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石菖蒲颗粒对戊四唑致痫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秀菊;何巧玲;罗秀;明建军;黄仁彬;张士军

    目的:观察复方石菖蒲颗粒(CSCP)对戊四唑(PTZ)致痫小鼠行为及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苯妥英钠组,CSCP高(4000 mg·kg-1)、中(2000 mg·kg-1)、低(1000 mg·kg-1)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除外,其他组别给予对应药物,连续灌胃7天,末次给药1 h后,按8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PTZ(空白组除外),造成急性癫痫模型,观察CSCP对PTZ致痫小鼠的发作潜伏期、行为分级、发作次数等的影响;采用脑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海马结构的改变。结果:CSCP可以改善癫痫小鼠的发作程度,延长轻度发作潜伏期,减少Ⅳ、Ⅴ级癫痫发作次数;观察HE染色切片可见PTZ致痫小鼠海马结构发生改变,细胞数量减少,苯妥英钠和CSCP可有效保护小鼠海马神经元。结论:CSCP对PTZ致痫小鼠有一定抑制作用及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其抗癫痫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抗痫增智胶囊对戊四唑点燃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干预作用

    作者:马融;施畅人;李新民

    目的:探讨中药抗痫增智胶囊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干预作用.方法:运用戊四唑点燃法,复制癫痫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丙戊酸镁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分别灌药28天后应用Timm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情况.结果:Timm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始层及齿状回分子层苔藓纤维发芽明显增多,其单位面积的密度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痫增智胶囊高、中剂量组的发芽密度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抗痫增智胶囊对海马CA3区及齿状回苔藓纤维发芽有较强的干预作用.

  • 乌灵菌粉对慢性癫痫大鼠诱发记忆再现障碍的作用机制

    作者:任光丽;陈冠锋;张力三;胡兴越

    目的:研究乌灵菌粉对慢性癫痫大鼠记忆再现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戊四唑点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乌灵菌粉(0.3g· kg-1,ig)组,高剂量乌灵菌粉(0.6g· kg-1,ig)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在放射状八臂(四臂放食物)迷宫训练成功后,隔日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g· kg-1)的戊四唑共12次.乌灵菌粉在每次注射戊四唑前0.5h灌胃.完全点燃后在同一迷宫中测记忆的再现过程.应用Western免疫印记法测定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ERB)的水平,脑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海马完整神经元.结果:慢性癫痫大鼠在八臂迷宫中的参考记忆和工作记忆再现能力均受损,乌灵菌粉表现出改善作用.慢性癫痫导致大鼠海马p-CREB表达下降,海马CA1区和CA3区神经元破坏,乌灵菌粉逆转了海马的p-CERB表达水平的下降,保护了海马的神经元.结论:乌灵菌粉能改善癫痫诱发的记忆再现障碍,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脑内p-CERB的表达及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有关.

  • 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戊四唑致癫痫大鼠海马部位的改变

    作者:罗爱华;廖卫平;苏涛;孙卫文;张灼华

    目的 研究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 成年大鼠制作急性戊四唑癫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脑中KChIP1免疫阳性神经元与GABA能阳性神经元在海马部位的表达及改变.结果 急性戊四唑癫痫大鼠海马部KChIP1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GABA能阳性神经元、KChIP1/GABA双标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KChIP1和GABA能阳性神经元在海马部位的共存率约为63.9%.结论 KChIP1在癫痫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KChIP1与GABA能神经元虽有密切的共存关系,但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

  • 柴胡疏肝汤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及额叶皮质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运生;卓鹰;刘智良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汤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及额叶皮质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由戊四氮所诱导的癫痫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设癫痫模型组(Ⅱ)、德巴金治疗组(Ⅲ)、定痫丸治疗组(Ⅳ)、柴胡疏肝汤低剂量治疗组(Ⅴ),柴胡疏肝汤中剂量治疗组(Ⅵ),柴胡疏肝汤高剂量治疗组(Ⅶ),每组8只;另设正常对照组(Ⅰ)8只.正常对照组和癫痫模型组常规饲养,其他各组给予药物德巴金、定痫丸、柴胡疏肝汤低、中、高剂量,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治疗5周.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及额叶皮质bcl-2、bax的表达.结果 癫痫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bax表达明显增加,应用柴胡疏肝汤治疗后bax表达水平下调,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 柴胡疏肝汤、德巴金、定痫丸可通过降低bax的表达和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癫痫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起到良好的抗癫痫作用.

  • 依托咪酯在大鼠大电休克和戊四氮模型中的抗惊厥作用

    作者:冯亚波;姚红;满晓;庞在英;迟兆富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在大电休克(maximal electroshock seizure,MES)和戊四氮(metrazol seizure test,MST)惊厥实验中的抗惊厥作用.方法 复制160只Wistar大鼠MES和MST模型,MES实验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依托咪酯10 mg/kg组(E10组)、5 mg/kg组(E5组)、2.5 mg/kg组(E2.5组)和对照1组,每组20只.MST实验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依托咪酯10 mg/kg组(E10组)、5 mg/kg组(E5组)、2.5 mg/kg组(E2.5组)和对照2组,每组20只.观察MES中大鼠的惊厥发生率、死亡率和强直持续期,MST中惊厥潜伏期、惊厥数和死亡数,并记录每只大鼠的发作强度.发作24 h后,灌注固定后取脑,常规HE染色及Nissl染色.结果 在MES中,与对照1组比较,E2.5组可缩短强直持续期(P<0.05),对惊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E5组可同时缩短强直持续期(P<0.01)降低惊厥发生率,E10组可完全拮抗大鼠电惊厥的发生.在MST中,与对照2组比较,依托咪酯各组仍具明显抗惊厥作用,其抗惊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用量越大,大鼠惊厥发生强度越小.结论 依托味酯在动物模型观察中,具有对抗癫癎发作的作用,有希望成为临床治疗癫癎作的药物.

  • 戊四氮反复点燃致不同发育期大鼠海马损伤的病理改变

    作者:黄亚玲;孙丹;刘亚黎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期大鼠癫(*间)发病机制.方法对P10、P20、P60 3组大鼠,用戊四氮反复点燃5 d,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海马神经元形态、神经元计数、苔藓纤维发芽、NF-κB表达.结果 (1)点燃后P10、P20组惊厥潜伏期、潜伏发作期较P60短,惊厥持续时间较P60长(F=103.28,132.65,P均<0.05);(2)P10、P20实验组海马各区无明显神经元丢失;P10 DG区颗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增多;P60 CA1、CA3区神经元较对照组明显减少,DG区无改变;(3)各组海马CA3区均可见苔藓纤维发芽,其中P60组较P10、P20组明显;(4)各实验组NF-κB阳性表达细胞较对照组均增多,且随鼠龄增加NF-κB光密度值逐渐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不同发育期大鼠惊厥易感性存在差异;(2) 发育鼠致(*间)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病理性苔藓纤维发芽较轻,可能为对惊厥耐受性较好的病理学证据;(3)NF-κB在惊厥性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一定生物学效应.

  • 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动态研究

    作者:王开颜;吕传真;赵军;刘兴党;洪震;左传涛;侯敏

    目的研究戊四氮(PTZ)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变化特征,确定癫癎形成相关脑区及其在癫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ECD-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DG-PET)观察10只PTZ点燃雄性家猫癫癎形成过程中,不同行为和脑电特征时期的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感兴趣区(ROI)法对各脑区的葡萄糖代谢作半定量分析,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在点燃过程中,猫的部分脑区出现持续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四肢强直以前,猫的前脑区(额区、基底结)出现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后,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区逐渐转移至丘脑、海马和梨状皮质. 结论 PTZ点燃过程中,大脑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区可能为癫癎形成相关脑区.随着抽搐程度的加重,高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区从大脑额区向后,向深部(主要集中于丘脑、海马和梨状皮质)转移.

  • 戊四氮点燃大鼠脑内P-糖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李杏色;庄向阳;柴锡庆;段德义

    目的 研究戊四氮点燃大鼠脑内P-糖蛋白(P-gp)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和表达部位,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反复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制备大鼠点燃模型或注射PBS作对照.点燃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gp和Hif-1α的表达变化,用双标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确定P-gp和Hif-1α的表达部位.结果 对照组的P-gp和Hif-1α零星分布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点燃组P-gp和Hif-1α分布在海马和皮质神经元的细胞膜,均以点燃后4 h的表达高(P-gp:1.09±0.20;Hif-1α:1.12±0.19,F=2.83,P<0.05),且分布方式相似.结论 癫(癎)反复发作可以诱导脑内神经元表达P-gp和Hif-1α,二者可能具有相关性.

  • 迷走神经、躯体神经与运动皮质电刺激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行为的影响

    作者:苏彧;刘玉玺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躯体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与运动皮质电刺激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分别剥离大鼠迷走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不予以剥离)和建立运动皮质电刺激模型,给予上述4种电刺激后腹腔注射戊四氮50 mg/kg,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在注射戊四氮后9只大鼠(9/10)出现Racine分级Ⅳ~Ⅴ级惊厥发作,迷走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刺激后大鼠惊厥发作均不同程度减轻(Ⅰ~Ⅲ级发作大鼠分别为5、6、5只),但给运动皮质电刺激后大鼠无惊厥行为.当实验鼠的皮质、海马出现病理改变(实验鼠已成为癫(癎)模型)时,再给同剂量戊四氮点燃时,相同参数的运动皮质电刺激则不能抑制大鼠的惊厥行为,反而出现Ⅳ~Ⅴ级发作(10/10).结论 在生理性状态下4种电刺激方法在行为学上均可不同程度抑制戊四氮诱发的惊厥发作,以皮质电刺激效果好,然而当鼠脑内的癫(癎)灶形成且处于病理状态下时此种效果消失.

  • 抗癫痫药物对戊四氮点燃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晓鹏;王维平;刘瑞春;娄燕;刘惠苗;吴丽玲

    目的 研究抗癫痫药物(AEDs)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1组作为正常对照组(NS组);其余6组用戊四氮(PTZ)点燃,致痫后随机选取1组作为癫痫对照组(PTZ组),其余5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CBZ组)、苯妥英钠(PHT组)、丙戊酸钠(VPA组)、妥泰(TPM组)及拉莫三嗪(LTG组)控制癫痫发作.治疗2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测试.结果 TPM组较其他6组在每次测试中所用时间长(P<0.05).在第1天测试中,TPM组比LTG组所用时间长(P<0.05);在第2天测试中,TPM组比VPA组、LTG组所用时间长(P<0.05);在第3天测试中,TPM组比PTZ组、LTG组所用时间长(P<0.05);在第4天测试中,TPM组比CBZ组、VPA组、LTG组所用时间长(P<0.05).6次测试所用总时间TPM组长,PHT组次之,LTG组短(P<0.05,P<0.01).4天总测试时间TPM组比CBZ组、VPA组、PTZ、LTG组长(P<0.05).TPM组定向寻找平台象限时间较其他6组长(P<0.01).TPM组逗留时间明显短于CBZ组(P<0.05)、LTG组(P<0.01).结论 TPM、PHT可损害大鼠认知功能,而VPA、CBZ、LTG对大鼠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 作者:

    关键词:
  • 慢性点燃癫痫形成中大鼠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作者:姚君茹;潘三强;吕来清;高秀来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化学点燃癫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PTZ点燃各发作级别大鼠大脑皮质部位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GF AP值于点燃后Ⅲ级组开始增加,Ⅴ级组达到高峰.表明:在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中,随着点燃级别的进展,GFAP的免疫表达逐渐增加.提示:星形胶质细胞GFAP含量的增加,可能是PTZ点燃模型癫痫发病的原因之一.

  • 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诱发大鼠癫痫模型的影响

    作者:刘小虎;刘冉;贾东;孟莉;齐越;甘雨;丁春晓;乔菊久;向绍杰

    目的 观察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诱发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10 g·L-1戊四唑(40 mg·kg-1),隔日1次,连续4周,停药1周后,再次注射相同剂量的戊四唑,根据癫痫发作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治疗四周,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0 g·L-1戊四唑(40 mg·kg-1),记录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并通过HE染色观察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诱发大鼠慢性癫痫模型海马组织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印迹法观察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诱发大鼠慢性癫痫模型海马组织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癫痫清颗粒组癫痫发作级别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癫痫清颗粒可显著降低大鼠脑海马CA1区AIF和BaX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癫痫清颗粒可显著增加大鼠脑海马CA1区Bcl-X/S+L的表达.结论 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诱发大鼠慢性癫痫模型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 石菖蒲不同部位对戊四唑点燃大鼠皮质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双峰;任明能;谢宇晖;匡忠生;邹衍衍;李小兵;王丽新;蒋红兰

    目的研究石菖蒲不同部位对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大鼠皮质多药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P-糖蛋白表达强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腹腔注射戊四唑(PTZ)溶液35mg/kg体质量,隔天1次,共14次.点燃成功的大鼠,分8组,每天灌胃1次,分别给予石菖蒲挥发油50mg/kg体质量、石菖蒲去油水提液高剂量28g/kg体质量、中剂量14g/kg体质量、低剂量7g/kg体质量、β-细辛醚100mg/kg体质量、α-细辛醚70mg/kg体质量,阳性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VPA)126mg/kg体质量,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另设正常组5只,正常喂养,不作任何处理.治疗36d后注射同剂量戊四唑点燃测试药效,取大脑皮质制成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00 倍镜下观察神经元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与正常组及阳性对照组(VPA)比较,石菖蒲去油水提液中、低剂量组大鼠皮质P-糖蛋白(P-gp)表达强度降低(P<0.05),β-细辛醚组大鼠皮质P-糖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组大鼠皮质P-gp表达强度降低(P<0.05);与α-细辛醚组、石菖蒲挥发油组、石菖蒲去挥发油水提液组高剂量组相比,β-细辛醚组P-gp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β-细辛醚和石菖蒲去挥发油水提液中、低剂量组能降低戊四唑点燃大鼠皮质P-gp表达强度,以β-细辛醚作用强.

  • 高剂量抗痫胶囊对致痫小鼠齿状回DNA和RNA的影响

    作者:熊杰;李新民;窦志英;杨常泉;马融;李积胜

    目的:探讨戊四唑对小鼠齿状回DNA和RNA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2级)40只,体重18~22 g.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病模组、高剂量抗痫胶囊组.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抗痫胶囊对戊四唑致痫后小鼠齿状回DNA和RNA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戊四唑致痫组小鼠齿状回颗粒层和苔藓纤维内DNA和RNA荧光染色强度增强,抗痫胶囊高剂量组较病模组荧光强度减弱,但高于正常组.结论:齿状回神经元内DNA和RNA的变化与戊四唑致痫小鼠神经元的兴奋性损伤密切相关,抗痫胶囊对癫痫小鼠神经元兴奋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月桂叶精油对戊四唑和电休克诱导惊厥的防治作用

    作者:

  • 戊四唑致痫小鼠海马结构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

    作者:张德芹;熊杰;黄宇虹;杨常泉;李积胜

    目的:观察海马内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戊四唑(PTZ)致痫后的时程变化.方法: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的方法,分别观察正常及致痫后15 min、30 min、1 h、2 h、4 h、6 h、12 h海马内NOS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致痫后15 min~1 h,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1~2 h增加至高峰,2~12 h逐渐降低,12 h阳性细胞数目少,2 h高.结论:一氧化氮的含量,随癫痫发作状态的不同而增、减.

  • 唑尼沙胺对癫痫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芳;刘斌;张静;王薇;孙素真;王丽辉

    目的 探讨新型抗癫痫药物唑尼沙胺对癫痫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42只全部腹腔注射戊四氮制成癫痫模型,从中随机抽取24只,以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癫痫模型组、唑尼沙胺组及苯巴比妥组,监测各组大鼠经药物干预后血清及脑组织NO、丙二醛(MDA)含量及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35只(83%)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戊四氮致痫大鼠的脑电图中均可见阵发性癫痫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模型组和唑尼沙胺组大鼠的血清和脑组织的NO、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下降;苯巴比妥组脑组织NO、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血清MDA含量升高.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唑尼沙胺组和苯巴比妥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尼沙胺通过降低脑组织NO含量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

  • 抗癫(癎)药物对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癎)发作及生命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晓鹏;李春岩;刘惠苗;吴丽玲;杨艳华;李国丽;王志红

    目的:研究抗癫痫药物(AEDs)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发作的控制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1组作为正常对照组(NS组),其余6组用PTZ点燃,制备大鼠癫痫模型;致痫后随机选取1组作为癫痫对照组(PTZ组),其余5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CBZ组)、苯妥英钠(PHT组)、丙戊酸钠(VPA组)、托吡酯(TPM组)及拉莫三嗪(LTG组)控制癫痫发作.2周后观察大鼠的癫痫发作控制率和病死率.结果:PHT组有4只(4/10)持续发作,TPM组有3只(3/10)持续发作,其他3组控制良好,癫痫未再发作.PTZ组和TPM组各死亡1只(1/10),LTG组死亡2只(2/10).结论:PHT、TPM对PTZ点燃的癫痫发作控制不良;TPM、LTG可导致大鼠死亡.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