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方法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吉平;蒋顺琬;罗强;曾强

    目的:探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年5月-2002年6月收治中嗄旯晒蔷惫钦?02例(GardenⅠ、Ⅱ型40例,Ⅲ、Ⅳ型62例),采用Richards钉内固定(A组)26例,AO嵌嗝都友箍招穆菸贫つ诠潭?B组)32例,股方肌骨瓣转位移植加多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C组)44例.结果:所有病例经平均39个月的随访,三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分别平均为192、145、94 d,C组和B、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骨折愈合率平均为73%,91%,100%,C组和B、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功能优良率分别为50%,75%,95%,C组和B、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髋内翻发生率、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15.04%,12.56%,6.81%和23.08%,15.63%,6.81%,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股方肌骨瓣转位移植加多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率和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例

    作者:李少华;田继新;李红卫

    近年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例,治疗结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56岁.1991年因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服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致股骨头破坏,塌陷,囊性变,髋关节活动基本丧失.例2,××,男,65岁.外伤性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期,髋关节功能基本丧失,疼痛剧烈,跛行,丧失劳动能力.

  • 骨复生胶囊治疗早期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袁普卫;贺西京;王国毓;王栋;李浩鹏;刘亦恒;刘德玉

    目的客观评价骨复生胶囊治疗早期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病,简称Perthe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将45例早期Perthes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应用病变侧髋关节滑膜切除、股骨头减压及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治疗组(22例)采用内服中药骨复生胶囊联合上述术式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8.3%,优良率分别为72.7%和6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法)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远期疗效(随访1年~4年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976,P<0.05).结论骨复生胶囊对于缓解早期Perthes病患儿疼痛及促进病变髋关节功能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治疗早期Perthes病安全、有效中药复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 胸大肌胸肋部肌蒂胸肋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彭田红;彭珍山;张心宽;万炜;谭建国;曾效恒

    目的:为带胸大肌胸肋部肌蒂骨(膜)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胸大肌胸肋部的形态、血供及其与胸肋骨的关系.结果:胸肋部肌腹上缘长(18.8±1.3)cm,下缘长(19.5±1.4)cm,中部长(20.2±1.2)cm,止腱长)1.1±0.2)cm,肌蒂游离长度为(16.8±0.9)cm,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其外径(1.8±0.2)mm,长度为(5.6±0.6)cm,其分支在肌内沿肌束走行.结论:可设计艺胸大肌胸肋部为蒂带肋软骨膜、胸骨骨瓣转位修复锁骨不连、锁骨肩峰端及顽固性肱骨骨不连.

  • 股方肌骨瓣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智君;陈浩;邓玉海;黄平;陈益果;华晨曦;徐西东;宋翼;王征

    目的 分析股方肌骨瓣移植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7例股骨颈骨折通过后方Moore入路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并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并以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7例平均随访2.4年,24例达到临床愈合和X线骨性愈合标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4例,良7例,可3例,差3例.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髋内翻畸形3例,足下垂1例和阴囊感觉一过性障碍1例.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可以通过坚强的内固定及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若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需及时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黄擘;何博;盛文辉;陈继峰;曾安军;刘春新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5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根据AO分型:B1型19侧,B2型25侧,B3型1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3年,依据创伤髋关节Sanders评分:优45例,良8例,差2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rhBMP-2联合内固定及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舒科杰;付廷;付炯;张平;吴念;李锐冬;尹良军

    目的 评价空心加压螺钉加股方肌肌骨瓣转位移植联合局部应用rhBMP-2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3-03诊治29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微创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切开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骨折断端,于股骨颈骨折端后侧开一骨槽并在局部放置2 mg rhBMP-2药片,另取股方肌肌骨瓣转位移植嵌插于骨槽内并以1枚空心钉固定,术后随访观察股方肌骨瓣及股骨颈骨折断端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 29例获得随访2~5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均在4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期间4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1例有明确外伤病史,另外3例于术后1.5、2、2.5年发生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17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达86.21%.结论 该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股方肌骨瓣丰富的血液供应及rhBMP-2的骨诱导作用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不连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rhBMP-2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诱导新血管生成的能力,但在本研究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低是否与应用rhBMP-2有关,还需要进行长期随访的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 带血供骨瓣加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秀民;王在斌;丁敬沛;葛占洲;陈向军;韩文朝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因所受暴力较大,血运破坏严重,易致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临床难题之一.自1997~2003年,笔者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或股方肌骨瓣加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治疗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空心螺丝钉加骨瓣植入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68例

    作者:张亚奎;王雪飞;于振山;雍宜民

    自1994年以来采用空心螺丝钉联合肌骨瓣植入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近、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福贵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54例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单加压螺钉、多螺钉、肌骨瓣移植加单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经4年9个月~10年的随访.结果:单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75%,头坏死率50%;多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93.4%,头坏死率33.3%;肌骨瓣移植加单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91.3%,头坏死率21.7%.结论: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而患者的年龄、外伤暴力的大小、手术时间、负重迟早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

  • 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方法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闫景龙;奚春阳;张志鹏;徐公平;夏景君;王新涛;周磊;祖佳宁;姬烨

    目的 从增加骨移植物局部血供入手,建立一种带有原位椎旁肌肌骨瓣的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方法,观察其早期应用的植骨融合率,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新型植骨法对117例腰椎管狭窄和腰椎失稳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49例,女性68例,年龄40~77岁,平均61.5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术后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术后失访17例,其余病例随访7~3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0.3±1.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4±4.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81.0%;术前下肢VAS评分为平均(8.5±0.8)分,术后为平均(2.3±0.4)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三维重建显示,获得随访的100例患者的133个腰椎节段中,126个节段形成了坚固融合,融合率94.7%.结论 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方法植骨位置确切、牢靠、融合率高,能够有效减少假关节的形成,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19例

    作者:司道岭;刘吉领;刘庆来;秦涛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主要原因是股骨头血供遭到破坏,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致髋关节病残.带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分析

    作者:韩涛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为高速伤,损伤时暴力大,创伤重,骨折后骨不连及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率较高,在治疗上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目的 .Rathiff和Protzman报道,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经内固定治疗后,骨不连发生率为10%~50%,而青壮年可高达59%,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老年人平均为25%,而青壮年则为42%~86%[1]统计结果表明,年轻者比年老者易发生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且Garden分类骨折移位程度越大者,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越高.我院1986-2006年收治股骨颈骨折389例,其中18~45岁股骨颈骨折58例,均采用股方肌肌骨瓣移植加压固定,疗效满意.

  • 头颈开窗带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作者:曹永旭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但其治疗效果有时不理想.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头颈开窗带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26例,随访1~3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肌骨瓣眶颧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龙;冯继;刘银凤;杨大伟;李玉斌;王永恒

    目的:对肌骨瓣眶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减少因传统眶颧入路造成的面神经颞支损伤及术后颞肌萎缩、颞窝塌陷的发生。方法:20侧尸头模拟肌骨瓣眶颧手术入路,观察术区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脉额颞支的位置关系并测量二者之间的短距离,测量MacCarty孔中心至额蝶缝的垂线距离和垂直点距额蝶缝末端的距离。结果:术区中面神经颞支均在颞浅动脉额颞支前下方走行,二者之间的短距离为(4.80±2.40)mm, MacCarty孔位于额蝶缝上方,MacCarty孔中心距额蝶缝的垂直距离为(6.10±2.32)mm,垂直点至额蝶缝末端的距离为(22.42±4.12)mm。结论:颞浅动脉额颞支可做为筋膜间入路的解剖学标志;肌骨瓣血管神经保持完整降低了颞肌和骨萎缩的风险。

  •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性肌骨瓣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学武;王锋;郭铁芳;王冬艳;韩雪峰

    目的探索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的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复合构成组织工程性肌骨瓣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于新西兰大耳白兔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然后与HA/TCP结合,共培养2周,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体外细胞生长情况,后将复合物埋入兔的背阔肌下构成组织工程性肌骨瓣.术后6周进行大体解剖观察,HE染色,研究组织工程性肌骨瓣的生长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有成骨细胞生长,有良好的增殖活动性和稳定细胞表型,材料中心区未见细胞生长,植入体内6周后取材见内植物有新骨形成,多位于内植物表面,可见成骨细胞、骨细胞、髓腔样结构、板层样骨基质等正常骨组织结构.结论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此种组织工程性肌骨瓣生长良好,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骨.

  • 预制作生物工程性肌骨瓣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学武;郭铁芳;韩雪峰;杨大平

    目的 探索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的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复合构成组织工程性肌骨瓣的方法,为修复骨缺损奠定基础.方法 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将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HA/TCP结合培养2周,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体外细胞生长情况.将复合物埋入兔的背阔肌下构成组织工程性肌骨瓣.术后6周进行大体解剖观察,HE染色,研究组织工程性肌骨瓣的生长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有成骨细胞生长,有良好的增殖活动性和稳定细胞表型,材料中心区未见细胞生长,植入体内6周后取材见内植物有新骨形成,多位于内植物表面,可见成骨细胞、骨细胞、髓腔样结构、板层样骨基质等正常骨组织结构.结论 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与HA/TCP结合构建出组织工程性肌骨瓣.

  • 臀小肌髂骨瓣移位髋臼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黄海辉;王文怀;陈春鹏;张更;余秀平

    目的:为臀小肌髂骨瓣移位髋臼成形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臀部标本上对臀小肌的起点、位置、血供、髋臼上方臀小肌深面髂骨的血供等进行了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臀小肌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起点位于臀前线与臀下线之间的髂骨外面,其营养动脉主要来自臀上动脉的深下支和上支的分支,出现率分别为82.4%和70.6%,管径分别为1.36±0.41 mm和1.43±0.36mm.臀小肌附着点上缘至髋臼上缘距离为31.75±6.19mm.髋臼上方髂骨体的血供主要来自臀上动脉深下支和臀小肌营养动脉的骨膜支.结论;臀小肌深面的髂骨血供丰富,可设计以臀小肌为蒂的髂骨瓣转位行髋臼成形术.

  • 髋部病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

    作者:方彩琼;马森

    随着显微外科及修复外科的发展,利用带血管蒂的肌骨瓣、骨膜瓣修复髋部病损的新方法开始用于临床[1].我院近3年来采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髂骨与骨膜瓣转位治疗髋部病损15例,术后配合系统的功能锻炼,有效预防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静脉血栓、软组织粘连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 股方肌骨瓣移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体会

    作者:庄景盛;张彤

    1994年3月~2001年8月,我科应用股方肌骨瓣移位加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