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吕雅丽;李俊枝;魏虹霞;张明月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5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7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脑梗死组WBC计数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外周血WBC计数还与预后呈等级正相关,发病4周后,病例组中WBC正常组有效率(显著进步+进步)明显高于WBC增高组,而无变化者病死率明显低于WBC增高组(均P<0.05).结论 WBC计数是临床评价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 整体护理在AMI病人中的实施

    作者:孙秀梅;高爱丽

    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一种心身疾病。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为14%左右。心理因素对AMI的发生及预后都起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关系到其近期预后。现将整体护理应用于AMI病人并取得成功的护理体会报……

  • C反应蛋白和空腹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叶永刚;蒋利;王寅;徐颖杰;岳静雯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空腹血糖(FB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ACS患者623例,根据CRP检测结果和FBG检测结果分为4组:A组(FBG正常,CRP正常)、B组(FBG正常,CRP升高)、C组(FBG升高,CRP正常)及D组(FBG与CRP均升高).观察患者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危险因素.结果 与A组相比,其他3组MACE发生率均显著增加.高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FBG升高、CRP升高都是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 FBG升高及CRP水平升高与ACS患者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二者都升高者,近期预后差.

  • 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的预后影响观察

    作者:刘静;陈群;龚俊荣;陆永怡;王健康;吕克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并将两者同时释放入血循环,发挥生物效应[1].在血浆中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子与BNP分子以1∶1的比例存在于血循环中, NT-proBNP比BNP更稳定,可以通过检测NT-proBNP的浓度了解BNP的浓度[2].近来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时血BNP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比BNP升高更加显著[3-4].本研究通过随访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比较NT-proBNP在二组之间差异,并研究其与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NT-proBNP在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 非S 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碎裂Q RS波的临床分析

    作者:闫兴国;王锋;刘杰;罗群;孙超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NSTE-ACS 患者160例,其中高危者72例,非高危(中、低危)者88例。比较fQRS在高危及非高危NSTE-ACS 患者中的发生率,并比较fQRS组与无fQRS组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NSTE-ACS 高危患者中有fQRS者20例(27.78%),非高危患者中有fQRS者12例(13.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LVEF≤40%)、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68.75%、43.75%、18.75%和12.5%;而无 fQRS 组分别为45.31%、21.88%、5.47%和1.5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ACS高危患者fQRS发生率高。出现fQRS的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高,故fQRS可作为预测NSTE-ACS近期预后及筛查高危患者的新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刘冬红;杨涛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并发室性期前收缩(PVS)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并发PVS组(A组)68例和无PVS组(B组)120例的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A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45.6%、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3.9%,死亡率为17.6%,均分别明显高于B组(26.7%,28.3%,5.8%,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并PVS预后差.

  • 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估测的心电图指标

    作者:谭天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反映梗死部位,推测梗死范围,确定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性质,而且对AMI的近期预后亦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质和一氧化氮与预后关系

    作者:王成章;陈兴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探讨高脂血症在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血脂变化和头颅CT显示脑梗死范围对333例急性脑梗死的血清脂质与一氧化氮(NO)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缺血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燕

    生化标记物在心脏病学领域作为综合的无创指标已应用了近50年.在过去的10年中,临床上又评价了一些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心脏生化标记物来监测急性心肌损伤.但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方面价值突出的应属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本研究通过分析cTnI在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全血中的含量,从而对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预测.

  • 肺炎衣原体对不稳定心绞痛触发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小丽;盛臻强;卢辉和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感染与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在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中已有报道.至于CP是否参与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的发生,争议较大.本研究观察UA、SAP患者CP感染情况,探讨CP是否参与uA的触发,并影响UA患者的近期预后.

  •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又佳;黄燕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4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急性期对血压的干预与否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91例);两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次日起及第7d起给予降压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院14d内的每日血压变化,入院第1、2、7、14 d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入院第7、14 d给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入院7及14 d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 干预组入院第6d时、对照组第14 d时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入院14 d时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入院7、14 d内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明显降低(均P<0.05);入院14 d内死亡/残疾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合理降压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 婴儿闷热综合征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田健美;徐仑

    通过分析84例婴儿闷热综合征影响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发现:闷热时间越长,pH越低,病死率越高;超高热、低血钙与预后相关;年龄与预后不相关.

  • 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预测价值

    作者:朱明辉;钱雪松;盛宇峰

    目的:探究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88分,7例)、中危组(89~118分,29例)和高危组(≥119分,46例),对患者进行跟踪记录,记录1年内患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记录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冠动脉病变支数和冠动脉病变Geninis评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检测GRACE评分与二者的关系,进而评价GAR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对三组患者MACCE与出血时间进行对比,MACCE中心肌梗死(0%,3.4%,8.7%)、全因死亡(0%,6.9%,10.7%)和出血事件(0%,10.3%,13.0%)发生的概率根据患者低危、中危、高危逐渐上升;对三组患者冠动脉支数和Geninis评分对比,单支血管病变的概率随着缓和低危(57.1%)、中危(24.1%)、高危(8.7%)逐渐增加,双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和Geninis评分对着患者低危[28.6%,14.3%,(49.98±19.23)分]、中危[31.0%,44.8%,(65.99±39.04)分]、高危[43.5%,47.8%,(88.09±36.95)分]逐渐增大;对GRACE危险评分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GRACE评分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r=0.312)和Geninis评分(r=0.395)呈正相关的关系,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CE危险评分对AMI患者近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其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成正相关,GRACE评分越好,患者的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越好,建议在临床上应用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 急性脑出血患者近期临床转归与腑气通畅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建龙;曹利民;李红琴;裴静波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近期临床转归与腑气通畅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发病24h内入院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制定统一的资料收集表,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放射学资料(血肿部位、血肿体积)、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发病后第一次排便时间、2周内排便次数。发病后1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转归,以mRS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组,mRS评分≥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组。结果共纳入11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转归不良组68例(60.2%),转归良好组45例(39.8%)。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与转归良好组比较,血肿体积[(26.67±7.94)cm3对(22.86±7.42)cm3;t=2.542,P=0.012]、NIHSS 评分[(20.18±6.95)分比(16.02±6.62)分;t=3.17,P=0.002]、白细胞数[(10.28±3.06)×109/L比(8.91±2.88)×109/L;t=2.379,P=0.019]、空腹血糖[(8.45±1.73) mmol/L比(7.08±1.67)mmol/L;t=4.166,P=0.000)]、甘油三酯[(2.26±0.97)mmol/L比(1.74±0.85)mmol/L;t=2.929,P=0.004]、C反应蛋白[(11.01±6.08)mg/L比(8.89±3.75)mg/L;t=2.096,P=0.038]、第一次排便时间[(33.87±15.14)h比(24.33±8.69)h;t=3.825,P=0.000]、2周内排便次数[(7.57±3.41)次比(10.62±2.44)次;t=-5.175,P=0.00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体积较大[优势比(OR)1.092,95%可信区间(CI)1.002~1.189;P=0.044]、第一次排便时间较长(OR 1.114,95%CI 1.008~1.221;P=0.000)是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临床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脑出血后第一次排便时间的间隔长短是脑出血患者短期临床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 影响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峥

    目的 分析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急性STEMI患者673例,按照其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及对照组(45~79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冠状动脉造影特点、PCI操作情况及PCI术后30 d预后结局,并分析影响患者30d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性别比例,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合并慢性肾脏病、脑卒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比例,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率,碘普罗胺、碘克沙醇造影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球囊扩张时间,冠脉单支病变、3支病变发生率,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IA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住院时间,心源性休克、急性肾损伤、30 d全因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TEMI患者30d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女性、左室前壁STEMI、合并急性肾损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类药物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对高龄STEMI患者30d内全因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RR=4.853,95%CI:1.539~15.226)、合并急性肾损伤(RR=10.206,95%CI:3.342~31.990)是导致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直接PCI术对高龄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一定作用,但其30 d全因病死率仍显著高于<80岁的患者,这与其性别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存在相关性.

  • 肌钙蛋白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钱彩珍;顾国清;杜汝辉;周海燕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I( cTn- I)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 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 AMI患者 76例,采用美国××公司的 ACS 180SE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cTn- I浓度,观察 cTn- I浓度及动态变化,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脏病变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除 1例外,其余 75例 AMI患者 cTn- I浓度均高于正常,敏感性为 98.7%.有 10例 AMI患者 cTn- I浓度持续升高时间 >10d, 10d后 cTn- I浓度波动于( 1.50~ 3.11) ug/L之间.发生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明显高于 cTn- I较快恢复正常者, P<0.05.观察期间有 30例 AMI患者出现左心衰, cTn- I持续升高时间为( 9.47± 4.70) d,而不发生左心衰者 cTn- I持续升高时间为( 6.71± 1.77) d, P<0.05. cTn- I持续升高时间在 7d内住院期间无 1例死亡, 7~ 10d内有 2例死亡, >10d有 5例死亡, P<0.05.结论 cTn- I浓度持续升高,缓慢下降,为近期预后差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需加强监护,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前后Q-T 间期离散度观察

    作者:何贵新;何劲松;莫云秋

    静脉溶栓疗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前后Q-Td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关系,及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 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分析

    作者:徐云飞;宣浩宇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代谢异常尿酸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生.近年来对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为探讨尿酸在脑梗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展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 急性脑卒中患者周围白细胞数与脑损伤程度及近期预后关系

    作者:陆逸仙;叶亚儿

    外周白细胞数增多通常被认为是感染炎症的指标,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对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引起了关注.现对1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WBC增加与脑损伤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预后

    作者:徐赛民;毛魁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效果和预后.方法 将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手术组和TACE+RFA组,每组48例;手术组给予手术切除治疗,TACE+RFA组给予TACE联合RFA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短期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 TACE+RF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TACE+RFA组的发热、感染、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下降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58.3%,高于手术组的66.7%、35.4%(P<0.05);而TACE+RFA组的3年复发转移率为31.3%,低于手术组的52.1%(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较低,近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使用.

287 条记录 8/15 页 « 12...567891011...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