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耐药情况

    作者:刘卓文;杨志强;倪开元

    目的 分析250株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分离的菌株,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其进行药敏实验,运用whonet 5.4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5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肝胆外科的痰液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具有较高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9.8%和29.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约92.8%.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耐药形势严峻,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出具的药敏报告给药.

  • 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作者:冯丽娜;李从荣;杨勇文;姜树朋;蔡璇;李娟;冯锴;郭静

    目的 探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类型.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离自临床的8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运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将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运用Seq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后在NCBI网站BLAST比对,得到碳青霉烯酶基因亚型.结果 87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检出率为70.1%,携带blaKPC-2、blaNDM-1、blaNDM-5、blaIMP-4和blaVIM-1的菌株分别为29、16、11、7和1株.产碳青霉烯酶多的肠杆菌科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3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以产KPC型碳青霉烯酶为主,而大肠埃希菌仅产NDM型碳青霉烯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96.2%、98.3%和86.2%,可准确检测KPC-2和NDM-5型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不敏感率分别为93.1%和79.3%,产KPC和NDM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除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外的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本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株主要产KPC-2、NDM-1和NDM-5型碳青霉烯酶.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军;邹明祥;王海晨;胡咏梅;豆清娅;晏群;刘文恩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某院2011年1月-12月临床分离菌中非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2 203株,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EDTA-亚胺培南(IPM)协同法和亚胺培南双纸片增效法确认金属酶表型;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及整合子基因,产物测序,BLAST软件比对分析.结果 2 20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17株CRE,检出率为0.7%;药敏结果显示,17株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35.3%和47.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76.4%~100.0%;17株菌均检出blaTEM基因,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SHV基因,并且其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blaKPC-2基因,其余基因均阴性;3种整合子中int Ⅰ基因为阳性,检出率高达70.6%.结论 携带blarEM、blaSHv和bla KPC-2基因是导致该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Ⅰ类整合子在其耐药基因的转移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石莹;刘亚男;李锐;罗廷刚;王晨宇;郝素云

    目的 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医院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共检出大肠埃希菌81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及尿液标本,各占43.54% 及37.9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3.7%,与国家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3.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该两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避免出现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

  • 2016年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阳性率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亚男;李锐;任晋宏;王晨宇;郝素云;石莹

    目的 对2016年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及其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制定CRE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中2222例肠杆菌科细菌观察分析,对CRE的检出率、科室分布、ESBLs阳性率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CRE共检出433株,阳性率为19.49%(433/2222),其中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占全部CRE的90.99%.ICU病区中CRKp、大肠埃希菌以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阳性率均高于外科系统和内科系统.ICU病区中CRKp阳性率为22.20%;神经ICU(18.05%)及综合ICU(4.07%)的CRKp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神经外科CRKp及耐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明显高于创伤科、泌尿外科和胃肠外科.无菌部位的样本中的CRKp阳性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CRE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00%)、头孢菌素类抗菌药耐药率高,仅对替加环素较敏感(敏感率>75%).结论 医院CRE(特别是CRKp)定植及流行趋势严峻.CRE对碳青霉烯类、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明显,仅替加环素敏感性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对CRE的监测和感染控制,建议临床医生增加无菌部位标本的送检,并根据区域流行趋势及药敏试验结果,审慎选择抗菌药物.

  •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阳志勇;匡艳华;刘双全;张秋桂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应用纸片增敏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的菌株,设计外排泵抑制试验对耐药菌株的外排泵进行检测.结果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以环丙沙星、多黏菌素E较低;同源性研究结果显示,共有8个型别;7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中,13株为金属酶阳性;外排泵抑制剂可以使34株美罗培南耐药株的MIC值较单药时降低≥4倍.结论 该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以A、B型为主;严重感染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产金属酶和外排泵等耐药外排系统可能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 骨科与烧伤科住院患者创面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夏守慧;沈娟;杨海燕;周芸;朱健铭;黄支密

    目的:分析骨科与烧伤科住院患者创面感染主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骨科与烧伤科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骨科与烧伤科患者创面分泌物检出革兰阴性菌分别为691株、200株,骨科居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阴沟肠杆菌(19.97%)、鲍氏不动杆菌(19.54%)、铜绿假单胞菌(17.08%)和肺炎克雷伯菌(8.39%),烧伤科病原菌居前4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50%)、鲍氏不动杆菌(15.50%)、阴沟肠杆菌(11.00%)和肺炎克雷伯菌(10.50%);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烧伤科高于骨科,除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氨曲南和多黏菌素 E 耐药率差别不明显外,其他11种差别均较明显(P<0.05);其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差别非常明显(P<0.001),鲍氏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除四环素耐药率烧伤科明显高于骨科外(P =0.028),其他20种差别均不明显,阴沟肠杆菌对2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骨科与烧伤科差别均不明显,肺炎克雷伯菌对2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和头孢呋辛烧伤科明显高于骨科外(P<0.05),其他23种差别均不明显。结论骨科与烧伤科住院患者创面感染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种类及构成比无明显差别;总体上烧伤科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要强于骨科,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明显;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分析

    作者:郑芸颖;王华光;崔向丽;刘丽宏

    目的 评价某医院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患者100例,用Excel 2007软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0例患者中,有90例接受了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送检率为90.00%,会诊率为47.00%.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患者的平均用药疗程为7.25 d,应用药物后病情有不同程度好转的为72例;因合并症过多而死亡的患者有28例.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还应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的专项点评.

  • 2014-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王先利;高晶;韩天麟;汤静

    目的: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信息科调取2014-2017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和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 index,DUI)及各科室使用情况;并对主要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7年,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其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其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014年的2.30%升至2017年的5.38%,其DDDs从495.25升至1 320.00,AUD从0.17 DDDs/(100人·d)升至0.47 DDDs/(100人·d);4年来,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DDDs排序始终居第1位,其DUI分别为0.79、0.86、0.78及0.84;妇科某病房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量排序居首位;主要检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稳定.结论:2014-2017年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其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DDDs及AUD逐年升高,其在妇科某病房的使用量排序始终居首位;虽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但仍需加强对该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控,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作者:王广飞;李静;卢金淼;王燕;李智平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159篇,分析引起ADR的药品、患者性别及年龄、原发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结果:纳入文献159篇,共430例患者,涉及5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其次为美罗培南;男性254例,女性158例,不详18例,>60岁者多发;患者原发病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ADR主要发生于患者用药后48~<120 h(156例,占36.28%),其次为24~<48 h(133例,占30.9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214例,占49.77%)、消化系统(88例,占20.47%)以及皮肤及其附件(63例,占14.65%);死亡患者5例(占1.16%),余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非发酵菌检出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爽;李君霞;焦雪峰;罗琳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与非发酵菌检出情况的相关性,探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指标,为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ICU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季度使用量、非发酵菌检出菌株数及检出率,具体指标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DDDs、人均DDDs,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菌株数及检出率,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发酵菌季度检出菌株数、检出率与亚胺培南的人均DDDs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0.910,与美罗培南的DDDs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0.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季度检出菌株数、检出率与亚胺培南的人均DDDs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0.816和0.813、0.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DDDs、人均DDDs与非发酵菌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存在相关性,是监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指标.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用药频度、耐药性调查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作者:刘晓琳;肖延民;贾焕霞;陈燕;金清

    目的:调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用药频度、耐药性,并评估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的254份临床样本;评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主要包括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检查情况、合理性评估.结果:美罗培南临床的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明显高于亚胺培南(P<0.05);临床中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的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进行治疗时分别有61.62%及68.06%依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检出肺炎链球菌、黏质沙雷菌、阴沟肠杆菌等病原菌;采用美罗培南干预后,耐药菌产生率占26.26%,采用亚胺培南干预后,耐药菌产生率占20.83%;采用亚胺培南进行干预的患者用药不适宜发生率为4.70%,且显著低于采用美罗培南进行干预的患者用药不适宜发生率(P<0.05).结论:在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注重患者用药频度,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耐药菌产生率.

  •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时黎明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控制感染、延缓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菌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6)推荐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共检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220株,占同期分离该院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为13.1%(220/1678),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为高53.4%(114/220).分离标本中以痰液标本(63.2%)为主要来源,其次是脓液标本(11.8%)和尿液标本(10.0%).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低,为32.2%,对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严重,耐药率多>70.0%.结论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离株数较多,临床分离率高,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严重,部分具有泛耐药的特点,医院须对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加强监控工作,尤其是ICU内的菌株,应引起足够重视.

  • 2011-2013年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王姝;李青

    目的 分析该院2011-2013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CLSI2012标准,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为100%;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不断升高.结论 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在不断升高,应严格管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 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桥石;胡龙华

    碳青霉烯类药物由于其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及高度的酶稳定性,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和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有非常强的抗菌活性,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临床已出现了对其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且不断有新的耐药基因被发现.本文就其耐药机制、检测方法、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预防措施等问题作一综述.

  • 烧伤病房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现况

    作者:张若文;王璐;姜焱硕;李凡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分离株逐渐增多,并在不同地区、国家播散,对临床控制医院感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包括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的生成、外膜低渗透性、外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膜形成和主动外排等〔1〕。产金属β-内酰胺酶( MBL)又称金属酶,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系列药物,离子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 EDTA)、菲咯啉以及巯基化合物抑制酶的活性部分,但不被MBL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所抑制。产金属酶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主要的耐药机制,已成为目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热点之一〔2〕。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何建业;曹在秋;代志峰

    目的 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的携带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筛选2014年6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年文件判读,排除重复分离菌株,选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共29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KPC、NDM、VIM、SPM、GIM、IMP、OXA23、OXA24、OXA51和OXA58等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在分离的29株耐药菌株中共检出KPC阳性1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0株、大肠埃希菌1株;检出NDM阳性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株、大肠埃希菌4株,并有2株检测出变异基因NDM-5.结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为携带KPC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 不同测试方法检测产IMP酶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作者:庞峰;李艳华;贾秀芹;李丁;朱敏;王斌;赵岐刚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的3种药敏方法对产IMP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检出率,比较FDA与CLSI折点对判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临床分离的42株经PCR证实产IMP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以纸片扩散法、Etest法及VITEK 2系统检测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FDA与CLSI M100-S22折点对耐药率的影响,FDA折点判读结合改良Hodge试验(MHT)分析。结果:依照FDA折点,纸片扩散法、Etest法及VITEK 2系统检测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95.2%(40株)、100%(42株)和100%(42株),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6.2%(32株)、83.3%(35株)和90.5%(38株),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3.8%(31株)和83.3%(35株);依照CLSI M100-S22折点,纸片扩散法、Etest法及VITEK 2系统检测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90.5%(38株)、100%(42株)和100%(42株),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4.8%(23株)、59.5%(25株)和61.9%(26株),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7.1%(24株)和61.9%(26株)。结论:厄他培南作为筛选产IMP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指示药物优于其他药物,FDA标准结合MHT比CLSI标准更能检出菌株产IMP酶情况,VITEK 2系统能更好地检出IMP酶介导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1456株连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央;吕火祥;胡庆丰;王群;沈蓓琼;徐娟;朱永泽

    目的:研究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4月-2010年3月临床连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分布.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进行碳青酶烯酶表型的筛选.结果:1456株肺炎克雷伯菌标本分布情况为:痰液801株(55%),咽拭子195株(13.4%),尿液165株(11.6%);科室分布情况:ICU41.1%,呼吸科17.2%.耐药性分析,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在12.9%~100%),其中ESBLs阳性率为16.0%,亚胺培南耐药率24.5%,美罗培南耐药率19.9%;Hodge试验结果,在145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阳性290株,阳性率19.9%,均为ICU病区分离株.结论: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产KPC酶科室以ICU病区检出率高,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 某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支晓阳;林雪峰

    目的 分析某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临床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6年从临床分离筛选出的177株CRE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采用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菌株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2016年共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7 580株,其中CRE177株占2.3% .CR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62.1% ,患者所在科室主要为ICU和脑外科,分别占45.8%和22.0% ,CRE中种类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占79.1% .CRE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除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5.3%和28.2%外,对多种抗菌药物保持较高的耐药性,均>75.0% .结论 CRE的检出逐年增加,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采取措施防止该类菌株的暴发性传播.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