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深圳市腹泻患者肠道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张海龙;李苑;赵德坚;刘滕颖子;冼慧霞;杨洪;罗敏;姚相杰;何雅青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并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深圳市2010年1月-2011年12月2083例疑似腹泻患者便标本,采用荧光PCR法检测肠道腺病毒核酸;应用特异性引物,对肠道腺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扩增肠道腺病毒的hexon区,PCR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腺病毒型别鉴定和进化树分析,同时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肠道腺病毒检出率为1.82%(38/2083);其中6月龄以下、6-11月龄、1-4岁和5岁以上患者检出分别为3.55%(6/169)、0.85%(6/707)、15.70%(19/121)和0.64%(7/1086);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不同月份检出率差异较大,介于0% ~4.76%之间.对hexon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地区肠道腺病毒以41型为主要流行株,无40型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结论 肠道腺病毒是深圳地区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41型肠道腺病毒是深圳地区肠道腺病毒的主要流行株,应加强对肠道腺病毒腹泻的监测.

  • 2013年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作者:王森;王永全;苗元;高志勇;崔京辉;胡晓芬;靳博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年随机采集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HRV)、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AdV)及星状病毒(AstV).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43份,标本总阳性检出率52.7%(128/243),4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HRV(26.3%,64/243)、HuCV(16.9%,41/243)、AdV (4.9%,12/243)和AstV(4.5%,11/243),分别占总阳性检出的49.9%、32.1%、9.3%和8.5%(其中包括混合感染10例,占总阳性检出的7.8%).患者以≤2岁儿童为主,不同年龄组之间病毒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97,P =0.009),不同病毒发病高峰期不同,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0,P>0.05).结论 HRV和HuC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4种病毒总检出率以12 ~ 18月龄组高;全年中以12月的病毒检出率高;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 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海龙;李苑;张克春;杨洪;阳帆;罗敏;冼慧霞;姚相杰;何雅青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010年1 -12月深圳市925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5.30%、20.11%、1.51%和2.27%.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检出率;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0~2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 2010年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之一,星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较低.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 2010年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沙比热木·托合塔木;阿依古丽·伊尔哈力;刘红斌;毋跃文;李新兰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状.方法 2010年1-12月采集乌鲁木齐市379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种常见腹泻病毒.结果 229份(60.4%)粪便标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5.6%、14.2%、4.2%、3.2%和1.1%.混合感染共26例,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组合占首位(50.0%,13/26).1-3月和10-12月是轮状病毒流行高峰期;诺如病毒流行主要发生在10月.轮状病毒感染平均年龄小于诺如病毒感染平均年龄(P =0.002),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感染全部发生于<2岁儿童.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2010年乌鲁木齐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的病原体,其次是诺如病毒;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在以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混合感染的出现.

  • 腹泻儿童病毒检验的结果及意义

    作者:肖秀香

    目的 探讨腹泻儿童病毒检验所得结果 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3月医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30例,取患儿的粪便标本以胶体金法进行检验,计算130例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感染率、肠道腺病毒感染率,比较不同病毒感染类型患儿的一般资料,即年龄中位数、性别、居住地.结果 130例患儿中,感染轮状病毒70例,感染率为53.85%;感染肠道腺病毒2例,感染率为1.54%;无混合感染.不同病毒感染类型患儿的年龄中位数、性别、居住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年龄介于6个月至2岁时,轮状病毒的感染率较高;患儿年龄不超过23个月时,感染肠道腺病毒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腹泻患儿病毒检验中常见病毒类型为轮状病毒,其次为肠道腺病毒,腹泻患儿的年龄中位数、性别以及居住地并不会对病毒分布产生影响,但年龄段不同,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的概率不同,因此,临床治疗需要以患儿的年龄作为参考指标.

  • 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2年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梁小莲;阮丹萍;陈优梅

    为了解浙江省新昌县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新昌县某医院2010-2012年5~12月份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546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546份粪便样本中,263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48.17% (263/546),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2.71% (124/546)、13.74% (75/546)和20.51% (112/546),混合感染占8.24%(45 /546),病毒检出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监测结果表明病毒为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均为主要的病原体,其次为诺如病毒.对混合感染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 福州市婴幼儿腹泻三种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高建民;王滔;陈军林;陈骏扬;林瑜;蔡忠钦

    为了解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诺瓦克样病毒(NLV)及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状况及其型别特点,我们对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门诊或住院的29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这三种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宁夏地区2011年病毒性腹泻病例病原学研究

    作者:詹军;马江涛;陈慧;袁芳;马学旻;刘翔;郝琼

    目的:了解2011年宁夏地区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HAstV)及肠道腺病毒(HAdV)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收集宁夏不同地区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采用RT-PCR或PCR法检测HuCV、HAstV和HAdV。结果共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标本690份,其中HRV占2.17%(15/690)、HuCV占21.74%(150/690)、HAstV占3.19%(22/690)、HAdv占6.52%(45/690)、混合感染占4.20%(29/690)。15份HRV G血清型与P基因型以G1、G3、P[4]型为优势株。结论2011年宁夏地区病毒性腹泻主要以<2岁婴幼儿为主,HuCV是主要病原体。

  • 婴幼儿肠道腺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金玉;叶新华;方肇寅

    婴幼儿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性腹泻是导致全球儿童急性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此病也是发展中国家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1].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的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Adv在免疫缺陷患儿中可增加发病率和延长住院时间[2],国内外有暴发或流行的报道[3,4].

  • 深圳市婴幼儿腹泻中肠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调查

    作者:何雅青;杨洪;黄福新;林奕芝

    目的 了解深圳市婴幼儿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95份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腺病毒DNA检测,并使用Rsa Ⅰ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以鉴别肠道腺病毒型别。 结果 婴幼儿腹泻标本腺病毒DNA检测的阳性率为13.33%(26/195)。肠道腺病毒40型的感染率为2.56%(5/195),肠道腺病毒41型的感染率为8.21%(16/195),其他型别腺病毒的感染率为2.56%(5/195), 发热是腺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结论 肠道腺病毒40型和41型是引起深圳市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其中又以肠道腺病毒41型感染为主。

  • 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晓玲;张克春;杨杰;林达云

    目的:了解201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病毒性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流行现况,为病毒性腹泻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哨点医院上报的数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012年1~12月深圳市371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和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核酸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1例标本总的病毒检出率为48.25%.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8.84%、17.25%、1.35%和1.35%.RV和NV全年除2月外其余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检出率,EAdV与AstV的检出率均维持相对较低水平.0~2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其中RV和NV是主要的病原之一,并且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R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NV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应对病毒性腹泻加强长期监测.

  • 朝阳地区腹泻儿童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杜振元

    目的 了解朝阳地区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朝阳市第二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因急性腹泻住院的415例患儿(排除细菌性腹泻),用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病原体的检测,并对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的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及诺如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的检出率相似,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病毒的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和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64.8%、26.5%、10.8%、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的病毒病原体分布中,<6个月的患儿阳性率较低,6~23个月患儿阳性率增高并达到高峰,>24个月龄患儿减低.结论 朝阳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呈多样性,以轮状病毒为多见,肠道腺病毒次之,诺如病毒少,且出现了各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现象.

  • 杭州市萧山区2016—2017年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

    作者:田军;肖荣玲;丁晓玲;李素芳;俞涟芳

    目的 探讨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点及其流行特征,为儿童腹泻的提前干预和合理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该院就诊的871例腹泻患儿,保留新鲜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四项检测及大便常规检测.结果 检出阳性标本422份(48.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高(46.3%),其次为肠道腺病毒(2.1%),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0.2%.422份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均未见红细胞,400份大便常规外观为黄、绿色稀水便或蛋花汤样便;392份可见白细胞(0~1/HP),30份可见白细胞(2~14/HP);78份可见脂肪球.13~18个月龄组腹泻患儿的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是7~12个月和19~24个月龄组.冬季腹泻患儿的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和夏季.结论 轮状病毒是本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体,对腹泻病的治疗方案及治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一方面能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另一方面提示轮状病毒活疫苗推广的必要性,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降低儿童腹泻发病率.

  • 韶关市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赖华基

    目的:对韶关市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感染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韶关市腹泻患儿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腹泻粪便并展开腺病毒检测。结果本次研究结果共检测出12例肠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阳性率为4.80%(12/250)。12例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患儿中,属于肠道腺病毒41型的9例,占3.60%(9/250)。属于肠道腺病毒40型的3例,占1.20%(3/250)。腺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儿童,且发病率与性别、居住地、季节等因素之间无明显的联系,差异不显著(P>0.05)。患儿主要表现出发热、腹泻以及呕吐的症状。结论肠道腺病毒感染是引起患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以肠道腺病毒41型为主。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测,一旦发现感染,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患儿病情、促进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

    作者:孙建飞;姬莉莉;陈玲霞;宋淑娥

    目的 了解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RV)、诺如病毒(NV)、肠道腺病毒(EadV)和星状病毒(AstV)流行现况,为病毒性腹泻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RV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NV、EadV和AstV采用RT-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标本总的病毒检出率为38.33%.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5.83%、16.67%、0.83%和5.00%.结论 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呈高发态势,其中RV和NV是主要的病原之一,并且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成人.RV和N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RV秋冬季为发病高峰,NV则冬季相对高发.

  • 2010-2014年卢龙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肠道腺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于秋丽;刘莹莹;赵文娜;谢赟;苏通;齐顺祥

    目的 研究卢龙地区婴幼儿腹泻病例肠道腺病毒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卢龙县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标本,采用PCR法检测肠道腺病毒.结果 1880份腹泻标本检测出肠道腺病毒阳性标本119份,总阳性检出率为6.33%;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7.29%和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4.59,P<0.05);<36月龄患儿占总阳性数的97.48%,患儿中位年龄为16月龄(11 ~24月龄),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9,P>0.05);20t0-2014年累计检出肠道腺病毒阳性标本不同月份间累计年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3,P<0.05),但肠道腺病毒感染仅在2010年10月~次年4月呈现一个明显的寒冷季节高发的流行趋势,从2012年开始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 肠道腺病毒是卢龙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男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患儿,可能与男童暴露和感染机会更多有关.

  • 2006年河北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分析

    作者:于秋丽;刘立;刘京生;唐景裕

    目的 研究2006年河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2006年1-12月在卢龙县妇幼保健院、卢龙县中医院和河北省儿童医院共采集0~59个月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54份,进行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分析.结果 454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16例,阳性率为47.6%.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83份标本,其中以G3型为主,占63.9%(53/83);P基因型检测62份标本,其中以P8型为主,占83.9%(52/62);G/P优势组合型以G3P[8]为主,占62.9%(39/62).检测轮状病毒阴性标本238份,其中杯状病毒阳性54份,阳性率为22.7%;肠道腺病毒阳性32份,阳性率为13.4%;星状病毒阳性8份,阳性率为3.4%.结论 轮状病毒是2006年河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 一起肠道腺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

    作者:曹卫中;曹康生

    2002年10月中旬起崇明县新河镇中心幼儿园在短期内连续出现大量呕吐腹泻病人,根据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证实为一起由肠道腺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现报告如下.

  • 探析肠道腺病毒感染引起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与研究

    作者:李琼

    目的:分析和研究肠道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由于肠道腺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115例患儿,所有患者都采取综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的115例患儿中,51例显效,59例有效,5例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采用综合方式治疗肠道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周慧;徐彬;金威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2016年湖北地区学龄前腹泻患儿84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新鲜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840份粪便样本中检出407份为阳性标本(48.45%),其中以轮状病毒病原检出率高为94.10%(383/407),其次为肠道腺病毒为3.19% (13/407),而混合感染占1.23%(5/407);男性与女性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组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总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2~3岁组,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3岁组中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腹泻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秋季,各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季节中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及夏季,各季节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中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检出率较高,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肠道腺病毒;1~3岁年龄段及秋冬季病毒性病原检出率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