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内镜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鹏;薛茂海;孙祥玉;刘虹;邱梦琪;赵衍磊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碘染色诊断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在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02例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者进行碘染色检查,在不染区或淡染区多点活检.结果:早期食管癌检出率1.57%~2.93%;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早期食管癌检出率3.36%~5.08%;食管癌前病变(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为18.2%~27.39%.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内镜下碘染色普查,能够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海琼;黄光明;彭雷;张霞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内镜下食管有可疑病变的患者2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9例和染色组157例,用2%卢戈氏碘液对染色组进行有可疑病变食管黏膜染色检查,并于淡染色区取活检.对照组不行碘染色,仅根据临床经验对有可疑病变食管黏膜取活检.结果:染色组157例活检发现食管鳞癌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5例、9例.对照组139例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8例、5例.两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新锋;周生勇;刘军兰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食管有可疑病变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各93例.用2%卢戈氏碘液对染色组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检查,并于不染色、淡染色区取活检.对照组不行碘染色,仅根据临床经验取活检.结果:染色组不染色、淡染色共计50例(53.8%),活检发现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食管癌8例(8.6%),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5例(16.1%)、9例(9.7%).对照组93例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1.1%),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6例(6.5%)、2例(2.2%).两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贲门腺上皮患病普查分析

    作者:陈志峰;侯浚;靳国梁;张健慧;郭翠兰;白文龙;李绍森;乔翠云;孟凡书;高峰

    了解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贲门腺上皮患病情况.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北省磁县40~69岁的人群,根据课题要求,直接采用内镜碘染色普查.应普查2992人,除外禁忌证,实际普查2013人;男性973人,女性1040人,普查率为73.8%;中位年龄47.0岁.以WHO 2000年出版的消化道系统肿瘤病理学诊断为标准[1],贲门部位病变诊断分为: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LAN)、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HAN)和浸润性腺癌(IAC).所有普查对象的资料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

  • 吃的太热小心伤了食管

    作者:聂丹;黄永辉

    69岁的齐奶奶一直喜好热烫饮食,她平时身体很好,无任何不适,但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食管下段的片状黏膜粗糙性病变.经过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手段,确诊为早期食管癌,之后入院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将病变完整切除,病理显示为食管鳞状上皮原位癌.目前齐奶奶恢复较好,在规律复诊中.

  • 食管黏膜碘染色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玉森;刘敏;敬长春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碘染色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镜下将2%复方碘液洒在食管黏膜上,根据上皮细胞着色情况判断病变部位,对不染色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该组106例病人中,有94例呈阳性,其中早期食管癌4例(3.8%),进展期食管癌3例(2.8%),均呈完全不染色像;轻度不典型增生17例(16.0%),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5例(23.6%)均呈不同程度的淡染或不染色像,慢性食管炎45例(42.5%),呈不同程度的淡染色像.结论食管黏膜碘染色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

  • C57BL/6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杜展;王超;张勇;马继伟;闫雍容;王绍祥;钟雪云

    目的:了解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炎症改变.方法:采用100 μg/mL的4NQO通过饮水作用于C57BL/6小鼠,分别通过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第12、16、20、24周等时间段的C57BL/6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建模病理的改变.结果: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均未观察到小鼠早期食管病变,在实验第12周,纵向解剖食管,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到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第16、20、24周分别观察到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的发生,在整个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不适用于C57BL/6小鼠食管鳞癌建模形态学观察,只能通过病理组织学才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其炎症改变过程.

  • 食管碘染色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滢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4位[1]。鉴于其早期症状的隐蔽性和非特异性,临床上得不到早期诊治。而早期食管癌与中、晚期食管癌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差别。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2]。

    关键词: 食管 碘染色 护理
  •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附1114例报告)

    作者:陈志峰;陈丽萍;刘丽云;陈婷;何银辉;郭奕川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 采用内镜下碘染色筛查40~69 岁的人群中无症状志愿体检者1114 例,并针对其中所筛检出的早期食管癌、食管异型增生者,比较其内镜筛查时于碘液染色前后的内镜下阳性率;以及比较早期食管癌、食管异型增生者于碘液染色前后的检出率.结果 本研究所检出的早期食管癌、食管异型增生者53 例中,内镜筛查时于碘液染色后的内镜下阳性率(100%)明显高于碘液染色前的内镜下阳性率(30.2%) (P<0.001) ;本研究中于碘液染色后食管癌、食管异型增生者检出率(4.76%)明显高于碘液染色前食管癌、食管异型增生者检出率(1.44%)(P<0.001).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能显著提高食管粘膜内镜下阳性率、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隧道技术的创建与前景

    作者:令狐恩强

    经口隧道技术是2009年5月笔者在常规进行食管早癌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产生的一种技术,当时的病例经过碘染色后,食管腔内出现8 cm的环周不着色区,依照ESD圈边、剥离技术的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病变,在经过上下缘环切后,为了不破坏肿瘤的结构,采用了从上缘黏膜下开始剥离,建立一条黏膜与固有肌层之间的通道,直达下缘开口,逐步切除病变.

  • 无吞咽症状者食管黏膜碘染色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晓青;王士杰;张立玮;吴明利;刘艳凤;高扬;王顺平;李英赛;尔丽绵;丛庆文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碘染色诊断无吞咽症状者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6例无吞咽症状、但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者进行碘染色检查,记录不染或淡染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边界等,并行多点活检,并将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6例染色前发现食管可疑病变462个,染色后341例出现不染及淡染区478个,约1/3的患者可见2个以上不染或淡染区.中度不典型增生以上者104例,占28.4%.本组食管黏膜碘染色的敏感度为89.8%.结论食管黏膜碘染色是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检诊的重要手段,染色后病灶的显色程度和边缘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秋梅;龚宝丽;刘宾

    为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对90例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碘染色,并对黏膜不染色区活检.90例患者中72例为不规则片状不染色像,其中早期食管癌2例,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27例,慢性食管炎43例.提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内镜下碘染色、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梅;高伟伟;刘新忠;赵云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通过普通内镜筛查发现的食管病变患者207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碘染色(碘染色组)和NBI电子染色(NBI组),对阳性区进行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碘染色组、NBI组内镜检出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29%、80.00%,特异度分别为89.86%、87.84%,准确率分别为88.35%、85.58%,碘染色组虽均略高于NB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NBI电子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及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两种方法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江西省武宁县近4年食管早癌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吕春华

    目的:探讨应用食管碘染色普查武宁县食道早癌的发病情况。方法在武宁县选择4个普查点对6000例年龄在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观察食管碘染后的形态、浅染及不染区,进行活检。结果所有活检标本病理检测后发现食管原位癌3例,食管粘膜内癌1例,粘膜下癌3例,食管低分化鳞癌(中晚期)2例,贲门癌2例。胃腺癌5例,食管重度异形增生9例,中度异型增生27例,食管轻度异型增生58例。结论通过内镜碘染色技术可以早期发现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并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该技术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是一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技术。

  • 宫颈各级上皮内瘤阴道镜图像分析

    作者:白超

    目的:了解各级CIN的阴道镜图象特点,以便及时对早期宫颈癌作出诊断.方法:2010年5~12月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对364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1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CIN.结果:通过对这110例CIN患者阴道镜图象综合分析,得出各级CIN阴道镜图象特征,尤其是醋酸白上皮和芥茉黄(碘染色)在诊断CIN中有重要意义.醋酸白上皮的厚薄和碘染色的深浅与CIN的性质有关.醋酸白上皮越厚,则CIN的程度越重;碘染色越浅,则CIN的程度越越重;且随着CIN程度的加重,醋酸白上皮和芥茉黄出现的概率增加.结论:阴道镜图象与CIN的关系密切,适合作为CIN筛查的手段.

  • 内镜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诊断早期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诊断早期食管癌和异型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对食管癌高发区41~70岁人群中1120例入选者者进行内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形态、颜色、血管纹理,碘染色后观察色调变化,并进行指示性活检;对比碘染色前后早期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结果:经活检组织学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异型增生者52例,碘染色后检出52例,敏感性(100%)明显高于碘染色前(16例,30.8%),(P<0.05);碘染色后食管癌及异型增生检出率(4.64%)显著高于碘染色前检出率(1.43%),(P<0.05)。结论:内镜碘染色检查能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及异型增生内镜下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隧道技术的创建与前景

    作者:令狐恩强

    经口隧道技术是2009年5月,我在常规进行内镜下食管早癌的ESD术中产生的一种技术,当时的病例经过碘染色后,食管腔内出现8 cm的环周不着色区,依照ESD圈边、剥离的技术,当时依照常规的ESD手术方法,没有更好的办法切除病变,在经过上下缘环切后,为了不破坏肿瘤的结构,采用了从上缘粘膜下开始剥离,建立了一条粘膜与固有肌层之间的通道,直达下缘开口,逐步切除病变.之后,又进行了几例相同患者的手术,使用了同样的技术,该技术由于类同于工程技术中的隧道,因此,在2009年我将其称为“隧道技术”,并在2009年北京消化内镜年会上,进行了经口隧道技术的专题报告,但当时主要是用于切除环行生长的食管早癌.

  • 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巩会杰;王振东;胡景岚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4例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表浅病变者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染色组132例,1.5%复方碘溶液行食管黏膜染色,于不染或浅染区进行多点病理活检,如无明显不染或浅染区,则在可疑部位活检;对照组132例,仅在病灶区做单纯病理活检。结果染色组132例,不染或浅染色114例,食管早癌、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的分别检出9例(6.81%)、12例(9.09%)、11例(8.33%),而对照组食管早癌、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的分别检出2例(1.51%)、3例(2.27%)、3例(2.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染色组中114例不染或浅染患者依据年龄及有无食管症状重新分组,年龄≥45岁组食管早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17例(28.3%),而年龄<45岁组食管早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4例(7.41%),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114例中有食管症状者食管早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18例(23.7%),无食管症状者食管早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3例(7.89%),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碘染色能够提高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特别对于年龄大于45岁、有食管症状者更有意义。

  • 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诊断价值和对比分析

    作者:卢秀珊;张梅;梁达强;谢金霞;朱柏桂

    目的 探究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由于各种上消化道症状至我院行内镜检查而疑诊为BE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碘染色组、i-scan成像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碘染色、i-scan成像和常规内镜随机4象限活检,比较三组患者的病理符合率及BE中肠化、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三组患者病理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染色组和i-scan成像组的病理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碘染色组和i-scan成像组的病理符合率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BE中肠化、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腺癌检出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同随机4象限活检相比,具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对于BE的诊断价值大,但是对于BE食管中肠化、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腺癌的检出率的提升并没有意义,尚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 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分析

    作者:李正欧;顾玉东;李新;靳朝平;曹秀峰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与体会.方法 对楚州经济开发区城东乡张巷村500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普查食管碘染色,观察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76例患者活检,16例轻度异型增生,14例中度异型增生,3例重度异型增生,3例原位癌,38例慢性食管炎,2例鳞状上皮增生.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值得推广.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