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CD供肾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龙建华;谢娟娟;钱坤;李志军;李建军

    目的:探讨中国心脏死亡官器捐献(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BK病毒感染的严重度及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收治肾移植术患者280例,分为BK病毒DNA阳性组(70例)及BK病毒DNA阴性组(210例).分析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影响感染的因素.结果:其尿BK病毒DNA阳性率高于血BK病毒DNA阴性组.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与FK506和BK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结论:DCD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风险降低.应加大力度控制有关危险因素,为了减少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危险,必须严格控制基于FK506的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

    关键词: DCD BK病毒 肾移植术
  • 美国心死亡器官捐献方案差异性调查

    作者:昌盛;陈忠华

    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拔除气管插管,心跳、呼吸停止后在手术室中进行的器官获取过程,目前临床应用不断增加.其主要的供者来源是那些存在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但尚未发展至脑死亡的患者.随着DCD案例的增多,为了规范DCD过程,自2007年起,美国所有的移植中心和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均制订了详细、完整的DCD方案.

  •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麦坚凝;靳晓坤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disorder,DCD)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率较高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运动障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其临床特点,其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小儿发育、神经、康复以及心理医师的重要职责,然而当前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尚存在许多不足,本文旨在系统阐述DCD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手段.

  • 乌司他丁对DCD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高思楠;于立新;刘懿禾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于本院行DCD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第1~5日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按10000 U/kg·d-1予乌司他丁注射液分次静脉滴注,监测两组患者术后第1~5日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第4日AST、CRP及术后第5日ALT、AST、CRP水平降低(P<0.05).结论:DCD肝移植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抑制术后早期炎症反应,促进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的恢复.

  • 重视肾移植术后系统随访

    作者:姚许平;陈实

    虽然器官移植技术日益成熟,但是全世界器官移植医师都面临着可供移植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除了不断开拓脑死亡供者、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以及扩大标准供者外,在特定的条件下活体供肾肾移植也得到应用.

  • DCD肝移植过去、现状和未来

    作者:霍枫;李鹏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启动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移植试点工作,2013年2月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式在全国展开.据中国肝移植注册(CLTR)统计,截止2013年12月我国累计完成DCD肝移植1120例,其中近3年开展的数量占了76%,几乎逐年成倍增加,仅2013年DCD肝移植数量就达626例,占全年肝移植总数26.02%.

    关键词: DCD 肝移植
  • 心脏死亡供肾评估和保存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王毅;赵闻雨;朱有华

    由于心脏死亡捐献(DCD)器官较脑死亡捐献(DBD)器官的热缺血时间更长,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也较严重,这就增加了不可逆的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NF)和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的发生.因此,对DCD器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保存,选择质量较好的供肾,缩短供肾的热缺血时间,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炎症反应等不利因素,是减少PNF和DGF,增加移植物活力及受者存活率的有效手段.现就此作如下综述.

  • LifeP ort保存供肾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佳;李建军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DCD)供肾的质量对肾脏移植术后受者的生存质量、存活率及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有着重大影响。然而,不同的供肾保存方法对维持供肾的活性有不一样的效果。目前DCD供肾的保存方法有传统静态低温保存和以LifePort为代表的肾转运器机械灌注低温保存两种,前者简单方便、价格便宜、使用安全,但是肾脏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后者能有效弥补其相对不足,本文主要就LifePort保存DCD供肾对肾脏移植术的利弊进行综述。

    关键词: LifePort DCD 肾移植术
  • 血清DCD、CA199、CA724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舒颖;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闵玲

    目的 探究联合检测皮离蛋白(DCD)、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81例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DCD的表达情况,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D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病例组血清中CA199、CA724以及CEA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为0.930,DCD、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是0.942,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曲线下面积;病例组TNM分期越高,血清中CA199、CEA的表达量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DC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血清中DCD、CA199、CA724以及CEA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肿瘤联合诊断的标志物,对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DCD供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肝功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一鸣

    目的:分析与探讨DCD供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肝功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从而明确DCD供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DCD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对于肝移植受者术后当天各指标而言,大剂量用药组显著高于小剂量用药组高(P<0.05),大剂量用药组也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0.05),而小剂量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无明显差别(P>0.05);大剂量用药组肝移植后PEGF(原发性无功能)及PNF(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用药组(P<0.05),也高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DCD供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肝移植受者术后的机能恢复有着较大影响,尤其是大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供者,因此需谨慎选择

  • Dermcidin作为新的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余琳;肖洪广;梁剑菲;刘忠民;邱芳华

    目的 研究Dermcidin(DCD)作为新的肺癌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肺癌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共31例,用ELISA方法对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DCD浓度作比较;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方法对同一患者肺癌标本和癌旁标本进行△Ct值的比较;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同一患者肺癌标本和癌旁标本DCD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同一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CD的表达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ELISA结果发现肺癌血清中DCD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肺癌组与癌旁组△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 blot结果进一步表明肺痛组织中DCD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也发现肺癌组织中DCD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与肺癌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肺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关键词: DCD 肺癌 肿瘤标志物
  • Dermcidin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志锋;肖洪广;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林伟苗;吴清;曾亭亭

    目的 研究DCD(Dermcidin)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探讨DCD作为原发性肝癌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提高HCC早期检出率.方法 分别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HCC患者,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5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分别采用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DCD和AFP,结果采用SPSS 19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HCC组血清中DCD的含量(中位数26.03 ng/mL,IQR:20.12~34.56 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8.12 ng/mL,IQR:11.22~22.35 ng/m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D在肝癌转移组(中位数33.34 ng/mL,IQR:22.45~44.20 ng/mL);未转移组(中位数22.90 ng/mL,IQR:18.13~30.88 ng/mL).结论 DCD在HCC患者血清中浓度高于乙肝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同时肝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DCD浓度高于未转移组,DCD是一种新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判断.

  • 法舒地尔提高猪缺血诱导心脏死亡供者心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伟民;李峰;黄达德;陈文广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缺血诱导的心脏死亡供者(DCD)猪心的保护机制及效果。方法将16只家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实验组:正中切口开胸,主动脉根部放血诱导供心停跳,继续热缺血25 min ,主动脉根部灌注含法舒地尔的冷 stanford 心肌保护液;切取供心,固定在 langendorff 离体灌注装置上,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和平衡;含法舒地尔的冷 stanford 液冷浸浴原位保存2 h ;之后重新氧合温血持续复灌,心脏复跳,观察1 h 结束实验;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使用法舒地尔,其余同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测定两组心脏血流动力学(LVEDP 、LVPDP 、± dp/dt)、心肌酶、心肌梗死量、心肌组织含水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所有供心均能正常复跳。供心在缺血前、平衡后,两组心脏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心保存结束后复灌30 min 、复灌60 min ,实验组心功能和冠状动脉流量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心肌酶的漏出量、心肌梗死量、心肌组织含水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电镜下,实验组心肌纤维排列有序,闰盘、Z 带清晰可见,肌原纤维间有杆状线粒体、丰富糖原颗粒,线粒体均匀排列;对照组细胞核椭圆形、不规则形,核膜清晰,肌纤维排列正常,闰盘、Z 带欠清晰,线粒体轻度肿胀,部分嵴溶解,糖原颗粒减少。结论缺血诱导的猪 DCD 心,常温下缺血25 min ,体外灌注可以复苏;法舒地尔添加到stanford 液中,能减轻缺血诱导的猪 DCD 心 I‐R 损伤,提高该类供心保存效果。

  • 76例DCD肝移植病理形态学观察

    作者:邓菊庆;于璐;刘杰;廖丽琼;范方淑;孙洁;许赟赟

    目的 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其中脂肪变性分级为无脂肪变性(S0级)、轻度(S1)、中度(S2级)、重度(S3级)脂肪变性,各级例数分别为36例、21例、14例、5例.观察术后3d、14d肝、肾功能等主要影响指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1、S2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手术后3d、1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与S1、S2组及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患者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组94.4%,S1组、S2组、S3组分别为90.5%、85.7%和60%.结论 移植后术后早期主要指标观察,在慎重选择受体的情况下DCD轻中度脂肪变性供体肝可以用于移植,对于重度脂肪变性DCD供体肝还是DCD肝移植的难以克服的危险因素,应该尽量选择不要使用.

    关键词: DCD 肝移植 脂肪变性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毛天赐;王禾;宋斌;付强;杨帆;高闫尧

    目的 评价16例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CD)供肾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完成的16例DCD供肾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早期的诊疗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受者中,9例受者术后早期(2周内)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受者肾功能缓慢恢复正常,3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DGF发生率为18.75%(3/16).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4例,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5%(4/16),其中2例切除移植肾.结论DCD是解决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器官短缺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办法,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经早期对症处理后多能很快恢复,但术后长期效果及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DCD 肾移植 DGF 影响因素
  • DCD微信伦理审查的优越性、困惑与对策

    作者:李兰;陈桂淑;余少鸿;赵永恒;李超;张瑞宏;张鸿青;蒋文虎

    开展DCD微信伦理审查有其必要性、优越性,但也存在问题与困惑,如微信审查时间紧急有限,微信审查讨论不够充分甚至难以开展,审查方式有限,审查意见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审查资料的保密性存在隐患,审查质量的保证,微信会议内容存档存在困难等。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尽可能给予伦理审查时间上的保证,由主审委员发起审查讨论交流,将审查资料尽可能上传至微信群,伦理委员实名发言与表达意见,确保资料保密和隐私保护,加强器官移植伦理委员培训交流,提高委员审查素质和道德修养,将微信会议资料存档。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