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议"诈病"

    作者:常学辉;位磊;杨雅静

    诈病不是病,但往往由于一时难以辨识,容易使某些假病久治不愈.在当今医疗环境不断恶化的前提下,如何破除这一僵局成为各方思考的焦点.临床医生对于这类病人,好的方法就是采用以诈治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心理疗法.诈病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况,易耗费大量诊疗资源,影响医疗秩序.本文就诈病的含义及特点、中医论述、简易确诊方法进行论述,旨在减少诈病的发生,优化医疗环境.

  •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无精神病"115例的初步分析

    作者:苏雪倩;李秀荣;钟杏圣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无精神病案例的特点及其"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方法对在本院司法鉴定中诊断为无精神病的115例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精神病占鉴定总数的12.1%,刑事案件的被鉴定者作案动机目的明确,自我保护能力好,案后出现"精神症状"多见,"精神症状"比例按次序为幻觉、行为紊乱、情感障碍、妄想等,且以单一症状较常见.民事案件以离婚及案前"行为模式"与常人不同来鉴定为多.结论本组刑事案的被鉴定者作案特点与正常人相同,表现"精神症状"不符合精神病症状的表现规律,司法精神鉴定中要注意识别.

  • 强制戒毒学员诈病分析

    作者:肖卫东;唐全兴;张红亮

    近几年来毒品在我国蔓延,1995年国务院颁布<强制戒毒办法>,各地相继成立了强制戒毒医疗机构.在强制戒毒中,有些戒毒者为逃避打击往往伪装疾病,本文对45例诈病现象作简要分析.

  • 司法鉴定中伪装精神疾病的鉴别

    作者:梁福安;李少成;闻会英;齐巧玲;王会琴;张少军;张金桥;冯梅;李子龙;陈兰;刘彦辉;李静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一些人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精神疾病或精神损伤程度,这种行为被称为伪装精神疾病或称诈病.而刑事违法者大部分企图伪装精神疾病以达到逃避惩罚的目的.

  • 诈病症状定式访谈中文版的信效度

    作者:刘畅;薛志敏;刘哲宁;谭伟象;王玉

    目的:检验诈病症状定式访谈(SIR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为我国司法鉴定和诈病临床评估应用提供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仿真模拟设计和已知团体组设计两种方法.仿真模拟设计中,选择按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的住院患者共40名(普通精神病例组)及正常大学生80名(模拟诈病组40名,正常诚实组40名);已知团体组设计中,选择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的司法鉴定被试共80名(非诈病组)及可疑诈病者20名(可疑诈病组).由1名接受过培训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使用SIRS中文版进行评估,并对其中80名正常大学生同时评定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2).采用相关分析和Cronbach α系数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以MMPI-2中的说谎(L)、稀有回答(F)、校正/防卫(K)3个效度因子为效标.以不同组SIRS中文版的得分差异检验量表的实证效度.结果:SIRS中文版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6 ~0.98.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7~0.85 (P <0.05).SIRS中文版的诈病维度(不一致的症状与夸大症状)得分与MMPI-2的F分呈正相关(r=0.33 ~0.48,P<0.05),与L和K分呈负相关(r=-0.23~-0.52,P<0.05).仿真模拟设计中,除SIRS中文版的评价诚实度的症状、防御性症状、过于特定症状3个因子外,模拟诈病组SIRS中文版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诚实组和普通精神病人组[如罕见症状因子分(10.2±3.3)vs.(0.7±1.3), (2.4±1.9);P<0.05)];已知团体组设计中,可疑诈病组SIRS中文版1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诈病组[如罕见症状(7.4±1.7) vs.(2.8±2.6),P<0.05)].SIRS中文版在仿真模拟设计和已知团体组设计中的敏感度分别为20%和85%,特异度分别为83.75%和87.5%.结论:诈病症状定式访谈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诈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强制戒毒人员诈病现象分析

    作者:肖卫东;唐全兴;张红亮

    近几年来毒品在我国迅速蔓延,为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强制戒毒办法》,各地相继成立了强制戒毒医疗机构.在强制戒毒临床工作中,有些强制戒毒者为逃避打击,往往有意识地伪装疾病,给强制戒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顺进行带来了一定阻碍,也是我们应该正视的一个课题.本文对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戒毒所45例诈病现象作一简要分析.

  • 脑外伤后伤残鉴定患者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与瑞文测验成绩的相关分析

    作者:高北陵;刘仁刚;丁树明;李映平;盛璐

    目的探讨以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BFDMT)的得分来反映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以下简称为瑞文测验)成绩真实程度的可能性. 方法对64例脑外伤后伤残鉴定的患者进行BFDMT和瑞文测验,以BFDMT总分划界分区分出有/无伪装,并以得分高低划分成5个不同程度组,比较伪装组与非伪装组及不同程度组间BFDMT得分与瑞文测验成绩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1)伪装组瑞文测验各因子分、总分及智商值均低于非伪装组(P<0.01);(2)不同程度伪装组间瑞文测验的总分和智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BFDMT得分越低,瑞文测验成绩越差;(3)BFDMT的困难条目分、容易条目分及总分与瑞文测验各因子分、总分及智商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两个测验总分的相关性为0.743.结论 BFDMT得分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被试者瑞文测验成绩的真实程度.

  • 运用多导生理测量仪协助鉴别诈病的初步观察

    作者:陈瑞珍;马崔;郭扬波;王俊杰;郭建雄;王旭荣;刘光裕

    目的 探讨运用多导生理测量仪协助鉴别诈病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国产PG-7型多道生理测量仪对15例疑有诈病者进行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 在15例中,2例呈现说谎反应,其中1例考虑为诈病,1例考虑无精神病症状;另1例对所有测题均呈现相同的低波反应,分析可能因器质性精神障碍致其不能理解提问,余12例未呈现说谎反应,分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无精神病等;这一结果 与随访结果 一致.结论 多导生理测量仪对于鉴定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诈病有特殊作用.

  • 某监狱在监罪犯伪装精神病的特征分析(附四例报告)

    作者:夏洪福;谌德荣;贾新生

    通过对4例服刑期间伪装精神病(以下简称诈病)者的分析,讨论犯罪嫌疑人与服刑犯诈病在动机、症状表现等方面的异同.

  • 296例海洛因依赖者广义诈病临床表现分析

    作者:吴乐平;黄莉;何国庆;郭鹏翔;杨秀林;胡如印;戴峻;张迪然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过程中发生诈病的原因和临床特点,以便于鉴别预防.方法:对符合CCMD-2-R有关诈病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296例诈病,发生率6.19%,以青年男性、未婚、初中以下文化、无业占多数,并呈现吸毒时间长,多药滥用情况严重,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多等特征.其动机依次是企图逃避法律惩罚(62.8%),企图提前解除强戒(9.8%),骗取成瘾药物(8.1%),受人唆使胁迫(6.7%)等.诈病方式有说谎(31.4%)、伪装(28.7%)、造伤(14.5%)、否认(17.9%)和隐瞒(7.4%)等.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诈病的目的多为了逃避法律惩处.为减少其发生率,脱毒中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 强制戒毒人员诈病的调查

    作者:王映红;李身录

    目的:了解强制戒毒人员中的诈病情况,提高识别技巧.方法:对37例伪装者的一般情况、吸毒史及伪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诈病发生率为1.92%.诈病排在前三位的是癫痫、急腹症、肝炎共占59.54%.诈病动机多为逃避劳教戒毒、缩短强戒期、保外就医和得到某些照顾.识别诈病的方法应依据:临床检查、院外会诊、录像监控、同室人员反映、重复检查、综合判断等措施.结论:诈病的定论应持慎重态度.评定病与非病应实行有病推定论的原则.提高对诈病的识别技巧对保持强制戒毒所的正常运作和维护法纪严肃性有其现实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强制戒毒 诈病
  • 戒毒人员残害自身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陈修锋

    残害自身行为以造作伤、诈病两种形式在戒毒场所内客观存在,通过对58例戒毒人员残害自身行为的原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残害自身行为以吞食异物、伪装瘫痪和精神失常为主,其目的是逃避习艺劳动、所外就医等,不仅扰乱了戒毒场所的正常管理秩序,同时也给戒毒场所医务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如何鉴定诈病以及对残害自身行为进行救治,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通过调查与思考,寻求解决方案,以减少残害自身行为在戒毒场所内的发生.

  •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伪装精神疾病的识别与处置

    作者:王思远;李宁;欧阳秀海

    伪装精神疾病作为一种诈病行为存在鉴别难度大、自伤自残风险高、处理时间长等特点,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常有发生.本文通过总结该类诈病的特点、识别要素,识破技巧和处置等经验,建议通过所内监管方式的变革,建立齐抓共管的精神卫生新模式,希望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

  • 强制戒毒人员诈病的识别和处理

    作者:苏俊义;方英燕

    强制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理脱毒、心理矫治、适度劳动、身体康复和法律道德教育的场所.由于吸毒人员成分复杂、素质不同,对强制戒毒的认识不同,收治与反收治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管理的规范化,戒毒学员的反收治从公开与民警的直接对抗逐渐向吞食异物和诈病方式发展.吸毒人员长期滥用毒品,生活长期不规律,食物摄入量少、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而使机体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1].吸毒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或机能障碍,多伴有并发疾病,许多疾病的患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2].吸毒是一种特殊的违法行为,而诈病的发生又多见于违法犯罪人员[3],其诈病方式又多种多样,这就为识别诈病带来不小的困难.

  • 海洛因依赖与癔病

    作者:卢金山;傅细;郑先春

    我院戒毒科于1999年度共收治海洛因依赖病人547例,其中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躯体机能障碍,癔症发作严重时,能给戒毒治疗继续进行带来困难.因癔症的症状,体征复杂多样,需与其它系统疾病相鉴别,过多的实验检查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在病人家属与医务处人员误认为患者诈病时产生厌恶情绪,不给予正确的治疗也能给患者造成伤害.现将我们的体会和教训报告如下:

  • 175例海洛因依赖者诈病分析

    作者:吴乐平;张迪然;何国庆;王湘黔;周彬;谢军;赵斌;贾良春;郭鹏翔;杨秀林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在强制脱毒过程中发生诈病的原因和临床特点,以利于鉴别预防,为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体检、辅助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对符合CCMD-2-R有关诈病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研究.结果:175例诈病者中,除具有青年男性、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等特征外,且涉及有关违法犯罪问题的多.其动机依次是企图逃避法律惩罚(64.57%),企图提前解除强戒(16.00%),受同伙唆使胁迫(8.57%),骗取成瘾药物(7.43%)等.诈病方式主要有说谎编造、伪装表演、自伤自虐.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在强制脱毒过程中发生诈病多与违法犯罪问题有关,给脱毒治疗和办案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应予以高度重视.为减少诈病的发生,在提高脱毒治疗质量的同时,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和心理治疗尤显必要.

  • 诈病者与精神分裂症暴力违法及精神分裂症无违法者MMPI测试分析

    作者:李少成;王学义;王小敏;姚绍敏;罗金菊

    目的:探讨诈病者与精神分裂症暴力违法者以及普通精神分裂症无违法者的MMPI特征;分析诈病者与其他两者之间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MMPI)特征性区别.方法: 比较司法鉴定诊断为诈病者(20例)与精神分裂症暴力违法者(被控故意杀人和伤害,40例)以及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违法者,40例)的MMPI量表分.结果:与暴力违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比较,诈病组MMPI测试的L,F,Hs,D,Hy,Pd,Pa,Pt,Sc,Si量表分明显高,Ma分值明显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与无违法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暴力违法组Hs,D,Hy,Pa,Si量表分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诈病组L,F,Hs,D,Hy,Pd,Pa,Pt,Sc,Ma,Si量表分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结论:诈病者倾向于过分夸大躯体和精神痛苦以及心理变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违法的危险因素可能包括:心理及躯体痛苦、消极沮丧、情绪化、敏感多疑、不安全感.

  •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作者:李少成;李占海;吴恩海;郭美英;朱莎;赵林英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一些人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精神疾病或精神损伤程度,这种行为被称为伪装精神疾病或称诈病.而刑事违法者大部分企图伪装精神疾病以达到逃避惩罚的目的.作者在对"血清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在伪装精神病司法鉴定中的作用研究"课题过程中,回顾了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 浅谈造作伤诈病鉴定

    作者:黄新凤;何松国;谢步高;陈凯丽

    造作伤、诈病鉴定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已成为法医临床鉴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造作伤诈病的特点分析,总结了福建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在造作伤诈病鉴定中积累的经验,为造作伤诈病鉴定提供一些思路.

  • 读《伤寒论·平脉法》第4条之体会——谈诈病与主诉偏倚

    作者:周雨玫;李宇航

    目的:《伤寒论·平脉法》第4条例举"诈病"论四诊合参,舍脉从证,及舍证从脉的辨证方法.笔者受此启发,结合当今中医临床所见,首次提出"主诉偏倚"的概念,并将"非刻意诈病"视为是影响主诉偏倚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在患者描述病情受到多种媒体信息影响的今天,中医临床辨证,更应该排除各种干扰,全面采集四诊信息,综合分析,注意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做到"方-证对应",以充分体现《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精神.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