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周龄对C57BL/6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造模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郑康;郭晴晴;刘学;邱雪梅;樊丹平;赵雨坤;吕爱平;何小鹃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探讨小鼠周龄对造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相同饲养条件下分别饲养到7,10,11,12及14周龄,相同造模方法构建小鼠CIA模型,观察小鼠造模成功率.结果:7周,10周,11周,12周及14周小鼠造模成功率分别为20%,30%,30%,50%及60%,其中雌性小鼠占46%,雄性小鼠占54%.结论: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造模成功率受周龄影响,14周时成功率可达60%;造模成功率不受小鼠性别影响.

  • 泡桐花总黄酮抗C57BL/6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寅超;赵宜红

    目的:研究泡桐花总黄酮抗实验性C57BL/6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以卵蛋白致敏和引喘C57BL/6小鼠为模型,观察泡桐花总黄酮大、小剂量对小鼠哮喘发作程度、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数、支气管黏膜EOS计数以及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泡桐花总黄酮明显减轻C57BL/6小鼠哮喘发作程度,使BALF中EOS数明显下降,显著降低细支气管黏膜EOS的浸润和黏膜EOS计数.病理组织学检察发现,泡桐花总黄酮可明显减少C57BL/6哮喘小鼠肺间质及肺泡腔内EOS等炎细胞浸润.结论:泡桐花总黄酮具有抑制哮喘鼠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 黄芪降糖颗粒降糖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马燕;张晶;王亚;喇孝瑾;张晓鹏;吕建东;喇万英

    目的:观察黄芪降糖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8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4~5周龄,维持饲料喂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70只采用KK饲料喂养加60mg·kg(-1)的STZ ip诱导糖尿病,造模成功60只.随机分为黄芪降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1)),盐酸二甲双胍片组(0.3 g·kg(-1))、参芪降糖颗粒组(0.2 g·kg(-1))、模型组,每组各10只.各组ig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黄芪降糖颗粒对小鼠空腹血搪(FBG)、体重(Weight)、血清胰岛素(Ins)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有效控制小鼠体重降低,改善胰岛β细胞损坏.与模型组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体重值(28.88±6.79)mmol·L(-1),(9.69±2.66)mU·L(-1),(20.00±1.18)g比较,黄芪降糖颗粒高剂量组(13.20±2.02)mmol·L(-1),(18.98±1.41)mU·L(-1),(26.08±0.63)g和盐酸二甲双胍片组(13.40±1.92)mmol·L(-1),(17.33±1.23)mU·L(-1),(25.83±0.89)g均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降糖颗粒低剂量组(19.35±2.02)mmol·L(-1),(15.89±1.38)mU·L(-1),(25.69±0.44)g和参芪降糖颗粒组(20.38±1.93)mmol·L(-1),(15.80±1.21)mU·L(-1),(22.90±0.74)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降糖颗粒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修复作用.

  • 两种品系小鼠建立登革病毒感染的湿热证模型研究

    作者:马丹娟;黄仕营;熊建英;朱利;万成松;曹虹;林培政;赵卫

    目的 建立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登革病毒感染的湿热证模型,并比较感染情况差异,确定适合造模的小鼠.方法 根据中医温病湿热证的造模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高糖高脂饲料加高温舱加感染因子(登革病毒),分别处理BALB/C和C57BL/6小鼠,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病毒组(单纯病毒感染造模)、湿热组(单纯湿热条件干预造模),通过观察小鼠的体温、血小板数量、分离血清中病毒、肝脏病理学改变及血清学指标比较模型建立的情况.结果 造模后小鼠于高温舱处理时出现低热.与对照组比较,BALB/C模型组血小板降低,两种小鼠模型组和病毒组血清AST均升高,BALB/C模型组、湿热组血清TC、T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以BALB/C模型组病变严重.用Real-time PCR检测造模后血清病毒滴度,各组无明显差异,病毒含量2.9×104~5.5×104拷贝数/mL.结论 初步构建登革病毒感染的湿热证小鼠模型,比较BALB/C 和C57BL/6小鼠感染情况,BALB/C更适合造模.

  • H5N1禽流感病毒对C57BL/6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作者:侯小强;孙培录;高玉伟;秦峻岭;王铁成;王承宇;杨松涛;夏咸柱

    本试验利用虎源H5N1禽流感病毒对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进行滴鼻感染,观测小鼠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于感染后第3d和第5d每组分别处死3只小鼠,测定肺、脑、脾、肾、肝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并测定该病毒对C57BL/6小鼠的MLD50.结果表明感染小鼠出现精神不振、体重下降、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得感染后小鼠肺脏中病毒拷贝数和病毒滴度高,其次足脑、肾、脾、肝等组织;该病毒对C57BL/6小鼠的MLD50为10-6.5/0.05mL.此研究成功进行了H5N1禽流感病毒对C57BL/6小鼠的感染,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禽流感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 构建海人酸诱导的内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

    作者:何婷婷;张丹;幸小亮;沙龙泽;金丽日;沈岩;吴立文;许琪

    目的 建立C57BL/6颞叶癫痫小鼠模型,观察其在行为学和病理学上的变化.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组(35μL/g)和海人酸注射组(12 mg/kg),进行单侧海马注射.注射5 d或5周后,取小鼠脑进行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结构改变;检测海马组织中mTOR通路标志物P-S6蛋白质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1)海人酸注射小鼠发生面部抽搐、双侧前肢痉挛等急性期癫痫持续发作和慢性期自发发作;(2)海马注射侧CA1、CA3神经元明显丢失,慢性期小鼠模型出现中齿状回颗粒细胞散布,符合海马硬化特征性病理改变;(3)小鼠海马组织中P-S6蛋白质的表达量在急性期(P<0.05)和慢性期(P<0.01)均上调.结论 单侧海马注射海人酸可成功建立C57BL/6小鼠内侧颞叶癫痫模型,可观察到与内侧颞叶癫痫临床表现类似的行为学、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

  • NF-E2相关因子2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视网膜内细胞及血管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何美华

    目的 探讨NF-E2相关因子2(Nrf2)对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及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Nrf2+/+(野生型)和Nrf2-/-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共4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连续注射5d;对照组小鼠注射同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初次注射后每周测空腹血糖及体重,至第10周取视网膜.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内Nrf2激活的下游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具有多种剪接形式的RNA结合蛋白(RBPMS)阳性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的无长突细胞(ACs)并计数;采用过碘酸-希夫和苏木素染色,观察视网膜内无细胞毛细血管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STZ诱导1周后,野生型和Nrf2-/-模型组小鼠血糖急剧升高,体重开始显著下降,随着周龄的增长体重无明显增加;对照组小鼠血糖值无明显升高,体重呈正常缓慢增长趋势.STZ诱导糖尿病10周后,RBPMS和ChAT染色发现,Nrf2-/-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内RGCs和ACs数量显著降低(P<0.05);过碘酸-希夫和苏木素染色显示,Nrf2-/-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内出现无细胞毛细血管;免疫印迹法显示,野生型小鼠模型组中Nrf2激活的下游蛋白HO-1表达升高.结论 Nrf2对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及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诱导HO-1上调发挥作用.

  • 肿瘤疫苗Ad-hDCT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在C57BL/6小鼠脑内增殖

    作者:李健;蔡华丹;杨美娟;WAN Yong-hong;郝钰

    目的 观察肿瘤疫苗Ad-hDCT预防接种对移植到C57BL/6小鼠脑实质内的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Ad-BHG对照组(20只)和Ad-hDCT免疫接种组(20只).借助小鼠脑立体定位仪行B16细胞脑内注射;采用大体观察、流式细胞术、石蜡切片HE染色及冷冻切片CD8及F4/80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Ad-hDCT肌肉注射后7d,小鼠外周血内hDCT特异性 CD8+INF-γ+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与Ad-BHG对照组相比).脑内移植B16细胞后16d,Ad-BHG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而Ad-hDCT免疫组小鼠长期存活率达60%,且未见行为学异常.光镜观察,Ad-BHG组小鼠脑内B16细胞生长旺盛,移植后3d可见明显肿瘤细胞团,移植后7d脑实质内可见较大的瘤块;Ad-hDCT组小鼠脑内B16细胞的增殖被显著抑制,未见瘤块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Ad-hDCT组小鼠脑内移植B16细胞后可诱导大量CD8+T细胞进入肿瘤区.同时,Ad-hDCT组小鼠脑组织内活跃的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多.结论 肿瘤疫苗Ad-hDCT能有效刺激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免疫反应,此类T细胞能够到达肿瘤区,发挥识别、杀伤作用,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在C57BL/6小鼠脑内增殖.

  • 旋毛虫抗C57BL/6小鼠体内Hepa1-6肝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媛媛;宫鹏涛;张西臣;李建华;杨举;张国才

    目的 观察旋毛虫对C57BL/6小鼠体内Hepa1-6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第1和5、2和6、3和7组分别感染未处理旋毛虫、60Co处理和紫外线处理旋毛虫,4和8组为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1~4组和5~8组分别于接种旋毛虫前7 d和接种后11 d接种Hepa1-6肝癌细胞.荷瘤后25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体积、重量及脾脏CD3+、CD4+、CD8+淋巴细胞数量. 结果 未处理旋毛虫组、60Co处理组和紫外线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CD3+、CD4+百分率和CD4+/CD8+、CD4+/CD3+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 未处理的旋毛虫、经60Co和紫外线处理的旋毛虫对C57BL/6小鼠体的Hepa1-6肝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未处理旋毛虫的抑瘤效果好.

  • 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C57BL/6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胡姝颖;张美娟;郭彩琴;单昊;张素华;张媛媛;侯敏;季旻珺;吴海玮;吴观陵

    目的研究紫外线(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C57BL/6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分别观察不同UV强度(300、400和500 μW/cm2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免疫)、不同免疫剂量(8、24和300条UV致弱尾蚴经腹部皮肤免疫)、不同免疫位点(300条UV致弱尾蚴经腹部和耳廓皮肤免疫)和不同免疫次数(100条UV致弱尾蚴经腹部皮肤免疫3次)诱导C57BL/6小鼠抗血吸虫攻击感染(40条正常尾蚴经腹部皮肤感染)的保护力.同时观察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变化. 结果 300、400和500 μW/cm2 UV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C57BL/6小鼠诱导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2.72%、11.37%和10.38%;8、24和300条致弱尾蚴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38.67%、7.54%和16.36%;300条致弱尾蚴经腹部和耳廓皮肤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16.36%和16.14%;100条致弱尾蚴免疫3次,诱导小鼠产生减虫率为4.88%.对300条UV照射尾蚴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动态观察显示,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血清中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的IgG于免疫后2周开始升高,正常尾蚴抗原(SCA)特异的IgG于免疫1周后开始升高,SWA和SCA特异的IgG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结论 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C57BL/6小鼠能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但保护力水平较低,提示C57BL/6小鼠为对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低应答品系.

  • C57BL/6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杜展;王超;张勇;马继伟;闫雍容;王绍祥;钟雪云

    目的:了解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炎症改变.方法:采用100 μg/mL的4NQO通过饮水作用于C57BL/6小鼠,分别通过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第12、16、20、24周等时间段的C57BL/6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建模病理的改变.结果: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均未观察到小鼠早期食管病变,在实验第12周,纵向解剖食管,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到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第16、20、24周分别观察到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的发生,在整个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不适用于C57BL/6小鼠食管鳞癌建模形态学观察,只能通过病理组织学才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其炎症改变过程.

  •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诱发脂质蓄积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蒙亮;高丰衣;任航江;韩亭亭;满永;李国平;黎健

    目的:探讨Ⅰ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对脂质蓄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Ⅰ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腺病毒(Ad-11β-HSD1),并在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和纯化;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10只,通过尾静脉注射Ad-11β-HSD1,对照组10只.2周后采集小鼠血浆,收集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质蓄积情况;酶法测定血脂以及肝脏中脂质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AKT/GSK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周后实验组肝脏脂质蓄积,脂滴富集明显,脂质定量显著增加[(59.61 ±3.21)vs.(80.47±5.1)μg/mg,P<0.05];实验组脂肪酸合成通路主调控因子SREBP1及其合成通路相关蛋白FAS、SCD1和ACC1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基因表达水平无差异.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p-AKT,p-GSK水平降低(P<0.05).血浆中TG和TC水平无差异.结论:11β-HSD1可能通过损伤胰岛素信号通路,并激活脂肪酸合成通路而促进小鼠脂肪肝形成.

  • 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作者:朱安妮;李蕊;刘三海;乔艳雪;冯时;苑少欣;张剑平

    目的:通过单次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浆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建立适合本研究的小鼠模型。方法采用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单次腹腔注射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比较不同剂量的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浆转氨酶水平。将182只小鼠随机分出32只。32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CCl4实验组(每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0.2%、0.3%的CCl4橄榄油溶液(10 ml/kg)或等体积橄榄油。注射12小时后取血,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比较0.1%和0.2%剂量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浆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将剩余1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Ⅰ组(0.1%剂量,70只)、实验Ⅱ组(0.2%剂量,70只),实验组小鼠在造模6、12、16、20、24、48、72小时后取血,检测血浆ALT、AST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用0.1%、0.2%、0.3% CCl4处理后12小时小鼠血浆ALT、AST均明显升高(P <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1%和0.2%剂量组小鼠血浆ALT、AST的水平在早期均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16小时和20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在72小时接近至正常水平。结论单次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呈剂量依赖性。0.1%剂量的CCl4以及该剂量处理后16小时是建立C57BL/6小鼠急性轻度肝损伤的合适剂量与检测转氨酶水平的合适时间点。

  • 垂盆草水煎液对不同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疗效作用

    作者:刘三海;李蕊;乔艳雪;陈芯;张楠楠;张剑平

    目的:复制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胺联合内毒素(D-GalN/LPS)、D-氨基半乳糖胺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D-GalN/TNF-α)及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针对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SS)水煎液有效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方法采用152只雄性6~8周龄C57BL/6小鼠,其中80只小鼠随机分为CCl4+H2O组、CCl4+SS组、D-GalN/LPS+H2O组、D-GalN/LPS+SS组、D-GalN/TNF-α+H2O组、D-GalN/TNF-α+SS组、ConA+H2O组及ConA+SS组共8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生存率。其余72只小鼠随机分为Normal组、CCl4+H2O肝功能组、CCl4+SS肝功能组、D-GalN/LPS+H2O肝功能组、D-GalN/LPS+SS肝功能组、D-GalN/TNF-α+H2O肝功能组、D-GalN/TNF-α+SS肝功能组、ConA+H2O肝功能组及ConA+SS肝功能组共9组,每组8只,检测血浆ALT、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垂盆草水煎液将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生存率由55%提高到90%(P =0.0128)。造模24小时后,CCl4+SS组ALT为(5500.00±426.20)U/L,AST为(4383.00±358.00)U/L,LDH为(6764.00±691.30)U/L,分别低于CCl4+ H2O组ALT[(10521.00±1374.00)U/L]、AST[(7328.00±947.80)U/L]、LDH[(13589.00±1542.0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垂盆草水煎液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 异氟烷对FVB/N小鼠和C57BL/6小鼠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

    作者:朱宝玲;李子健

    目的 评价异氟烷对FVB/N小鼠和C57BL/6小鼠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VisualSonics Vevo770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仪测量雄性FVB/N小鼠和C57BL/6小鼠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异氟烷对两种品系小鼠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影响.结果 FVB/N小鼠在1%和2%异氟烷麻醉下,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脏结构指标均正常,但FVB/N小鼠在1%异氟烷麻醉下容易觉醒,不易获取清晰稳定的图像;C57BL/6小鼠在1%异氟烷麻醉下能够维持良好的收缩功能,但在2%异氟烷麻醉下,C57BL/6小鼠的收缩功能明显被抑制.结论 2%异氟烷麻醉适用于FVB/N小鼠,1%异氟烷麻醉适用于C57BL/6小鼠.

  • shRNA沉默CDK2基因对B16-F1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晋佳路;朱仁书;谢育媛;刘红春

    目的 早期恶性黑色素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得到缓解,发生转移的黑色素瘤由于其耐药性,预后较差.为探索治疗黑色素瘤的新方法,本研究探讨由慢病毒载体pUL介导的shRNA沉默CDK2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于C57BL/6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B16-F1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采用癌灶多点注射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n=5).阴性对照组,采用癌灶多点注射的方法将携带NC-shRNA的重组慢病毒(滴度为2×108 TU/mL)导入肿瘤灶,每只小鼠200,μL,隔日1次,共6次,观察18 d;空白对照组,用与阴性对照组相同的方式方法向瘤体注射PBS,观察18 d;实验组,采用癌灶多点注射的方法将携带CDK2-shRNA的重组慢病毒(滴度为2×108 TU/mL)导入肿瘤灶,每只小鼠200 μL,隔日1次,共6次,观察18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18 d后杀鼠取瘤称瘤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中CDK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57BL/6小鼠接种瘤细胞3d后均有肿瘤形成.治疗的第6天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8.7±8.4)、(50.0±8.9)和(31.4±8.7) mm3,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9,P=0.004.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肿瘤重量分别为(0.56±0.10)、(0.55±0.11)和(0.28±0.07)g,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肿瘤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59,P=0.001),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抑制率为50.2%;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7.73±1.08)%、(7.87±1.42)%和(32.27±3.62)%,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748,P<0.001.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组织细胞中CDK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346,P<0.001),实验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CDK2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50.4%.结论 重组慢病毒CDK2-shRNA沉默CDK2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B16-F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CDK2基因可能成为黑色素瘤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 活血补肾合剂对C57BL/6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作者:高尚璞;李咏梅;宋瑜;冯国强;马绍尧

    目的从微观结构方面探讨活血补肾合剂促进小鼠毛发生长的机理.方法用C57BL/6小鼠建立动物模型,对120只小鼠以松香/蜡混合物(1:1)拔毛,诱导其毛发由休止期进入生长期,并随机分为4个组,即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从造模后第一天开始灌药,每天观察各组皮肤色泽变化,并分别于造模后第4、11、17天每组处死10只小鼠,观察拔毛部位的毛囊和血管情况.结果活血补肾合剂第4天时显示出促进血管新生(P<0.05),在第11天时表现出促进毛囊新生(P<0.05),第17天表现出促进毛囊成熟的作用(P<0.05).结论活血补肾合剂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目的.

  • B细胞淋巴瘤-2蛋白在年龄相关性聋小鼠耳蜗中的表达

    作者:黄秋红;黄子真;叶咏怡;郑亿庆

    目的 了解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在不同年龄段年龄相关性小鼠内耳中的表达量及部位的差异,为后续研究Bcl-2信号通路做准备.方法 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水平测试,耳蜗基底膜铺片行毛细胞形态,数量观察,实时荧光定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进行不同年龄段("年轻"组、"老年"组)C57BL/6小鼠耳蜗Bcl-2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ABR两组比较,老年组小鼠平均阈值均高于年轻组,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耳蜗基底膜铺片两组比较,老年组耳蜗底转毛细胞排列紊乱且部分缺失,螺旋神经节细胞稀疏,排列凌乱.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提示Bcl-2在mRNA水平"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提示Bcl-2在蛋白水平"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且Bcl-2表达位于胞浆,内毛细胞表达高于外毛细胞.结论 Bcl-2在"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且Bcl-2表达降低与耳蜗毛细胞缺失、听力下降可能具有相关性.

  • C57BL/6小鼠CIA模型的建立及其监测体系的初步筛选

    作者:贾俊峰;李晓燕;朱平;王彦宏;樊春梅;赵雯

    目的建立稳定的C57BL/6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构建进一步进行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体系.方法取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鸡II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在尾部皮内注射,21天后同样方法加强免疫.定期观察两组小鼠的关节和关节外表现以及病理学改变;用三重免疫荧光标记、胞内细胞因子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对照组小鼠均未发病.模型组小鼠在50天的发病率达70%,关节炎评分在3~8分,持续时间大约100天;病理切片显示典型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外周血Th1/Th2比值升高.结论应用Ⅱ型胶原能在C57BL/6小鼠上成功建立CIA模型,该模型是进行RA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

  • 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

    作者:靳芳莉;翟亚萍;曹名波;白阳秋;张炳勇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和分阶段更换培养基的方法分离纯化BMSCs,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结果 显微镜下BMSCs贴壁生长后呈梭形,形态均一,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BMSCs高表达CD34、Sca -1,不表达CD45.结论 本实验方法能简单高效的获得高纯度BMSCs,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适用于对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40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