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术后角膜散光动态观察

    作者:马云峰;何伟;雷琼;徐玲;吴宪巍;聂素珍

    角膜散光是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广泛开展,因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一直是眼科医生关注的焦点,5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可产生较明显的散光,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因其切口小、手术便捷且术后散光小、恢复快得到众多眼科医生的青睐,但其术后角膜散光演变情况尚需进一步探讨.

  • STAAR预装式人工晶状体

    作者:大连板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日本STAAR公司成立于1988年,其前身--日本佳能视达株式会社是由光学技术领先的日本佳能公司与世界上早拥有折叠人工晶状体生产技术的美国STAAR手术产品公司共同出资创办成立的.该公司立足于满足亚洲眼科医生的医疗需求,面向亚洲市场,开发及生产各种型号折叠人工晶状体及植人器,此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 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联合手术方式的探讨——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郑广瑛;温成林;杨进献;张效房

    目的 评价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各种联合手术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60眼)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的同时,根据眼部不同的眼外伤并发症,分别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及视网膜光凝、瞳孔成形、穿透性角膜移植、小梁切除或晶状体张力环植入等不同的联合手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炎性反应轻,视力恢复快,有角膜瘢痕者裸眼视力达0.3~0.5,矫正视力达0.6~1.0;无角膜瘢痕者裸眼视力达0.6~1.2,矫正视力达1.0~1.5.角膜地形图显示:有角膜瘢痕者,多伴有+1.5D~+2.5D的散光;无角膜瘢痕者,术后早期平均有(+0.57±0.09)D的循规性散光,术后1月即消失.结论 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多种联合手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减少手术的创伤和风险及手术源性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过程,减少眼外伤的继发损害,是治疗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及其并发症的快速、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远期效果观察

    作者:刘太平;杨雪宏;刘志英;梁卫丰;高鹰

    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不同类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24月后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A、B、C 3组共96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并植入不同类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A组32眼采用STAAR/Chiron硅胶折叠人工晶状体;B组43眼采用法马西亚920硅胶折叠人工晶状体;C组21眼采用法马西亚或Upiohn 809C PMMA单片晶状体.3组手术切口分别为3.2mm,3.7mm,5.0mm.结果术后非矫正视力:A组为0.7±0.2,B组为0.65±0.2,C组为0.6+±0.2;术后矫正视力:A组为0.8±0.2,B组为0.8±0.25,C组为0.8±0.3.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3组之间仅有轻度屈光和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王文玲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58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进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应用粘弹剂及晶状体调位钩等进行非切开瞳孔扩大法.术后随访3月.结果 58眼中有5眼轻度炎症反应,术后1月裸眼视力≥0.5者45眼(77.59%),0.3~0.4者8眼(13.79%),0.05~0.2者3眼(5.17%),<0.05者2眼(3.45%).结论 对于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非切开瞳孔扩大法,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 结膜下环线固定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

    作者:袁军;杨潇远;陈鹏

    目的 探讨结膜下环线固定植入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无晶状体眼患者38例(38眼),眼外伤引起:29例;继发于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9例.患者均为Ⅰ期手术后3~6个月,散瞳检查无连续存在的残存后囊.固定缝线从角膜缘后2.5mm3、9点区进出.上方3.2mm透明角膜切口入前房,引出固定缝线固定晶状体两襻,晶状体折叠后植入后房.纵行剪开上方球结膜,沿角膜缘结膜下钝性分离至固定缝线位置,结膜下勾出两端固定缝线并结扎.术后应用典必殊眼水及散瞳剂治疗.观察角膜及晶状体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第1、3、7天观察,所有患者角膜透明,晶状体位置稳定.1例患者术后7天发现结膜下缝线断裂,晶状体位置无移动,随访6个月未见变化.术后平均视力(0.35±0.2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膜下环线固定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眼内炎症反应,加速术后伤口愈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 表麻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虹

    目的 分析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缘做一深0.3 mm,长3.2 mm,宽1.75 mm的隧道.对80例(8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并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 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56眼(65.88%),69眼(81.17%),79眼(92.94%)和78眼(91.76%).术后角膜后弹力层皱褶10眼,占11.76%,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晶体略偏心1眼,占1.17%.后囊膜混浊9眼,占10.58%.后囊破裂2眼,占2.35%.结论 在表麻下行颞侧透明角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的临床观察

    作者:玉珏;王海林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39眼)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取透明角膜1.8 mm切口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反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囊膜改变,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 术后39眼视力较术前均提高;11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后3d,3眼前房变浅,周边前房在1/2~1 CT之间,短效散瞳无明显改变;术后7d,这3眼前房进一步变浅,2眼为浅Ⅱb,1眼前房为浅Ⅲ,加用长短效睫状肌麻痹散瞳剂,术后3个月复查角膜内皮,较术前平均减少15.13%,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前囊口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可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保护滤过泡,大部分患者前房可恢复正常.对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形态异常的患者,即使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且术中注意对其保护,仍可能需行角膜移植术.

  • 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晶体治疗玻切术后无晶体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郝少峰;李会琳;解瑞;刘培峰

    目的::评价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37眼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资料。37例37眼均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3个月以上无囊膜、无晶体,进行Ⅱ期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3例(8.1%)做主切口时出现短暂低眼压,4例(10.8%)于长针和BD针穿过睫状体进入后房时有少量出血,术中经术者的处理,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7例均无低眼压、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1例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未予特殊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术前矫正视力、术后1日、术后7日、术后1个月、末次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具体视力值,发现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矫正视力好。比较术前 SIM K值、术后7日、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SIM 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SIM K值趋于稳定。结论: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安全有效,是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较好的选择之一。

  • 表麻下颞侧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

    作者:鲁宇容;石浔;郭海科

    目的分析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方法表麻下在颞侧角膜缘做一深0.3mm,长3.2mm,宽1.75mm的隧道,对309例(318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植入可折叠人工晶状体,随访3~22个月,平均16.3个月,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3~5分钟,平均4.2分钟,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212眼(66.67%),261眼(82.08%),295眼(92.77%)和289眼(90.88%).术后晶体偏心3眼(0.94%),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8眼(15.09%),后囊混浊38眼(11.95%).结论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台盼蓝辅助定位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研究

    作者:王祥群;王庆华;吴又凯

    目的 台盼蓝染色标记技术引进到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手术流程中,评估其术中辅助术者精确定位光学中心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系列病例分析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37例(37只眼)接受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台盼蓝标记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术中观测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重合度;术后裂隙灯前段照相分析光学中心位置;对比全部病例术前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ld、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结果 术中观察台盼蓝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高度重合31只眼(84%),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偏离6只眼(16%),通过调整线-襻结合位点及缝线张力及时纠正偏位;术后观察全部病例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高度重合,标记点在2周内逐渐肖失;术后第1d UCVA由术前的(0.05±0.03)提高到(0.4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 =0.0017,P<0.05),0.5以上占46% (17/37);术后3个月的UCVA达到(0.56±0.19),0.5以上占65% (24/37);全部病例未发生人工晶状体缝线松解、人工晶状体脱位、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 台盼蓝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标记,辅助术者及时发现、纠正光学中心的偏位,使整个定位操作更为精准、可控,充分保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手术所具备的临床优势.

  • 无晶状体硅油眼硅油取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作者:姜仕先;孙丹宇;黄丹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硅油眼硅油取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Ⅰ-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无晶状体硅油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0只眼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26只眼行非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同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散光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观察,所有术眼切口完全闭合,未发现晶状体移位,术后出血及眼压升高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无晶状体硅油眼硅油取出与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 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分析

    作者:姜皓;梁丽;刘鹏飞;刘华;徐斌;梅云腾;廖奇志

    目的 探讨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随机抽取行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25例(25只眼),利用OCT测量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时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 mm区域、3 mm区域及5 mm区域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9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结果 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小,是安全有效地治疗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方法.

  • 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无晶状体眼

    作者:姜皓;刘华;解鹏亮;廖奇志;郁丽娟

    目的 探讨利用改良方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行二期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收治的21例(21只眼)因眼外伤而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应用改良方法行二期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4±0.5)个月.结果 21只眼一次悬吊成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1只眼发生脉络膜脱离,1只眼眼压升高.术后第1天,15只眼的裸眼视力为0.3~0.8,占71.43% (15/21),术后1周、3、6个月裸眼视力0.3~0.8者分别为17只眼(80.95%,17/21),19只眼(90.48%,19/21)和20只眼(95.24%,20/2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较术前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639,P=0.2936).同一术者改良前、后行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所用平均时间分别为(90.5600±7.2404) min和(69.6190±3.9934) min,手术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11.8166,P<0.01).结论 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应用改良方法使用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行二期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效果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的理想手术方法.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前房内脂质样异物一例

    作者:刘彦才;刘庆华;刘芳

    患者 男 52岁 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颞上方清亮角膜切口,注入和透明质酸钠针(爱维),2点钟辅助侧切口,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囊袋内拦截劈裂超声乳化晶状体核,自动注吸系统吸除残留皮质,囊袋内注入透明质酸钠针,植入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

  • 双眼迟发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艳芳;管玉颜;张辉;张海侠

    患者男,66岁.以老年性白内障,于2006年12月先后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中植入眼力健公司TECNIS疏水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

  • 超声生物显微镜引导下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

    作者:王胜男;吕勇

    目的 通过对比性临床观察,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引导下定位睫状沟,行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将34例(37只眼)需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按术前应用UBM检查和未用UBM检查分为两组:1组18例19只眼,术前行UBM检查,定位睫状沟在巩膜表面投影位置,依此确定手术方位.Ⅱ组16例18只眼术前未行UBM检查按传统位置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两组所有患者术后3月行UBM及对比敏感度检查,观察患者手术进针位置、人工晶状体襻的位置、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偏心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在手术进针位置、术后3月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及倾斜度、人工晶状体襻在睫状沟内的比率、裸眼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佳矫正视力及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M引导下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能够提高人工晶状体襻植入睫状沟的准确度,减少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倾斜度.

  • 折叠人工晶状体与非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军莉;滕玉明;聂强;孙丽珍;陈裕峰;马枢;刘作衡

    目的评估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折叠人工晶状体与非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术后6个月PCO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 结果折叠人工晶状体组患者术后发生PCO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在发生不同程度的PCO患者中,折叠人工晶状体组发生PCO的程度较轻. 结论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对减少发生PCO有一定临床意义.

  • 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

    作者:李灿;邓江稳;陈少军;王一

    目的 探讨采用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1例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在前房灌注下通过角膜缘隧道小切口行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人工晶状体固定缝线无需做巩膜瓣而行改良埋线法,术后观察视力变化、散光、内皮细胞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术后早期视力大多低于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视力稳定;12眼裸眼视力高于术前佳矫正视力1~2行(57.1%),9眼同术前佳矫正视力或稍差.术后裸眼视力:0.1-0.3者3眼,0.3-0.5者10眼,大于0.5者8眼,术后佳矫正视力:0.1-0.3者3眼,0.3-0.5者8眼,≥0.5者10眼;术后6个月散光、内皮细胞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无术中及术后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在前房灌注下行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作者:余涛;阴正勤;李灿;杨红

    目的 评价二期人工晶状体现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 对16例16眼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其中8例因化脓性眼内炎、8例因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行手术)的无晶状体眼行四襻折叠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术中全程均使用前房维持器.患者平均年龄为(7.62±2.02)岁(5~11岁),术前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25±0.24,患儿平均眼压为(13.14±0.33)mmHg(1 kPa=7.5 mmHg),其中10眼有角膜瘢痕.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56±5.73)个月.结果 术后早期原发病为眼内炎者有5眼出现低眼压,平均为(6.02±1.34)mmHg,一般在术后7 d恢复正常眼压.末次随访时,尚未出现缝线暴露、人工晶状体脱位与偏斜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患眼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29±0.21,其中佳矫正视力<0.05者2眼,0.05~0.3者5眼,≥0.3者9眼.结论 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行经巩膜缝线固定术,是矫正儿童单侧无晶状体眼的较好方法,但如何预防和处理患者术后早期低眼压以及对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的评价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