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态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宇昕;翟琼香;叶小虹

    目的探讨24 h动态脑电图(AEEG)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具有癫痫发作性症状的186例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EEG)和24 h AEEG检查.结果拟诊癫痫74例,结合24 h AEEG及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痫55例;而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112例中106例被除外癫痫.结论24 h AEEG对小儿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突发短暂意识障碍患者动态脑电监测55例分析

    作者:王新一;何明利;王月梅

    目的:分析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动态脑电监测结果,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55例突发意识障碍患者的24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脑电异常24例,其中痫样放电8例.结论:对于突发短暂意识障碍就诊患者,动态脑电监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动态脑电图与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小儿癫痫的诊断比较

    作者:杨盈

    目的:比较动态脑电图(aEEG)与剥夺睡眠脑电图(sdEEG)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癫痫诊断正确率.方法:对204例疑似癫痫患儿分别进行颅脑MRI、常规脑电图(rEEG)等常规检查及aEEG、sdEEG检查,以常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aEEG、sdEEG诊断正确率,并分析影响aEEG、sdEEG检查结果的因素.结果:204例疑似癫痫患儿常规检查确诊为癫痫189例,aEEG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8%、93.33%、99.44%、56.00%,sdEEG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1%、73.33%、97.73%、39.29%;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为62.54%,高于sdEEG的51.95%;sdEEG在1~3岁患儿检出痫样放电阳性率所占比例为69.81%,高于4~7岁及>岁患儿所占比例,而aEEG在三个年龄段痫样放电检出率较均衡.结论:aEEG检查对小儿癫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sdEEG,且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患儿的诊断,而sdEEG使用较灵活,适合于3岁以下患儿的诊断.

  • 宫内窘迫胎儿血清中TNF-α、IL-6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探究

    作者:唐军霞

    目的::研究宫内窘迫胎儿血清中 TNF-α、IL-6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宫内窘迫胎儿30例作为病理组,健康胎儿30例作为健康组,采集血清并测定炎性因子 TNF-α、IL-6以及神经损伤分子 S100B、NSE、CK-BB、Tau 的含量;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AP)检查,判断异常情况.结果:病理组血清中 TNF-α、IL-6、S100B、NSE、CK-BB、Tau 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病理组中 AEEG 和 BEAP 异常胎儿的血清 TNF-α和 IL-6含量高于 AEEG 和BEAP 正常胎儿,AEEG 和 BEAP 的异常越严重、血清 TNF-α和 IL-6含量越高(均 P <0.05);血清中TNF-α和 IL-6含量与 S100B、NSE、CK-BB、Tau 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宫内窘迫胎儿血清中 TNF-α、IL-6含量异常升高,血清中 TNF-α、IL-6含量与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分子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76例惊厥新生儿动态脑电图临床分析

    作者:程巧林;罗森林;罗海燕;里健;薄涛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临床发作停止后的动态脑电图(CEEG)的背景活动、成熟度、EEG惊厥发作等情况,分析期间内在关联性,为减轻惊厥所致的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行CEEG检查,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共76例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CEEG正常者7例(9.2%),CEEG轻度异常者56例(73.7%),CEEG中度异常者11例(14.5%),重度异常者2例(2.6%),异常率为90.79%。CEEG背景活动无交替图形(TA)13例(17.1%),偶有TA 14例(18.4%);存在同步性异常10例。共26例存在CEEG成熟迟滞,存在EEG惊厥发作者为69例(90.8%)。睡眠期较觉醒期EEG惊厥发作发生率显著性增高(χ2=74.494,P<0.001),睡眠期EEG惊厥发作与CEEG的同步性异常和成熟迟滞有显著相关性(r=0.369,P=0.001;r=0.331,P=0.004),EEG异常程度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293,P=0.018),与NBNA中的原始反射评分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324,P=0.023),CEEG中背景活动呈现低电压与NBNA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608,P<0.001)。结论在新生儿惊厥临床发作控制后,仍存在高比例的CEEG异常和CEEG惊厥发作;CEEG与NBNA在新生儿惊厥中评价脑功能损害具有一致性。

  •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埮;陈志斌;蔡美华;林文翠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临床上常见的非惊厥性发作性症状的患者作24小时AEEG监测,并同时与脑电图(REEG)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104例病人的AEEG异常率、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以短暂性意识丧失阳性率高,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痫样放电患者的84.3%,根据临床症状发作与AEEG的关系,诊断癫痫50例,排除癫痫19例.结论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 150例发作性疾病动态脑电图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影柳;龙志刚;黄丹;邓益东

    目的 分析150例发作性疾病24 h动态脑电图(AEEG),以评估其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0例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行24 h AEEG检查.结果 15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85例初诊癫痫性发作,经24 hAEEG监测60例出现痫样放电(70.58% ),非特异性异常7例(8.23% ),65例初诊非癫痫性发作中,经24 h AEEG监测,12例显示痫样放电(18.46%),6例有非特异性异常(9.23%),150例中共72例有痫样放电(48% ).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幕上肿瘤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与继发癫痫的关系

    作者:方升;钟光宇;但炜

    目的 探讨幕上肿瘤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55例幕上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6导动态脑电图记录仪采集患者动态脑电图资料,每例患者均描记24 h.分析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的情况与患者癫痫发作、肿瘤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 255例患者中,有145例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其中51例患者有癫痫发作史,110例患者动态脑电图中未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其中26例患者有癫痫发作史,经χ2检验,P<0.05,表明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与患者癫痫发生有关.患者肿瘤占位情况:额叶占位者79例,颞叶占位者68例,顶叶占位者42例,枕叶占位者8例,前颅窝底占位者22例,中颅窝底占位者6例(鞍区占位者5例,蝶骨嵴占位者1例),脑中线部位占位者26例(侧脑室内占位者3例,侧脑室旁占位者8例,胼胝体压部占位者4例,矢状窦旁占位者11例),多发占位者4例.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癫痫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不是幕上肿瘤患者继发癫痫的特有波型,但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的患者比未出现此种波的患者更易继发癫痫.

  • 桂枝加桂汤治疗植物神经性癫痫验案1则

    作者:黄春华;聂容荣;陈婉民;苏巧珍

    桂枝加桂汤系仲景<伤寒论>为太阳病误汗伤阳而发奔豚气而设.笔者根据气上冲胸这一主要症状,抓住病机所在,联系奔豚气的病因病机,以桂枝加桂汤治疗经动态脑电图确诊的成人植物神经性癫痫1则,获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颅内占位性疾病手术前后的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

    作者:但炜;唐文渊;何建国

    目的:通过AEEG监测,了解颅内占位性疾病手术前后的脑机能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60例颅内占位性疾病者,术前1~3天、术后1周、术后1~3月分别观察其AEEG表现。结果:(1)AEEG术前、术后1周或术后1~3月异常率分别为88.1%、97.7%、77.7%。(2)术前无癫痫发作组,术后新发癫痫17例,提示手术对大脑皮质的损害,可能增加致痫机会。结论:AEEG对颅内占位性疾病术前术后的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及手术对脑机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儿童抽动障碍的动态脑电图研究

    作者:李渝华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本病的动态脑电图改变目前尚未见报告.我们从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对42例TD进行了动态脑电图检查,并与28例常规脑电图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发现TD患儿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之间存在不同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 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在幕上肿瘤患者继发癫痫中的的易感性研究

    作者:方升;但炜;谢延风;石全红;詹彦;刘福英;姜代芬;王超

    目的 探讨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bilateral synchronous rhythmic slow wave)在幕上肿瘤患者继发癫痫中的易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255例幕上肿瘤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c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结果,根据术前是否伴有癫痫发作,将病例分为A组(有癫痫发作),B组(无癫痫发作).将脑电图中仅有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定义为变量a,以痫样放电为参照,对仅出现痫样放电定义为变量b,同时具有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和痫样放电定义为变量a+b.分析三变量在2组间的差异,探讨变量a与幕上肿瘤继发癫痫的易感性.结果 ①术前变量a在幕上肿瘤患者中的出现率为56.86%.②术前变量a在A组中的出现率高于B组(66.23%vs52.81%,P<0.05);A、B两组变量b和a+b出现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9.87% vs 9.55%,66.23% vs 7.30%,P<0.05).进一步分析两变量之间癫痫发生率的差异显示:A组中出现变量a+b略高于变量b(P <0.05).③术后45例出现早期癫痫,其中35例(77.78%) AEEG中描记到变量a或变量a+b,将术后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的出现率与术后癫痫发作率进行一致性分析得知两者有高度一致性(k=0.600 2).结论 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可能增加幕上肿瘤患者癫痫发作的易感性.

  • 24 h动态脑电图对癫(疒间)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惠玉;朱德辉;陈莉

    普通脑电图(EEG)对脑部疾病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已为人所共识,特别是对于癫(疒间)的诊断,其作用几乎是不可缺的.但是普通EEG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受到常规检查时间的限制和在发作间期检查常难有阳性所见[1].为了提高EEG的辅助诊断能力,近年来动态脑电图(AEEG)24h连续监测已逐渐推广应用,提高了癫疒间病人脑电检查的阳性率和(疒间)样放电的检出率.本研究通过对84例癫(疒间)病人24 h的AEEG监测,分析其对癫(疒间)的诊断价值.

  • 动态脑电图对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钰;但炜;陶园;孙超;谢延风;石全红;詹彦;孙晓川

    目的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停药后癫痫发作与未发作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特点,定性、定量分析AEEG不同波形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探讨AEEG对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至2017年颅脑疾病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用药停药后癫痫发作的166例患者(发作组),同期按年龄、性别、病因、部位与发作组相近比例分层选取的方法选取166例未发作的患者(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8年,分析两组的脑电图资料.参照Hughes J R根据慢波、棘尖波量的差异制定的分类方法,分为R型(rare,少量型)、R-M型(rare-moderate,少-中量型)、M型(moderate,中量型)、M-L型(moderate-large,中-大量型)、L型(large,大量型);NS型(no sharp waves,无棘尖波)、RS型(rare sharp waves,少量)、MS型(moderate sharp waves,中量)和LS型(large sharp waves,大量).根据慢波出现方式分为3型:S型(scattered,散在性)、F型(focal,局灶性)、P型(paroxysmal同步阵发或暴发性).分别比较两组停药前的脑电波差异.发作组根据再次服药后癫痫发作能否被控制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两组棘尖波数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发作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脑电图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慢波数量上分析,发作组中以M型为主,对照组以R型为主,发作组中M、M-L、L型患者共91例(91/166,54.8%)显著高于对照组(14.5%);从慢波出现形式分析,发作组中以P型为主,对照组以S型为主,发作组中P型患者共107例(107/166,64.4%)显著高于对照组(34.3%);从棘尖波数量差异分析,发作组以MS型为主,对照组以RS型为主,发作组中MS、LS型患者共116例(116/166,69.8%)显著高于对照组(22.9%).M型、M-L型、L型及P型慢波,MS、LS型棘尖波为停药后癫痫发作的高危波形(OR>1).②再次服药后,控制组中人数随棘尖波从RS型至LS型而逐渐减少,而未控制组人数逐渐增多.结论 M、M-L、L型慢波,P型慢波,MS、LS型棘尖波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停药后癫痫发作的高危波形,AEEG对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的减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长程脑电对幕上开颅手术后癫痫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延风;但炜;孙晓川;支兴刚;唐文渊

    目的观察长程脑电监测对幕上开颅手术后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60例幕上占位性病灶患者,术前2~3 d、术后7~10 d和1~3个月分别长程脑电检查.结果①长程脑电术前、术后7~10 d和1~3个月异常率分别为88.1%、97.7%、77.7%.②术前无癫痫发作者,术后新发癫痫17例,提示手术对大脑皮质的损害,可能增加致痫机会.结论长程脑电对幕上占位性病灶术前术后的监测,能显示病灶及手术对脑机能的影响,有助于术后癫痫的诊断.

  •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的优势

    作者:杨洁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在癫痫的辅助诊断方法中,脑电图是重要、有价值和方便的手段之一,除临床表现外,脑电图能够在发作及发作间歇期发现异常的脑生物电现象,若能重复检查并予以适当的诱发试验,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现在,随着脑电监测仪和动态脑电图的问世,可24小时记录和观测脑电波变化,并在发作时准确记录发作过程的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

  • 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动态脑电图改变

    作者:韩洁;姜红;王妙英;景丽

    [目的]分析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动态脑电图(AEEG)改变,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38例患者,经临床与AEEG分析诊断为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BCEOP),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建议区分为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14例和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24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临床特征、A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发作稀少,发作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发作频繁,以视觉症状为主.两组AEEG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表现亦各有差别,且均可被睡眠活化.[结论]两组儿童枕叶癫痫临床各有特点,具有特征性的一侧或双侧枕叶放电的脑电图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 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测癫(癎)的(癎)性放电阳性率的分析

    作者:兰胜作;孙杰;钟立萍;吕美珍

    为探索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癫(癎)患者(癎)性放电的阳性疑诊检出率.作者对连续来我院门诊求治并确诊或疑诊为癫(癎)的45例患者分别进行了普通脑电图与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测,旨在比较两者的(癎)性放电阳性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动态脑电图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杜晓宁;严慧芳;李莉;梁丽霞;杜桂梅;李艳菊

    目的:研究动态脑电图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0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病新生儿,检查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并检测其异常率,进一步对HIE患儿的近期器官损害率和AEEG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并在治疗后的两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其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ehomotive development index,PDI)进行评分和复查,进一步对AEEG与HIE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并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208例HIE患儿,AEEG总的异常率为94.71%,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HIE患儿的异常率分别为91.07%、98.27%和100%,HIE临床分级越高,脑电图异常率及异常程度越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AEEG正常的HIE患儿,其近期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9.09%;对于AEEG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的HIE患儿,他们的近期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为39.43%、45.59%和77.59%,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AEEG异常情况越严重,得分越低,预后越差,且经统计学分析AEEG评价分级与MDI和PDI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随访6个月,AEEG的检测结果与MDI评分的关系为正相关(P<0.05),而与PDI评分的关系则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新生儿AEEG检查对HIE患儿预后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AEEG异常程度越重,提示预后越差,且其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动态脑电图检查对儿童颞叶癫痫的诊断意义

    作者:吕高萍;陈春莲;陆慧慧;蒋丽丽;王晶;吴原

    目的 观察动态脑电图检查对儿童颞叶癫痫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常规脑电图检查正常而临床可疑的112例颞叶癫痫儿童进一步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儿童颞叶癫痫的诊断意义.结果 在112例患儿中经动态脑电图检查出68例在颞区出现癫痫波.结论 采用动态脑电图对临床可疑的颞叶癫痫儿童进行检查,能够在正常活动下不间断地进行脑电检测,对于痫性放电易发于自然睡眠早期的患儿尤其适用,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378 条记录 16/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