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ARS诊断与治疗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作者:王广发;徐小元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为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由于传染性强,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的一种威胁.目前SARS的控制上,主要是要控制本病的传播和治疗患者.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并降低病死率,而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是关键.但目前在SARS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在这方面讨论澄清.我院已经收治286例SARS患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些患者中,死亡8例,其中在SARS病房死亡5例,急诊死亡3例.直接死于SARS者5例,死于其他疾病3例.本文将就SARS的诊断和治疗上的一些经验和思考进行讨论.

  • 2012年和2016年北京儿童医院儿科急诊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朱艳辉;张成晔;廖坤;霍枫;王荃

    目的 分析2012年和2016年急诊抢救无效死亡的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2012年和2016年收治并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4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病例特点,比较患儿的性别、年龄、死亡原因.结果 2012年和2016年死亡的患儿分别为122例和119例.2012年死亡病例中,男71例(58.2%),女51例(41.8%);其中0~28 d的新生儿20例(16.4%),29 d至1岁70例(57.4%),>1~3岁13例(10.7%),>3~6岁10例(8.2%),>6岁9例(7.4%);死亡原因以先天性疾病(53/122,43.4%)多,感染性疾病(38/122,31.1%)次之,意外伤害(17/122,13.9%)居第3,血液病和肿瘤(14/122,11.5%)居第4.2016年死亡病例中,男70例(58.8%),女49例(41.2%);其中0~28 d的新生儿24例(20.2%),29 d至1岁60例(50.4%),>1~3岁20例(16.8%),>3~6岁8例(6.7%),>6岁7例(5.9%);死亡原因以先天性疾病(55/119,46.2%)多,血液病和肿瘤(47/119,39.5%)次之,感染性疾病(11/119,9.2%)和意外伤害(6/119,5.0%)居第3和第4.2012年因血液病和肿瘤死亡的总人数为14例,其中,0~1岁、>1~3岁、>3~6岁、>6岁分别为1例(7.1%)、2例(14.3%)、4例(28.6%)、7例(50.0%);2016年因血液病和肿瘤死亡的总人数为47例,其中0~1岁、>1~3岁、>3~6岁、>6岁分别为29例(61.7%)、10例(21.3%)、4例(8.5%)、4例(8.5%).与2012年比较,2016年感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显著减少,血液病和肿瘤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012年相比,2016年感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所致死亡比例明显下降;血液病和肿瘤占比显著升高,且年龄有降低趋势.

  • 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涛;孙宇;郭建极;陈铭伍;王永勇;冼磊;唐华民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28例儿童胸部创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影响其急诊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528例患儿中,男317例,女211例,其中急诊死亡34例,急诊死亡率6.44%。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是否存在合并创伤、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到达首诊医院时间、首诊医院级别、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及致伤原因(均P<0.05),而儿童性别、年龄、居住地、监护人经济状况、受伤季节等不是其影响因素(均P>0.05)。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30 min(B=1.467,95%CI:0.412~0.97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B=2.342,95%CI:0.415~0.943),合并低氧血症(B=2.915,95%CI:0.749~0.819);首诊三级医院则是其保护因素(B=-1.861,95%CI:1.023~1.742)。结论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重要因素是合并其他脏器伤、合并低氧血症及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过长,提高儿童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在于尽可能缩短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

  • 46例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急救体会

    作者:李云芳;王子文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其发病率、院前急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其死亡的患者中50%发生在发病后1h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就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1].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5.1~2005.12月进行的AMI院前急救46例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 用护士的综合角色做好急诊死亡患者家属工作

    作者:杨春兰

    角色是指与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护士的综合角色指在护理患者的工作中以提高护理质量使其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而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体现.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患者或其他人群获得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维护健康知识的护理活动.急救是一个既让人敬畏又"痛恨"的职业,它把基本的生命稻草放在了你的身上,同时又把击碎心的残忍给了你.感激与微笑,谩骂、殴打与眼泪同行.作为一名在急诊科工作多年的老护士,笔者深感"纠结"与"无奈"正是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疲劳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 急诊死亡病例放弃治疗原因分析及临床实践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伍权华

    对本院急诊科2008年~2012年302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放弃治疗死亡和非放弃治疗死亡2组患者的年龄、疾病分类、伴发病、费用类别等情况,探析放弃治疗原因及探讨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如何实施放弃治疗.本组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为疾病无康复可能、终晚期的老人.在放弃治疗过程中医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反复评估病情,确定是否符合放弃治疗标准,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尊重患者的各种权利,同时必须规范填写医疗文书.

  • 重型颅脑损伤在急诊抢救中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郭熳飙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诊,近5年来我院急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108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8例,男68例,女40例,年龄9岁~72岁,在急诊室时间短20分钟,长48小时,GCS计分均在8分以下,急诊死亡42例,GCS计分均在3分以下.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32例,闭全性颅脑损伤76例.生命体征:一高二慢(即血压增同、呼吸深慢、脉搏慢)14例,血压升高、脉搏减慢29例,单纯血压升高23例,血压下降42例;瞳孔变化:不等大22例,双侧散大23例,等大57例,不规则6例;脑脊液漏9例.急诊死亡42例,病死率达39%.

  • 急诊死亡与气象条件关系的探讨

    作者:丁秀兰;毛恒青;梁风;楼滨城

    在急诊医疗实践中,急诊的死亡率与气象条件和天气的变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而这些气象条件都是由具体的气象要素来体现的.本文对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991年6月~1996年5月共2 567例急诊死亡病历与气象要素进行了初步的相关分析,试图探讨两者的关系,对提高急诊的抢救水平也许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56例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

    作者:周儒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率和病死率较高,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死亡的患者中50%发生在发病后1h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就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1].我院急救中心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AMI进行了院前急救,现报道如下.

  • 急诊死亡314例死因分析

    作者:王谦

    急诊死亡原因一直是急诊医学关注的焦点,了解急诊死亡构成有助于急诊科作好抢救准备,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有针对性地提高急诊抢救水平.同时,急诊死亡原因分析有助于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促进院前急救水平的提高.因此,对急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急诊死亡患者的原因调查及善后护理

    作者:金月红;支凯林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及死因疾病谱的改变,门急诊死亡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急诊患者死亡,不仅对患者是残酷的,而且会带来许多善后问题.通过对86例急诊死亡患者的抢救及护理,针对引起残废的原因及产生的善后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法律纠纷的产生.

  • 486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高翔;阮营辉;张耀灵

    目的:探讨本地区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急诊科抢救室急救死亡及院前急救死亡486例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0~39岁(28.40%)及20~29岁(27.57%)为两个急诊死亡高峰组;<10岁儿童急诊死亡病例(13.99%)比例也相当高;>60岁急诊死亡病例较少.男性死亡病例是女性的3.45倍.死因以各种创伤(34.36%)、猝死(22.22%)、心脑血管疾病(17.49%)为主.急诊死亡病例就(出)诊分布高的时段为00:00~08:00(29.63%).结论: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与本地区特殊人口结构及其他社会情况有关.需加强有效的社会预防措施,同时加强院前急救及急诊科抢救室专职化建设来降低急诊病死率.

  • 儿科急诊死亡37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新伟;张成晔;耿荣;高恒秒;廖琨;赵光远;曹雪笛;王龙

    目的 分析371例急诊死亡患儿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终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儿37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放弃治疗情况及死亡地点.结果 371例死亡患儿中,男209例(56.3%),女162例(43.7%);死亡年龄<1个月59例(15.9%),1~6个月139例(37.5%),7~12个月89例(24.0%),13个月~6岁57例(15.4%),>6岁27例(7.2%).死亡原因为先天性疾病138例(37.2%),感染性疾病75例(20.2%),意外伤害及中毒47例(12.7%),血液肿瘤疾病41例(11.1%),其他心脑疾病70例(18.8%).年龄<1个月、1~6个月、7 ~12个月的患儿死亡原因主要为先天性疾病,分别为33例(55.9%)、64例(46.0%)、36例(40.4%);年龄13个月~6岁、>6岁的患儿死亡原因主要为意外伤害及中毒,分别为18例(31.6%)、9例(33.3%).371例死亡患儿中,放弃治疗248例(66.8%),其中院前死亡128例(34.5%)、院内死亡243例(65.5%).结论 儿科急诊死亡多发生于<1岁者,死亡原因多为先天性疾病,>1岁者多为意外伤害及中毒.

  • 873例急诊死亡病例病因分析

    作者:甘枚;陈志萍;黄捷敏;朱春晖

    随着社会的发展,死因疾病谱的改变,急诊死亡在急诊医疗实践中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我院1990年至2000年873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病因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加强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 我国近十年来急诊死亡9594例主要死因回顾性分析

    作者:卫俊涛

    急诊死亡是各医院急诊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文献报道颇多.但因各地的自然条件、医疗条件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各文献报道的死亡原因、致死性疾病的疾病谱均有较大差异[1-2].本文通过查询10年来国内文献,对有分析意义的21篇相关报道计9 594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国内医院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疾病谱,为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提供有益的思考.

  • 31例急诊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顾鹏鹏;陈淑珍

    急诊死亡患者对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通过对31例急诊死亡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降低其悲伤程度,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 从急诊死亡患者病因分析探讨建立高效急救新模式的必要性

    作者:龚燕;李瑛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死亡患者的原因,探讨建立高效急救新模式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急救死亡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等特点.结果: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死亡分别占内、外科疾病死亡的61.7%和38.3%.结论:建立高效急救新模式,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急救无缝衔接,将抢救措施前移,是降低伤病员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加强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以提高自救意识、风险防范和自救能力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前提.

  • 急症死亡230例报告

    作者:吴礼浩;许子彬

    为了探索急症死亡规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急诊病死亡率,本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院1990~1999年急诊死亡230例病例进行分析,为改善急诊抢救工作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对象是我院急诊科1990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期间急症死亡(包括院前死亡及急诊室内死亡)230例.对全部病例年龄、性别、死亡月份、死亡病因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2 结果10年急诊总人数405 112例,死亡230例,病死率为0.057%.男147例占63.9%,女83例占36.1%;男∶女为1.771∶1,男女性别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7.809,P<0.01,df=1).小年龄7天,大年龄100岁,平均年龄60.4+23.5岁.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差异(χ2=206.278,P<0.01 df=3),其中老年组(>60岁)150例,占65.2%,明显高于其他3组.各年龄组死亡人数及构成比见表1.

  • 急诊103例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罗俊;蒋波;张云;廖桥英;蒲敏;朱德伦

    目的 分析急诊死亡的原因、构成,为降低死亡率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急诊抢救死亡的103例患者的后死因等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急诊死亡的病例平均年龄52.2岁,40岁以下死亡34例(33.0%),56例(54.4%)于院前死亡.死亡原因排序依次为;创伤26例(25.2%),脑血管病16例(15.5%),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各12例(11.7%),呼吸系统疾病11例(10.7%).结论 急诊死亡事件半数以上是发生在院前;创伤是主要死亡原因;40岁以下人群所占比例高.加强院前急救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伤害发生,注重对急诊危重症的判断和综合抢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 急诊老年和非老年患者死亡原因比较研究

    作者:胡奎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老年患者于非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死亡成年患者1206例,根据患者的年龄(<60岁和≥60岁)分为老年组(902例)和非老年组(304例),统计和比较两组的死亡原因。结果急诊死亡患者中,老年患者占74.79%,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的25.21%(P<0.05);非老年患者的男女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老年组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的脑源性、感染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其余原因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死亡季节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结论急诊死亡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常见,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性、脑源性、心源性,且呈现季节性分布,针对老年与非老年急诊患者的死亡原因与季节分布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