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西他赛皮下注射缓释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作者:郝堂娜;李镇;乔明曦;范青;张宁;陈大为

    目的 以pH/温度双重敏感嵌段共聚物OSM_1-PCLA-PEG-PCLA-OSM_1为载体,制备多西他赛缓释凝胶,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 考察空白凝胶体外溶蚀情况;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多西他赛缓释凝胶,观察载药共聚物胶束形态,并进行体外释放考察.结果 多西他赛缓释凝胶体外释放持续16 d,不同共聚物浓度、不同载药量缓释凝胶中多西他赛第16天平均累积释放百分量分别为88.22%,84.06%,81.79%和78.78%,81.79%,87.51%.体外释放模型拟合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特征,满足以溶蚀、扩散相结合的释药模式.结论 以pH/温度双重敏感嵌段共聚物OSM_1.PCLA-PEG-PCLA-OSM_1为载体制备的多西他赛缓释凝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萜类促渗剂对盐酸普萘洛尔凝胶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作者:黎绫;何世英;张海龙;叶崎;丁劲松

    目的 考察萜类促渗剂的种类、浓度及联用对盐酸普萘洛尔(PPL·HCl)经皮渗透的影响,为盐酸普萘洛尔经皮递药系统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Franz直立式扩散池,离体乳猪皮肤为渗透屏障,以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Q)和促渗倍数(ER)为指标,比较萜类促渗剂对盐酸普萘洛尔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 10种萜类促渗剂对凝胶中盐酸普萘洛尔体外经皮渗透促进作用顺序为:法尼醇>L-薄荷脑>橙花叔醇>四氢香叶醇>1,4-桉叶素≈香叶醇>柠檬烯>茴香脑>冰片>甘草酸二钾,均符合零级渗透规律,其中法尼醇、L-薄荷脑、橙花叔醇浓度为3%时具有高的Q,大的ER;浓度增至5%,其促渗作用反而降低;与单用3%促渗剂相比,与异丙醇联用具有协同促渗作用(P<0.05),而与丙二醇联用则显示拮抗作用(P<0.05).结论 新型萜类促渗剂(除甘草酸二钾)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盐酸普萘洛尔经皮渗透,促渗剂为3%法尼醇+10%异丙醇时,盐酸普萘洛尔体外透皮可达大吸收,该结果为盐酸普萘洛尔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了基础.

  • 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

    作者:朱颖;郑梁元

    目的制备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纳米粒.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和反相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粒子和纳米粒.制备了反相微乳液相图并考察了温度和单体浓度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对两种粒子的葡萄糖结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微乳的存在区域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扩大,而不同单体的浓度对微乳液区域没有影响.制得的纳米粒用质子相关光谱法和高倍显微镜分别测定其粒径,约为800 nm,形状为球形.在同样的时间内,聚合物纳米粒对葡萄糖的结合量大于普通聚合物粒子.结论说明随着粒径的减少,结合的灵敏度提高,有助于以后对胰岛素的响应性.

  • 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作者:韩丽妹;方晓玲

    目的介绍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的分类、优点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包括:水凝胶、胶束、微球纳米球等.结果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可避免药物突释,降低网状内皮吞噬系统的识别与吸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药剂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降解性控释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齐琰;鲁莹;钟延强

    目的 介绍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降解性控制释放系统的新进展.方法 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综合评价.结果 与结论组织工程支架、微球以及水凝胶等可降解性控制释放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都有很好的缓释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降解性控制释放系统在促进组织再造和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 栓塞用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评价

    作者:周超;周彦菲;范田园

    目的:研究栓塞用微球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出 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明胶微球.考查了明胶(10.0~100.0 g/L)、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33~200 g/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3~10.0 g/L)、表面活性剂Span 80(0.5~1.8 g/L)和引发剂过硫酸铵(1.0~5.0 g/L)等各因素对微球粒径、吸水率和弹性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微球的表面形态,并对微球的红外光谱作了分析.结果:制备的微球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随着明胶、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交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变大,随着表面活性剂、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吸水率随着明胶、交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增加对吸水率的影响不大;弹性随明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单体、交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表面活性剂、引发剂的关系不大.通过综合考虑粒径、吸水率、弹性各影响因素选择的后反应条件为明胶10.0 g/L、单体100.0 g/L、交联剂6.7 g/L、表面活性剂0.9 g/L、引发剂3.0 g/L,得到的微球平均粒径约为700.0 μm,吸水率为12.4(g/g),弹性(通过微导管大粒径)为1 600.0 μm; 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单体发生了聚合反应,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明胶微球.结论:研制出的微球外观圆整、亲水性强、弹性良好,具备用于栓塞治疗的特点.

  • 抗菌水凝胶敷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全宸良;张里程;高远;唐佩福

    感染是骨科创伤特别是开放性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已经成为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及难点问题.随着材料学和组织工程学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医用敷料应运而生,如薄膜类、水凝胶类、泡沫类、水胶体类等,其中水凝胶类医用辅料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伤口形状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创伤敷料领域.本文将水凝胶抑菌性能的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水凝胶敷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 壳聚糖温敏凝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研究

    作者:王立妍;彭伟;穆玉

    目的 了解壳聚糖温敏凝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为其治疗牙周病提供依据.方法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温敏凝胶中体外培养24h、48h、72h、96h.用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判断细胞毒性的级别.结果 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相对增殖率均在96%~144%之间,各浓度的壳聚糖水凝胶材料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或1级,完全符合生物材料的安全评价标准.结论 壳聚糖温敏凝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无毒性,用于牙周病局部治疗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 新型聚乙二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分析

    作者:全宸良;刘建恒;张里程;补亚忠;杨飞;高远;唐佩福

    目的 构建具有良好机械性能、止血性能且快速成胶的新型聚乙二醇水凝胶.方法 以聚乙二醇为基本结构,通过调控四臂聚乙二醇氨基聚合物、四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碳酸酯聚合物、四臂聚乙二醇苯甲醛比例,制备新型基于聚乙二醇的水凝胶.通过静态秒表-样本瓶倾斜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溶胀性能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测试其基本理化性质,通过与小鼠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及新西兰白兔肝穿刺止血试验研究其生物安全性和止血性能.结果 制备的新型聚乙二醇水凝胶成胶时间短且可控.扫描电镜显示基于聚乙二醇新型水凝胶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孔孔相连且均匀分布,孔径可以调控.溶胀性能测试显示,GEL-1、GEL-2、GEL-3平均溶胀率分别为1540%、1620%和1780%.力学性能测试显示,随着CHO比例的增多,水凝胶的抗压能力减弱,但是当CHO占0.3份时,断裂压强仍然能够达到27 MPa.体外与小鼠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显示,新型水凝胶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毒性低.新西兰白兔肝穿刺止血试验显示,空白对照组的血量是实验组的3~8倍.结论 新型水凝胶作为止血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其在载药缓释、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尚需进一步评价.

  • 低聚乙二醇富马酸酯/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

    作者:魏丽君;曹均凯;李俊杰;冯兰兰

    目的 探讨低聚乙二醇富马酸酯{oligo [poly (ethylene glycol) fumarate],OPF}/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graphene oxide,GO)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物理共混方式将氧化石墨烯掺杂在低聚乙二醇富马酸酯水凝胶中,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裹其中共培养,成骨诱导3d、7d、14 d和21 d后,通过组织学染色(HE染色、Von Kossa染色以及茜素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复合材料对BMSCs形态及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组织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发现,BMSCs在水凝胶内良好生长并增殖,随着成骨诱导时间的延长,矿化结节以及成骨基因表达逐渐升高,且相比OPF水凝胶,OPF/GO水凝胶组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更强.结论 OPF/GO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利于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 水凝胶支架在组织工程软骨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梁亮;闫飞

    软骨损伤、退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导致关节的疼痛、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疾.软骨缺损的修复、再生成为了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而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水凝胶支架由于其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近,利于种子细胞存活,植入创伤小,可以填充任何形状缺损并与宿主软骨紧密结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中.本文现就不同材料所构建的水凝胶支架在组织工程软骨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载细胞水凝胶在椎间盘修复的应用

    作者:陈亮;姚峰

    椎间盘退变的主要特征是蛋白多糖的丢失、水含量的下降以及细胞衰老、凋亡的增加.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案注重的是症状的缓解,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恢复椎间盘的生理功能和力学结构.从椎间盘的解剖结构、退变过程以及水凝胶材料的特点等多个方面分析,退变椎间盘的细胞注射疗法是可行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水凝胶与髓核组织形态相似,而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类髓核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将水凝胶材料与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应用于椎间盘修复前景光明.

  • 胶原/氧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岩晓丽;冯玉杰;卢伟;樊渝江

    目的 制备复合水凝胶并初步考察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用高碘酸钠对透明质酸进行改性,与中性的胶原反应,37℃下形成水凝胶.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测透明质酸含量并用TNBS法测胶原与氧化透明质酸的交联度.软骨细胞包埋于水凝胶中培养并观察其生长状态.结果 氧化透明质酸被有效固定于水凝胶中,胶原的氨基与氧化透明质酸的醛基反应形成西夫碱结构,二者交联度随氧化透明质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软骨细胞在水凝胶中均匀分布且活性良好,透明质酸的添加对细胞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 胶原/氧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仿生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复旦学生团队研发用于脑血管病治疗的“智能水凝胶”

    作者:

    复旦大学19日披露,该校附属华山医院学生周峰和化学系学生陈黎明组建的团队研发出可应用于脑血管病治疗的新型医用液体栓塞剂。与现有栓塞剂相比,新研发的水凝胶成分简单、保存方便、易大规模生产,不粘管,可大限度避免手术中的血管损伤和出血。

  • 自组装肽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植入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涛;林涛;任珊;袁明杰;李晓艳;蒋学俊

    目的 探讨不同特性生物材料自组装肽水凝胶(RAD16-Ⅱ)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DPHP)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 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将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梗死区注射磷酸缓冲溶液;RADl6-Ⅱ组:梗死区注射RADl6-Ⅱ;DPHP组:梗死区注射DPHP;另设假手术组(10只):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 d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心导管检测左心室舒张收缩压力.取心肌梗死区标本行Masson三色法染色以及抗α-平滑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心室结构改变以及梗死区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DPHP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小于RAD16-11组[(7.9 ±0.9)mm比(8.9±0.8)mm,P<0.05],左室收缩末压力(LVESP)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高于RAD16-Ⅱ组[LVESP(114.0±7.6)mm Hg比(99.1±9.6)mm Hg;LVFS(25.4±5.1)%比(21.9±2.9)%,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DPHP组水凝胶残留,而RADl6-Ⅱ组水凝胶则完全降解.DPHP组较RADl6-Ⅱ组梗死面积小,梗死区室壁厚度高,但新生血管密度低.结论 DPHP水凝胶注射对心肌梗死后心窜重构抑制作用较RADl6-Ⅱ水凝胶强,其机制与新生血管密度无关.

  • 一种用于战创伤急救护理的“液体绷带”研制

    作者:薛迎春;王亚威;杨波;刘静;刘梅;鲁毅;段靖;邱彦

    目的:开发一种“液体绷带”,用于战创伤的紧急自救护理.方法:以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的衍生物为主要骨架,通过对其功能化改性得到2种可快速交联的聚合物,将这2种聚合物分别制备成A和B2种反应溶液:A溶液由巯基质酸衍生物(HA-SH)、水溶性淀粉、丙二醇、苯甲酸等组成;B溶液由四甲基丙烯酸酯(4arm-PEG-Acrylate)衍生物、苯甲酸等组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巯基质酸衍生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不同缓冲液将HA-SH和4arm-PEG-Acrylate配制成一定浓度(W/V)溶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获得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记录交联反应时间.通过加入水溶性淀粉等辅料,测定交联后水凝胶的黏附性和保湿性.结果:HA-SH和4arm-PEG-Acrylate的浓度为2%、pH值为11时,将A和B溶液分别喷涂于患者伤口处,在20 s内快速发生交联形成水凝胶敷贴,凝胶成型性能好.结论:“液体绷带”成型时间短,有较好的黏附性和保湿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伤口敷料.

  • 预防狭小空间晕动病中药水凝胶贴剂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琳;张天龙;闫菁华;豆婧婧;郝保华

    目的 建立模拟狭小空间的小鼠晕动病模型,以此研究有效的预防晕动病中药水凝胶贴剂及其体外透皮效果.方法 以振荡器为模型,致晕后爬杆用时及粪便、尿液、立毛、颤抖等生理指标为评价标准;筛选有效防晕中药并制成复方水凝胶贴剂,进行体外透皮研究.结果 生姜、丁香、菊花等水凝胶实验组的小鼠爬杆用时和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茶苯海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速率与累积渗透量明显高于单方水凝胶贴剂,复方水凝胶贴剂6-姜酚的累积透过量约为单方水凝胶贴剂的9倍.结论 振荡器处理可作为建立狭小空间晕动病小鼠的有效模型;以生姜为君药的复方水凝胶贴剂的体外透皮效果良好.

  • 白及多糖外用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作者:王斯韬;朱峻霄;崔秀明;林亚蒙;杨野;曲媛;王承潇;杨晓艳

    目的 以白及多糖为主要基质制备水凝胶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及多糖并用酶解和Sevag法进行纯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热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白及多糖进行表征.将白及多糖作为基质,交联卡波姆940制备得水凝胶.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水凝胶流变学特性,采用经皮水分散失速率仪测定水凝胶经皮促渗活性,并以止血时间和凝血4项为指标,测定了水凝胶的止血活性.结果 白及多糖水凝胶具有较好的黏弹性和物理强度,且具有经皮促渗活性和止血活性.结论 白及多糖水凝胶在药物透皮传送系统和伤口敷料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贵;郑启新

    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SSDDS)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它能够感知人体病理、生理的变化(pH值、温度)或者体外施加的信号(超声、磁信号),然后根据信号变化调节自身的理化性质,进而调控释放其所携带的药物.SSDDS可由水凝胶、脂质体及磁性纳米微球等制备而成.与非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相比,它具有反馈调节,可控性更强,靶向治疗作用更显著等优点.将对近年来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制备载BMP-2活性肽新型可降解水凝胶及诱导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晶晶;方真华;黄若昆;肖凯;李静;谢鸣;勘武生

    目的 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活性多肽P24复合于聚三甲基碳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三甲基碳酸酯(PTMC11-F127-PTMC11)凝胶材料上,测定BMP-2活性多肽P24体外释放曲线是否符合缓释要求.载P24/PTMC11-F127-PTMC11凝胶植入大鼠骶棘肌内,观察异位成骨情况.方法 将P24复合于不同质量分数(16%,20%,25%)的PTMC11-F127-PTMC11凝胶材料成形后,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释放的多肽;将载P24/PTMC11-F127-PTMC11凝胶植于大鼠骶棘肌,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检测.结果 根据BCA法检测结果绘制释放曲线分析,质量分数为16%载P24/PTMC11-F127-PTMC11凝胶突释效应较质量分数为20% 、25%载P24/PTMC11-F127-PTMC11凝胶突释效应大,后2者在突释效应后释效均匀,可持续释放1个月左右,累积释放97.4%.第4周取材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示一定量不成熟、散在的针状骨小梁组织;第6周可见骨小梁增宽增粗,骨陷窝细胞增多.结论 载P24/PTMC11-F127-PTMC11凝胶体外释放曲线符合缓释要求.载P24/PTMC11-F127-PTMC11凝胶在大鼠体内能平稳释放活性多肽,使BMP-2活性多肽在体内能发挥其诱导成骨活性,PTMC11-F127-PTMC11凝胶在体内引起炎症反应少,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多肽合适的载体材料.

388 条记录 5/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