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奇的"心理暗示"

    作者:言守义

    所谓"自我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以致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 背景音乐减缓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研究

    作者:赵远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焦虑、恐惧、绝望等,焦虑是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不仅对内分泌、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治疗的顺利进行。音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技术。近年来有关音乐治疗的研究证实,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机体,可协助个体达到生理、心理和情绪的整合,是围手术期患者良好的辅助治疗法。国外研究运用音乐治疗控制癌痛,减轻癌痛患者的焦虑,国内也有报道让背景音乐走进医院,转移患者对不熟悉情景和治疗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焦虑和不适。本研究探讨在手术室应用背景音乐是否可以减轻手术中意识清醒患者的焦虑不安。

  • 助产士进行产时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盖君红

    产妇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产妇往往呈现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对分娩的恐惧焦虑.对每个产妇来说,尽可能排除产科因素导致的难产,但由于产妇产时过分恐惧紧张也可导致难产,因此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加强产时心理护理,是助产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保证分娩顺利、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

  • 中国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状况及降低非意愿妊娠方法探讨

    作者:陈忆;许洁霜;程利南

    青少年是指从童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一个转变时期.世界卫生组织[1]把10~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称为青少年.当今,10~24岁的青少年已经成为在历史上人数构成多的一代.全世界10~24岁的青少年已超过17亿人.在中国,15~24岁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16%,约有2亿人[2].青春期包括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性和生殖系统的成熟,在此期间需要建立成人的心理过程和成人的角色,达到社会经济的完全依赖向相对独立转变.近一个世纪以来,青少年的性发育在全球都呈现出了普遍提前的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大量增加和初次性经历逐渐低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导致青少年成为非意愿妊娠、性传播疾病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 0~1岁婴儿注意异常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作者:周念丽;俞洁

    当一个婴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进入自己视野的物品时,他们的认知就已经发生了.认知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或者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等心理因素,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认知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知识的基础,我们基本的日常活动都离不开认知能力[1].注意是产生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心理机制,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在婴儿刚出生时,注意就已经存在,先天的定向反射即为无意注意的初形态.新生儿已经具备注意的选择性和对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2].注意是记忆的前提,无法集中注意就不可能产生记忆[3].本文以0~1岁婴儿注意发展为例,通过对0~1岁婴儿注意发展概况、日常观察测评的方法和分析、早期干预措施的陈述,给相关工作人员和家长提供借鉴.

  • 浅议医院管理行为的心理学特征

    作者:叶诚

    医院管理学是研究医院管理的基本活动和一般方法的学科,是管理学在医疗机构中发挥其功能的纽带和桥梁.医院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管理有效,首先必须了解人以及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问题.列宁说过:"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得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 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调适研究

    作者:赵凯鹏;许璐雅

    随着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断暴露,其中为重要是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行为中的心理调适问题.本文将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分析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过程及常见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心理调适方式建议.

  • 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公众负面心理特征研究

    作者:张人杰;姜婷婷;李娜;王臻;刘碧瑶;方乐;张新卫

    目的 研究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公众的认知和情绪反应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群体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嘉兴、丽水市3个地区19个区(县)的57个街道(乡镇)作为调查现场.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2 319名一般大众人群;采用普查法筛选390名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人员,其中,患者家属109名,医务人员281名.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0岁;能够独立或在调查人员询问下完成问卷.本研究共计调查2709名对象,使用H7N9禽流感风险感知和应对问卷、负面情绪问卷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疫情相关负面情绪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公众风险感知和应对与负面情绪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709名调查对象中有95.10%(2576名)的公众对疾病的风险有不同程度的感知,91.00%(2465名)的公众采取了疫情应对措施.调查对象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负面情绪的阳性率分别为36.40%(986名)、37.21%(1008名)、79.70%(2159名)、33.41%(905名)、27.69%(750名)(x2=1935.89,P<0.001);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及一般大众人群抑郁得分的P50(P25~P75)分别为0.50(0.00~0.83)、0.17(0.00~0.67)、0.17(0.00~0.50)分(H=7.27,P=0.030);神经衰弱得分分别为0.20 (0.00~0.60)、0.2(0.00~0.40)、0.00 (0.00~0.20)分(H=64.74,P<0.001);恐惧得分分别为0.83(0.33~1.17)、0.33(0.17~0.67)、0.33(0.17~0.83)分(H=30.03,P<0.001);强迫-焦虑得分分别为0.17 (0.00~0.50)、0.00 (0.00~0.33)、0.00(0.00~0.17)分(H=51.82,P<0.001).一般大众人群中,女性的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得分的P50(P25~P75)分别为0.00(0.00~0.20)、0.50(0.17~0.83)、0.00(0.00~0.17)分,高于男性[0.00(0.00~0.20)、0.33(0.00~0.67)、0.00(0.00~0.17)分](x2值分别为5.26、27.52、8.29,P值均<0.05);医务人员中,女性的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得分分别为0.33(0.00~0.67)、0.20(0.00~0.40)、0.50(0.17~0.83)、0.00(0.00~0.33)、0.00(0.00~0.50)分,高于男性[0.00(0.00~0.50)、0.00(0.00~0.40)、0.33(0.17~0.50)、0.00(0.00~0.17)、0.00(0.00~0.00)分](x2值分别为7.22、7.97、14.46、4.93、5.22,P值均<0.05);患者家属中,自评时心理状况不好的家属抑郁和神经衰弱得分分别为0.50(0.08~0.96)、0.30(0.00~0.55)分,高于心理状况好的家属[分别为0.17(0.00~0.83)、0.20(0.00~0.60)分](x2值分别为12.95、11.20,P值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调查对象风险感知程度与抑郁、神经衰弱、恐惧、疑病情绪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7、0.07、0.08、0.04(P值均<0.05);风险应对水平与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0.09、0.12、0.05、0.04(P值均<0.05).结论 公众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关注程度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疫情相关负面情绪,其中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事农业劳动、白评时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的人群负面情绪为显著;公众风险感知和应对与抑郁、神经衰弱、恐惧、疑病均呈正相关.

  • 唤起深埋的温柔第二次性愉悦属于中老年人

    作者:刘援朝;孙桂鸣

    性是人生乐章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音符,"人到老年羞言性"这样的陈腐观念理应被抛弃.实际上,性心理是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到了老年,性的需求淡化了,或转变了形式,但性的能量依然存在,常常会转化为其它形式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 运用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诊治精神性疾病

    作者:郭

    心理疾病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突出社会问题.在诊治精神疾病患者时,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使诊病多一种视角,治疗多一条途径.心理学初在哲学范畴发展,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习惯把思想、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辞海>解释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规律是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性,而探讨、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和特性,就是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 中医怎样认识人的意识活动

    作者: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人类一旦丧失了意识,便无异于行尸走肉.

  • 未婚先孕妇女心理状况分析

    作者:傅改玲;王焱;金健

    目的为了解未婚先孕妇女的心理状况,以探讨青春期保健及预防未婚先孕的有效措施.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100例未婚先孕妇女进行询问,并要求被调查者通过90项症状清单(SCL-90)进行自评.30例已婚早孕妇女作对照.结果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未婚先孕发生率低;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占94%.未婚先孕者人际关系敏感及偏执、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缺乏一定的文化教养和基本的性知识, 是造成未婚先孕的主要因素;未婚先孕者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预防未婚先孕主要措施是加强青春期保健,普及性知识教育.

    关键词: 妊娠 心理过程
  • 关于认知功能及其测试的几个问题

    作者:静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同一概念在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名称乃至不同的涵义,"认知功能"便是一例,目前有诸如精神机能、智力能力、认识、认识能力、认知能力等称谓.而"认知功能"目前在精神医学领域是一个较前沿的概念,它主要反映知觉、记忆、思维、学习、情感等心理过程及其功能水平,有必要对其概念和测试方法进行讨论.

  • 宽恕与心理健康

    作者:罗春明;黄希庭

    一般说来,宽恕包含三个层面,即宽恕他人、宽恕自己与寻求宽恕.宽恕他人是指受害者受到他人的伤害后,自愿停止敌视侵犯者,并善待侵犯者的心理过程.宽恕自己是指个人饶恕自己所犯的错误或罪孽,由憎恨自己转变为关爱自己的心理过程.寻求宽恕指侵犯者在伤害他人后,主动承担道德责任并尽力寻求受害者宽容饶恕自己的心理过程.当前,国外对宽恕他人研究的较多,发展出了两个主要的临床干预模式且有不少研究发现宽恕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 胎儿畸形选择引产孕妇心理准备的质性研究

    作者:曾巍;钱小芳;刘桂华;林丹

    目的 深入了解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斗争过程及心理准备状况.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1例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进行访谈.结果 升华出4个主题:知晓胎儿畸形时的应对、选择引产的心理障碍、引产的知识及来源、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分析胎儿畸形严重程度,充分尊重孕妇的选择,减轻胎儿畸形孕妇的矛盾与负罪感,给予持续的专业支持,减轻引产前的焦虑,增强其引产后再孕的信心.

  • 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罗小欧;韩紫敏;江华;许茹菊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现况,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职业生命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2所儿童医院共28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QWL7-32)、职业紧张简化量、心理授权量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总分为(101.39±15.14)分;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较差者占29.8%,一般者占52.8%,较好者占17.4%。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儿科工作年限、月夜班数、任职方式、工作负荷、心理紧张反应、社会支持、工作意义。结论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较差,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是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保证优质护理的有效方式。

  • 综合护理干预对包皮套扎术患儿心理的影响

    作者:闫晶;杜艳丽;车稼萍;胡永超;洪爱军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包皮套扎术患儿手术心理的影响,寻求适宜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在门诊手术室行小儿包皮套扎术的患儿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分组干预、家庭支持系统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4~7岁患儿手术配合率为76.0%,8~13岁患儿手术配合率为92.0%,对照组分别为36.0%,5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468,38.144;P <0.05).结论 对包皮套扎术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儿手术恐惧感,提高患儿手术配合程度,是适宜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

  •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及其护理

    作者:王金花;李菲菲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人口老龄化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精神医学领域中,老年精神病患者正在不断增加,对这些人的治疗和护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社会上对患有精神疾病的这类特殊群体仍存在世俗偏见和歧视,再加之老年患者的生理因素,因此针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其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常常忽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其原因在于[2],一是老年患者多数是独处一处,不打不闹,不易引起注意;二是对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重视;三是虽已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护理心理学知识掌握的不够,影响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老年精神病患者不仅具有一般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还包括精神活动的紊乱导致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老年精神病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大华;秦炯;张凡;韩颖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08例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其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108例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焦虑阳性12例(占11.1%),抑郁阳性33例(占30.6%),照顾者焦虑、抑郁分值分别为(38.30±9.97),(46.93±12.18),高于常模的(33.80±5.90)、(41.88±10.5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93,4.64;P均<0.001).(2)受教育程度越高者,抑郁、焦虑的分值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0.97,116.73;P均<0.001);城市的比农村的焦虑、抑郁分值高,焦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7,P<0.001).(3)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情况与照顾者的文化程度、癫痫患儿癫痫的发作频率、居住地有关.结论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不同类型、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居住地的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不同,因此,应针对性地对照顾者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以减少其心理问题.

  • 临床护理实习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探讨与分析

    作者:张笑燕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如人格、动机、认识方式和语言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个性倾向性差异.即个体差异.目前临床上实习带教均实行一对一带教制.针对不同的个性学生施以不同的带救方式,本文在此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1临床教师的角色

222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