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排便训练对介入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王颖;任春玲;周红艳;张艳峰;孙静岚

    目的 观察给予患者术前排便训练在介入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1280例需行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8例)和对照组(612例).对照组实施介入术前健康教育(发介入手术册子),观察组除术前健康教育外给予提高术前排便训练依从性措施(现场指导、介入手术交接单排尿训练项目使用).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6%(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在1 h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给予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排便训练能明显降低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治

    作者:于峥;刘寨华;杨威

    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在临床上常见,国外报道,儿童便秘发生率为3%~8%,其中90%~95%为FC[1].该病以儿童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次数减少为特点,属于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排便紊乱,遗传和体质因素、饮食生活因素、结直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参与本病.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膳食结构改善、儿童排便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及轻泻剂、促动力剂、微生态调节剂等药物治疗.

  • 定时排便训练缓解脑卒中后便秘的效果

    作者:林梅;陈长香;侯淑敏;李淑杏

    目的 探讨定时排便训练缓解脑卒中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脑卒中便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定时排便训练.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对研究对象采用排便积分测定、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评价便秘情况.结果 干预1周后干预组排便积分为(1.57±0.57)分,低于对照组的(2.10±0.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3,P=0.000);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70.0%,对照组为96.7%,干预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便性状比干预前趋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定时排便训练对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有效,值得推广.

  • 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苏旭;赵晓荣;李淑杏;陈长香

    目的 寻求简便易行、效果佳的干预方法,为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脑卒中便秘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1,2,3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在神经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研究1组给予八段锦运动操配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研究2组给予饮食干预,研究3组给予定时排便及排便训练干预.干预前后应用排便积分测定和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各组排便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大便性状也趋于正常.便秘发生率对照组为93.3% (28/30),研究1组为16.7% (5/30),研究2组为13.3% (4/30),研究3组为33.3%(10/30),研究组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9,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大便性状、降低便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排便困难.八段锦运动操配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和饮食干预效果更佳.

  • 腹腔镜下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训练

    作者:屈清荣;王云霞;郑荣;张豫峰

    报告了对10例腹腔镜下行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的方法与效果.主要包括吻合口扩张、缩肛运动、便意感受指导、排便反射训练、排尿中断训练,以及有规律地收缩腹肌和盆底肌的协同共济肌与毗邻肌的诱导训练.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其中1例术后2个月恢复排便控制功能,8例术后3个月恢复排便控制功能,1例因未能很好坚持训练而发生肛门狭窄,恢复训练后4个月恢复了排便控制功能.

  • 排便训练技术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立平;王丽;邹文霞;何秀玲;郭丽;周君桂;蔡文智

    目的 探讨排便训练技术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肛管直肠功能和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门诊及住院的28例FC患者为试验组,根据试验组患者肛管直肠压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的评估结果分别选择压力反馈训练法、直肠感受性训练法和腹式呼吸法进行排便训练.试验组于训练前及训练结束3个月后评估肛管直肠压力和直肠感觉功能;同期选择2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入组时评估其肛管直肠压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结果 试验组患者排便训练前用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训练后用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低于训练前(P<0.01),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训练后用力排时直肠压力和排便指教高于训练前(P<0.01),且用力排时直肠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排便训练前直肠初始感觉容量、直肠初始便意感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和直肠大耐容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排便训练后以上4项指标较训练前降低(P<0.01),且以上4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训练后,自发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和粪便量少等症状较训练前改善(P<0.01);且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和腹部胀气等伴随症状也较训练前改善(P<0.01).结论 排便训练技术能有效改善FC患者的盆底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改善肛门外括约肌的协调性,降低直肠感觉阈值,并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排便训练 便秘
  • MILES术后人工肛门的护理

    作者:梁柯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口根治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及肛管癌的主要手段.术后做好人工肛门的护理,可以防止切口感染,加快患者的恢复.护理项目包括术后造口及切口管理、术后饮食管理、术后肠管观察、开放后造口的管理、皮肤粘膜的护理、扩张造口、排便训练.现对125例MILES术后人工肛门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 结肠造瘘术后排便习惯的训练方法及健康指导

    作者:胡景霞;杨彩云

    结肠造瘘术后,初期患者不能控制排便,使患者非常苦恼,医护人员应及早对患者进行定时排便训练,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不仅可以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造口器材的消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应用排便训练的方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晓春;何东红;黄伊娜

    目的:探讨排便训练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随机选择临床5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均符合罗马II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关的护理,且在此基础上采取排便训练,具体方法:饮水计划、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肛门收缩运动、定时排便训练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便训练后便秘症状总分(8.54±1.87)训练前便秘症状总分(12.24±2.09)明显低于训练前,同时便秘症状的各项评分指标也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排便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性便秘的症状,降低便秘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排便训练配合健康教育治疗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研究

    作者:吕梅芬

    目的 研究排便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康复科脑血管病患者60例行排便训练,同时配合健康教育为治疗组,另随机抽出同期脑血管病患者60例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组、对照组规律排便所需要的时间.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1).结论 排便训练同时配合健康教育治疗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疗效显著.

  • 结直肠造口术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潘慧娟;孙宏玉;王胜莲

    目的 探讨结直肠造口术的临床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行结直肠造口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参考组(48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办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粪水性皮炎,1例造口内陷,参考组患者出现9例粪水性皮炎,5例造口内陷,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结直肠造口术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

  • 扩肛联合排便训练改善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

    作者:游倩;严辉;李姣;郭先娥

    [目的]探讨扩肛联合排便训练改善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经检查诊断排除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患儿,给予扩肛、训练排便等治疗措施,同时通过门诊学习让患儿家属熟练掌握该方法,让患儿采用该方法居家治疗3个月至1年。[结果]干预后不同年龄段患儿结肠钡灌肠结果提示结直肠排空功能较干预前明显好转;多数患儿便秘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扩肛联合排便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功能性便秘患儿结直肠排空功能,缓解患儿便秘症状。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排便功能训练

    作者:于颖;杨洁;张鹏

    传统直肠癌手术不但要切除肛门,还要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终生带粪兜,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也给病人生活上和社交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科设计了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该保肛手术既保证癌切除的彻底性,又保留了肛门正常排便功能,同时又避免了在腹部做人工肛门带粪兜之痛苦,显著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对肛周神经、肌肉组织的牵拉损伤及术后直肠、肛管容量的减少,病人可出现暂时性大便失禁,目前缺少系统的排便训练方法[1].排便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神经系统、排便感受器管以及多组肌肉的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完成.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对11例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排便训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骨科病人术前排便训练时机选择对术后便秘的预防效果

    作者:赵艳立;杨小炜;张丽红

    骨科病人手术治疗后,为使骨组织尽早愈合,常要求病人术后卧床休息.便秘是长期卧床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排便困难.

  • 术前排便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排便的影响

    作者:李健嫦;车小波;刘敏

    [目的]探讨术前排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排便困难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术前进行排便训练,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便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便情况、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进行排便训练,可减少和预防术后排便困难的发生率.

  • 头部足运感区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尿便失禁

    作者:孟丽娟;孟宪鹏

    脑卒中患者由于大脑病变,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伤,大脑皮层排便中枢不能接受和发出"排便"信息,而使脊髓内低级中枢亦丧失其调节作用,导致尿便失禁的发生.采用针刺与功能锻炼结合方法可以促使腰骶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高级中枢重新建立神经反馈通路.用这种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尿便失禁并观察其疗效.

  • 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康复指导

    作者:郑方阁

    论述对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术时术式操作、术后训练造口规律排便,临床实践适时适宜、全程教育,促使患者回归社会,术后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达到术前健康水平.

  • 抚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谭秋菊

    对60例足月新生儿(剖宫产)其进行抚触,观察其胎便,黄便排泄时间及黄疸变化.抚触后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和排黄便时间明显缩短,一周内黄疸明显减轻.抚触可促进新生儿排泄,有助于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

  • 脑卒中后排泄障碍

    作者:张缨;岳寿伟

    脑卒中后出现的排泄功能障碍包括尿便和汗液排泄障碍.排泄障碍与脑卒中的程度、部位、年龄、性别和精神障碍有关,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异.尿失禁在脑卒中后排泄障碍中的发病率中占首位,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和小剂量的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排便失禁是排便障碍的常见表现,排便训练、饮食控制可改善症状.重视脑卒中后排泄障碍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依从性研究

    作者:陈艳秋;袁春华

    目的:分析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功能训练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明确患者训练存在的问题、重视对患者训练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由国际造口治疗师对行ISR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指导,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量表、排便日记、大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并对所得资料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ISR术后患者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得分为(67.67±5.28)分;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与肛门功能及大便失禁生命质量呈正相关,依从性好的患者术后9、12个月的肛门功能明显改善(P<0.05);依从性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内括约肌切除类型、并发症、疼痛(P<0.05或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上述因素的影响性随时间递减。结论 ISR术后患者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与肛门功能、大便失禁、生命质量相关。有效地排便训练计划、术后持续性指导对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提高生命质量。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