药参考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思路,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非常必要,可避免或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 361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热文献分析

    作者:刘茂柏;曾晓芳

    本文综合分析361例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文献,探讨各类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的品种和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可能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物热
  •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致药物热1例

    作者:王超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临床医生及护士以熟知,但药物热较少见,现报道1例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致药物热,以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 顺铂胸腔注射致药物热1例

    作者:季玉凤;倪化勇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刺激性干咳、胸闷10天而入院.有青链霉素过敏史.查体:右肺叩诊浊音,呼吸减弱.胸部正侧位片显示大量胸腔积液;胸部CT示右肺占位并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查到腺癌细胞,尽量放尽胸腔积液后行顺铂60 mg胸腔注射,同时给予格拉司琼止吐.

287 条记录 8/15 页 « 12...567891011...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