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内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周云题;姜飞;陆召军;耿德勤;刘当

    目的: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基因及同源性。方法收集CRAB 4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低抑菌浓度(MIC);PCR检测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质粒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结果40株CRAB仅对多黏菌素B(100%)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良好的敏感性(57.5%),对其他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全部菌株均检测出OXA‐23和OXA‐51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按80%的聚类相似系数可将40株菌株分为4个型,A1型为主要流行株(19株),且各科室存在交叉感染;质粒接合试验未获成功。结论该院存在CRAB的流行传播,其耐药机制主要与OXA‐23基因的表达有关;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做好隔离及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

  •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王璐;万楠;孟冬娅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的耐药性和同源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该院呼吸科ICU患者下呼吸道标本MDR-Aba 12株,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等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12株MDR-Aba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PFGE分型显示11株来源于相同克隆株,另外1株为不同亚型.结论 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该院呼吸科ICU存在相同克隆株MDR-Aba的流行.

  • 1例血流感染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病例报道

    作者:孙英;杜英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持续性存在,对机体造成损害。血培养阳性结果可提供病原学诊断的依据[1]。在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血流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中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但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并少见报道,尤其血流感染[2]。并且这两种形态的大肠埃希菌存在耐药性差异,对其进行检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例患者尿路感染血液标本中分离出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血流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罗媛;张任飞;侯钧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同源性,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14例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不同部位标本,共分离出38株鲍曼不动杆菌.所有菌株按照统一的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eBURST 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研究.结果 38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均检测到 OXA-23-like、OXA-51-like基因及ISAbal序列,OXA-23-like基因与ISAbal序列相关;MLST 分型显示3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由ST195型(55.3%)、STn-2型(15.8%)及STn-3型(10.5%)构成.eBURST 分析提示主要流行克隆为CC92,占86.8%.结论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相同耐药基因,且菌株存在较高的遗传同源性,提示存在克隆传播,为降低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血流感染风险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 6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卢灵锋;李光荣;向成玉;杨葵;刘靳波

    目的 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同源性研究,为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分离及鉴定多重鲍曼不动杆菌6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23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2株MDRAB中,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80.0%以上,PFGE将其分为4型,A型和B型为主要克隆株.A型包括4个亚型共32株,B型有2个亚型共19株,C型有8株,D型有3株.结论 MDRAB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在临床科室广泛分布并流行传播,成为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 院内传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 DNA 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施瑜;王震;刘智成

    目的 对医院内传播的12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作DNA指纹图谱分析,寻找传播途径,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纸片琼脂扩散(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携带情况,采用ERIC-PCR作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12株分离菌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相同,均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耐药,mecA基因全部阳性.12株不同来源菌株的DNA同源性达100%.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手和病房物体表面被污染情况严重.结论 MRS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这是引起MRS医院内传播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监控,防止MRS的医院内感染.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消毒剂基因 qacE △1的存在现状及其阳性菌株的同源性分析

    作者:张静;张之烽

    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E△1的存在现状及其阳性菌株的同源性。方法对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耐消毒剂基因qacE△1,然后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qacE△1基因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本研究中,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测阳性42株,阳性率为52.5%,其中A型30株,B型5株,C型3株,D型2株,E型2株,可见A型为主要流行类型,所占比例为71.43%。42株阳性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心胸外科为8株,约占19%,神经外科7株,约占17%,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6株,约占14%。当小抑菌浓度(MIC)为300 mg/L时,抑制菌株量多,当M IC为500 m g/L时,抑制菌株中阳性菌株所占比例高,为83.33%。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增强与耐消毒剂基因qacE△1具有相关性,且在临床上存在5种分型,主要为A型,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和中心IC U应该作为主要感染控制对象。

  • 3株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

    作者:孙恒彪;陈佑明;张婧;潘祖汉;谢俊杰

    目的:对分离自同一患者不同血流部位的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在基因水平上明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分离的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肠杆菌科基因组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株鲍曼不动杆菌ERIC‐PCR均扩增出阳性产物,3株细菌均电泳出13条位置相同的条带。结论3株鲍曼不动杆菌属于相同的基因型,ERIC‐PCR可用于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 2006~2012年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王震;施瑜;曹珍娣;印夏微

    目的:调查2006~2012年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并作同源性分析,为控制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并采用随机引物DNA扩增多态性(RA PD )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121株,以呼吸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患者居多,在痰液样本中分离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外的其他14种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65.29%(79/121)。通过RAPD分型,将21株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成8个型。结论医院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管理,防止院内感染流行。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基因型和同源性分析

    作者:郭大敏;黄汉;廖康;郭鹏豪;陈怡丽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基因型和同源性,为本地区 VRE 的感染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 VRE ,E‐Test 法确定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低抑菌浓度(MIC),多重 PCR 法检测万古霉素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菌株的同源性。结果共收集到8株 VRE 菌株,均为屎肠球菌,分离自腹腔引流液。8株 VRE 均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 ≥256 mg/L),对替考拉宁中介或耐药,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四环素敏感,耐药基因型均为 VanA ;PFGE 分型分为 A 、B两个克隆,其中7株为 A 克隆,1株为 B 克隆。结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VRE 菌株均携带 VanA 基因,且多重耐药,在院内有小范围的流行,但非单一克隆流行。

  • 应用多位点VNTR分析进行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溯源的研究

    作者:李艳君;李妍妮;钱扬会;丁赔赔;丁毅伟;赵强元

    目的:应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析方法进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分型,为由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院内感染的溯源和流行病学调研提供依据。方法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筛选12个VNTR 位点,设计合成引物;对9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 PCR 扩增,产物毛细管电泳;根据产物大小计算各VNTR 位点的重复数,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个位点的多态性指数(DI)为0.45~0.88,将98株铜绿假单胞菌分成5个群,88个基因型,同病区分离的菌株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多位点 VNTR 分析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分型和溯源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住院患者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耐药性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邓洪均

    目的:分析研究住院患者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耐药性及同源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住院患者58例,对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58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患者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纹带棒状杆菌阳性患者的周边环境采用盐水棉拭子法进行采样,对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58株纹带棒状杆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纹带棒状杆菌聚集分布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青霉素这5种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64μg/mL ;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的 MIC 均为0.5μg/mL ;只有1株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对除克林霉素之外的所用抗菌药物全部敏感。 PFGE 分型结果显示,50株纹带棒状杆菌共分为7个不同基因型,其中0002型和0006型这两种基因型为优势型。从同期住院的同一病房患者身上分离出的纹带棒状杆菌同源性高。环境采样结果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分离阳性率达43.48%(10/23)。结论住院患者分离纹带棒状杆菌呈多重耐药性,且从不同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菌株同源性极高。

  • 人乳头状瘤病毒58型 L1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涂海健;俞柳敏;李励军;陈智伟

    目的:了解莆田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58型 L1基因结构特点和变异规律,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进行 HPV 基因分型,随机选4例HPV 58型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克隆测序;进一步用 DNAstar ,clustalx 2.0和 Mega5.0软件对测序结果与 GenBank中发布的其他国家及国内的32株 HPV 58型病毒株 L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建立同源性矩阵并分析,同时进行进化树构建。结果4株 HPV 58型病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98%;1986年法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86%,氨基酸同源性为84%~89%;1987年英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3%~54%,氨基酸同源性为39%~42%;国内2010年香港分离株、2004年江苏分离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2%~99%。从构建系统进化树图可以看出,4株本地区 HPV 58型病毒株分别与上海和香港 EV999963、DQ057326、HM639611病毒株基因背景紧密。结论本地区 HPV 58型 L1基因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 医院感染同源性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李传杰(综述);罗晋卿(审校)

    近年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细菌定植等同源性分析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文仅就医院感染同源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简要综述。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与同源性分析

    作者:曹敬荣;于跃;陈典典;王岩;闵嵘;王培昌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和同源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减少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宣武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采用Whonet5.6分析耐药情况及分布,产酶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IM)试验,PCR方法扩增耐药相关基因(K PC、OXA48、NDM、IMP、VIM、TEM、DHA),运用质谱技术分析试验菌的同源性.结果 共收集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50株,占同期该院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为28.1%(50/178),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耐药性;50例中Hodge试验和耐碳青霉烯失活试验阳性者均占84.0%(42/50),二者同时阳性者占82.0%(41/50),符合率为97.6%.PCR扩增KPC基因型的阳性率为82.0%(41/50),其他耐药基因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TEM 52.0%(26/50)、IMP 20.0%(10/50)、DHA14.0%(7/50)、VIM 12.0%(6/50)、NDM6.0%(3/50)和OXA48 2.0%(1/50),同时存在3种耐药基因型的菌株占36.0%(18/50),同时存在2种耐药基因型的菌株占26.0%(13/50),未检测到任何耐药基因菌株占10.0%(5/50).质谱同源性分析分为两大群,包括A1(42.0%)、A2(25.5%)和B(33.3%)型.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高,携带NDM、DHA、IMP、VIM、TEM、OXA-48等多种耐药基因型,以KPC-2基因型多见;同源性以A型为主要流行株.

  • P-糖蛋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兰轲;蒋学华

    P-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是由约 1 280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其分子量约 170kDa. P- gp由 2个对称的具有 43%同源性的功能区组成,功能区之间由 1个位于细胞内的多肽序列连接而成,每个功能区含 6个跨膜区域与 1个位于胞浆内的核苷( ATP)结合域. 2个功能区协同行使其功能,任何 1个 ATP结合域失活均可使整个蛋白功能丧失.由 P- gp底物的广泛性可推测其可能具有多个药物结合位点,但其作用机制与位置有待深入研究 [1].人 P- gp基因家族包括 MDR1( Multi- drug resistance)与 MDR3,啮齿动物 P- gp基因家族包括 mdr1a、 mdr1b、 mdr2. MDR1与 mdr1a/mdr1b编码的 P- gp可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排出细胞;而一般认为 MDR3与 mdr2编码的 P- gp为磷脂的转运载体;另有证据表明,其可能参与了激素的转运与调节过程.

  • Leptin与糖尿病

    作者:任伟;张素华

    Leptin为ob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能量代谢、调节体重,其与肥胖症关系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leptin与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糖、脂、胰岛素代谢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关系密切.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0b基因和leptin ob基因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其突变可致动物和人的肥胖表型[1,2],因而有人称之为肥胖基因.人0b基因位于7q313,全长18kb,其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小鼠有84%的同源性,人和小鼠ob基因均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3].

  • 内陆地区自然环境中战备消毒包内细菌同源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颖;王仙园;周娟

    目的 探讨内陆地区自然环境中战备消毒包内细菌来源.方法 根据战备消毒包内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筛选战备仓库空气同种细菌不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对16S rRNA和23SrRNA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回收测序,将测得的基因序列用Blast 进行比对.结果 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DNA PCR扩增产物分别在850、1 200、1 000 bp左右显现单一特异性条带;战备消毒包与空气同种细菌不同菌株之间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8%-99%.结论 内陆地区自然环境中战备消毒包内细菌来源于空气细菌.

  • 小鼠轻型肠型放射病肠上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研究

    作者:胡川闽;粟永萍;程天民;王军平;刘贤华;王晓东;冉新泽

    目的筛选经辐射诱导后小鼠肠上皮细胞的差异或特异表达基因.方法通过基因库检索和计算机分析,设计出较通用的5'端武断引物在基因库中其呈现几率要高出数倍到数十倍的4条5′端高同源mRNA差示引物,应用DDRT-PCR,测序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分子杂交等方法,分析并筛选小鼠受12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3 h(R1组)和96 h(R2组)肠上皮细胞差异或特异表达基因.结果 5′端高同源性引物mRNA差异结果显示,与正常比较,小鼠全身12Gy照射后不同时相的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存在差异,从近8 000条PCR扩增产物中,比较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RNA-blot杂交对11个辐射损伤情况下差异表达基因片段进行了鉴定.R1S1和R1S2差异基因片段在辐射损伤后3 h的肠上皮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R2S2和R2S5基因片段在辐射损伤后96 h的肠上皮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R2S1、R2S6和R2S8基因片段是假阳性差异表达基因片段;而R2S1、R2S4及R2S8用RNA-blot法检测不到表达.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1S1和R2S2在基因库中未见高同源的基因序列,与R1S1同源性高(60.00%)的是一个源于大鼠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基因,R2S5与一种小鼠肌细胞钙离子信号传导分子有67.21%的同源性;R2S2高度同源于鼠源性肿瘤诱导蛋白p32(91.52%);R1S2在基因库中未检测到同源基因.结论证实高同源引物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呈现几率,并筛选和鉴定出与辐射诱导的肠上皮损伤和修复相关的一组差异或特异表达基因.

  • 20株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析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杨银忠;赵鹃;丁少川;程文霞;孙熙奉

    目的: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株鲍曼不动杆菌(AB)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别,并证实ICU是否存在由该同源性菌株引起的感染。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2~6月从患者呼吸道分离的20株AB ,用生物及基因学方法进行鉴定,用M IC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型别,并对来自ICU的7株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的DiversiLab系统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0株AB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20株均检出携带OXA-51基因,16株检出携带OXA-23基因,均未检出OXA-24、OXA-58,VIM、IM P-1、SIM、NDM-1基因;DiversiLab系统将来自ICU的7株分为2个亲缘性不同的克隆组,克隆组1包括6株,同时分为亲缘性相近的2个亚克隆组;克隆组2有1株。结论20株AB均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且均为多重耐药(MDR),表明该院AB MDR现象严重;OXA-23基因是AB的主要耐药基因,OXA-51是AB天然基因;同时,该院ICU 存在AB的交叉感染,应加强控制。

587 条记录 26/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