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护理

    作者:王亚兰;翁国斌;祁洪刚;楼江涌;张曙伟;王立波;陈叶儿

    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以输尿管梗阻常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16%[1,2],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直接损害移植肾功能,影响移植肾和患者的长期存活,加速移植肾丢失.其治疗原则是及时解除梗阻.

  • 移植肾丢失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丽萍;王晶晶;郭锋;卫德鹏;宿宇坤;康彦;武丽芳

    目的 探讨移植肾丢失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3年5月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6例慢性移植肾丢失患者作为移植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及透析维持时间相匹配的26例普通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原发病均以不明原因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记录移植组患者移植肾状况,记录两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情况.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切概率法.结果 移植组再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位时间为39个月(1~186个月),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位时间为37个月(1 ~192个月).移植组患者留存1个移植肾者20例,留存2个移植肾者2例,完全移植肾切除4例.留存移植肾的22例患者中,6例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16例维持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移植组患者再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或“爬行肌酐”、重度水肿,血浆白蛋白平均值为(34 ±6) g/L,与对照组比较低蛋白血症程度更严重(t=-2.420,P <0.05);平均血清肌酐(654±272) μmol/L,低于对照组(t=-3.979,P<0.05);用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对照组(t=2.656,P <0.05),但用血清胱抑素C计算的GF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5,P>0.05).至2013年5月,移植组和对照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0.1±2.3)kg/m2和(22.6±4.2)kg/m2,血浆白蛋白分别为(41 ±6) g/L和(45 ±4) 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5和-2.512,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和EPO抵抗指数(ERI)较高.移植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分别为(100±17) g/L和(115 ±18) g/L,血红蛋白达标的患者分别为9例和17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8,x2=4.923,P均<0.05);平均每周EPO用量分别为(162 ±60)U/kg和(126±57) U/kg,ERI分别为17 ±9和12 ±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8和2.207,P均<0.05).移植组和对照组血清磷达标的患者分别为12例和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1,P<0.05).结论 慢性移植肾丢失患者再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比自体肾衰竭患者面临更大的临床风险,应重视进入透析前的肾功能评估.移植肾丢失患者存在EPO抵抗,常规进行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评估对及时纠正EPO抵抗起重要作用.

  •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三例救治体会

    作者:王锁刚;王光策;陈铸;崔勇;何伟;张翥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威胁生命且相对少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是肾移植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移植肾丢失,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其发生率为0.3%~8.5%[1].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1月共完成肾移植400例,其中3例发生移植肾自发性破裂,发生率为0.75%,经积极抢救,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例1 患者,男,19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术前规律血液透析1年.于2009月7月14日由母亲(43岁)为其捐肾行活体亲属肾移植术.供受体血型均为O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补体依赖淋巴细胞(CDC)3%,供肾(左肾)动静脉均为单支.术前3d开始服用吗替麦考酚酯,未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巴利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诱导,移植肾热缺血时间为1 min,冷缺血时间为75 min,手术顺利.

  • 移植肾复发性IgA肾病研究进展

    作者:李军辉;汪年松

    IgA肾病(IgAN)是目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5%~33%,其中约1/3患者在10~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同种肾移植是治疗ESRD理想的方法.然而,原发性肾炎移植后复发已成为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一项研究[1]显示,近10年来肾炎复发是移植肾丢失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随着肾移植的广泛开展,移植肾与复发性肾炎的相关性研究将成为热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移植后IgAN复发率高达60%[2],但是初人们认为其相对来说是良性的,几乎不会影响移植肾功能.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文就有关移植肾复发性IgAN诊治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移植肾丢失病因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作者:杨顺良;陶小琴;高霞;谭建明

    肾脏移植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提高长期存活率.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已使人们从本质上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后期移植肾丢失的原因.从哲学角度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受到时间、空间、思维能力、客观条件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对移植肾丢失病因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与探索,肾移植受者治疗方案的确立应自觉地将系统思维方法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遵循整体性、动态性、优化原则.

  • 肾移植术后合并全身DIC的护理

    作者:李影;张俊鹏;王燕;张俊红;郭文会

    DIC是一种有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凝血机能异常的综合征.肾移植术后在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同时合并全身性DIC是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因素.为此,正确诊断治疗及严密的观察护理对于早期中断DIC的启动环节(即切除移植肾),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非常重要.现报告肾移植术后合并全身性DIC病人一例,此例的特点是:发生速度快,病情凶险,临床上少见.

  •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进展

    作者:张智;陈洁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是导致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其长期存活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AR临床表现不典型,难治比例增高,因此,AR早期诊断尤为重要.AR早期诊断从有创向无创,从发作时诊断向预警诊断进展.建立一种技术简单、花费少、无创、集成、敏感性高与AR相关的分子监测体系,提供AR预警信息,是今后值得关注的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1 移植肾活检是诊断肾移植术后AR的传统金标准肾移植术后AR主要表现为发热(37.5 ~ 38.5℃),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尿量每日减少,幅度在60%以上.血肌酐升高,超出原来25%.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值下降.彩超示移植肾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此时,行移植肾活检可确诊AR,按Banff标准行病理分类.AR除2%~3%病例不能逆转外绝大多数经及时抗排斥治疗可成功逆转.

  • 肾移植术后早发贫血是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多中心队列观察研究

    作者:郑卫萍

    目前贫血与肾移植术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该国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人员收集肾移植患者有关贫血〔血红蛋白(Hb)<110 g/L和(或)此前1个月内接受促红细胞生成药物治疗或输血〕、移植肾功能及随访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COX多因素模型预测移植肾及患者存活率。结果显示,639例患者中7.2%移植肾丢失,6.3%死亡。术后不同时间点贫血的发生率为:7天84%,1个月77%,2个月41%,12个月16%,24个月14%,36个月18%。经肾小球滤过率〔风险指数(HR)0.96,95%可信区间(95%CI)0.93~0.98〕校正后,术后1个月低Hb仍是移植肾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Hb每增加10 g/L的HR值为0.72,95%CI 0.54~0.96)。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10%(HR 3.80,95%CI 1.73~8.36),供者为脑卒中(HR 3.30,95%CI 1.31~8.28),发生过1次及以上急性排斥反应(HR 13.89,95%CI 4.78~40.37)。应用他克莫司为保护因素(HR 0.24,95%CI 0.11~0.50)。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术后早期(1个月)低Hb是西班牙肾移植患者移植肾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与其移植肾功能、供/受体特点、术后第1个月是否发生排斥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等无关。但术后早期贫血并不是受者死亡的预测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