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0—2016年广东省手足口病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病原谱分析

    作者:曾汉日;郑焕英;刘冷;陈晓丽;李彩霞;方苓;吴诗微;李晖;柯昌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手足口病非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非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其他肠道病毒(以下简称其他EV)的病原谱构成.方法 通过广东省手足口病实验室监测网络,收集2010—2016年核酸检测结果为其他EV阳性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共370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VA6、CVA10,二者均为阴性的标本则通过巢式PCR扩增肠道病毒部分VP1序列,通过对测序获得的部分VP1序列进行比对,完成肠道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3701例其他EV阳性病例中,肠道病毒A、B、C和D组均有检出,主要为A组,占92.68%.另外,CVA6的构成比高,为74.71%,其次为CVA10,占11.27%.2010—2016年每年比例高的其他EV均为CVA6,构成比依次为44.02%、71.09%、71.27%、76.63%、59.00%、87.01%和63.17%.196例其他EV阳性重症病例中,CVA6占59.18%,CVA10占14.29%.另还检出19种包括其他CVA、CVB、埃可病毒和PV等肠道病毒.5例其他EV阳性死亡病例中,检出了CVA2、CVA4、CVA8、CVA14和E3各1例.结论 2010—2016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其他EV病原谱较广,但每年的优势血清型均为CVA6,其次为CVA10.

  • 25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调查分析

    作者:杨霄星;杨军勇;王世斌;董晓根;王建芳;李婧宇;张建军;赵建忠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毒病原构成,掌握主要病原体活动水平及变化规律,了解丰台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方法 以2010-2012年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基础信息,采集鼻咽拭子标本,使用多重PCR及RT-PCR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9种病原进行检测,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结果 254例标本中154例检测阳性,阳性率为60.63%,男女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冬春季致病病原体以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支原体为主,夏季仅检出副流感和支原体.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肺炎病例致病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2010-2011年流感流行季甲型流感病毒为优势病原,2011-2012年流感流行季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病原.结论 2010-2012年间,北京丰台地区引起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不同季节的优势病原不同.

  • 上海市松江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研究

    作者:杨丽华;张清慧;吴毅凌;陆利君;张曦;姜永根

    目的 初步探明上海松江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病毒病原谱,分析其流行特征,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上海松江区某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儿科发热门诊0~14岁患儿的鼻咽拭子2 121份,使用Seegene公司生产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采用巢式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肠道病毒(HE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冠状病毒(HcoV)和偏肺病毒(hMPV).结果 2 121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中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82.04%(1 740/2 121),病毒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肠道病毒(HE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各型季节性流感病毒(Flu).季节性流感呈冬春季和夏季高发;除季节性流感外的其他呼吸道病毒呈夏季和秋季高发,7个月~6岁年龄段为主要易感人群,双重或三重感染多见.结论 肠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季节性流感病毒是松江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季节性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呈“互补”流行态势.季节性流感优势毒株为pdm2009 H1N1、A(H3N2)、B型、A(H3N2)、pdm2009 H1N1交替流行.

  • 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门诊病例病原谱特征分析

    作者:傅益飞;孙乔;叶楚楚;薛曹怡;李文先;朱渭萍;朱林英;赵冰;王闻卿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门诊病例发病特征、病原谱构成,为制定急性腹泻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在全区12家哨点医院腹泻门诊开展监测采样工作,检测8大类细菌和5种病毒,分析其病原菌和病毒感染情况和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检出情况.结果 2012年1-12月,12家哨点医院共采集2533例急性腹泻门诊病例,感染任一致病菌498例,感染率19.66%,分离出致病菌561株,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56株(27.81%),沙门菌120株(21.39%),气单胞菌101株(18.00%);感染任一病毒716例,感染率28.31%,阳性毒株数756株,其中诺如病毒阳性472株(65.83%),轮状病毒阳性164株(21.69%).6-9月细菌阳性率较高,1-3月和10-12月病毒阳性率较高.不同人群的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细菌(P <0.001).成人组细菌和病毒感染率均高于儿童组(P<0.001).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但细菌感染率也较高,二者高发季节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气单胞菌是急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病毒性腹泻则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儿童和成人腹泻病原构成不同.

    关键词: 腹泻 病原谱 监测
  • 2011-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及流行特征

    作者:曹利君;余斐;陈晓;谢益君;黄瑛;邓晓宇;范正铨;刘海峰

    目的 了解2011-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及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嗜水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以及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603份标本中阳性标本260份,总阳性率为43.1%.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为10.9%,占细菌性病原的首位,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1%)和嗜水气单胞菌(4.0%),而志贺菌、霍乱弧菌和沙门菌合计检出率仅为3.0%.病毒性腹泻以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常见,检出率分别为8.6%和7.1%.从病原总检出率来看,冬季检出率(60.4%)远高于其他季节(春、夏、秋季分别为34.7%、49.8%和35.0%);细菌性腹泻多发生在夏季,成年人(19~60岁组)多见;而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冬季,0~5岁儿童多见.结论 宁波市镇海区腹泻病原以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嗜水气单胞菌、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应主动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管理,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

  • 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细菌和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黎健;肖文佳;胡家瑜;吴寰宇;薛莹;潘浩;何懿

    目的 了解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1001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465例,检出率为46.45%.检出细菌7种、病毒5种.细菌检出率为12.09%,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61例)、沙门菌(35例).病毒检出率为32.07%,主要为诺如病毒(262例)、轮状病毒(40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465例阳性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4.20±17.56)岁,病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有腹痛和发热症状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有呕吐和恶心症状的构成比均低于病毒阳性组;细菌阳性组发病前5天有聚餐史和外出史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二组有宠物接触史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针对各病原检出率的差异在不同季节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 2008-2013年湖北省十堰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动态分析

    作者:梅玉发;杨小丽;王喜云;崔龙;程时秀;郑向梅

    目的 分析十堰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及其动态变化,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从十堰市各县(市、区)收集2076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one-step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进行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结合病例基本信息,对判定为手足口病的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病原谱动态分析.结果 2008-2013年,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Cox A16、Cox A6、Cox A10)及其他型人肠道病毒(EV)在手足口病确诊病例中的病原构成比依次为46.35% (24.19%~62.23%)、38.12%(13.06% ~ 70.97%)、5.99% (0 ~ 13.06%)、3.75%(0~8.28%)和5.79%(1.37% ~ 15.12%).Cox A10与Cox A10致病对象为≤5岁婴幼儿;4-6月出现夏季流行高峰,10-11月出现冬季流行小高峰;各县(市、区)流行的手足口病毒均在4种以上,Cox A6所占比例持续上升,2013年达到13.06%.结论 2008-2013年十堰地区手足口病流行较为严重,病原体包括EV71、Cox A16、CoxA6、Cox A10等多种型别肠道病毒,EV71与Cox A16逐年交替维持着优势地位,Cox A6近2年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值得关注.国家在今后的疫情防控、疫苗策略和临床管理中,应高度重视手足口病持续流行过程中病原谱的变化.

  •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商晓春;周晓红;帅慧群

    目的 了解近3年浙江中北部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的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及粪便标本采集,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14种肠道致病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种病毒核酸及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结果 426份粪便标本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248株,总检出率为58.22%.其中病毒检出率为43.90%,以A组轮状病毒(19.25%)和GⅡ型诺如病毒(18.30%)为主,其余依次为腺病毒(3.29%)、札如病毒(2.82%)、星状病毒(0.23%).肠道致病菌检出率为14.32%,共检出5种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8.92%),其余依次为沙门菌(3.99%)、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0.71%)、嗜水气单胞菌(0.47%)、空肠弯曲菌(0.23%).结论 浙江中北部地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依次是A组轮状病毒、GⅡ型诺如病毒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应以秋冬季为重点,细菌性腹泻的防控应以夏秋季为重点.

  • 2011-2015年通州区感染性腹泻监测病例细菌性病原谱分析

    作者:杨艳娜;李洪军;李秋虹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通州区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的变化,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基本信息,并采集粪便样本,检测相关细菌性病原菌,运用SPSS 17.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检测样本3 270份,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为37.71%,除其他菌外,2011年副溶血弧菌所占比例大为23.40%,而2012-2015年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大,分别为13.94%、19.40%、49.13%和38.05%.6-9月是检测阳性率的高峰月份,<10岁组阳性率较低,其他年龄组检出率均为30%以上.不同年龄组病原谱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州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病原谱,2012年之后由副溶血弧菌为主转变为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

  • 2010年上海市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病原谱研究

    作者:朱兆奎;滕峥;俞雪莲;王嘉瑜;朱奕奕;何懿;周欣;张曦;吴凡

    目的 了解上海市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的病原谱构成.方法 将2010年5 - 10月收集的145例疑似乙脑患者的93份血清、103份脑脊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AS)检测常见脑炎病毒核酸和病毒lgM抗体.检测病毒包括乙脑病毒(JEV)、肠道病毒(E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麻疹病毒(M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腮腺炎病毒(MuV)、西尼罗病毒(WNV).结果 100例检出病毒核酸和/或病毒IgM抗体阳性(68.97%),病毒核酸或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作为判断病毒感染的指标,其中EV感染49例(33.79%)、HSV感染22例(15.17%)、JEV感染11例(7.59%)、CMV感染5例(3.45%)、MuV感染3例(2.07%),另有10例病例判断为两种或以上病毒混合感染(6.90%),未检出VZV、MV、RSV、WNV.结论 2010年上海市疑似乙脑患者病原以EV、HSV和JEV为主,提示在乙脑流行季节,需加强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人类肠道病毒相关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谱研究进展

    作者:王淑云;吕欣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死率高,社会负担严重.国内外报道显示肠道病毒是引起此类病症重要的病原体,另外,还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目前,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较少.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的深入研究,将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临床救治方案的制订、疫苗的研发、药物靶标的筛选及防控策略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提升我国相关传染病诊防治的整体水平.

  • 上海市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腹泻病例病原学监测研究

    作者:黎健;胡家瑜;吴寰宇;潘浩;张曦;薛莹;吴凡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1 561例,阳性率为45.02%.检出细菌6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3.46%,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172例)、沙门菌(143例);病毒阳性率为27.75%,主要为诺如病毒(471例)、轮状病毒(312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病毒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11月至次年2月阳性数构成比高,但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6-9月阳性数构成比高,且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比例细菌阳性组(19.06%)高于病毒阳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明显,应针对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

  • 自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阿蒙德奈斯沙门菌

    作者:张丽东

    为了掌握大同铁路地区腹泻病原谱,1998年7月,我们对医院肠道门诊进行了腹泻病原菌调查,在10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一株阿蒙德奈斯沙门菌,现将该菌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 我国2010-2014年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的流行特征

    作者:秦帅;段然;景怀琦;王鑫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方法 基于2010-2014年我国17省份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门/急诊因急性腹泻就诊病例,采集粪便标本,并进行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特征等个案调查.对粪便标本进行17种常见致泻细菌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按就诊医院类别将病例分为传统农村、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大型城市3种类型,比较其病原体阳性率及病原谱构成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3种类型病例感染的风险.结果 共纳入传统农村病例5 138例、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病例13 683例、大型城市病例9 253例,3种类型地区病例病原体阳性率城乡差异大的为福氏志贺菌(阳性率依次为5.81%、2.78%、0.46%)和嗜水气单胞菌(阳性率依次为2.14%、0.96%、0.48%).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传统农村相对于大型城市病例感染各种细菌风险差异大的为福氏志贺菌[OR值及其95%CI分别为6.481(4.666 ~ 9.002)、11.304(8.018 ~ 15.938)]和嗜水气单胞菌[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992(1.401 ~ 2.832)、4.083(2.833 ~ 5.884)].细菌病原谱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构成比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志贺菌、嗜水气单胞菌则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志贺菌属血清群构成中大型城市以宋内志贺菌为主(60.00%),传统农村以福氏志贺菌为主(77.37%).结论 我国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福氏志贺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差异为显著.

  • 浙江省2008-2012年肠道病毒相关病毒性脑炎病原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严菊英;缪梓萍;吕华坤;周佳悦;陈寅;卢亦愚;张严峻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浙江省肠道病毒相关病毒性脑炎病原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从监测点采集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粪便样本利用RD和Hep-2细胞分离病毒,采用肠道病毒标准血清定型,并对分离株VP1基因测序,进行同源性与进化分析.结果 从610例患者616份样本中分离到人类肠道病毒(HEV) 127株(20.6%),其中柯萨奇病毒(CV)60株,埃可病毒(ECHO:E) 67株,病毒血清型分别为CVA9、CVBl 、CVB3 ~5、E3、E4、E6、E9、E14、E25、E30.2008-2012年优势株分别为CVB3、CVB5、E6、E30和E30.各分离株VP1基因序列全长834 ~918个核苷酸,与相应原型株核苷酸(nt)和氨基酸(aa)的同源性分别为76.7%~85.0%和91.1%~ 97.9%;浙江分离株型内差异大为E6,nt和aa差异分别为20.4%和4.8%.基于VP1基因的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分离株均位于HEV-B分支上,并显示出一定地域和时间效应;E6血清型内部又分成2小分支.结论 2008-2012年浙江省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为HEV-B,涉及12个血清型;不同年份优势流行株不断变化,E30为绝对优势株;浙江E6分离株存在2个亚类流行株.

  • 上海2013—2015年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黎健;潘浩;肖文佳;宫霄欢;庄源;匡小舟;吴寰宇;袁政安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以上海22所医院为成年人腹泻监测点,3所区中心医院以及1所市儿童医院作为儿童腹泻监测点医院,共抽取6267例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特征、主要症状与体征等信息,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核酸检测.比较不同季节细菌与病毒阳性率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相关细菌和病毒的构成差异.结果 6267例病例中,男性3262例(52.05%);50~69岁(1999例,31.90%)、30~49岁组(1691例,26.98%)为主;检出病原体阳性者2783例,阳性率为44.41%,检出细菌7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2.61%(790例),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256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39例)、沙门菌(209例);病毒阳性率为31.80%(1993例),主要为诺如病毒(1172例)、轮状病毒(546例).2013、2014年冬季病毒阳性率分别为57.89% (429例)和62.14%(522例),分别高于同期细菌2.43%(18例)和2.86%(24例)的阳性率;2013—2015年夏季细菌阳性率依次为14.56%(97例)、25.29%(258例)和21.21%(49例),分别高于同期病毒7.51%(50例)、8.43%(86例)和11.69%(27例)的阳性率,以上P值均<0.05.50~69岁组病原体阳性率高,为47.57%(951/1999);其次为30~49岁组,阳性率47.13%(797/1691);0~2岁组阳性率为35.74%(213/596).结论 上海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以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为主,夏季与冬季季节性高峰较明显,应针对婴幼儿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

  • 西北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分析

    作者:张晓曙;王旭霞;于德山;蒋建祥;张广业;王芳;李慧

    目的 了解西北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及分布特征.方法 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在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医疗机构,选择569例具有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相关临床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15例采集到标本,共计1514份.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乙型脑炎病毒(JEV)、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的IgM抗体;同时,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Nm)、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隐球菌等.分析各类病原在不同地区、时间、年龄段的检出情况.结果 在报告的患者中有16例检出病原细菌,检出率为3.65%,其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7例,占43.75%);有132例检出病毒,检出率为27.05%,以肠道病毒和HSV为主,分别为44例(33.33%)、42例(31.82%);病毒检出率呈季节趋势,均在每年6-11月为高峰,肠道病毒检出集中在7-9月,检出24例;HSV集中在6-8月,检出11例;腮腺炎病毒集中在7-12月,检出25例;未发现检出细菌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肠道病毒和HSV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检出70例;腮腺炎病毒主要分布在甘肃,检出24例;JEV仅在甘肃有分布,检出20例;病毒病原在各年龄阶段均有检出,其中肠道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以0 ~14岁人群检出为主,分别检出42和17例;JEV主要在15岁以上人群中检出,在20例中检出13例.结论 我国西北地区急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15岁以下儿童脑炎脑膜炎患者的主要病原为HSV、腮腺炎病毒.

    关键词: 脑炎 脑膜炎 病原谱
  • 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王彦霞;许汴利;陈豪敏;康锴;黄学勇;尤爱国;卫海燕;许玉玲

    手足口病是河南省近年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在未被列入我国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2008年5月2日)之前,其在河南省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原谱不明.该病2009-2010年在河南省连续2年呈高发态势,疫情波及全省18个省辖市的各县(区),出现多例重症和死亡病例.河南省各级CDC对该病开展了调查和监测工作,对其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中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谱变化分析

    作者:赵奇;朱俊萍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病在亚太地区频繁暴发,中国自2008年出现全国范围的HFMD大暴发,重症和死亡病例居高不下.虽然多年来中国大陆HFMD主要病原多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但病原谱在不断变化,病原在逐步进化,情况日趋复杂.本文就中国HFMD的流行状况、病原谱变化进行综述和初步分析.

  • 贵州省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病原谱研究

    作者:赵苏晔;刘淳婷;刘铭;王寅寅

    目的 了解贵州省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的病原谱特征.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6年报告疑似乙脑病例的信息和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病毒(JEV)、柯萨奇病毒(COX)、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I)、EB病毒(EBV)、腮腺炎病毒(MuV)、埃可病毒(ECHO)、麻疹病毒(MV)、风疹病毒(R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的IgM抗体.结果 疑似乙脑病例的病原总IgM阳性率为75.9%(180/237);检出病原包括JEV(27.0%)、COX(12.2%)、HSV-I(10.1%)、EBV(9.7%)、MuV(5.5%)、ECHO(2.9%)、MV(0.8%)、RV(0.8%)、VZV(0.4%)、两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6.3%).在阳性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6∶1;1-10岁占75.6%;7-9月发病占84.4%;北部和中部地区占57.8%.结论 贵州省疑似乙脑病例的主要病原为JEV、COX、HSV-I,存在其他病原导致的脑炎病例,建议开展主要病原检测以提高疾病报告的准确性.

165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