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玮琪;沈振宇;李易娟;李燕虹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的先天性感染对新生儿胎龄、体重的影响.方法:对186例早产适于胎龄儿、14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95例足月儿与其母配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抗CMV特异性IgM抗体及巨细胞病毒抗原(CMVAg).结果:CMV先天性感染率SGA组为31.7%(45/142),明显高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的8.1%(15/186)和足月儿对照组的5.2%(5/95).结论:小于胎龄儿的产生可能与CMV的先天性感染有关.并且提示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先天性感染率愈高.

  • TORCH感染伴黄疸患儿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扬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TORCH感染伴黄疸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TORCH感染伴黄疸患儿56例与对照组30例的TBA并进行比较,并将感染组的TBA与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GPT)水平比较.结果对照组TBA水平明显低于TORCH感染伴黄疸组TB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TBA与胆红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TBA与谷丙转氨酶有显著相关性(P<0.01),且TBA的阳性率高于GPT的阳性率(P<0.05).结论早期检测TBA对TORCH感染伴黄疸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改善预后有重大临床意义.

  • 小儿先天性、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器官损害--102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锋

    目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是我国小儿致畸致残的重要病原之一.有资料表明,母婴垂直传播是先天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先天性感染易导致严重的多器官损害,甚至终身残废.获得性感染亦可伴有不同程度多器官损害.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加以验证.方法资料来自1998年1月~2002年10月192例CMV感染住院患儿,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损害者102例(53.1%).先天性感染或可能为先天性感染23例.获得性感染79例.对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先天性感染有明显肝损害100%,有肺损害78.3%,有先天性心脏血管损害34.8%,有先天性神经系统损害26%,有血液系统损害21.7%.结论CMV感染常累及的器官依次为:肝、肺、心、脑及血液系统.先天性感染致畸致残率高,发病早、症状明显、多器官损害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易再发,预后不良.获得性感染:多器官损害较轻,并发症治疗效果好,机体免疫对病情的发展有自限性.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无症状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欣文;李芬;史晓薇;于学文;张剑萍;石建

    目的 探讨陕南贫困山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对无症状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在陕南贫困山区出生的34例先天性HCMV感染无症状儿(宫内感染组)、72例妊娠期活动性感染无先天性感染儿(无宫内感染组)和106例无妊娠期活动性感染儿(正常组)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新生儿期和幼儿期的体格测量、幼儿期和学前期的智能测定、学前期听力测试.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宫内感染组和无宫内感染组新生儿出生时和幼儿期平均体质量、身长、头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论在幼儿期或学前期,宫内感染组智能发育落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尤其是言语能力明显低下(P<0.05);与正常组相比,宫内感染组学前期纯音听阈异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对无症状儿的体格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患儿远期言语能力和听力,对智能发育有明显影响.应重视HCMV宫内感染儿远期智能和听力的监测,对语言能力和听力异常的患儿应适时采取干预措施.

  • 先天性梅毒4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敏

    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通过胎盘屏障所致的胎儿先天性感染.解放后此病在我国逐渐消灭,但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各地陆续有所报道.我院多年来已几乎未收治过此类患者.现将近2年来我院儿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报道分析如下.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及治疗

    作者:段泓宇;喻韬;万朝敏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胎儿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易受其侵害.肝脏是CM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此外,CMV还可侵犯呼吸、神经及血液系统,严重者可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小儿CMV感染非常普遍.在发展中国家,80%的小儿在3岁前有CMV感染.根据感染发生时间分为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其划分的依据分别为出生14 d内、生后第3~12厨、出生12周以后.有研究显示,在病毒感染所致的婴儿肝炎综合征中,有59%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

  • 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及其肺部表现

    作者:李茂军;吴青;唐彬秩;陈昌辉

    病原体可以通过母亲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导致死胎、死产、发育异常.先天性感染的严重程度与发生感染的时期有关.多数患有先天性感染的新生儿为隐性感染.提高对先天性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感染.

  • 襄樊地区婴儿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

    作者:许正敏;钟万芬

    妊娠期间活动性TOX(弓形虫)、RV(风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使其获得先天性感染,孕妇感染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或为隐性感染,但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畸型等,存活者中80%有精神障碍,50%有视力障碍[1],有关婴儿感染情况报道尚不多见,为了摸清本地区婴儿感染情况,对落实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本区婴儿血清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 病毒感染及遗传性代谢病的产前筛查

    作者:陈子江;颜军昊

    1病毒感染的产前筛查 病毒感染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对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尤其重要.产前诊断病毒感染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母亲的原发性感染.产前诊断适用于那些明确或高度怀疑有原发性感染的母亲;②明确母亲受感染的时间.用来估计先天性感染的风险性和产前诊断的开始时间.若在母亲末次月经前受到原发性感染则其传染性较低,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可以忽略;③明确开始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的时间.母亲受感染的初期,产前诊断会有较高的假阴性率,采用高敏感性的检测手段则能使时间因素对敏感性的影响显著下降.羊水诊断和脐带血诊断是目前常用的产前诊断检测,通过这两种方法可获取羊水以及胎儿血标本.

  • 北京地区282例早孕妇女宫内感染的调查

    作者:董兆文;李辉;李元;刘润梅

    宫内感染又称之先天性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1].孕妇发生宫内感染后可造成流产、先天性畸形、死产及新生儿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2].国内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0%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3].所以如何预防或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做好母婴保健工作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调查北京地区早孕妇女中宫内感染的发生状况,我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对282例北京地区早孕妇女血中的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弓型虫(Toxo)的IgM抗体进行了测定,现将研究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秦巴山区孕产期 HCMV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许静;李芬;宋晖;HUANG Hui

    目的:研究贫困山区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感染状况以及导致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陕南贫困地区4个县434名中、晚期妊娠妇女,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及孕期情况的问卷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PCR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抗HCMV-IgG、IgM抗体及HCMV DNA片段。随访至其生产后(所有随访者均为足月生产),分别于产后2周内、3~14周内对随访产妇采集其乳汁及所生婴儿的尿液,继续进行HCMV的相关检查,区分先天性感染和围生期感染,并结合问卷分析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贫困山区妊娠妇女HCMV感染率为85.48%(371/434),活动性感染率为8.06%(35/434);总宫内传播率为4.58%(17/371),其中活动性感染者宫内感染率为31.43%(11/35),潜伏性感染者为1.79%(6/336),两组间宫内传播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3.704,P<0.05);②产妇乳汁HCMV阳性率11.86%(44/371),其中活动性感染者乳汁排毒率为85.71%(30/35),潜伏性感染者乳汁排毒率为4.17%(14/33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0.000,P<0.05)。乳汁排毒组中继续母乳喂养者中有14.28%(1/7)发生围生期感染,乳汁无排毒组中无围产期感染,两组间围生期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0.021,P<0.05);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在活动性、潜伏性感染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088、5.610、5.380,均P>0.05)。孕产次、分娩方式在活动性、潜伏性感染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9.383、17.746,均P<0.05)。结论秦巴山区妊娠妇女HCMV活动性感染率、宫内传播率较课题组之前的研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地区感染水平。妊娠期HCMV活动性感染是导致宫内传播和产后乳汁排毒的重要因素。产后乳汁排毒可造成围生期HCMV感染。

  • 秦巴山区HCMV先天性感染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李琦;李芬

    目的 探讨秦巴山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的影响及更昔洛韦对症状性患儿干预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其所生子女血清中HCMV-IgM,PCR法检测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HCMV-DNA.收集病例组中婴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周,追踪其疾病变化及转归.结果 秦巴山区孕期HCMV宫内传播率为36.49%(27/74);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与婴儿先天性感染之间关系密切(χ2=17.58,P<0.001).HCMV先天性感染可对新生儿各系统器官造成损害.有症状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HCMV转阴率为64.29%(9/14),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肝功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损害严重,更昔洛韦对有症状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先天、围生和生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孙文英;李志辉;李桦;刘莎;叶青青;邹红梅;李小晶;赵喆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先天性、围生期和生后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0例活动性CMV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先天组孕周和出生体重均数明显低于围生组与生后感染组,而WBC、TBIL和γ-GT均数明显高于后两组.提示先天性CMV感染常常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出生体重过轻或早产,明显加重新生儿黄疸和胆汁淤积.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推测宿主白细胞获得CMV感染可能.此外,先天组合并畸形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后两组.[结论]先天性CMV感染的危害大,重点是抓好先天性CMV感染的防治.

  • 秦巴山区HCM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与HCMV gB基因分型的关系

    作者:王芳;李芬;于学文;张剑萍;任永惠;李学成

    目的:了解陕西秦巴山区母婴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流行株的gB基因型分布,探讨HCMV gB基因型与宫内HCMV感染结局的关系. 方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214对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血清中的HCMV gB基因,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sa I和Hinf I分别对HCMV 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结果: ①214例孕妇血清中HCMV-DNA阳性13例,阳性率为6.1%. 新生儿脐血血清中HCMV-DNA阳性5例,阳性率为2.3%. 在13例HCMV-DNA阳性孕妇中,其配对脐血阳性4例,HCMV宫内传播率为30.8%. ②13例HCM VgB DNA阳性标本均为gB2型,3例症状性HCMV感染婴儿与2例无症状性感染婴儿均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③HCMV感染孕妇早产、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质量儿(<2500 g)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孕妇(P<0.05),而新生儿窒息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陕西秦巴山区母婴HCMV流行株以gB2型为主. gB2基因型可引起母婴传播.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作者:王文静

    新生儿早期的病毒感染主要分为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胎儿的先天性感染,及分娩和围产期的短时间内的感染.母体为主要的传染源.

  • 小儿胃肠道发育畸形

    作者:张书峰;秦璐莹

    胃肠道发育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出生缺陷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围产期感染与胃肠道发育畸形关系密切.围产期感染可致先天性感染和生后持续感染,由于病原体不同,可导致不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症状.

  •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作者:米荣;徐放生;周丛乐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CMV是常见的感染人体的病毒,婴幼儿时期较易获得CMV原发性感染.先天性感染患儿中10%出生时有症状,90%出生时无症状,但10%~15%将会产生后遗症,包括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1].

  •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作者:王子威;侯新琳

    一、流行病学人巨细胞病毒(CMV)是宫内感染常见的病毒,可导致患儿多种出生缺陷,亦是引起非遗传性耳聋常见的原因.妇女在初次感染CMV后,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多年.怀孕时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可能会导致病毒再活化和无症状病毒排出.年轻母亲感染CMV的几率相对较高.如果孕母初次感染CMV,则有30%~40%的几率导致胎儿宫内感染.CMV传播途径可分为产前(先天性感染)、产时(50%的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受到感染)和产后(母乳喂养、输血等)感染.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32例临床研究

    作者:安慧萍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生儿、婴儿的影响及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的产妇所产下的新生儿,其中15例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感染儿(感染组),17例为非感染儿(非感染组),对比研究两组围产期的合并症和临床疾病情况。结果:感染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是4/15(26.7%),非感染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是2/17(1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X2=5.00,P<0.05)。感染组有新生儿黄疸8例(53.3%),非感染组有9例(47.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感染组发生CMV肝炎4例(26.7%)例,(其中胆汁淤积3例,肝硬化2例,患儿死亡),血小板减少2例,小头畸形1例,听力异常1例。结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胎儿先兆流产;黄疸不是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症状;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患儿多个脏器受损;可致CMV肝炎,且预后不良。

  • 滤纸干血斑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作者:王爱萍;赵晓芬;吴玉芹;陶娜;张焱;杨洋;李杨方

    目的:探讨滤纸干血斑CMV-DNA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新生儿(日龄《7天)作为研究对象,同一研究对象采血后分别保存于试管与滤纸卡片中,随后进行CMV-DNA检测,并采用四格表水检验对两种血样本保存方式CMV-DNA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滤纸干血斑CMV-DNA检测阳性2例(阳性检出率2%);静脉血CMV-DNA检测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4%);两种血样本保存方式CMV-DNA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临床上可应用滤纸干血斑CMV-DNA检测方法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筛查.

100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