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斌;刘湘茹

    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纳入符合条件的5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动脉血氧分压和肺活量方面的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动脉血氧分压(67.49±16.87)mmHg和肺活量(3.52±0.88)L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55.37±13.84)mmHg、(2.49±0.63)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部功能,近期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远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炎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赵佳丽;彭玉娜;谭获

    目的 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cNHL)患者应用化疗药物联合或不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92例B-cNHL患者中可能影响IP发生的各种临床因素,以明确引起I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11例B-cNHL患者发生了IP,总发生率为11.96%;单用化疗药物组共41例,其中1例发生IP,发生率为2.44%;RTX联合化疗药物组共51例,其中10例发生IP,发生率为19.61%.分析发现只有化疗联合RTX这一治疗方案是影响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0R=9.613).生存分析进一步比较化疗联合RTX组和单用化疗药物组IP的发病率,发现前组IP的发生率高于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1).结论 化疗药物联合RTX方案是B-cNHL治疗相关I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在应用该方案过程中应提高警惕.

  • 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1例报告

    作者:李为洲;邓西萍

    早在1956年,国外就发现皮肌炎可并发间质性肺炎,随着研究的进展,该病愈来愈受重视.研究表明,30%的皮肌炎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炎,且成为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 儿童支原体肺炎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严敏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理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对于临床上不典型支原体肺炎病例易被误诊.我院于1996年至2000年间共收治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25例误诊,现分析如下:

  • 老年间质性肺炎的影像诊断分析

    作者:郭中威;吕淑华

    目的 探讨老年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40例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炎的老年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响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胸部X线片:22例患者见肺纹理增多,网状或蜂窝状改变,两下肺野较上肺野明显,左右侧肺野没有差别.CT及HRCT检查:患者小时间隔增厚,可见结节状和磨玻璃样异常阴影.结论 老年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予临床表现、胸部CT、HRCT等特征性表现,并排除其他间质性疾病,确诊还需肺活检.

  • 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效果评价

    作者:哈斯花

    目的 观察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入院后患儿均给予吸氧、抗病毒、吸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5 mg/k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儿童清肺口服液,<12个月10 ml/次,12~36个月20 ml/次,3次/d.两组均治疗14 d评价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70.45%,治疗组97.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2.3±1.0)、(4.3±1.0)、(3.5±1.7)、(4.6±2.1)d]均短于对照组[(6.5±2.0)、(7.2±1.5)、(6.7±2.4)、(7.0±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吴银根治疗间质性肺炎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程雪;李少滨;吴银根;方泓

    研究收集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处方143首,采用聚类分析法,挖掘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有三棱、法半夏、地黄、女贞子、党参、黄芪、黄精等35种,并得到5个药对,4组药物组合,进一步明确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用药规律,其组方以活血化瘀、通补肺络为主,为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炎提供了参考.

  • 超短波加中药治疗小儿间质性肺炎

    作者:刁维珍;王明香

    小儿间质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又属疑难病,临床疗效较差.多年来,我们运用超短波加中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5例总结分析如下.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生存质量和呼吸困难的影响

    作者:叶淑尧;刘海英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生存质量和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将158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残气量(RV)、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弥散功能(DLCO)、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PaO2、RV、FEV1、FVC、DLCO、WHOQOL-100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6MW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间质性肺炎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PaO2、FEV1、FVC,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提升其生存质量.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19例临床护理

    作者:周兰月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IP)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PBSCT术后并发IP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9例IP患者中,治愈10例,死亡9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PBSCT术后IP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方法进展与护理

    作者:刘丰梅;韩京芬;王云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肺部的慢性纤维性间质性肺炎,在病理学上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1].现将其诊断方法进展与护理报告如下.

  • 小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谢正平;杜超;戴峰;袁莉莉;袁军

    目的 探讨小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和重视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60例小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和CT表现.结果 ①X线胸片:泡性肺气肿33例,其中伴右上肺斑点状,颗粒状较高密度影6例.肺门影增大、增浓56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51例,其中密集的肺纹理使两肺透亮度减低17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12例.间质性肺气肿16例.网状肺纹理32例.星芒、结节状影27例.两肺磨玻璃影11例.伴发小叶性肺炎13例,两肺单发或多发的片状实变影5例.其他表现:心影增大9例,气胸3例,纵隔皮下气肿4例,两侧少量胸腔积液8例;②10例CT检查结果:两肺大片磨玻璃影2例,实变影伴磨玻璃影3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8例,两下肺纹理周围斑片状渗出5例.右下肺小叶间隔增厚2例,右下肺胸膜下弧线影1例,两下肺网格状、星芒状结节影2例.结论 婴幼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 幼儿急疹误诊误治死亡1例

    作者:叶光华;喻林升;张益鹄;伊吉普

    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um,ES)为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国内过去一直对其可继发并发症致死重视不够,现报道1例幼儿急疹误诊误治并发间质性肺炎及自发性气胸致死病例.

  • 无肌病的皮肌炎并发急性肺间质病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树军;张红菊;耿芹;张秀英;崔彦辉;魏巧凤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双手背、肘关节处红斑2年,咳嗽6个月,胸闷、喘憋2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掌指关节伸侧、双肘关节伸侧红斑,表面少许鳞屑,伴双肘疼痛,到我院皮肤科就诊,考虑为“过敏性皮炎”,予以“乙氧苯柳胺、地氯雷他定、地奈德乳膏、氧化锌软膏”等治疗20余天,皮疹消退,双肘疼痛减轻。6个月前患者出现咳嗽、咳白痰,量较多,伴声音嘶哑、脱发、纳差,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考虑为“咽炎”,予以“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感染治疗1周,效果不佳。5个月前患者再次在双手、肘部出现红斑,同时双眼睑也出现红斑,应用“乙氧苯柳胺、氧化锌软膏”等治疗,效果不佳。2个月前患者出现胸闷、喘憋、心慌,伴咳嗽、咳痰,伴乏力、双膝关节疼痛,无明显肌肉酸痛,未治疗。2天前患者胸闷、喘憋症状加重,来我院呼吸科就诊,行肺CT示间质性肺炎(图1),考虑为“肺间质纤维化”,予以“每日泼尼松15 mg、头孢吡肟、丹红注射液”治疗2天,效果不佳。后到山东省立医院就诊,考虑为“皮肌炎并间质性肺炎”,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来,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基本正常,体重下降约20 kg。无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入院查体:T 36.4℃,P 88次/分,R 22次/分,BP 105/60 mmHg。前胸、双肘伸侧、双手掌指关节背面可见红斑Gottron丘疹,覆白色鳞屑(图2~4)。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Velcro啰音,双膝关节压痛,无明显肿胀,四肢肌力V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8×109/L,N 82%,RBC 4.1×1012/L,HGB128 g/L,PLT 195×109/L ESR 49 mm/h,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ALT 95.1 U/L、AST 108.2 U/L、白蛋白26.9 g/L、ALP 258.7 U/L、LDH 251 U/L、GGT 263.7 U/L、CK 27.5 U/L、CK-MB 11.3 U/L、超敏C反应蛋白12.54 mg/L、IgG 19.88 g/L、IgA 4.5 g/L、IgM 0.85 g/L、C30.72 g/L、C40.22 g/L,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1∶100核颗粒型,抗ENA阴性,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ANCA、多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血糖、肾功能、血钾、血钠、血氯、FT3、FT4、TSH均正常。腹部彩超示中度脂肪肝,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肌肉活检结果示:(左大腿)送检骨骼肌组织部分肌纤维变性,萎缩伴灶性纤维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诊断为“无肌病的皮肌炎、肺间质病变”。予“甲泼尼龙40 mg静滴每日1次、羟氯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患者咳嗽、咳痰、胸闷、喘憋症状加重,肺CT示双肺间质性病变范围扩大(图5)。痰培养示微球菌属、黄色奈瑟菌(口咽部正常菌群),予以调整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但症状加重,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出现I型呼吸衰竭,终死亡。

  • 水疱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1例

    作者:韩建文

    报道1例以水疱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患者男,39岁。因眼睑水肿性紫红斑,全身多处紫红色斑伴肌无力2个月,上肢水疱1周入院。化验血清心肌酶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上肢水疱处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肺部CT显示间质性肺炎。

    关键词: 皮肌炎 间质性肺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梅;谭辉;史本玲;赵天恩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是其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临床已广为报道的有狼疮肺炎、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胸膜炎等.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和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张祥盛;吕长俊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ⅡP)又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意指原因未明,为一组原因不明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病理过程一般为进展缓慢的弥漫性肺泡炎和/或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形成肺泡腔内完全型纤维化和囊泡状的蜂窝肺.本病预后不良,大部分患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存活时间仅3~5年.我国尚无确切的患病率,至今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近年,由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电视胸腔镜(VATS)/开胸肺活检的开展,在国外近年来本病已成为呼吸病理研究的热点.国内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1~6].

  • 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对小儿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

    作者:孔令芬;郭鲁红;李秀真;李荣华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哮喘患者血中ET-1、NO含量变化,及胸部X线变化,探讨ET-1、NO对小儿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在哮喘急性期、缓解期1月,分别检测63例患儿血ET-1、NO水平,la后检测20例,并分别拍摄胸部正位片63例.结果急性期ET-1、N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期1月,la时ET-1仍明显增高.肺间质样改变在缓解期1月时比率增高,la有所降低,但仍占28.6%.结论ET-1、NO参与了小儿哮喘的急性发病及缓解期的气道修复,对气道重塑具有重要影响,小儿气道损伤的修复具有可逆性.

  • 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体会

    作者:周清华;颜宪平

    近年来我们运用小陷胸汤合血府瘀汤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

  •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及纵膈气肿2例

    作者:任春凤;赵建宏;侯春凤

    皮肌炎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以横纹肌为主要病变的炎症性肌病。肺部受累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8.7%[1],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和弥漫性肺泡损害。纵膈气肿是皮肌炎中的一种少见但易致命的并发症,皮肌炎合并纵膈气肿者,文献报道发生率仅为1.3%[2]。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42例皮肌炎患者,其中合并间质性肺炎及纵膈气肿者共2例。

592 条记录 20/30 页 « 12...17181920212223...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