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高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红其;李强;刘奎;孟凡喜;杨正皓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高龄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高龄膀胱癌患者中抽取18例作为治疗组研究对象,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同时选取18例高龄膀胱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单纯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5.56%,其肿瘤复发率是5.5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22%,其肿瘤复发率是33.33%;两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高龄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淑敏

    目的:总结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行胱灌注化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40例,做好灌注前护理、灌注中护理、灌注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40例患者经过灌注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1~2年随访,复发3例。结论:加强灌注前心理护理、灌注前指导、灌注中护理、灌注后及康复护理是膀胱癌术后灌注护理的关键。

  • 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吴海彬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然后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果: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9.8 min,围手术期无严重内科并发症,29例痊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7~10 d出现尿道外口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治疗后的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是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

  • 表阿霉素在膀胱癌治疗及复发预防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王新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在膀胱癌治疗及复发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有益经验为临床用药及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膀胱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8例;常规组给予传统膀胱癌治疗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和恢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表阿霉素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表阿霉素灌注后,有效反应11例,有效反应率61.11%;在术后病情复发方面,观察组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3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疾病治疗及复发预防中,表阿霉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表现出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行更深入的临床讨论和探究。

  • miR-99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建鸣;徐仁芳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体内,在人体内负责调控将近1/3的基因,参与到某些人类肿瘤形成的过程中。近年来,关于微小RNA家族在多种人类肿瘤中的研究越来越频繁。 miR-99a(microRNA-99a)属于miR-99家族,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呈现低水平表达。该文简单回顾了miR-99a的近期相关研究,并主要通过文献复习了其在泌尿系统三大肿瘤: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中的一些研究进展,发现miR-99a在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组织或其肿瘤细胞中均呈低表达,并且通过质粒转染等方法上调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后发现其高表达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可展望其对于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潜能。

  • 膀胱部分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立军

    目的 观察膀胱部分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52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治疗,对比两组膀胱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膀胱癌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3.85%比对照组低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 与膀胱部分切除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效果更优,值得借鉴.

  • 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在膀胱癌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泽民;鞠长亮;孙贵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在膀胱癌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4年7月行超声造影与 CT 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例证实的膀胱癌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和 CT 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分期确诊Ta期84例,T1期36例,T2a期15例,T2b 15例,T3a 9例,T3b 9例,T4a 4例,T4b 4例。CT增强扫描检出Ta期69例,T1期33例,T2a期15例,T2b 15例,T3a 9例,T3b 9例,T4a 4例,T4b 4例,CT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91.7%;超声造影Ta期52例,T1期33例,T2a期15例,T2b 15例,T3a 9例,T3b 9例,T4a 4例,T4b 4例,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及 CT 增强扫描在诊断膀胱癌及 TNM 分期方面差别不大,均具有无放射、费用低的优点,二者均可以作为膀胱癌的重要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1例

    作者:郭聪;李建华;薛淑会;武晨琳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血尿为膀胱癌常见的首发症状,一旦出现无痛性血尿,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尤其40岁以上患者,膀胱肿瘤多见。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1例进行分析。

  • 术前早期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辅助治疗膀胱癌45例

    作者:牛世杰;杨长军;魏小义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在膀胱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5例患者发现肉眼血尿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后即给予羟基喜树碱灌注化疗,并早期手术行TUVBt术,6小时后开始术后化疗,观察0.5~2年.结果:羟基喜树碱早期灌注时机对预防膀胱癌的复发与常规的术后化疗有明显的作用.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孙海容;黄炎松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定期应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30分钟.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疗效,对发现的可疑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仅有5例复发(14.3%),另外有血尿3例(8.3%),化学性膀胱炎3例(8.3%),有膀胱刺激症状5例(13.9%),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男性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潘毅;王春生;张守福;唐伟;杜联华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男性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需灌注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在灌注化疗时耐受插管程度、顺利插管率、化疗药液保留时间和尿道狭窄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行膀胱灌注既可达到尿道表面麻醉,又可减少尿道狭窄率的发生,同时减少化疗的不适反应,延长化疗药物的保留时间,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膀胱癌的基因治疗

    作者:曾甫清

    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基因治疗"这一概念.早期,基因治疗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后与宿主细胞内的基因组发生整合,成为宿主遗传物质的一部分,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起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随着基因治疗基础研究的发展,治疗研究的技术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也不断扩展,不仅可以将外源性正常基因导入到病变细胞中,替代或与缺陷基因共存,产生正常基因表达产物以补充缺失的或失去正常功能的蛋白质,而且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抑制细胞内过剩表达的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还可以将特定的基因导入非病变细胞,在体内表达特定产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可以向功能或生物学特性异常的细胞中导入细胞本来不表达的基因,利用其表达产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在特定靶细胞中表达该细胞本来不表达或低表达的基因,或采用特定方式关闭、抑制异常表达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以基因作为靶点的治疗".

  • 多层螺旋CT在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学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在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科室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2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入院后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到CT工作站完成三维图像后处理,将多层螺旋CT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在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2例膀胱癌患者均经过多层螺旋CT终得到确诊,患者中26例发生在膀胱三角区,4例发生在右侧壁,2例发生在左侧壁.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生长方式不同表现形式各异,多表现为突入膀胱内的软组织肿块,呈丘状、半丘状或菜花状,螺旋CT平扫CT值为20~40HU,24例浸润性生长且伴有膀胱壁不过则增厚、僵硬,8例侵犯直肠前壁膀胱,肠壁僵硬.结合冠状位、矢状位清晰显示轮廓与膀胱壁关系,反应盆腔内流细胞转移部位.32例患者均在多层螺旋CT下取得手术成功.结论:将多层螺旋CT用于膀胱癌患者诊断中效果理想,能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膀胱癌的18F-FDG PETCT显像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徐迟峰;段钰;周海中

    目的:在对膀胱癌进行诊断时选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对其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膀胱癌的40例患者,针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再分别对其展开增强CT和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增强CT诊断为A组,18F-FDG PETCT显像诊断为B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和肿瘤淋巴转移情况.结果:B组的诊断正确率及肿瘤淋巴转移准确率均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 T及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在膀胱癌患者的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对于肿瘤病灶转移情况的诊断价值更高.

  • CT及MRI检查在膀胱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赵延通

    目的:研究分析CT以及MRI检查方式在临床中对于膀胱癌分期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8年2月时段我院收治的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30例膀胱癌患者,均进行MRI以及CT方式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两种方式的准确率以及在影像学中的表现.结果: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MRI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显著优于CT诊断方式(P<0.05).CT表现:呈现出丘地状、菜花状、乳头状;呈现出稍高或者等密度,能够看见部分钙化组织,通过增强扫描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情况,通过延迟扫描帮助充盈缺损的地方.MRI表现:等信号腔内型T1,高信号T2,腔外型T2上以及浸润型T2伤存在膀胱壁局部的信号呈现出连续性欠佳情况;通过增强扫描后,4例患者显示存在强化(不同程度).结论:对于膀胱癌分期而言,MRI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帮助以及指导.

    关键词: 膀胱癌 MRI CT
  • 膀胱癌的CT诊断及分期

    作者:吴小玲;孔祥杰

    目的:提高认识膀胱癌的CT诊断,分析膀胱癌的CT分期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或膀胱镜检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CT表现.结果:CT检查对膀胱癌极为敏感,本组CT诊断膀胱癌17例,正确率89.4%,漏诊1例,误诊为膀胱炎1例;CT分期与病理符合者14例,符合率76.4%.结论:CT对膀胱癌诊断准确性极高,但CT对膀胱壁浸润程度的区分不甚理想,常致分期不足或分期过度,特别是早期分期准确性较低,但对膀胱壁外浸润或盆腔转移,蔓延较敏感.膀胱癌主要与膀胱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相鉴别.

  • 膀胱癌的超声诊断体会

    作者:方鸿;周梦默;蒋霞;杨嵘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并寻找一些超声诊断规律.方法:对109例患者经膀胱镜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能显示肿瘤的数目、大小、位置、分期,结合CDFI能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质;超声诊断膀胱癌符合率93.5%(102/109),漏诊率2.8%(3/109),误诊率3.7%(4/109);对造成漏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超声对膀胱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膀胱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膀胱癌 超声诊断
  • 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价值

    作者:李桥福

    膀胱癌居泌尿系统肿瘤的首位,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其次为两侧壁,发生于顶部者较少见.膀胱癌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为了评价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价值,现将超声检查结果与膀胱镜及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膀胱癌的CT诊断与病理对照

    作者:王金勇

    目的:比较膀胱癌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评价CT在膀胱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应用XX型号CT机对5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盆腔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小病灶薄层扫描,观察病变的CT表现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膀胱癌的CT表现主要为膀胱壁不同程度增厚、病灶表面光滑多向腔内突出、与周围组织粘连、盆腔或腹膜后淋巴转移,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76.92%.结论: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可显示膀胱癌的一般情况及分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 16层螺旋CT低剂量仿真内镜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胡玉明;罗越凡

    目的:探讨膀胱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的可行性及其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抽取15例为常规剂量350mA扫描,低剂量3组分别采用管电流50mA、100mA及150mA,其余扫描参数同常规剂量组.记录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低剂量组内镜图像满足诊断率及内窥镜与膀胱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采用50、100、150mA的CTDIvol仅为常规剂量350mA的30.1%、57.8%和68.7%,各组DLP值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50mA组的诊断符合率仅60%.CT膀胱仿真内镜对膀胱癌检出率90.6%,对直径<1.0cm病灶,内镜检出率61.1%,与传统膀胱镜检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膀胱仿真内镜对膀胱癌诊断是可行的,对膀胱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4348 条记录 3/218 页 « 12345678...2172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