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霍婕

    目的 观察与探究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6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30只患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1.0以上的占比略高,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高阶像差、晶状体高阶像差、全眼高阶像差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

  • 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的临床观察

    作者:玉珏;王海林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39眼)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取透明角膜1.8 mm切口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反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囊膜改变,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 术后39眼视力较术前均提高;11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后3d,3眼前房变浅,周边前房在1/2~1 CT之间,短效散瞳无明显改变;术后7d,这3眼前房进一步变浅,2眼为浅Ⅱb,1眼前房为浅Ⅲ,加用长短效睫状肌麻痹散瞳剂,术后3个月复查角膜内皮,较术前平均减少15.13%,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前囊口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可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保护滤过泡,大部分患者前房可恢复正常.对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形态异常的患者,即使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且术中注意对其保护,仍可能需行角膜移植术.

  •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珠;黄伯健

    目的:观察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7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5例患者60眼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其余52例55眼采用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眼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散光程度较对照组低,恢复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

  • 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对比

    作者:门保成;于杰

    目的:比较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87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1例,43眼)和观察组(41例,4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散光、眼压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眼压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散光程度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确切,视力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作者:潘月;潘学良;洪薇薇;王丽茹

    目的 分析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2014-01—2015-09收治的117例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传统超声乳化治疗,研究组予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眼压、散光、裸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66%比对照组23.44%低;术后两组眼压与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裸视力(0.75±0.21)D,比对照组(0.49±0.12)D优;研究组中央前房深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眼压、散光及裸视力,增加中央前房深度,效果显著.

  • 微切口双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初步体会

    作者:霍爱玲;乔光;张勇;张昊;李秀洁

    目的对比使用常规超声乳化术及微切口双手超声乳化术的效果,初步探讨后者技术优点.方法随机选择4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术,B组使用微切口双手超声乳化术.结果两组病例在术中超声能量使用及超声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B组角膜情况更为良好.术后1个月,随访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微切口双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充分利用超声能量,降低产热,保护切口不受热损伤,提高前房稳定性,平静而有效的超声能量使手术效果更为完美.

  •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价值评析

    作者:潘竹娟

    目的:分析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20眼,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60眼.对照组采用主切口为3.2 mm的传统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组采用主切口为2.2 mm的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散光、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减少值和丢失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1周、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对角膜形态有较小影响,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患者愈合时间短,恢复快,但手术操作难度大,2.2 mm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应用

    作者:李帅飞;陈彬川;李佳佳

    目的 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57例(5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完成后仅作水密封角膜切口,眼后节手术操作结束时,根据预后评估及后续治疗方案决定是否人工晶状体植入和硅油填充,需要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者,3.0 mm穿刺刀扩大主切口,囊袋内植入可折叠人工晶状体l枚,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瘟,随访1~24个月.结果 57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无角膜切口渗漏、前房消失及后囊膜破裂发生,气-液交换时前房出现气泡1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且硅油填充1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但未硅油填充15眼,硅油填充但未人工晶状体植入32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51眼(89.5%),视力不变6眼(10.5%),术后早期一过性低眼压2眼(3.5%).末次随访时手术切口均密闭良好,前房中深,晶状体缺如或人工晶状体在位,无人工晶状体夹持及移位发生.结论 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无需缝合,术中前房稳定,手术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随着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选用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价评析

    作者:杨常华

    目的:探讨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12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60眼)与对照组(49例60眼).对照组应用主切口大小为3.2mm的传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植入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主切口大小为2.2mm的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散光情况、视力矫正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角膜散光情况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视力矫正>0.6的人数明显要多余对照组(P<0.05),但是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矫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早期视力矫正上观察组要明显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18.37%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相比常规3.2mm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式,2.2mm微创切口治疗白内障具有手术源性散光小及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双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丽君;朱永唯;郭志丽;章友美;罗伟玲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并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OL)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3在我院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并Ⅰ期植入IOL手术者共48例54眼.术前、术后5d,1、3mo记录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观察眼底情况、IOL位置以及术后低眼压、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高眼压等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mo BCVA较术前提高49眼(91%),视力无改善5眼(9%),无视力较术前下降者.手术前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 mo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1.71%±8.12%.角膜散光术后早期增加(P<0.05),术后3mo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术后1 mo内眼压>25mmHg)者6眼,早期角膜水肿发生7眼,前房有成形渗出2眼,发生后囊膜混浊3眼,其中2眼行YAG激光后囊截开术,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眼底视网膜均平伏,无发生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低眼压患者,无并发IOL偏位、脱位病例.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并Ⅰ期植入IOL手术适应证广泛、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评价

    作者:程鹏

    目的 评价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在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100例笔者医院自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临床检查均与白内障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予以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治疗,实验组予以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对比.结果 患者视力水平改善明显,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角膜高阶像差、晶状体高阶像差、全膜高阶像差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为8% (4/50),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0%(5/50),数据相仿,P>0.05.结论 应用为切口超声乳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白内障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对患者高阶像差有降低作用,值得推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