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7年安庆市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病原体诺如病毒的鉴定及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刘敏鸿;金爱武;曹孟婵;史永林;李贤相;徐四清

    目的 对安徽省安庆市2017年2-3月间发生的10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病原诺和病毒进行鉴定及基因分型. 方法 采集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中有胃肠炎症状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NoV)核酸,使用RT-PCR对核酸阳性标本扩增NoV衣壳区-聚合酶区,选取27份琼脂糖电泳条带清晰的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型别鉴定,并与国内外参考株序列构建进化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结果 10起胃肠炎暴发疫情中共采集103份肛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41份,且均为GⅡ型,阳性率为39.81%.选取27份阳性标本测序,其中20份测序成功,进化分析显示1 9条序列为NoV GⅡ.P16/GⅡ.2,1条序列为NoV GⅡ.P17/GⅡ.17. 结论 诺如病毒GⅡ.P16/GⅡ.2是安庆市201 7年2-3月份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

  • 青海省凶小库蚊辽宁病毒的分离鉴定

    作者:李文娟;李铭华;王静林;吕志;曹玉玺;王志玉;梁国栋

    目的 对青海省蚊虫标本中新分离的QH07130病毒株进行系统鉴定分析.方法 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QH07130病毒进行鉴定,并对该病毒进行系统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QH07130病毒株对C6/36细胞产生明显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QH07130病毒株与辽宁病毒(LNV)单克隆抗体呈现阳性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QH07130病毒为12条带双链RNA病毒,与LNV的6-5-1带型一致.该病毒第10节段序列测定全长为844 bp,与LNV SX0771和NE9712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8.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QH07130病毒位于LNV进化分支内,并且与LNV SX0771和NE9712株的进化关系近,确认QH07130病毒为LNV.结论 青海省蚊虫中存在LNV传播,这是首次在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分离到该病毒.

  •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病毒分离鉴定

    作者:唐承军;吕志;付士红;张松;梁国栋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蚊虫携带辽宁病毒情况,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镊子夹取法采集蜱虫标本,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用辽宁病毒特异引物对2011年采自喀什地区的蚊虫标本及采自伊犁地区的蜱虫标本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蚊虫标本中辽宁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3.0% (87/379),蜱虫标本中未检测到辽宁病毒核酸;从蚊虫标本C6/36细胞培养物中共分离到19株病毒,经鉴定为辽宁病毒.结论 在2011年采自新疆喀什地区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辽宁病毒;在2011年采自伊犁地区的蜱虫标本中未检测到辽宁病毒;建议在新疆地区开展辽宁病毒对人、畜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

  •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EV-A71和CV-A16分离株VP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作者:王联君;李艳宇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17年手足口疑似病例样本中肠道病毒A组71(enterovirus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rius A 16,CV-A16)毒株VP1基因序列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RT-PCR法对分离得到的EV-A71和CV-A16 VP1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利用DNAstar5.0和MEGA6.0软件对EV-A71和CV-A16的VP1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2017年东城区共检测手足口疑似病例咽拭子95份,肠道病毒阳性46份(占48.42%);其中EV-A71阳性4份(占4.21%),CV-A16阳性4份(占4.21%),非EV-A71非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8份(占40.00%).4株EV-A71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89%~99.15%和97.32%~98.66%;3株CV-A16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90%~98.76%和98.32%~100.00%.系统进化树显示4株EV-A71属于C4a基因亚型,3株CV-A16属于Blb基因亚型.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2017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以非EV-A71非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但是EV-A71和CV-A16仍占一定比例.EV-A71毒株属于C4a基因亚型;CV-A16毒株属于Blb基因亚型;与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毒株的基因分型一致;没有检测到新亚型.

  • 山东省蚊虫中以基因1型乙型脑炎病毒流行为主

    作者:张维嘉;林小娟;刘爱国;付士红;刘桂芳;邵楠;王倩莹;陶泽新;何英;雷雯雯;梁国栋;徐爱强;赵丽;王环宇

    目的 山东省蚊虫标本中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情况.方法 2016年8-9月在山东省微山县、莒南县、垦利县采集蚊虫标本,用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蚊虫标本中JEV的携带情况.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鉴定.结果 在山东省共采集蚊虫标本8 418只,包括: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及骚扰阿蚊.分为81批研磨处理,共分离得到8株乙脑病毒,实时荧光RT-PCR特异性检测出23批乙脑病毒阳性蚊虫标本.基于E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JEV均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且与山东省以往分离的JEV同源性高.结论 山东省蚊虫中以基因Ⅰ型乙脑病毒为主.

  • 广西猕猴中发现GⅡ.17型诺如病毒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信云云;敖元云;李利利;虞结梅;李金松;林琳;张兵

    目的 了解广西省龙虎山猕猴粪便标本中的GⅡ.17型诺如病毒的流行情况、基因结构和进化特征.方法 2015年3月~8月收集400份野生猕猴粪便标本,利用建立好的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粪便标本中发现了GⅡ.17型诺如病毒,命名为GX213.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序列鉴定、全长扩增和检测研究,并对三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进行了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率为0.5% (2/400).诺如病毒GX213毒株基因组全长为7 565 bp(包括PloyA尾),其基因组分为三个ORFs:ORF1(10~5112nt)、ORF2(5093 ~ 6715 nt)和ORF3(6715 ~ 7494nt),其中ORF1与ORF2之间重叠20 bp,ORF2和ORF3之间重叠1 bp.GX213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其与引起2014年至2015年亚洲部分地区暴发的新型人GⅡ.17型诺如病毒变异株CUHK-NS-613(GenBank ID:KU561248)同源性高(同源性高为99.5%).ORF1和ORF3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都与CUHK-NS-613同源性高(分别为99.5%,99.4%;99.5%,99.2%).ORF2区分析序列发现其与CUHK-NS-491毒株(GenBank ID:KP698928)同源性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8%,仅P1.1区发现了一个氨基酸的突变aa245P→S.另外,RdRp核苷酸和VP1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该病毒株与人GⅡ.17型诺如病毒CUHK-NS-613和CUHK-NS-491的进化关系近,而与首次被发现的猴GⅡ.17型诺如病毒KM1509(GenBank ID:KX356908)次之.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GX213属于2014年至2015年在亚洲地区引起暴发的新型人GⅡ.17型诺如病毒变异株,提示GⅡ.17型诺如病毒为人猕猴共患病毒.

  • 陕西省汉滩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马颖欣;余鹏博;张全福;李建东;王世文;李德新

    目的 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PBMC)中分离汉坦病毒,并对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方法 采集急性期HFRS患者外周血,分离PBMC后与Vero-E6细胞混合培养分离汉坦病毒,通过Real-time PCR和IFA法检测,扩增分离株全基因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并采用SX26分离株样本与HFRS患者恢复期血清和免疫接种者血清各50份进行微量中和试验.结果 成功分离到两株汉滩型毒株并获得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显示与西安分离株XAAa10091712同源性较高;微量中和试验结果显示50份HFRS患者恢复期血清分别中和分离株SX26与疫苗株Z10,中和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50份免疫接种者血清样本针对SX26和Z10毒株产生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2%及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PBMC分离汉坦病毒可作为病毒分离的另一种途径;流行株与Z10疫苗株的抗原性存在差别,疫苗株产生的抗体中和流行株效果较弱,提示病毒进化过程中已发生部分变异,为疫苗免疫效果研究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云南蝙蝠携带新型汉坦病毒及其基因组分析

    作者:邓洪岩;王静林;李利利;信云云;刘蒙蒙;王云;段招军

    目的 探索云南地区蝙蝠携带的新型汉坦病毒.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7~8月在云南普洱地区采集到84只蝙蝠,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蝙蝠携带病毒种类,采用巢式或半巢式PCR鉴定汉坦病毒.采用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6.0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在小蹄蝠体内发现了1株汉坦病毒,命名为DodeHV,阳性标本均为小蹄蝠,通过PCR筛查发现在小蹄蝠中阳性率为5.97% (4/67).本实验获得了DodeHV S节段完整编码区序列和L节段的全部序列,以及M节段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发现DodeHV与2013年在越南富寿省发现的XSV-VN1982B4毒株同源性高,S、M、L节段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79.0%、79.2%和79.9%,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3.4%、94.8%和96.6%.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它们的进化关系近.结论 本研究在云南小蹄蝠体内发现了1株新的汉坦病毒DodeHV,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蝙蝠病毒库,同时也提示我国边境地区蝙蝠携带该病毒传播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深圳H7N9流感病毒PB1-F2基因分子特征

    作者:董方圆;王昕;彭博;武伟华;刘慧;丁小满;郑青;房师松

    目的 了解深圳20株H7N9流感病毒PB1-F2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 使用DNAstar、MEGA等生物软件对深圳地区H7N9流感病毒PB1-F2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14年底到2015年H7 N9流感病毒爆发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以深圳居首.深圳20株H7N9流感病毒PB1-F2基因主要分为三个亚系.3株的PB1-F2基因的N端缺失编码52个氨基酸;1株PB1-F2基因的C端缺失编码57个氨基酸;1株PB1-F2基因的C端缺编码76个氨基酸;其余株PB1-F2基因编码90个氨基酸.各深圳株与A/Anhui/1-DEWH730/2013株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0%~100%和89.0% ~ 100%.各深圳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100%和85.7% ~100%.结论 深圳H7N9流感病毒PB1-F2基因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

  • 聚集性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1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杨鹏飞;燕清丽;马雪征;张丽萍;甄维;刘纯成;邢亚东;姚海波;何南江

    目的 了解淮安市某中学一起引起聚集性感染的流感病毒HA1基因特征.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对分离的毒株进行HA1基因扩增、测序及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HA1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从流感样病例中检测出11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98.1%及96.6%-97.4%.引起本次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与2014年分离的毒株聚集在一起.序列分析提示淮安分离株受体结合位点及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变异,在抗原决定簇Ca1区均发现变异,为S220T.结论 引起本次聚集性疫情的病原体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尽管淮安株在抗原决定簇Ca1区存在氨基酸突变,但其抗原性未发生改变.

  • 2015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登革2型病毒暴发疫情的调查研究

    作者:李园园;冯云;范建华;李鸿斌;朱进;潘虹;李卫平;高阳;张海林

    目的 阐明2015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登革病毒血清型及其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并进行登革病毒C/PrM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15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13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 089例(96.20%)、输入性病例43例(3.80%,来自缅甸38例、老挝3例和泰国2例).本地流行地区主要为景洪市城区和嘎洒镇,该流行区中埃及伊蚊为优势蚊种,流行月份为7-12月.病例年龄分布以20-49岁组为主,小2岁,大93岁;男女性别比为1∶1.05.经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和序列测定,从患者血清中获得33株病毒的C/PrM区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表明,这33株病毒均为登革2型病毒,其中的泰国输入性病例分离株与本地流行株高度同源,同为一个进化群,并与东南亚和我国福建和广东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但与云南省瑞丽市2014年登革2型病毒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2015年西双版纳州发生了由登革2型病毒引起的本地登革热流行,来自泰国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引起本地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加强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的监测和管理以及蚊虫控制是防止本病蔓延扩散的关键措施.

  • 青海湖周边家禽相关环境标本中 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特征分析

    作者:董婕;董丽波;张烨;薄洪;黄维娟;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了解我国青海湖周边家禽中分离到的高致病性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方法将青海湖周边野鸟和家禽的环境标本采集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将红细胞凝集阳性的标本通过real-time RT-PCR进行型别鉴定和亚型分析。将H5N1检测阳性的标本选取部分进行二代序列分析和抗原性分析。结果2013年1-9月间采集的家禽相关环境标本中共分离到19株高致病性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集中在1-3月。对7株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抗原性分析显示,血凝素基因进化树显示其中除A/Environment/Qinghai/XN02032/2013属于clade7.2分支病毒以外,其余6株属于clade2.3.2.1c分支。神经氨酸酶基因也显示该毒株与其他6株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抗原分析显示该毒株与所有参考血清低反应,另外6株病毒是A/Barn swallow/Hong Kong/D10-1161/2010的类似株。结论青海湖周边地区在2013年1-3月环境相关标本中检测到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clade2.3.2.1和clade7.2分支病毒。这种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多个分支共同流行的趋势提示加强这一地区野鸟和家禽相关环境病原体监测的重要性。

  • 花粉变应原的分类和相关的进化分析

    作者:陈臻;陈小东

    目的 分析各种花粉变应原所属的蛋白家族,统计各类蛋白作为变应原出现的次数和在各科植物间的分布情况,结合进化树分析,以了解花粉变应原在自然界分布的一般规律.方法 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目前已知的所有变应原.用批处理(Batch Entrez)获得全部的氨基酸序列.将每个序列与Pfam数据库比对,以确定各种花粉变应原所属的蛋白家族.对成员众多的Profilin、Ex-pansin家族,应用BLAST搜索变应原的同源序列,获取序列号,Batch Entrez获得全部的氨基酸序列,后用MEGA4.0软件生成进化树.结果 目前已知的168个花粉变应原,分属于26个蛋白家族.其中,Profilin、pollen_allerg_1和EF hand是3种成员多的变应原家族,分别有25、20、19种变应原,占总数的38%.10个排名靠前的蛋白家族,变应原数量占总数的79%.在花粉变应原家族中,既有Profilin般分布广泛的,几乎涉及所有的科;也有局限于某科植物的如Ribonuclease、FAD_binding pro-tein、Amb_V、Thaumatin等.通过进化分析可知,各种Profilin变应原高度同源,变应原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禾本科花粉的β-Expansin与无变应原性的Expansin分开进化.结论 通过对花粉变应原的蛋白家族分类,可为变态反应学的基础研究、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快速发现新的致敏物种和新的变应原.Profilin的高度保守性可能是交叉反应(cross reactivity)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 北京市2015年风疹病毒发现2B基因型流行株

    作者:于霞丽;陈萌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流行的风疹病毒基因型特征和变异趋势,为风疹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风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扩增风疹病毒E1基因739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同WHO风疹病毒基因型代表株构建基因进化树,分析基因型特征、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结果 获得10株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靶核苷酸序列.在基于WHO基因定型靶序列739个核苷酸片段构建的基因进化树上,10株风疹病毒均属于2 B基因型,相对于参考株形成一个独立分支.10株风疹病毒大部分核苷酸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除了1株风疹病毒在E1蛋白血凝抑制和中和位点区域第282位氨基酸发生Ser→Phe突变,其他病毒株无重要抗原位点改变.结论 北京地区发现风疹病毒2B基因型流行株.

  • 引起神经症状的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马红霞;潘静静;李懿;卫海燕;杜燕华;李幸乐;黄学勇;许汴利

    目的 分析引起神经症状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16, CA16) VP1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表现神经症状的病例临床标本及信息,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原,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培养阳性标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VP1序列并测序.利用DNAStar 5.0和Mega 5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及亲缘进化分析.同时收集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份标本来源于1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或手足口合并神经症状的患者,8例有临床信息记载的都表现有发热、皮疹、脑膜刺激征和颈项强直的症状,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不呈现典型的聚集性.01111、01169和01130三例患者分别采集了两份标本,除了01169来源的两份标本间有一个碱基的差别,两份标本来源的VP1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均为100%.15株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5% ~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0% ~100%.15株毒株和原型株G10的核苷酸同源性为68.5% ~70.5%,氨基酸同源性为90.5% ~91.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本研究15株序列全部属于B1b簇,又分属三小簇.结论 引起神经症状的15株CA16均为B1b基因型,深入开展CA16分子流行病学对我国HFMD的防控及疫苗的研发将提供重要参考.

  • 深圳市201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作者:阳帆;王敬忠;吴春利;黄达娜;李玥;满云翔;李瑞敏;唐屹君;张仁利

    目的:研究深圳市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毒株的分子进化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年深圳市登革热疫情,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荧光 PCR 检测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 IgM、IgG 抗体和病毒核酸,并用 C6/36细胞对急性期血清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荧光 PCR 方法对其进行型别鉴定。同时扩增病毒 E 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热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2014年深圳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454例,以本地病例为主(占76.21%),输入病例以东南亚国家及周边城市为主(占23.79%)。发病高峰为9—11月(占97.14%)。发病人群以20~50岁青壮年人群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73%,男女比为1.43∶1。对332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分型检测,共检出270例,型别以1型登革病毒(DENV-1)为主(占87.41%),其次为 DENV-2(占8.89%)。进化分析发现深圳地区流行的 DENV-1分布在两个分支上,其一为基因Ⅰ亚型,与深圳市2010年首次本地暴发疫情流行株同源性较高;其二为基因Ⅴ亚型,为深圳市首次报道。DENV-2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相对较小,均为基因Ⅳ亚型。结论2014年深圳市报告登革热病例达到历年高峰,其流行具有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特点,主要是 DENV-1流行,同时今年新出现 DENV-2型病例明显增多,推测主要流行株由东南亚国家及周边城市输入,是否具有地方性登革热流行趋势还需进一步研究。

  • 北京市腹泻儿童人博卡病毒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吉彦莉;王永全;崔海洋;靳博

    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感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哨点医院5岁以下急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用巢式PCR对HBoV部分VP1区序列进行扩增,并对阳性序列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共采集粪便标本396例,检出HBoV 30例(7.58%),包括3种基因型别,分别为HBoV1型(17例)、HBoV2型(11例)、HBoV3型(2例),未检出HBoV4型.进化分析表明,HBoV1序列在进化树上包括两簇,其中,BJ16-325变异程度较大,自成一簇;其他HBoV1序列共同形成一簇.北京地区所有HBoV2序列均位于一个新的HBoV2亚型分支上.结论2015—2016年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检出的HBoV包括3种基因型(1~3型);北京市至少存在2组不同来源HBoV1的流行;本地区流行的HBoV2为一种新的亚型.

  • 型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和基因进化分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茅海燕;卢亦愚;严菊英;唐兰芳;郑官正;徐昌平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冬春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重要、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在婴幼儿中易引起大规模的暴发流行[1].2005年底浙江省某地妇儿医院报告婴幼儿肺炎病例骤增,2005年12月-2006年1月间我们对当地医院采集的24例急性期患者的鼻咽吸引物标本进行型特异性RSV荧光定量RT-PCR、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并进行病毒分离和主要抗原基因的进化分析.

  • 河南新乡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病毒基因组特征

    作者:韩剑峰;安康;刘洪;陈浩利;于曼;张勇朝;司炳银;杨再维;秦成峰;赵世方;秦鄂德;林小军;祝庆余;常国辉

    目的:对2008年分离自河南新乡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相关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以了解新分离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将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制备抗原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将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PCR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测序获得的3株EV71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7 405 nt,VPI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Blast分析表明F3(F8)-Henan-08毒株均与安徽阜阳2008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高,而F4-Henan-08毒株与我国台湾省2004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高.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毒株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新分离的河南EV71毒株与安徽阜阳分离的毒株可能具有相同来源.

  • 云南一种新型蝙蝠博卡病毒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李兴宇;陈刚;夏乐乐;周卫国;徐琳;余静;邱薇;张富强;范泉水;涂长春;胡挺松;何彪

    目的:进一步发现云南新型蝙蝠病毒,并鉴定云南省蝙蝠携带博卡病毒( bocavirus )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采自景洪市的26只三叶蹄蝠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根据其结果对博卡病毒进行了PCR检测和全基因分析。结果与结论根据检测结果,从3只(11.5%)蝙蝠的肠道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博卡病毒;通过全基因组扩增和分析,发现该病毒全长5203 nt,编码NS1、NP和VP1/VP2蛋白,分析显示该病毒NS1和VP1基因分别与博卡病毒代表种犬博卡病毒(canine bocavirus)1和犬微小病毒(canine minute virus)有高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58.7%和53.3%。依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病毒新种判断标准,NS1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低于85%,为博卡细小病毒属新种,因而该病毒是一新博卡病毒种;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蝙蝠携带病毒的多样性提供了参考,同时为研究博卡病毒的宿主范围和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134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