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皮素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涛;贾国良;贾林涛;张荣庆;王海昌;李寰;王晓燕

  • 内皮素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涛;贾国良;贾林涛;张荣庆;王海昌;李寰;王晓燕

  • 内皮素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涛;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李寰;王晓燕

  • 银杏内酯B对oxLDL刺激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U937细胞功能变化的作用

    作者:毛昱嘉;王霖;王文杰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oxLDL或PAF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U937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3H-Tdr参入实验测定VSMC增殖.用ELISA和RT-PCR方法测定MCP-1和IL-8的蛋白和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测定p65和IκB的蛋白量.放射受体配体结合实验观察oxLDL与PAF受体的结合.结果银杏内酯B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VSMC增殖以及U937细胞MCP-1和IL-8分泌,并抑制oxLDL诱导的p65活化和IκB降解.并证实oxLDL可以抑制PAF与其在U937细胞上受体的结合.结论银杏内酯B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oxLDL促进VSMC增殖及刺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作用.银杏内酯B抑制oxLDL的毒性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其与PAF受体的结合实现.

  • 口服热休克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A和巨噬细胞CD36的影响

    作者:郝春艳;段虎斌;宋玲花;张军锋;路贵;刘学军;习玲;郭剑;葛立峰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口服热休克蛋白(HSP60)对AS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和巨噬细胞CD36的影响.

  • 醌氧化还原酶2下调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蔡静波;季鹏;尹红丽;王岚;郭红梅

    目的 研究醌氧化还原酶2 (NQO2)下调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方法 将RASMCs分为3组:野生型组、阴性对照组和NQO2下调组.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体外培养的RASMCs中NQO2,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渗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用阳离子染料JC-1标记RASMCs线粒体内膜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色素C水平.结果 在野生型组、阴性对照组和NQO2下调组中,BrdU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18.94±1.43)%,(18.29±0.92)%和(9.21±1.42)%,NQO2下调组的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1);3组细胞经JC-1标记后红色/绿色荧光比值分别为15.48±0.41,15.96±0.52和13.58±0.12,NQO2下调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细胞色素C水平在3组细胞中分别为(9.62±0.29) ng/L,(9.36±0.07) ng/L和(15.83±0.83) ng/L,NQO2下调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NQO2的下调可降低RASMCs线粒体膜电位,致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人参炔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蒋丽萍;聂宝明;卢慧敏;干丽君;陈红专;陆阳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 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 ),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录因子1( mtTF1) mRNA的表达.结果 PNN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血清及PDGF-BB诱导的RASMC增殖和DNA合成;9 μmol·L-1 PNN预处理RASMC能抑制PDGF-BB引起的[Ca2+]i升高;PDGF-BB上调RASMC mtTF1 mRNA 表达,该作用可被3、9 μmol·L-1的PNN抑制.结论 PNN具有抗RASMC增殖作用,该作用与降低[Ca2+]i 和抑制mtTF1 mRNA表达有关.

  • 阿托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边云飞;成丽英;杨晓静;赵欣;肖传实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先加入5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1 h后加入不同浓度(1×10-7mmol/L、1×10-6 mmol/L和1×10-5mmol/L)的阿托伐他汀,继续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中内皮脂肪酶mRNA的表达情况.另外,取阿托伐他汀1×10-5mmol/L浓度,分别在6、12和24 h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中内皮脂肪酶mRNA表达情况.结果 随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浓度组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0-5mmol/L阿托伐他汀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亦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mRNA的表达均呈下降趋势.

  • LPS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O-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玉明;郑新程;刘俊昌;张敏;吴立玲;时安云;伍贻经

    脓毒血症以内毒素血症和晚期严重的低血压为特征.我们此前在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的大鼠腹膜炎脓毒血症模型上发现,术后18 h主动脉HO-1 mRNA表达急剧增多、HO活性显著增强,此时血压明显降低,在应用HO活性抑制剂后血压明显回升,提示HO/CO通路可能参与脓毒血症晚期低血压的形成.

  • 虎杖甙对缺血缺氧平滑肌细胞PKC活性的影响

    作者:金春华;王月刚;黄绪亮;赵克森

    目的:通过观察虎杖甙(PD)对缺血缺氧(模拟失血性休克)平滑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 活性的影响,探讨虎杖甙抗休克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性的机制.方法: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DE-52纤维素层析方法初步提纯PKC,用组蛋白ⅢS作为底物,用同位素闪烁计数的方法测量其活性.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单纯PD组(加PD作用2 h, PD终浓度为0.4 mmol/L),缺氧组(按Koyama法复制缺血缺氧模型,平滑肌细胞置于无氧无血清无糖环境培养4 h后收集细胞,不做其它处理),PD治疗组(缺氧组基础上加PD治疗2 h ,PD终浓度为0.4 mmol/L),治疗对照组(缺氧组基础上加等量D-Hanks作用2 h). 结果:对照组平滑肌细胞胞浆PKC活性为(11.08±3.13) fmol*mg-1*min -1,单纯PD处理可使平滑肌细胞胞浆 PKC活性增加,达到(30.02±4.16) fmol*mg-1*min-1,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缺氧损伤后胞浆PKC活性也显著上升为(21.62±3.57) fmol*mg-1*min-1 ( P<0.05),而经PD治疗后胞浆PKC活性下降为(11.52±2.33) fmol*mg-1*min-1,和未治疗时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而治疗对照组为(21.39±3.54) fmol*mg-1*min-1,和缺氧组结果相似. 对于胞膜部分的PKC活性 ,结果则略有不同.对照组胞膜PKC活性为(9.49±0.97) fmol*mg-1*min-1 ,单纯PD作用后其活性上升为(17.22±2.07) fmol*mg-1*min-1,缺氧后胞膜PKC的活性下降为(4.74±1.42) fmol*mg-1*min-1,经PD治疗后脑膜活性有所恢复,上升为(9.43±2.02) fmol*mg-1*min-1.讨论:缺氧引起平滑肌细胞胞膜和胞浆PKC活性的改变,缺血缺氧损伤后,细胞浆的PKC活性上升,胞膜部分 PKC活性下降.表明PKC可能介导缺血缺氧引起的损害效应,其损伤机理可能与缺氧引起PKC 激活后转位障碍有关.在体动物实验表明PD可使休克动物收缩的细动脉和细静脉口径增大、增大脉压差、改善微循环灌流,对休克有显著疗效.本实验发现PD对PKC的影响呈现出双相调节特征.对正常的平滑肌细胞使其PKC活性升高,而对缺氧损伤组则使其胞浆升高的PKC活性降低,使降低的胞膜PKC活性升高.缺血缺氧后可能直接激活了胞膜上磷脂酶C等,产生IP 3和DAG,DAG再激活胞浆PKC,PKC的活化引起小血管的收缩,导致休克后的微循环障碍.近来认为,缺血缺氧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脂质氧化物,这些物质可使PKC的激动剂DAG 不易被代谢分解,从而使PKC的活性持续升高,因而加重了机体的损伤.实验中PD可以降低缺血缺氧损伤后升高的胞浆PKC活性,并纠正PKC转位障碍,提示PD的抗休克作用可能与PKC 信号通路有关.由于平滑肌细胞中PKC的激活可使平滑肌细胞内钙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以及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等发生磷酸化,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血管张力改变,因此,PD对PKC活性的双相调节作用可能也是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制之一. 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PKC可能介导缺血缺氧引起的损害效应,其损伤机理可能与缺血缺氧引起PKC激活后转位障碍有关.PD对平滑肌细胞PKC活性起双相调节作用,这可能是PD改善微循环和抗体克的作用机制之一.

  • 虎杖甙对LPS刺激下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月刚;黄海潇;金春华

    目的:通过观察虎杖甙(PD)对LPS刺激(模拟感染性休克)平滑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探讨虎杖甙抗休克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性的机制.方法: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DE-52纤维素层析方法初步提纯PKC,用组蛋白IIIS作为底物,用同位素闪烁计数的方法测量其活性(PKC活性单位用fmol*mg-1*min-1表示).实验分组如下( n=5):正常组(不加任何刺激),LPS刺激组(培养3-8代的平滑肌细胞,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100 μg/L,刺激30 min),治疗组(在LPS刺激组基础上加PD,使其终浓度为0.4 mmol/L,作用2 h),治疗对照组(在LPS刺激组基础上加与PD等量的D-Hanks,作用2 h).结果:LP S刺激平滑肌细胞后 ,胞浆PKC的活性显著升高,从正常(6.31±1.10) fmol*mg-1*min-1上升到(12.03±1.96) fmol*mg-1*min-1.经PD治疗后PKC活性下降至(7.7 7±0 .92) fmol*mg-1*min-1,与LPS刺激组相比P<0.05,而未治疗的对照组PKC活性没有恢复,数值为(11.80±2.31) fmol*mg-1*min-1,与治疗组相比P<0.05.对胞膜来说,经LPS刺激后胞膜PKC的活性也上升,其数值从正常的(6. 64±0.76) fmol*mg-1*min-1上升到(10.86±0.76) fmol*mg-1* min-1,与正常组相比P<0.05.经PD治疗后PKC的活性下降为(7.09±1.26) fmol*mg-1*min-1,与LPS刺激组相比P<0.05.不同的是其治疗对照组的PKC活性下降更明显,数值为(4.84±0.84) fmol*mg-1*min-1,与治疗组和正常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讨论 :在感染性休克发生过程中,LPS是主要的致病因素.LPS能够广泛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炎症介质,损害机体细胞,导致中毒性休克.过去认为LPS的刺激损伤主要是通过刺激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引发机体一系列损害的.现在发现LPS可以直接作用于多种组织细胞,比如损伤心肌和平滑肌细胞,造成机体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下降和血管反应性低下等病理改变.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PKC可能介导LPS引起的损害效应,PD对平滑肌细胞PKC活性可起调节作用,纠正LPS引起的PKC活性升高,这可能是PD改善微循环和抗休克的作用机制之一.

  • IL-1β双相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位机制研究

    作者:肖懿慧;梁潇;李红兵;高渊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白介素(IL)-1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探讨IL-1β通过过氧化氢(H2O2)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活性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组按照不同浓度分为对照(生理盐水处理)组、IL-1β浓度分别为1、10、50 ng/ml组;按照与IL-1β共培养时间分组为30 min、24h、48 h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膜电位探针DIBAC4(3)标记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膜电位,观察catalase(H2O2清除剂)、IBTX(BKca通道开放剂)、NS1619(BKca通道阻滞剂)、4-AP(Kv通道阻断剂)对ASMCs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①IL-1β对ASMCs膜电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短时间处理膜电位超极化;长时间处理膜电位去极化,且均有浓度依赖性特征.②IL-1β通过H2O2调节BKca通道,进而影响膜电位;③IL-1β短时间处理ASMCs通过H2O2调节膜电位;长时间处理至少部分通过H202调节膜电位.结论 IL-1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存在时间相关的双相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通过H2O2(短时间)上调BKca通道活性或(长时间)下调BKca通道活性来实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