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这些腹泻不需使用抗生素

    作者:董绍军

    前天夜里,刘先生突然拉肚子.他以为是喝冰镇啤酒惹的祸,就自己喝了些藿香正气水.第二天仍不见好,他又买了些抗生素服用,结果不仅不见好还拉得更厉害了,到晚上已经疼得直不起身,只好到医院诊治.医生检查后诊断,他得的是病毒性腹泻.

  • 2012-2014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作者:赵小娟;李超;闫雪

    目的 分析怀柔区2012-2014年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为该地区病毒性腹泻防控方法 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监测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核酸,PCR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核酸,RT-PCR检测星状病毒核酸,并对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便标本360份,总病毒检出率为42.47%,杯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依次为:21.39%、17.78%、9.17%、4.72%,混合感染率为8.61%.各年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以1~2岁年龄组检出率高(55.81%);流行高峰为秋冬季.结论 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构成多样,以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 北京市顺义区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腹泻病原特征分析

    作者:王园园;张爽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13-2014年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腹泻的流行特征,为本区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顺义区两家哨点监测医院,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标本259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A组)和诺如病毒.结果 轮状病毒(A组)检出率为10.03%,诺如病毒GⅠ型检出率为1.54%,诺如病毒GⅡ型检出率为16.98%.两种病毒阳性率在男女和各年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的检出分布在10月份到次年4月份;诺如病毒全年均有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高峰期出现在10、11月份,GⅠ型较少见,出现在2014年5-7月.结论 2013-2014年顺义区病毒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A组)和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

  • 北京市东城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作者:周莹;祁亮;梁俊荣;孙昊;许宝麟;王鑫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方法 2011年10月-2015年9月在东城区第二妇幼保健院收集1 75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便标本,用RT-PCR和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 标本腹泻病毒总检出率为36.0%(632/1 754);轮状病毒检出率12.4%;诺如病毒检出率10.1%;札如病毒检出率5.4%;肠道腺病毒检出率9.4%;星状病毒检出率3.5%.腹泻病毒检出高峰为每年10月-次年2月.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以24~60月龄患儿检出率较高,其余几种病毒以6~24月龄检出率较高;男女性别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0.276,P>0.05).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人中5种病毒均有检出,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肠道腺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研究进展

    作者:王大燕;于修平;王健伟;洪涛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NSP4(nonstructural protein 4)作为轮状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在病毒形态发生和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NSP4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湖南省新晃县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监测

    作者:姚正才;邓志红;杨浩;周帅峰;胡世雄

    目的 了解和掌握湖南省新晃县≤5岁住院腹泻儿童流行特征和病毒性腹泻病原谱构成.方法 收集新晃县哨点医院2009-2011年≤5岁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分型鉴定;采用PCR检测腺病毒;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杯状病毒.结果 2009-2011年新晃县哨点医院共登记住院患者数47 305例,其中≤5岁儿童住院数9714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住院数1506例,占≤5岁住院儿童总数的15.50%;采样检测1063份标本,轮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8.38%、4.04%、8.84%和0.47%,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623,P=0.000);A组轮状病毒P分型2009、2010年以P[4]为主,2011年以P[8]为主;G分型2009、2011年以G[3]为主,2010年以G[1]为;不同性别病例检测轮状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7,P=0.017);不同年龄病例标本检测结果除杯状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3种病毒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不同月份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是新晃县≤5岁住院腹泻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杯状病毒、腺病毒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星状病毒感染较少.

  • 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海龙;李苑;张克春;杨洪;阳帆;罗敏;冼慧霞;姚相杰;何雅青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010年1 -12月深圳市925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5.30%、20.11%、1.51%和2.27%.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检出率;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0~2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 2010年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之一,星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较低.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 2011-2012年甘肃省武威市婴幼儿腹泻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香金萍;高德玉;马生吉;王安辉;冯淑贤;张雪莲;李喜梅

    目的 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婴幼儿腹泻患者中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住院确诊腹泻婴幼儿的基本信息及其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结果 630份粪便标本中4种腹泻病毒总的检出率为68.4% (431/630)、女性婴幼儿腹泻病毒检出率75.0% (147/196)显著高于男性婴幼儿65.4%(284/434).2012年腹泻病毒检出率73.1%(226/309)显著高于2011年检出率63.9% (205/321).腹泻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杯状病毒34.6%(218/630),轮状病毒34.0%(214/630)、星状病毒13.0%(82/630)、肠道腺病毒10.6%(67/630).431份检出腹泻病毒的样本中有124份为混合感染,占28.8%(124/431),2012年腹泻病毒混合感染所占比例35.0%(79/226)显著高于2011年腹泻病毒所占比例22.0%(45/205).214份轮状病毒阳性的标本中病毒毒株G分型以G3,G1为主,P分型以P8,P4为主.结论 武威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

  •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作者:金晶;张业成;刘映乐;吴建国

    目的 调查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武汉市儿童医院<5岁全部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及相关临床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组轮状病毒(RV),PCR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AdV),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NOV)、札如病毒(SaV)、B组和C组轮状病毒及星状病毒(AstV),利用巢式RT-PCR对轮状病毒进行G/P基因分型.分析病毒性腹泻病原分子流行特征.结果 2015年武汉市<5岁全部腹泻患儿3 009例,病毒性腹泻病例流行季节以RV为明显,9-11月病例数占阳性病例数的50.3%;NoV的流行高峰在9-10月,占阳性比例的40.9%.AdV占2.0%、AstV占1.8%,SaV、B组和C组RV未检出.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年龄主要为<2岁婴幼儿.RV毒株G型与P型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G型与P型组合则主要以G3P [8]和GIP[8]为主,构成比分别为37.4%和17.9%.结论 武汉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病例携带的病原体具有多样性,以RV为主,主要流行株为G3P [8].

  • 2010年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沙比热木·托合塔木;阿依古丽·伊尔哈力;刘红斌;毋跃文;李新兰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状.方法 2010年1-12月采集乌鲁木齐市379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种常见腹泻病毒.结果 229份(60.4%)粪便标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5.6%、14.2%、4.2%、3.2%和1.1%.混合感染共26例,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组合占首位(50.0%,13/26).1-3月和10-12月是轮状病毒流行高峰期;诺如病毒流行主要发生在10月.轮状病毒感染平均年龄小于诺如病毒感染平均年龄(P =0.002),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感染全部发生于<2岁儿童.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2010年乌鲁木齐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的病原体,其次是诺如病毒;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在以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混合感染的出现.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配伍稳定性考察

    作者:刘玉梅;于倩;奚波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对呼吸道细胞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A1型和A3型有直接杀灭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心肌炎及病毒性腹泻.在治疗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时,常需将抗病毒药与抗菌药合用,氨苄西林钠能否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满足临床需要,我们对这两药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 济宁市腹泻儿童感染A组人轮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文娟;李雷生;刘娜;程鹏

    目的:探讨济宁市5岁以下腹泻患儿主要病原A组人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A组人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济宁市某三甲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病例的大便标本,用金标免疫双抗夹心法检测A组人轮状病毒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364例标本中共检测A组人轮状病毒阳性318例,总阳性率为23.31%,不同性别间A组轮状病毒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时间分布看,A组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峰期为秋冬季节,1、11、12月份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7.67%(75/271)、49.0%(49/100)、49.51%(51/103);不同年龄段感染A组轮状病毒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2岁年龄组A组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和构成比均高,分别为36.84%(21/57)和43.08%(137/318).结论:A组人轮状病毒是济宁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秋冬季尤其冬季是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1~2岁儿童是A组人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易感对象和重点防控人群.

  • 中药敷脐辅助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刘汉芹;刘汉霞

    病毒性腹泻是秋冬季婴幼儿消化道的常见病.病原以轮状病毒为常见,婴幼儿对其普遍易感.该病的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等,而脐部贴敷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因无不良反应、无痛苦,患儿易接受为特点.通过对5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吴茱萸外敷神阙穴,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可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现报告如下.

  • 益生菌对病毒性腹泻患者菌群结构及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的影响

    作者:刘跃平;石涵;李红;李青松;林刚

    目的 分析益生菌对病毒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使用益生菌治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病毒性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性腹泻的常规治疗,并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4、0.232、0.893、0.42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分别为(7.42±1.56) lgCFU/g和(8.36±1.58) lgCFU/g,高于治疗前(t=9.972、8.181,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t=2.819、6.492,P<0.05),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含量低于治疗前(t=6.942、4.335,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t=2.992、2.408,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LPS、DAO、D-乳糖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86、0.116、0.351,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PS、DAO、D-乳糖水平分别为(20.54±6.37) pg/ml、(4.38±1.20) U/ml和(6.36±1.64) mg/L,低于治疗前(t=11.809、6.356、4.853,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t=5.587、4.874、2.427,P<0.05),治疗后试验组有效24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12,P<0.05).结论 肠道益生菌有助于改善病毒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道粘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2012-2013年湖北省襄阳地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李静;李国明;张婷;徐军强;邢学森;吴杨;刘公平;蒋晓清;蒋嘉伟

    目的 了解湖北省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及其主要基因型别.方法 采集襄阳市儿科腹泻门诊或住院患儿以及消化内科成人的粪便样本,采用逆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 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以及腺病毒,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型别鉴定.结果 湖北省襄阳地区收集的儿童和成人粪便样本217份中,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A组24.88%、诺如病毒13.78%、星状病毒0.92%、腺病毒35.94%,未检测到B组和C组轮状病毒以及札如病毒,混合感染率10.60.轮状病毒A组G型与P型组合依次为P[8] G9(57.45%),P[8] G3 (34.04%),P[4] G9(4.26%),P[8] G2(2.13%),P[8] G4 (2.13%).诺如病毒的主要型别为GⅡ.3型,同时检测到GⅡ.4、GⅡ.6、GⅡ.12型以及GⅠ.3型诺如病毒的感染.其中GⅡ.4型主要与2012年、2013年澳大利亚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与2012年澳大利亚GⅡ.4及其新变种GⅡ.4 Sydney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腺病毒检测除发现肠道腺病毒Ad41型感染外,发现存在较多Ad31型感染,并同时检测到Adl、2、5、7以及Ad55型腺病毒.结论 湖北省襄阳地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复杂,病原混合感染比例较大,轮状病毒主要流行株为P[8] G9,诺如病毒主要为GⅡ.3型,腺病毒Ad31型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导致腹泻值得重视.

  • 佛山市南海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监测分析

    作者:张彦丽;曹晓鸥;曾红惠;陈振明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原因,这类病毒有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肠腺病毒和肠道病毒等.而前两种病毒常见,2006-2007年初南海区曾出现过这两种病原引起的腹泻暴发,为了解南海区5岁以下儿童中这两种病原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的存在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08年12月到2010年2月间开展了病毒性腹泻两种病原的连续监测,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2年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梁小莲;阮丹萍;陈优梅

    为了解浙江省新昌县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新昌县某医院2010-2012年5~12月份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546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546份粪便样本中,263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48.17% (263/546),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2.71% (124/546)、13.74% (75/546)和20.51% (112/546),混合感染占8.24%(45 /546),病毒检出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监测结果表明病毒为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均为主要的病原体,其次为诺如病毒.对混合感染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 兰州地区2004-2005年度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叶新华;金玉;方肇寅;孙亚萍;谢华萍;章青;XI Jiang;Duncan Steele;Roger Glass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主要四种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5岁以下全部住院腹泻患儿400例的粪便标本,分别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检测采用酶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轮状病毒、星状病毒阳性标本用RT-PCR进行毒株分型鉴定.结果400份标本中四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47.3%、杯状病毒15.5%、星状病毒9.5%、腺病毒7.5%.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13.5%.轮状病毒毒株G血清型分型结果为G2(34.4%)、G3(32.8%)、G1(1.1%)、不同型混合感染(5.8%)、未能分型(25.9%),P基因型分型结果为P[4](45%)、P[8](22.1%)、未能分型(32.9%).G型与P型组合P[4]G2(43.6%)、P[8]G3(25.6%),P[4]G3(13.8%)、P[8]G2(3.2%)、P[4]G1和P[8]G1各1例.星状病毒血清分型结果为1型(57.8%)、3型(2.6%)、8型(2.6%)、未能分型(36.8%).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轮状病毒为明显为10-12月份.发病年龄主要为2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是6-23月龄.结论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复杂,轮状病毒仍是主要病原,该年度轮状病毒的主要流行株为P[4]G2,与往年明显不同,病原混合感染比例较大,值得重视.

  • 天津市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作者:张之伦;张颖;李佳萌;高璐;刘辉;田宏;苏旭;徐文体;董晓春

    调查天津市感染性腹泻病患者中轮状病毒(RV)和诺如病毒(NV)发病状况,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1.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南开区、近郊的津南区、滨海的塘沽区及地处远郊的宝坻区作为调查地区.各区选一所综合医院参加,包括天津市儿童医院.将2007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5所医院就诊的成年人和儿童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研究.

  • 武汉地区婴幼儿星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唐少文;刘满清;王斌;叶临湘;康世秀;杨继红

    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在武汉儿童医院腹泻门诊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择就诊的5岁以下的腹泻患儿,采集腹泻样本共793份,并收集了包括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采用星状病毒试剂盒(IDEMATM Astrovirus,DAKO公司产品,美国)进行星状病毒检测;此前该批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过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及相关资料采用EPI2002录入和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09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