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材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检测的研究

    作者:段秀春;李强

    有机氯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组成成分中含有氯元素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有机氯农药作为一种广谱杀虫剂,在农产品以及药材种植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有机氯农药本身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再加上在环境中降解缓释的过程中比较慢、不容易进行挥发等特征,在农产品以及药材等植物体内容易形成富集,从而对于环境产生污染影响。浙八味药材主要包括杭白菊、白术、麦冬、玄参、浙贝母、白芍、郁金和延胡索八种中药材,不仅是大宗出口中药材,而且在日常中较为常见,倍受关注。

  • 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蒋惠娣;夏强;徐万红;曹春梅

    本文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杭白菊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以及近年来本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从整体、离体及细胞水平研究杭白菊总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所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

  • 杭白菊蚜虫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前景

    作者:褚建君

    本文对杭白菊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实践作了概述,提出了采用植物农药和生物防治制剂防治蚜虫病害的若干技术指标,并对杭白菊蚜虫生防制剂在浙江桐乡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市场方面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 杭白菊黄酮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Bax、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颖慧;周旦阳;寿成珉;牟新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下,杭白菊黄酮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表达Bax、Bcl-2的影响.方法:将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糖组、高糖刺激组和杭白菊高、中、低剂量组,作用24和48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Bax、Bcl-2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下,杭白菊黄酮可下调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而杭白菊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结论:杭自菊黄酮可通过下调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为临床应用杭白菊防治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参考.

  • 杭白菊指纹图谱研究及不同产地杭白菊质量比较

    作者:徐洪明;金辉辉;王昕佳;王伟;王如伟;姚建标

    目的 通过建立杭白菊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杭白菊成分的差异,为杭白菊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并对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参照峰建立了杭白菊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14个共有峰,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相似度比较结果显示,除江苏盐城样品外,其他产地杭白菊质量相对稳定.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杭白菊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 杭白菊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

    作者:祝丽香;王建华;孙印石;马红兵

    目的:研究杭白菊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杭白菊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移栽后60~150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70.4%.移栽后60 d内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中,60~150 d茎中干物质分配比率高于叶,150~210 d花于物质分配比率大,其次为根.移栽后45 d内植株对氮磷钾吸收积累量较少.45~150 d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71.86%,63.81%,62.94%,150~210 d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增长缓慢,磷素、钾素的吸收积累量迅速上升.在不同生育期内,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移栽后150 d内氮磷钾主要分布在茎叶中,150 d后逐渐向花和根部转移,转运效率氮>磷>钾.结论:整个生育期内杭白菊对钾的积累量大,氮次之,磷小.吸收比例N-P_2O_5-K_2O为1:0.88:1.58.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积累呈显著正相关,每形成1 g干物质,需要同化5.198 mg N,4.330 mg P_2O_5,7.139 mg K_2O.

    关键词: 杭白菊 干物质
  • 正交设计研究杭白菊总提取物及总黄酮提取工艺

    作者:殷红;胡永洲;杨鑫骥;田秀兰;王真

    目的:确定杭白菊总提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杭白菊的超声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杭白菊的提取工艺影响程度为:提取次数》溶剂浓度》超声时间》溶剂量.结论:超声提取的佳条件为:A2B3C3D3.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稳定、无需加热等优点.

  • 杭白菊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殷红;胡永洲;杨鑫骥;盛静;王真

    目的:确定杭白菊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杭白菊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溶剂浓度>提取次数>溶剂量>超声时间.结论:超声提取的佳条件为:A2B2C3D3.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

  • 微波加工和蒸制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杨秀伟;韩美华;陶海燕;王志安;杨智;肖诗鹰

    目的:分析我国浙江省国家杭白菊GAP基地微波加工杭白菊和蒸制杭白菊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炮制品杭白菊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微波加工杭白菊挥发油中检出119个色谱峰,鉴定了5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67.89%;从蒸制杭白菊挥发油中检出175个色谱峰,鉴定了55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63.64%.结论:微波加工杭白菊挥发油收率为0.40%,蒸制杭白菊挥发油收率为0.19%,两者相差近2.1倍;两者挥发油组成基本相同,唯各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采用微波干燥技术加工杭白菊,可尽量多地保留了原形挥发油化学成分;与传统的蒸制加工方法比较,大大改善了菊花的等级和质量.

  • 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

    作者:胡碧波;吴祖帅;蔡君;蒋惠娣

    目的:测定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并考察影响其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 C18为分离柱,乙腈-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 nm.结果:不同种植基地、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炮制工艺及不同等级的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不同年度的杭白菊中2成分含量差别不大;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菊花2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杭白菊2成分的含量与种植基地、炮制工艺等有一定的关系,产地、品种对其含量的影响更大.

  • 杭白菊总黄酮对铅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拮抗效应研究

    作者:夏道宗;吕圭源;于新芬;王慧铭;杨晴

    目的:探讨杭自菊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M)对铅诱导小鼠脑、肝脏和肾脏氧化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将90只雄性小鼠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TFCM低、中、高(150,300,500 mg·kg-1)剂量组,TFCM低、中、高剂量+二巯基丁二酸(DMSA,70 mg·kg-1)组.前20 d,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隔天腹腔注射醋酸铅建立铅中毒模型;接下来的10 d,各组小鼠灌胃给予受试物.实验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及各脏器,测定全血、脑、肝脏、肾脏中铅、锌和铜的含量,计算脏体比重系数,并对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TFCM可拮抗铅中毒小鼠体重的下降和脏体比重的升高.单独使用TFCM对小鼠血液及组织中铅浓度并无显著影响,但与DMSA联合使用时排铅效果显著(P<0.01),且未造成锌、铜的流失.中、高剂量TFCM在增加小鼠脑GSH含量,GSH-Px,SOD,CAT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DMSA;高剂量TFCM在增加小鼠肝脏和肾脏GSH-Px,CAT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方面,效果也明显优于DMSA.TFCM与DMSA联合使用时,也可显著改善小鼠脑、肝脏和肾脏脂质过氧化,增加GSH,GSH-Px,SOD和CAT的活性,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MSA.结论:TFCM可显著提高铅中毒小鼠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脂质过氧化,从而明显拮抗铅诱导的脑、肝脏和肾脏氧化损伤.

  • 硫磺熏蒸对杭白菊化学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珊;郝丽娟;朱晶晶;张启伟;王智民;张宪;陆兔林

    该文采用HPLC对硫熏前后杭白菊中的8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比较,发现硫熏前后的杭白菊化学组成有较明显的差异,黄酮苷类及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降低,而黄酮苷元的含量升高,酚酸类成分含量降低,进一步采用SMCAP+ 11.0软件对硫熏前后的杭白菊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小二乘聚类判别模式分析(PLS-DA);PCA分析结果显示,6批杭白菊样品分别聚成2组,分别为杭白菊热风干燥组和硫熏组;通过PLS-DA分析提取出对硫熏前后杭白菊分组贡献率大于1(VIP>1)的3个成分,分别为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苷;同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相结合对硫熏前后杭白菊中硫,锰,铁,铜,铅4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硫磺熏蒸后杭白菊中S含量显著高于未熏组(P<0.05).研究发现,硫磺熏蒸使杭白菊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硫残留量增加,因此,认为硫磺熏蒸对杭白菊的化学品质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化学成分定量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直观地分析硫熏前后杭白菊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为规范杭白菊的加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不同条件下连作杭白菊内生菌群的T-RFLP分析

    作者:彭三妹;王博林;徐建中;丁志山;袁小凤

    通过研究轮作以及有机肥处理对连作杭白菊各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和优势菌属的影响,揭示轮作和有机肥在缓解杭白菊连作障碍中的作用,筛选能够增强连作白菊抗病能力的有益内生菌.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连作处理、轮作处理、连作后施自制蚕沙发酵有机肥处理以及连作后施市售菌肥处理,通过基于16S rDNA的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分析这些处理对杭白菊各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及优势菌属的影响.结果显示,HaeⅢ内切酶能产生更多的TRFs数,比HinfI酶更适合用来分析杭白菊内生菌多样性.有机肥和菌肥处理组的内生菌Simpson指数与轮作组相近,均高于连作,说明土壤外源微生物的添加导致植物内生菌多样性提高.实验共筛选出18种优势菌属,包括3种厚壁菌、4种放线菌和11种变形菌,其中节杆菌属、链霉菌属、黄杆菌属和分支杆菌属等优势菌属均在轮作组和菌肥组中检测到,而连作组中缺乏,说明添加外源微生物与轮作处理对杭白菊的内生菌群的影响基本类似,同时也说明这些菌的增加可能会通过影响连作白术的生长来缓解连作障碍.此外,比较不同器官中的内生菌的多样性及优势菌数量发现,根中高,茎次之,叶中少,这与内生菌侵入植株方式有关.总之,连作导致杭白菊内生细菌多样性降低,而轮作和菌肥处理后均能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水平从而使连作杭白菊内生细菌多样性提高,终达到缓解白菊连作障碍的目的.

  • 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处理对杭白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邵清松;郭巧生;顾光同;曹沈丽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处理对杭白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杭白菊合理的栽培模式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杭白菊产量和品质,采用Biolog法对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处理共8个处理的杭白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AWCD值杭白菊水旱轮作地>杭白菊连作地;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配施>单施有机肥>单施氮磷钾复合肥>不施肥.杭白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45.5%,主成分2的贡献率为12.1%,可以解释变异的绝大部分信息.在主成分1轴上杭白菊的不同种植制度出现分异,在主成分2轴上杭白菊的不同施肥处理出现分异.杭白菊的产量、挥发油含量,水旱轮作地显著高于相应的连作地,绿原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各施肥处理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结论:杭白菊生产应采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配施,水旱轮作的栽培模式.

  • 氮素形态对杭白菊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朋;王康才;成明超;郭庆海;赵杰;赵秀梅;李丽

    以杭白菊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分析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生长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在NH4 +-N/NO3-N为25∶75时达到大值;根、茎、叶、花蕾等不同部位中NR的活性均在NH4 +-N/NO3-N为0∶100时达到大值;根和叶中硝态氮的含量在NH4+-N/NO3-N为50∶50时达到大值;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GS和GOGAT的活性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者均在NH4+-N/NO3-N为100∶0时达到大值,铵态氮的含量则在NH4+-N/NO3-N为75∶25时达到大值;淀粉含量在NH4+-N/NO3-N为100∶0时达到大值,可溶性总糖在NH4+-N/NO3-N为25∶75达到大值;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两者的含量在NH4+-N/NO3-N为25∶75时达到大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673%,1.838%;木犀草苷的含量则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并在NH4 +-N/NO3-N为0∶100时达到大值,质量分数0.108%;NH4+-N/NO3-N为25∶75时产量达到大值.结论: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的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产量品质影响显著,NH4+-N/NO3-N为25∶75时较利于杭白菊的生长及品质提升.

  • 杭白菊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及应用

    作者:郝亚冬;李东辉;王建农

    中药标准汤剂是经过标准化工艺制备,可用于评价如汤剂、配方颗粒等用药形式质量的参照物.为研究确定杭白菊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该实验选用10批杭白菊药材,以标准化工艺参数制备杭白菊标准汤剂.选用性状、相对密度、pH、出膏率、转移率、指纹图谱等参数作为杭白菊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并将建立的杭白菊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应用于市售2种菊花配方颗粒的检测中.结果表明杭白菊标准汤剂为浅黄褐色的澄清水溶液,相对密度为1.007~1.011,pH5.37 ~ 5.56,出膏率19.93%,平均出膏率23.6%~29.69%;转移率以绿原酸计平均56.2%,木犀草苷平均57.4%,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平均30.6%.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64~0.989.此质量评价方法全面考察了标准汤剂的质量.说明得到的杭白菊标准汤剂质量可靠,有代表性.可用于评价标化其他用药形式.

  • 杭白菊优质安全高产标准化的栽培技术

    作者:吴江;陈俊伟;程建徽;缪文建

    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系菊科秋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头状花序.杭白菊为"浙八味"之一,有祛风明目、降火解毒、平肝阳、安肠胃、利血气以及减肥轻身耐老之功,对于风热感冒、高血压症有独特功效.浙江为杭白菊主产区,栽培面积近3 300 hm2.随着杭白菊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亦与日俱增.为了让广大菊农生产出安全优质的杭白菊,克服"绿色壁垒",出口创汇.现将杭白菊安全生产的环境要求,优质安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经典恒温法预测杭白菊和贡菊的有效期

    作者:周大鹏;薛志平;刘杰;康文艺

    目的:研究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杭白菊和贡菊中的稳定性,并预测杭白菊和贡菊的有效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杭白菊和贡菊中的含量,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以获得恒温下的动力参数.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预测杭白菊和贡菊在室温下的有效期.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杭白菊贮存期为2.25年;贡菊贮存期为4.31年.结论:高温不利于杭白菊和贡菊的稳定,需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 杭白菊挥发油中β-榄香烯、樟脑及龙脑含量的测定

    作者:李福高;蒋惠娣;王向军;曾苏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炮制方法杭白菊挥发油中代表性成分β-榄香烯、樟脑、龙脑的含量.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正辛醇作为樟脑、龙脑的内标,正十四烷作为β-榄香烯的内标测定上述3种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摘时间的杭白菊β-榄香烯含量无明显变化;不同产地、不同等级杭白菊β-榄香烯含量有所差异.樟脑及龙脑含量低,变化无规律.结论产地、炮制工艺、等级均可以影响杭白菊挥发油中3成分含量.

  • 杭白菊绿原酸及其他成分的含量在采摘期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杨俊;蒋惠娣;戈震;叶舟进

    目的观察杭白菊中绿原酸及其他成分(总黄酮、总糖、氨基氮、挥发油)含量在采摘期中的变化.方法测定2001年,2002年度不同采摘日期的杭白菊中各成分的含量.以反相HPLC测定杭白菊甲醇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苯酚-浓硫酸比色法分别测定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糖含量,甲醛滴定法测定水浸出物中的氨基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结果杭白菊绿原酸、氨基氮含量在整个采摘周期中无明显变化;总黄酮含量随采摘期推迟呈下降趋势;两年中挥发油及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2002年度两者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而2001年挥发油含量在采摘前期无明显变化,采摘后期降低,总糖含量在采摘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在采摘后期却明显升高.结论杭白菊总体质量与采摘时间有关.

90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