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李老师的穿刺经历

    作者:王勇

    李老师今年50岁了,是北京某高校的体育老师.15年前,李老师患上了何杰金氏病淋巴瘤,并到我院就诊.当时的治疗非常成功,治疗后,李老师恢复了健康,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工作.近,李老师所在的学校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超声检查发现,李老师的肝内有一个1.5cm的实性占位.由于以前有过肿瘤病史,所以,李老师立刻来我院进一步诊治.超声及增强CT检查显示,患者肝右叶一1.5ml实性结节,边界清楚,回声及密度均匀,彩超显示病变没有血流信号,增强CT病变呈快进快出增强模式;患者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占位,浅表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临床实验室化验结果以及肿瘤标志物基本正常.

  • 超声造影在典型及不典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渊;江泉;张云霄;陈剑;顾晓鸣;徐智章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典型甲状腺癌及不典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经二维超声检查后分类的96例典型甲状腺癌及32例不典型甲状腺癌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比较二者在造影始增时间和造影增强模式的差异.结果 96例典型甲状腺癌和32例不典型甲状腺癌造影均以增强晚于周围甲状腺实质为多见,二者的造影模式均以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甲状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二维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达92.19% (118/128).结论 不典型甲状腺癌与典型甲状腺癌的造影特征相似,应用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甲状腺恶性病变、尤其是不典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对乳腺病灶的定性诊断效能研究

    作者:王琳;杜晶;方华;李凤华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软件对乳腺病灶的定性诊断效能.方法 对99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比较分析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时间一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结果 良性组肿瘤以均匀性、离心性增强为主,恶性组肿瘤以不均匀性、向心性增强为主,恶性组病灶内灌注缺损区和病灶周边放射状血管的出现几率远高于良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作者:张渊;江泉;赵玉华;陈剑;张云霄;顾晓鸣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8个乳腺病灶(恶性52个、良性56个)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并从以下5方面进行评估:(1)增强程度;(2)是否边缘增强;(3)是否均匀增强;(4)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5)增强时病灶形态是否规则.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进行研究.结果 良、恶性肿瘤的5项增强模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边缘增强诊断恶性病灶的特异度高,为91.07%;明显增强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度高,为82.69%.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评估.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熊雅玲;郝晶;王辉;郭雅新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术前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对117个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各结节造影过程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不同性质结节的造影模式特征.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甲状腺结节呈无增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周边增强4种增强模式,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比较有差异(P<0.001),造影后病灶边界清晰程度有差异(P<0.001).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不典型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作者:张桦;崔志英;严梦寒;李传印;韩霞;代秀梅

    目的 探讨不典型血管瘤的超声造影模式,评价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72例85个病灶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图像,总结造影模式.并与38个病灶的MRI结果相比较.结果 85个病灶的超声造影模式分为五型.分别为Ⅰ型28个,Ⅱ型25个,Ⅲ型18个,Ⅳ型13个,Ⅴ型1个.造影模式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常规超声诊断血管瘤17例,正确率20%.超声造影后诊断血管瘤69例,正确率81.2%.38个病灶MRI诊断血管瘤35个,正确率92.1%.超声造影和MRI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MRI正确率略高于超声造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瘤超声造影模式复杂,超声造影能显著提高常规超声表现不典型血管瘤的诊断水平.诊断正确率和MRI无显著差异.

  • 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时间相对强度曲线分析

    作者:孙昊鹏;赵玉珍;武敬平;张丽娟;臧树良;王瑛;贾冬林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FLLs)超声造影时间-相对强度曲线(time-relative-intensity curve,TRIC)形态特征及分型表现.方法 对59枚FLLs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增强模式.以病灶处声强减去肝实质相应各时间声强的差值得出了相对强度,绘制TRIC并分型.结果 恶性病灶TRIC以Ⅲ型为主,良性病灶TRIC表现为Ⅰ型、Ⅱ型.均匀增强和不均匀增强多见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和肝转移癌(metastasis liver carcinoma,MLC),向心性增强见于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离心性增强见于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等增强见于局限性脂肪缺失(focal fatty sparing,FFS)和肝硬化再生结节(hepatic cirrhosis regenerative nodule,HCRN).结论 超声造影TRIC结合病灶增强模式对FLL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乳腺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作者:林韵;王小燕;韦海明;贺琰;农美芬;康利克;黄向红;沈桂新;杨海舰

    目的 观察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CEUS增强模式,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值,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 各型乳腺癌具有不同CEUS表现.管腔上皮型乳腺癌增强后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率增加(P<0.05);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病灶造影剂灌注缺损率增加(P<0.05).乳腺癌病灶Ki-67表达情况与梯度、上升支斜率呈正相关(r=0.34,0.26,P均<0.05).结论 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值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有一定联系,可为临床诊断及个性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超声造影与增强计算机体层扫描的表现特点

    作者:张建刚;王霞;张爱红;玛依努尔;陈景丽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计算机体层扫描(CECT)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增强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肝硬化患者198例,分别采用CECT及CEUS诊断.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对SHC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诊断率和增强特点,评价CEUS对CECT的补充诊断价值.结果 170个SHCC病灶中,CEUS检查发现151个,CECT检查发现132个.CEUS对SHCC诊断的特异度优于CECT(P<0.05),两者诊断的敏感度及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CT和CEUS在SHCC各时期的增强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CT漏诊38个SHCC病灶,均经CEUS检出为SHCC,对照病理诊断结果,24个病灶诊断正确.结论 CECT和CEUS对肝硬化背景下SHCC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及增强模式相似,均能较好地反映SHCC肿瘤学血供特点,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肝硬化背景下SHCC的诊断准确性.

  •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李静;郭丽苹

    超声造影(CEUS)是一种纯血池显像技术,其通过微泡造影剂增加靶组织和周围组织的声阻抗差异,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且能实时动态显示靶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即增强模式、微血管显像及时间-强度曲线等,提高微细血管的检出率,进而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CEUS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判定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得到了国内外多中心研究的认可.同时,CEUS在评估乳腺癌预后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报道.相信随着CEUS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及靶向造影剂的发展,CEUS将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得到应用.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璟;姜玉新;戴晴;孙强;吕珂;谭莉;高嫔

    目的 观察乳腺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评价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116个乳腺病灶(良性63个,恶性53个)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增强程度;(2)增强方式;(3)是否完全增强;(4)是否均匀增强;(5)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6)病灶有无周边放射状增强.按照增强明显/不明显,向心/非向心、完全/不完全、均匀/不均匀,边界清晰/不清晰.周边出现/未出现放射状增强,对良、恶性病灶的增强模式进行研究.结果 116个乳腺病灶中5个无增强,其余111个病灶有不同程度增强.良、恶性病灶增强模式,除是否明显增强一项特征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恶性病灶多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83%、86.8%),增强时病灶边界不清(81.1%),出现不完全增强和病灶周边放射状增强两个征象的病灶中均以恶性占多数,分别为72.2%和96.8%.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在鉴别膀胱上皮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秋洋;唐杰;何恩辉;周昀;李岩密;费翔;张艳

    目的 观察膀胱上皮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其鉴别膀胱高级别与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96个膀胱上皮癌(高级别55个,低级别41个)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采用时间-强度分析软件测量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廓清时间.总结不同级别膀胱上皮癌的增强模式.结果 高级别膀胱上皮癌的峰值强度(P=0.005)和廓清时间(P=0.002)明显大于低级别组,而到达时间(P=0.374)和达峰时间(P =0.386)与低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个高级别病灶中,51个(85.5%)表现为快进慢退;41个低级别病灶中,35个(85.4%)表现为快进快退.以典型增强模式鉴别诊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与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5%、90.2%、87.5%、92.2%、82.2%和85.4%、90.9%、88.5%、87.5%、89.3%.结论 不同级别的膀胱上皮癌具有不同的增强表现,增强模式的差异是鉴别诊断高、低级别膀胱上皮癌的较重要诊断指标.

  • 肝巨大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

    作者:方靓;王文平;陈悦;黄备建;丁红;毛枫;李超伦

    目的 探讨肝巨大血管瘤实时超声造影的具体表现及特征.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4例共49个肝巨大血管瘤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不同时相中的动态增强及减退表现与肿瘤回声间的关系.结果 49个肝巨大血管瘤在超声造影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41个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8个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所有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造影剂均呈现向内逐渐填充的增强过程,即向心性增强.13个病灶(26.5%)在门脉期或延迟期呈整体完全填充,36个(73.5%)表现为不完全填充.不完全填充的肝巨大血管瘤的百分率与肿瘤回声无关,而高回声为主的肝巨大血管瘤完全充填者的百分率明显低于以低回声为主者(P<0.01).门脉期及延迟期呈高回声改变者42个,等回声改变者7个.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肝巨大血管瘤的动态增强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 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

    作者:康春松;杨学英;杨永生;刘睿宏

    血管瘤是肝常见良性肿瘤,二维图像有时难以与恶性病变鉴别.本研究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nTI)探讨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

  • 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增强CT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俊玲;郑慕白;李志平;李秀英;李树强;潘泉;曹爱梅;仄亮;叶红英;李霞

    增强CT被认为是肝局灶性病变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造影技术安全、可靠,能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率,已逐步应用于基层医院.本研究通过对两种检查手段的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半定量分析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佳

    为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半定量分析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观察了57个乳腺病灶的增强模式,并进行了半定量评价,现报告如下。

  • 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

    作者:薛继平;郑艳萍;王健;康春松;曹建林;董建红

    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判定是至关重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已被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但对病灶定性诊断仍有困难.超声造影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使超声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成为可能.本研究利用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结合造影剂声诺维动态显示病变的增强类型,探讨几种肝占位病变的增强模式,现报告如下.

  •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洋;滕登科;隋国庆;林元强;张博茗;赵倩倩;王辉

    目前,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1,2],其中约有5%-15%为恶性结节[3]。常规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4],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良、恶性结节二维超声特征存在交叉重叠[5],超声造影(CEUS)作为当前超声检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提供常规超声不能反映的微血管信息,观察结节的增强模式,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李长;卢峰;郭乐杭;孙丽萍;马方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超声检查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77个结节),对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与术后病理或穿刺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在77个甲状腺结节中,42个为恶性结节,35个为良性结节.不均匀增强模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 (30/42)、91.4%(32/35)、80.5%(62/77).结论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龚元淑;梁柏松;薛袁园

    乳腺癌高居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所在。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新型对比剂的出现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血流灌注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提高了超声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本文通过实时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