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腰椎骶椎相关结构的测量与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成;陶玉平;吴洪海;冯新民;虞堂云;蒋百川;顾德毅;王强

    目的:探讨下腰椎骶椎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为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具中国成人腰骶椎骨标本进行形态学测量及分析.结果:L3至L5椎板峡部宽分别为14.27±1.62mm、16.67±2.34mm和20.56±2.21mm,下关节突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分别为16.72±2.31mm、19.88±2.82mm和24.17±2.79mm.L3~L4、L4~L5和L5~S1 45°斜径分别为39.74±3.28mm、39.35±3.11mm和36.36±2.76mm,30°斜径分别为36.24±2.88mm、35.64±2.87mm和32.54±2.24mm.结论:解剖测量表明30°斜径适合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置入,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比后路双枚椎间融合器可保留较多的关节突关节和椎板,减少术后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

  • 椎动脉沟环三维CT相关影像解剖与研究

    作者:赵文俊;邓丽珠;段少银;钟华;陈雍君

    目的 利用三维CT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PP),进行PP分类与解剖测量,为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PACS系统中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三维重建数据的63例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三维影像解剖显示与测量,测量参数包括PP前后径(AD)、上下径(VD)、椎动脉V3段直径(D-VA)、PP高点到相应侧枕骨的距离(D-RO)、PP到正中线的距离(D-RL)、寰椎后弓结节到枕骨的距离(D-NO).结果 三维CT显示PP变异共63例,男53例,女10例.左侧PP 49例,完整型23例、不完整型26例;右侧PP 55例,完整型22例,不完整型33例.左侧PP测量值AD、VD、BD、D-VA、D-RO、D-NO、D-RL分别为(5.02±1.17)、(3.59±1.26)、(3.91±2.51)、(3.88±0.78)、(2.15±2.58)、(18.62±3.01)mm;右侧PP分别为(5.13±1.29)、(3.87±0.88)、(4.02±2.77)、(3.59±0.89)、(2.14±2.63)、(4.89±3.36)、(18.89±3.74)mm.统计学比较显示,PP的AD均值>VD、D-VA值,双侧PP的BD均值>单侧,且>D-VA值,单侧PP的BD值不完整型.结论 CT三维成像显示PP形态与椎动脉等结构清楚、直观,PP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左右侧PP的分型、发生率、大小形态相仿.PP的AD值>VD值,其影响VA值上下活动,完整型PP更明显.双侧PP的不完整型开口较单侧大,可能与退化演变有关.

  • 人体肝门静脉的解剖学测量

    作者:程冉旸;柯盛辉;伏辉

    目的:了解人体肝门静脉的解剖结构.方法:取20例成人肝标本,对肝门静脉分支、分型等形态特征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12例)的人体肝门静脉主干在距肝门顶点的垂直平均距离为(10.58±2.29) mm处分叉,38%(7饲)的人体肝门静脉主干在近肝门处分叉,2%(1例)肝门静脉主干在进入肝门后分叉.左支横部、矢部直径分别为(7.31±1.31) mm,(6.83±1.50)mm;长度分别为(25.32±3.87) mm,(25.76±3.23) mm;右支直径为(9.12±1.91) mm;长度为(21.77±5.45) mm.结论:肝门静脉的分支、分型存在异变情况变异情况.

    关键词: 肝门静脉 解剖测量
  • 胫骨平台后倾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华;姜楠;钟世镇;余正红

    目的 为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胫骨后倾截骨参数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①7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测量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后倾角、半月板上缘连线后倾角、不同部位半月板和关节软骨厚度;②80例干燥骨性胫骨标本,测量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后倾角;③80例正常成人膝关节MRI矢状位像上测量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后倾角、半月板上缘连线后倾角.结果 尸体标本、干燥骨性胫骨标本、膝关节MRI矢状位像上测得的胫骨外内侧髁关节面后倾角分别为:10.2°±2.5°、11.6°±3.3°;12.7°±3.5°、14.4°±3.2°;8.7°±4.5°和11.4°±2.2°.尸体标本测量外内侧半月板上缘连线后倾角分别为2.2°±1.5°、3.0°±2.1°;伸直膝关节MRI矢状位像上测量半月板上缘连线基本水平(0°~5°).结论 TKA术中胫骨后倾截骨应该恢复包括软骨、半月板的后倾角度,而不是骨性后倾角度,建议以0°~5°为宜.

  • 多孔面螺钉固定腰椎峡部裂的解剖测量及临床应用

    作者:宋一平;高崇敬;张发惠;钟桂午;陈启忠;刘宏滨;张传开;雷会宁

    作者在对国人腰椎峡部进行解剖学测量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经峡部固定的多孔面螺钉,从1991年~2000年在临床应用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腰椎峡部解剖测量与螺丝钉内固定的应用

    作者:邵世坤;曹鸿恩;张永利

    自1970年Buck报道用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不连以来[1],一些作者相继报道用此方法治疗峡部不连,成功率为67%~93%[2、3].但Buck术式对螺丝钉的位置要求相当精确,否则有可能损伤神经根或起不到佳固定效果.作者通过对腰椎峡部的测量,旨在为临床提供局部应用解剖资料.

  • 颈动脉分叉部解剖学结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庆晶

    目前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且颈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部,故正确认识颈动脉分叉部解剖结构,了解其与局部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重视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治,可更好地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数字化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为脑血管检查的“金指标”,故利用其对颈动脉分叉部的解剖测量可为医学应用及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数值.

  • X线片下膝关节炎关节间隙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永祥;戴景兴;原林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间隙的X线片下的测量,为膝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判断的准确性提供X线片下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0例患者膝关节X线片,14例左膝,16例右膝,对膝关节间隙进行测量,正位片取左右上髁向中心1 cm处两点,外A、内B,侧位片取前后宽处两点,前C、后D.结果:健侧左右膝间隙四个水平相比均无意义,膝关节间隙宽度无明显差别(P>0.05).患侧左右膝间隙四个水平相比均无意义,膝关节间隙宽度无明显差别(P>0.05).经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健侧与患侧相比,四个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患侧间隙宽度均小于健侧间隙宽度.内侧间隙变化大于外侧(P<0.001).前后间隙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统计所得X线片下正常膝关节间隙的测量结果,可以为膝关节部位病变提供正常数据,以做比较,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 老年人第五腰椎~第一骶椎轴向融合术工作通道的解剖学观测

    作者:刘玉新;胡真

    目的:测量老年人腰骶椎毗邻结构相关解剖学数据,为探究老年人第5腰椎~第1骶椎(L5~S1)轴向融合术(AxiaLIF)手术通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防腐固定、血管灌注的老年人骨盆段标本,解剖骶前间隙,观察骶前筋膜层次、骶前血管和盆内脏神经等,测量4对骶前孔间距和盆内脏神经的相关解剖数据.根据Marotta方法,2种通道模拟L5~S1AxiaLIF手术置入导针,测量导针在骶前间隙中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导针从尾骨尖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4.4±11.9)mm和(169.8±12.3)mm;导针下缘到盆内脏神经的短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5.1)mm和(26.4±5.5) mm;导针从尾骨切迹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55.2±10.6) mm和(153.0±9.5)mm;导针下缘到盆内脏神经的短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6±2.8)mm和(18.9±3.8) mm;两侧的盆内脏神经长度,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1±2.4)mm和(23.3±3.2)mm.结论:根据解剖和AxiaLIF模拟测量数据,导针从尾骨切迹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符合老年人骶前间隙安全范围.

  • 股骨近端解剖参数的自动化三维测量

    作者:汪轶平;张恒辉;王燎;陈晓军

    目的 基于解剖标志建立股骨三维坐标系,实现股骨近端解剖参数的自动化测量,辅助术前规划及个性化股骨柄设计.方法 自主研发专用于股骨解剖测量的Femeter软件,可读取显示股骨STL模型,手工选取目标解剖标志点.运用半球形搜索迭代方法实现髓腔快速三维建模,运用经典小二乘拟合等算法实现股骨头半径、颈干角、前倾角等相关16个测量参数的自动计算.结果 通过30例股骨STL模型进行测量实验,平均单次测量的算法执行时间为(0.95±0.16)s,9个解剖测量项的评定者内和评定者间可靠性较高(组内相关性系数为0.907 ~0.999).结论 Femeter软件的自动建模和测量算法执行速度较快,测量可重复性较好,操作简易,适用于临床.自动化三维股骨近端解剖测量可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规划、股骨柄选择和个性化股骨柄设计提供可靠数据.

  • CT三维重建在髋臼截骨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翔;陈晓东

    目的 为髋臼周围截骨术中截骨线的确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8例成年人骨盆的CT图像标本,利用Mimics软件进行CT图像的三维重建,并在三维CT图像标本上模拟髋臼周围截骨术,成功完成后测量髂骨截骨线、坐骨截骨线、髂骨后柱截骨线的长度以及各截骨线起始点与骨盆解剖标志的相互关系.结果 髂骨截骨线长度为(50.96±7.09)mm,坐骨截骨线长度为(36.46±5.92)mm,髂骨后柱截骨线长度为(55.28±6.42)mm.髂骨截骨线与髂骨后柱截骨线夹角为120.21°±5.96°,坐骨截骨线与髂骨后柱截骨线的夹角为115.49°±6.46°,髂骨后柱截骨线与四边板的夹角为60.31°±4.96°.安全成功的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含了截骨线与解剖标志的对应关系.髂骨截骨线的止点距髂耻线的垂直距离为(11.98±5.26)mm,坐骨截骨线距髂耻线的垂直距离为(45.08±8.59)mm,髂骨后柱截骨线至坐骨大切迹的垂直距离为(18.52±6.49)mm.结论 三维模拟截骨测量可很好地显示截骨线的长度和角度以及截骨线与骨盆相应解剖标志之间的关系,为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测量学依据.

  • 颈胸段后路固定的实验与临床

    作者:杜正通;袁文

    颈胸段后路内固定可靠,现将螺钉固定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解剖特点 颈胸段作为前曲的颈椎和后突的胸椎的交界处,为应力集中的部位;又为大活动量的颈椎和活动量很小的胸椎的过渡点,受到很大的剪力. Alexander[1]等对颈胸段 CT横切层作解剖测量发现,从 C5~ T3侧块 (或横突 )矢状径逐渐下降,可能与越向下肌肉附着越少,逐渐退变致使侧块或横突变得扁长;椎弓根基底部和峡部宽度均在 C7~ T1处宽,可能与该处的脊髓粗大有关;椎弓根长度、椎体矢状径与横径以及椎板厚度从 C5~ T3均变大,这与到胸椎椎体越来越大相适应.但从 C5~ T3椎弓根内侧壁与脊髓或硬膜囊的距离呈减少的趋势,这与下颈椎和上胸椎组成臂丛的发达的神经根有关;而后方椎板与脊髓的距离是逐渐增大,与脊髓变扁有关. JEFFREY[2]等对 C6~ T4的解剖变化进行测量、发现上关节突与上终板面所成的矢状位角, C6~ C7和 C7~ T1的差别分别为男性 7.0°、 6.6°,女性 8.9°、 7.2°;左右侧相差 >10°的多见于 T1.

  • 肾上腺多层螺旋CT解剖学测量(附90例分析)

    作者:宋庆轮;张聪;冯怀志;方宏洋;张文华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测量肾上腺内、外肢厚度及同层面膈肌脚厚度,并对肾上腺的大体形态进行分类,为肾上腺疾病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90例行CT增强扫描,用肝门静脉期(55s)采集数据,应用薄层横断面(2.0mm)重建及冠状面重建.测量肾上腺内、外肢厚度及同层面膈肌脚厚度,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冠状面观察肾上腺的大体形态.结果:左侧肾上腺内肢厚度(4.6±0.9)mm,外肢厚度(4.3±1.1)mm;右侧肾上腺内肢厚度(4.0±0.8)mm,外肢厚度(3.7±0.8)mm;左侧膈肌脚厚度(4.7±1.8)mm,右侧膈肌脚厚度(5.2±1.7)mm.冠状面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结论:肾上腺形态不一,但轮廓光整;冠状面重建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的形态类型.多层螺旋CT能准确测量肾上腺的内外肢厚度及膈肌脚厚度.

  • 脊柱矢状平衡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爽;沈永乐;王欢

    脊柱功能的完整协调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各因素间的平衡尤其重要,既包括脊柱本身结构的平衡,也包括周围软组织因素的平衡,矢状平衡是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调整因素.椎体滑脱、脊柱后凸畸形等疾患的病理机制都包括矢状面上的结构或动力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常成为病情发展和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相关问题深入研究,治疗策略逐渐由局部病患扩展为整个脊柱,从骨性结构的恢复扩展为兼顾肌性平衡,既要实现术后早期病变节段间的相对稳定,又要考虑到远期脊柱的受力和活动等问题.目前,对于脊柱疾病相关的矢状平衡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1-5],本文拟就脊柱矢状平衡相关问题的发展和现状进行综述.

  • 神经导航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鞍区解剖结构的测量

    作者:贾德泽;李刚;王云彦;李学恩;申杰

    目的 神经导航测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鞍区的解剖结构.方法 对26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强化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观察蝶窦和蝶鞍的结构;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中,利用Brain LAB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经测量,蝶窦前后径为(22.1±6.5)mm、左右径为(17.6±6.1)mm、上下径为(19.0±5.8)mm,两侧海绵窦之间小距离为(12.7±1.5)mm,两侧颈内动脉之间小距离为(13.8±1.9)mm,左侧鼻孔中心到蝶窦腹侧壁的短距离为(72.8±5.9)mm,左侧鼻孔中心到鞍底的短距离为(82.2 ±6.3)mm.结论 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可以较准确地测量垂体腺瘤患者鞍区的解剖数据,这些数据对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有一定指导作用.

  • 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杰;刘婷婷;张念凯

    目的:通过对鼻腔和上颌窦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寻找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方法,为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提供指导.方法:以30例(60侧)经4%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男21例,女9例)为研究对象,去除鼻腔外侧壁的黏膜,保留各个重要骨性结构的完整性,以骨性鼻泪管和下鼻甲骨附着缘为标志,观察测量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以及与周围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通过解剖学观测,寻找影响鼻内镜下扩大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因素.结果:骨性鼻泪管前界上、中、下端到上颌窦前壁与内侧壁交界的水平距离分别为0、(1.90±1.03)、(3.29±1.04)mm;骨性鼻泪管前下端到下鼻甲前缘的水平距离为(5.13±0.62)mm,到鼻底的垂直距离为(16.89±0.97)mm,左右侧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除的骨质范围:下鼻甲附着缘以上部分上下径为(9.43±1.72)mm,前后径由上往下为(9.76±0.83)、(11.39±0.50)、(12.85±0.66)mm,下鼻甲附着缘以下部分上下径为(13.52±0.83)mm,前后径由上往下为(19.89±1.37)、(16.59±0.77)、(12.48±0.91)mm.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入路的上颌窦手术视野,受上颌窦口前方的骨性鼻泪管、上颌骨额突及下方的下鼻道外侧壁骨质的影响而无法充分显露,同过去除窦口周边无用的骨质而保留重要结构,可以扩大内镜下中鼻道入路上颌窦手术的视野,利于彻底清除上颌窦内底壁、前壁的病变.

  • 经眶-圆孔入路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骨性解剖结构测量

    作者:汪雨宣;朱浩;张新凤;李延超;薛聪聪;华泽权

    目的:测量弯针经眶-圆孔入路的相关骨性结构解剖数据,为临床安全开展此路径的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射频温控热凝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间50例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男女各25例),拍摄头面部三维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测量眶-圆孔入路的相关解剖结构,计算穿刺针弯针弧度、骨性进针深度、圆孔外口下点至视神经孔外口下点距离、穿刺方向与眶耳平面角度、与矢状面角度,垂直方向上安全穿刺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异侧组内比较,右侧∠ABA2均高于左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异侧组间比较,女右∠ABA2高于男左,女右弧AC长度低于男左,男右弧AC长度、LCD、∠ABA2、∠CAD高于女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同侧组间比较,男左、右弧AC长度、∠CAD分别高于女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弯针经眶-圆孔入路避免了因直针入路方式角度的局限性,且根据Mimics软件测量数据,为临床安全开展CT引导下弯针经眶-圆孔入路提供解剖参考.

  • 经眶入路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关骨性解剖结构的测量

    作者:李延超;朱辞名;汪雨轩;朱浩;张力;王帅;华泽权

    目的:通过测量国人经眶入路相关骨性解剖结构的CBCT数据,为临床开展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收治60例拍摄头面部CBC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相关测量软件测量眶下入路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侧眶下缘进针点到圆孔外口的距离:LAE=(46.59±0.15)mm (45.32±0.13mm),右侧距离:(47.13±0.13)mm (46.12±0.10mm);左侧圆孔外口到视神经外口的距离:LAB=(16.7±0.05)mm(16.3±0.06mm),右侧距离:17.1±0.04mm(16.4±0.03mm);左侧进针在垂直方向上的安全角度:α=15.54°±0.02°(15.10°±0.02°),右侧角度:16.12°±0.01°(15.59°±0.03°)。结论:熟悉有关骨性解剖结构相对位置为安全开展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第II支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 前锯肌间隙阻滞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秦志祥;李春雨;邢柏春;牛香兰;呼彪彪;杜星辰;陈维英;唐兴明;郭星;贾晋太

    目的 观察测量前锯肌间隙美兰溶液扩散范围及神经分布,为该间隙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4具尸体,应用超声引导技术,采用Blanco穿刺入路,在胸壁两侧腋中线4、5肋间,注入含美兰染料的液体(0.4 ml/kg)至前锯肌间隙,约10 min后逐层分离至该间隙,观察美兰液体的扩散范围、染料沉积后界限以及该范围内的神经分布. 结果 观察8侧前锯肌,逐层掀开胸大肌和胸小肌后,清晰显露前锯肌间隙的蓝染区域及区域内蓝染的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中位数M(P25,P75)描述8个前锯肌筋膜间隙注射扩散范围测量结果,腋前线11.35(10.45,12.15)cm,腋中线12.6(12.12,13.15)cm,腋后线11.1(10.70,12.05)cm,平乳头线9.8(9.12,10.65)cm.头侧扩散至第2肋腋前线占75%,腋中线占87.5%,腋后线占87.5%;扩散至第3肋腋前线占25%,腋中线占12.5%,腋后线占12.5%.结论 前锯肌间隙美兰溶液扩散范围解剖测量研究提示临床应用此方法进行前锯肌间隙神经阻滞,可阻滞前锯肌间隙内的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满足胸前外侧壁手术的麻醉和镇痛.

  • 椎间孔镜(TESSYS)入路相关的L5~S1节段椎间孔解剖学观测

    作者:李嵩鹏;周游;李定;张佩;李义凯

    目的 为侧后路经皮L5~S1节段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脊柱标本10具,左右共20侧,观测椎间孔镜侧后方入路时穿刺针与髂嵴、S1上关节突、L5出口根、硬膜囊以及椎体动静脉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并测量各型突出的穿刺角度范围.结果 所有数据经左右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走行于S1上关节突根部的结构有L5脊神经后内侧支和L5节段动脉背侧支的降支及其伴行静脉.髂嵴高点至脊柱中线的垂直距离为(9.25±0.47)cm,髂嵴高点与上关节突前缘的冠状面夹角为(11.10±1.17)°,冠状面L5横突与髂嵴的距离为(10.78±0.81)mm,中央型、侧旁型和极外侧型进针角度分别为(83.00±1.92)°、(32.15±1.63)°~(62.60±1.70)°和(11.75±1.16)°,L5出口根、硬膜囊至上关节突定位点的距离分别为(8.30±0.87)mm和(17.29±1.06)mm,L5出口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为(5.84±0.67)mm,上关节突的高度为(11.31±0.96)mm,S1上关节突前后缘总长为(17.41±0.98)mm. 结论 侧后路经皮L5~S1节段椎间孔入路的穿刺定位较复杂,要求术者有较强的解剖学知识和空间想象力.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