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 例甲型副伤寒致肝损害临床分析

    作者:高平

    伤寒、副伤寒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血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为特征.伤寒、副伤寒病致肝损害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国内外早有报道.现将2003年7月~2003年11月收治的20 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分析如下:

  • 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丰良;杜廷义;刘海云;袁嘉丽;钏艾莉;郑瑞;曾光雄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分析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分离的53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作为动态分析,并对其中273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了抗菌药物运用及其疗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为98.5%;诺氟沙星18.6%;氨苄西林11.5%;复方新诺明8.5%;对头孢曲松、氯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为100%.273例住院患者治疗选用三代头胞(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45例;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或替卡西林)+氟喹诺酮(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25例;头孢三代+氟喹诺酮73例;单独使用左旋氧氟沙星130例.273例住院患者除外7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治疗,推荐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左旋氧氟沙星;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临床意义值得商榷.

  • 302例甲型副伤寒白细胞检测结果

    作者:高晓玲;吴惠玲;张大莲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白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参数检测.结果:302例甲型副伤寒患者WBC数在正常范围占77.81%;白细胞分类(DC):中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占51.32%,嗜酸粒细胞消失者占46.36%.结论:不能以WBC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否作为初步排外甲型副伤寒.可根据临床资料、嗜酸粒细胞直接记数结果在用药前做血培养,以免误诊.

  • 因误诊引起学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韩成星;王谦信;张进;戴健尔;易槐明;段庆安;韩小芳

    2003年4月8 日至7月13 日浙江省常山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持续97 d.经调查证实,此次疫情发病初期,因病人临床上以发热、头痛为主要症状,并有咳嗽、咽痛等其他症状,开始均被误诊为"发热"、"感冒".从4月8 日首例病人发病,到5月17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接到疫情报告,误诊达40 d,造成校内广泛传播,患病学生多,疫情时间长.现将疫区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 常山县167例甲型副伤寒流行特点分析

    作者:王谦信;陈左霞;韩成星

    2003年4月8日~7月13日,正值国内非典性肺炎(ASRS)流行期间,浙江省常山县某中学发生一起持续97 d,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为主,伴有咳嗽、咽痛等其他症状的疫情,先被诊断为"发热"、"感冒",后确诊为甲型副伤寒爆发.经疫区疫点处理和住院治疗,167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及2代传播.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白虎汤在治疗甲型副伤寒中的应用

    作者:刘朝阳;王书涛

    [目的]探讨白虎汤联合抗生素对甲型副伤寒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甲型副伤寒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白虎汤治疗组75例和三仁汤治疗组25例;均治疗2周,达到副伤寒痊愈出院标准并随访6个月后回顾性分析.[结果]白虎汤组平均热程可缩短3天、并能降低其复发.[结论]白虎汤联合抗生素等西药治疗甲型副伤寒和控制其复发较纯西药有显著疗效.

  • 甲型副伤寒的腹部超声特征

    作者:倪双双;郑恩典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的腹部超声图像特征,以协助早期诊断.方法 对1997年至2005年经血培养证实的364例甲型副伤寒的腹部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型副伤寒的患者中脾肿大多见,占57.1%,肝肿大占36.3%,胆囊炎症性改变占18.9%.结论 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甲型副伤寒的早期诊断.

  • 温州地区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恩典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1997~2003年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83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并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制造),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以高热为主,伴畏寒234例(82.7%),伴头痛、头晕141例(49.8%),伴呼吸道症状105例(37.1%),伴消化道症状96例(33.9%).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占74.1%,肝功能示SGPT升高占60.6%,SGOT升高占60.3%,SGOT升高占60.6%,肥达试验阳性率低.药敏分析:对培氟沙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呋辛耐药率高,对头孢第3、4代,氨曲南,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除培氟沙星)与氯霉素敏感性强.结论温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治疗上需合理选用抗生素.

  • 甲型副伤寒病人血内细菌的定量分析

    作者:王树坤;储从家;罗次节;高晓玲;向正华;赵琼;姚云波;李顺祥;刘红雁;管新龙

    甲型副伤寒(paratyphoid A,简称"甲副")是以肠沙门菌肠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rica subsp.enteric-aser.Paratyphi A,简称"甲副菌")菌血症为特征的一种迁延性致虚弱疾病[1],至今尚无甲副病人血内细菌数的文献报道[2].为掌握甲副病人血内细菌数等实验与临床特征,我们对甲副疑似病人的血液进行了定量细菌学培养.

  • 甲型副伤寒药敏与临床分析

    作者:陈湘义;黄克龙;金小珍

    目的:探讨耐氟喹诺酮甲型副伤寒的防治对策.方法:按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MIC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30株甲型副伤寒杆菌,药敏试验对培氟沙星耐药率为46.7%(14/30)、中敏率为43.3%(13/30)、敏感率仅10%(3/30),而对哌拉西林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敏感.5例患者静滴环丙沙星治疗仅1例有效,4例环丙沙星治疗无效及其他25例患者予静滴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2~7 d体温降至正常.结论:本地区甲型副伤寒对氟喹诺酮耐药率高,宜选用哌拉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 甲型副伤寒32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汪志平

    由于水源污染,2003年4~5月,常山县某中学发生一起严重的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其中常山县人民医院共收治住院学生32例,现将32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初步分析.

  • 甲型副伤寒238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百松

    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发病有增多趋势,而且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误诊.现将诸暨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03年9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238例甲型副伤寒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所帮助.

  • 需氧厌氧培养方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王树坤;向秀华

    目的 探讨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的选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mini 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或BacT/Alert 3D培养仪对18 684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血液(含骨髓)标本进行需氧和(或)厌氧培养(其中仅做需氧培养935例,仅做厌氧培养16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17 733例,每瓶注入约5 ml血液).结果 18 684例血液标本,共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8例(20.81%).在17 733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中检出3613例,其中仅需氧阳性406例占11.24%(406/3613),仅厌氧阳性405例占11.21%(405/3613),需氧和厌氧培养均阳性者2802例占77.55%(2802/3613),需氧和厌氧均生长的阳性报警时间分别为(22.56±13.22)h和(26.69±15.80)h,仅需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2.85±23.33)h,仅厌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4.46±18.44)h.结论 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阳性率相同,采用需氧和厌氧瓶配对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只做厌氧或需氧培养将有11.24%或11.21%阳性病例被漏检.

  • 表现为急性腹痛的甲型副伤寒11例分析

    作者:牛军民;缪金透

    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1月共收治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甲型副伤寒11例,其中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6例,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胰腺炎2例.现报告如下.

  • 甲型副伤寒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夏玉华

    现将1998年1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男13例,女11例。发病年龄:3~6岁4例,~12岁20例。入院时病程:2~3天5例,~6天9例,~10天10例。高热23例,中等热1例;弛张热型13例,稽留热型8例,不规则热型3例。有消化道症状13例,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厌食等。有呼吸道症状5例,表现为咳嗽、咽痛等。有精神症状12例,表现为头痛、精神萎靡等。体格检查中肝脾同时肿大8例,单纯肝肿大6例,单纯脾肿大4例,肝脾无肿大6例。心音低钝7例。相对缓脉6例。全部病例未见玫瑰疹。

  • 9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21种抗生素的药敏分析

    作者:梅鲜艳

    目的:讨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21种抗生素的药敏.方法:对甲型副伤寒患者的细菌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较敏感.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变迁,已产生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株,所以治疗甲型副伤寒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 药敏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作者:毛普加;冯金;洪愉;黄芬;井申荣;曾韦锟

    目的 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副甲菌)噬菌体(副甲噬菌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昆明某医院污水中分离副甲噬菌体,并采用噬斑形成法检测其滴度;透射电镜下观察浓缩纯化后的副甲噬菌体形态;分析副甲噬菌体对不同pH(1 ~ 12)和不同温度(40、50、60、70、80℃)作用的敏感性;培养副甲菌和副甲噬菌体,以不同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对应的噬菌体滴度为纵坐标,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并测定爆发量、佳MOI及副甲菌突变率;提取副甲噬菌体基因组,酶切分析副甲噬菌体核酸,SDS-PAGE分析副甲噬菌体外壳蛋白;采用热酚法提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采用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法提取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初步分析副甲噬菌体的受体.结果 在医院的污水中分离出的副甲噬菌体,经双层平板计数可见大小不一、透明的噬斑,滴度在109~1010 PFU之间,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长尾和一个头部;副甲噬菌体在pH值3~ 10之间滴度较高,40℃以上,随温度上升滴度明显降低,在80℃几宫无活性副甲噬菌体存在;副甲噬菌体感染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50 min,爆发量129,佳MOI为0.2,副甲菌突变率为5.8× 10-7~2.2× 10-6;副甲噬菌体基因组的单酶切产物均可见33 bp的特异条带,SDS-PAGE分析可见4条主带;LPS、OMP能与副甲噬菌体结合,是副甲噬菌体的受体.结论 副甲噬菌体为长尾噬菌体,基因组为dsDNA,大小为33 bp,佳MOI为0.2,受体位点为LPS和OMP.

  • 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质量标准的建立

    作者:梁昊宇;周富昌;胡玥;任晓莉;王斌;曾明

    目的 建立国产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三、四部(2015版)、《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结合疫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制品规程续编Ⅱ》(1995年版)等中的相关原则及方法,对4批国产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4批国产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的各项质量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拟定的质量标准.结论 建立的国产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的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该疫苗工艺的质量控制.

  • 壳聚糖纳米粒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疫苗中的应用

    作者:梁昊宇;任慧梅;张影;董思国;王斌;曾明

    目的 探讨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作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重组外膜蛋白NmpC和PagC的佐剂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重组外膜蛋白NmpC和PagC与CS结合制成CS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外观,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BCA法测定其包封率.将CS纳米粒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G1和IgG2a水平.结果 载蛋白CS纳米粒粒径约为300 nm,包封率达85%以上.NmpC和PagC的CS免疫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滴度远高于铝佐剂组,产生的IgG1和IgG2a抗体滴度也均高于相应的铝佐剂免疫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1和IgG2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纳米粒作为新型疫苗佐剂可用于甲型副伤寒蛋白疫苗的研究.

  • 甲型副伤寒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代云波;李生迪;钱雯;黄微;王志慧;江曼;台晓媛;樊会兰;吴俊波

    目的 制备甲型副伤寒特异性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O-SP)单克隆抗体,建立鉴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血清型细菌的全菌体ELISA和O-SP的竞争ELISA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用甲型副伤寒全菌体免疫小鼠,通过常规方法融合,以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为载体偶联的O-SP为筛选检测抗原,间接ELISA法筛选分泌抗甲型副伤寒O-SP的特异性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以甲型和乙型副伤寒的O-SP-TT及伤寒Vi-Tr为包被抗原,检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不同血清型细菌多糖的交叉反应;以不同沙门菌菌体为包被抗原,用制备的1株甲型副伤寒O-S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菌体间接ELISA,检测细菌血清型;用该株单克隆抗体为竞争抗体,建立定量检测样品中O-SP的竞争ELISA方法.结果 筛选出6株分泌抗甲型副伤寒O-SP抗体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株;其中2株仅与甲型副伤寒O-SP呈特异性反应,其余4株与乙型副伤寒O-SP呈交叉反应;用其中1株单克隆抗体进行的菌体间接ELISA显示,该株单克隆抗体仅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反应,而不与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反应;竞争ELISA定量检测O-SP的检测范围在0.4~0.003 2 μg/ml准确.结论 制备的特异性抗甲型副伤寒O-SP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甲型副伤寒细菌血清型快速鉴定和O-SP的竞争ELISA定量检测.

307 条记录 5/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