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精确放疗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作者:乔延伟

    本文阐述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以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等肿瘤精确放疗技术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其临床应用近况,介绍了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影像系统、主要功能及其临床应用近况,指出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为基础的精确放疗将会更有效地维护人们的健康。

  • CT增强扫描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作者:李奇欣;孙长庚

    目的:分析在增强CT上设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时,由于CT值的变化而引起的剂量计算差别大小,保证IMRT临床计划的准确性.方法:对8个分期为N2MO鼻咽癌病人实施CT增强扫描,使用CMSXI04.2.2计划系统在增强CT上设计IMRT计划,计算出感性趣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再在先前计算好的IMRT计划中,直接勾画出颈动脉、颈静脉,对其进行密度修正、强行定义其密度为1g/cm3.保证IMRT计划保证子野数目,子野形状及输出跳数(MU)相同条件下,重新计算出感兴趣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然后和先前没有强行定义组织密度的IMRT计划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即DVH图、感兴趣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变化,用酬统计分析差别大小.结果:8个鼻咽癌IMRT计划中,比较出的DVH图、感兴趣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差别非常小,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增强CT中CT的值变化,对IMRT放射治疗剂量影响非常小,既可以直接用增强CT中设计IMRT计划.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剂量学比较

    作者:陈登源;张林燕;沈思婷

    目的 比较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中的剂量学.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62例Ⅲ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瓦里安eclipse11.03计划系统制定患者常规放射治疗、3D-CRT和IMRT计划,并分析3种放射治疗技术对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 IMRT靶区CI值高于3D-CRT、常规放射治疗,HI值低于3D-CRT、常规放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技术肺组织V5剂量参数高于3D-CRT、常规放射治疗,肺组织V10-30、心脏V35、脊髓Dmean、食管V50与V60剂量参数低于3D-CRT、常规放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放射治疗、3D-CRT比较,Ⅲ期NSCLC患者采取IMRT技术可提升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减轻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 肺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性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作者:陈淑娟;顾中秋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患者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5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其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放射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IMRT的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方式放疗治疗的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IMRT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使用真空垫体位固定及护理体会

    作者:毛梅桂;陆静;来莉;陈文君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食管癌病死率高的国家[1].放射疗法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普通放射治疗所致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往往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是患者难以坚持的主要原因[2].调强放射治疗( IMRT)是更先进的三维适形放疗[3],它借助计算机,利用精确的体位固定和定位技术,确保在三维空间上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较好地控制剂量分布,从而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肿瘤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照射技术,目前已经成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4].现介绍我科自2010年5月开展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以来体位固定及护理体会.

  • 不同放化疗方案在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程霞;王羽;李坊铭

    目的 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TPF(多西他赛+顺铂+五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紫杉醇或顺铂同期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顺铂同期化疗137例,紫杉醇同期化疗1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3~6个月;在所有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评价临床疗效并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毒性反应评价标准采用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第3版(NCI CTCAE v3.0),毒性反应记录采用诱导化疗及同期放化疗疗程中大级别的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顺铂同期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4%,略高于紫杉醇同期化疗组的98.16% (P >0.05);两组患者2级、3级白细胞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级白细胞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0级、1级血小板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级、2级和3级血红蛋白下降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级、3级恶心、呕吐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加IMRT治疗联用顺铂同期化疗或联用紫杉醇同期化疗治疗鼻咽癌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顺铂同期放化疗临床疗效更佳.

  • 前列腺癌的三维适形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作者:余子豪

    三维立体定向放疗(3D-CRT)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近年来放射治疗中的热点,其出现与影像学、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及放疗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CT、MRI、DSA及PET等先进影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人们才能把肿瘤及其周围各种正常组织和器官在体内的状态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现代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可使放射线高剂量区在体内的分布在三维立体方向上与要照射的靶区形态一致,这就是3D-CRT或IMRT.与常规体外放射治疗相比,3D-CRT或IMRT具有下列优点:①大限度减少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照射.②明显提高对靶区的照射总量.③降低正常组织的近期或后期并发症.3D-CRT或IMRT的应用使得肿瘤体外放疗进入精确放疗时代.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比较

    作者:刘原照

    二十一世纪, 由于现代加速器、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放射治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摆位,精确治疗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新阶段.采用常规分次方式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实质上就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在国内经过近十年的应用,对其适应证及并发症有一定的认识.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是近几年才引进的新技术.一般来说, 为达到剂量分布的三维适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照射方向上,射野形状与靶区一致, 二是靶区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能按临床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满足第一条的 3DCRT 称之为狭义适形放射治疗;满足两个条件的 3DCRT称之为广义适形放射治疗(IMRT).IMRT就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IMRT与3DCRT比较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就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 局限性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国辉;崔新娟;廖秀梅;郑清友;关亚伟;李志辉;狄桂平;朱立夏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 IHT)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将72例同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37例)和单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3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变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值改变、肿瘤控制率、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随访5~118个月,平均56个月,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差值、血清PSA<0.2μg/L者所占比例及治疗后1年、3年、5年和8年的PSA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年、3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年、8年的生存率和早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降低放疗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奕珊;陈文芬;郭灵;曹燕青;李安川;向燕群

    目的 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引起颞叶放射性损伤(temporal lobe necrosis,TLN)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01-01-2008-06-3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88例接受IMRT根治性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发生TLN的情况,并分析了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诱导化疗、同时期化疗、辅助化疗、联合化疗、鼻咽照射总剂量、鼻咽照射分次剂量、后装治疗、糖尿病或高血压病、肝病、吸烟、颞叶大剂量和平均剂量与TLN发生的关系,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TL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具有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累积无颞叶损伤生存情况.结果 288例患者中有33例(11.5%)出现TLN;576侧颞叶中有41例(7.1%)出现TLN.TLN潜伏时间为17~70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ROC曲线分析显示,本组患者颞叶大剂量分界点为65.85 Gy,颞叶平均剂量分界点为15.42 Gy; 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分期、颞叶大剂量和平均剂量是鼻咽癌放疗后TLN独立危险因素.T4、颞叶大剂量≥65.85 Gy及平均剂量≥15.42 Gy的患者3年及5年累积无颞叶损伤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风险的患者,P均<0.001.结论 T4、颞叶大剂量≥65.85 Gy和平均剂量≥15.42 Gy是鼻咽癌IMRT后发生TLN的危险因素.

  • 西妥昔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宗玉;郑飞波;温红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青岛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IMRT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75.0%)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每周紫杉醇+卡铂方案在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雪;附舰;康艳霞;苏海川;张贺龙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大约有4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肿瘤的10%左右,占女性新发病例的15%[1].我国每年有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0万,且呈现出年轻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2].宫颈癌传统的体外放射治疗常规采用全野照射,放射剂量高,对其他器宫损伤大,严重影响了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3].近年来,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逐步在临床上得以应用[4].IMRT能够优化配置照射野内各线束的权重,使高剂量区的等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一致,并可使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内的剂量分布更均匀[5].同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可在一个计划内同时实现多个剂量水平,满足不同靶区对放射剂量的要求,从而更符合肿瘤的放射生物学原则[6].我们采用IMRT联合紫杉醇+卡铂TC方案用于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以观察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初治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小凯;张伶;咸婧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13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NK细胞、CD3+、CD4+、CD8+细胞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局部推量模式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文菊;姚远;马学真

    目的 探讨全脑放射治疗(WBRT)分别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1~3个脑转移瘤病灶疗效的比较.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随机分为WBRT加IMRT组(38例)和WBRT加SRT组(42例),以中位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和周围器官受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疗效与组织损伤的评价和比较.结果 WBRT加IMRT组和WBRT加SRT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6月和11.9月(P =0.144);局部率控制分别为73.7%和90.5%(P=0.002);1年生存率分别为68.4%和81.0% (P =0.070);单个转移灶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90.0%,2~3个脑转移灶者分别为37.5%和55.6%,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26);脑干大受量(Dmax)分别为(275±285) Gy和(17±25) Gy,平均受量(Dmean)分别为(144±152)Gy和(9 ±14)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 全脑放射治疗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加量能更好地提高病人的局部控制率,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剂量学优势的探讨

    作者:杨杰;张泽高;古力米拉木·艾热提;阿依古丽·衣布拉音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术后采用常规放射治疗(2D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对靶区与危及器官在剂量学上的差异及优势.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宫颈癌Ⅰb~ Ⅱa期根治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维族患者30例,其中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患者8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12例,适形调强治疗患者10例,分析三组不同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及急性毒副反应.结果 45Gy相同处方剂量下,三组患者计划治疗靶区(PTV)高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P=0.048),但平均剂量和低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膀胱和小肠大受照射剂量适形调强组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肠大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形调强组小肠、直肠和膀胱平均受照体积明显低于常规组和三维适形组(P<0.05),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7,P=0.048),而放射性膀胱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形调强技术治疗术后宫颈癌鳞状细胞癌,在减少危及器官剂量、降低危及器官平均受照射体积、保护邻近器官、提高靶区剂量从而提高近期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逆向计划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

    作者:李高峰;朱庙生;吴钦宏;高鸿;何京学;修霞

    目的通过一系列调强验证方法的研究,探讨逆向计划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质量保证方法是否可行.方法用Varian Cadplan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 Helios逆向计划系统对前列腺癌、鼻咽癌、脑瘤、胰腺癌、椎骨转移癌等设计并进行IMRT.为验证计划系统生成的各个照射野注量图与实际注量图的一致性,将剂量胶片放在平板有机玻璃体模下,使计划中的各个照射野始终垂直于体模表面;调用患者治疗数据分别单独照射,冲洗胶片后与计划得出的注量图进行比较.将剂量胶片夹在仿真体模适当的部位,调用患者治疗数据对体模进行模拟照射,由此得出轴向截面上的等剂量分布,与计划的等剂量曲线拟合比对.用电离室和水箱验证等中心和偏离点的绝对剂量.在模拟机或加速器上拍正侧位照射野验证片,与CT模拟数字重建的射线影像片比较,验证等中心位置. 结果各射线束轴垂直方向测得的注量图与计划系统计算的一致;等中心点绝对剂量测量的结果与计划计算的误差在3%以内,偏离点绝对剂量误差较大;轴向截面等剂量曲线分布的胶片测量结果与计划计算的很接近;等中心位置误差在3mm以内. 结论近一年的实践证明在IMRT中所采用的上述质量保证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验证

    作者:马金利;蒋国梁;廖源

    理论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较的优势,一是提高了靶区的剂量,二是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或关键器官的照射剂量.IMRT技术与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远为复杂,逆向计划的优化算法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放射治疗中还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IMRT实施后的剂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终结果.虽然远期的治疗结果是检验IMRT计划乃至剂量准确性的金标准,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关于该技术治疗恶性肿瘤长期结果的报道.因此,治疗前的剂量验证仍是确保剂量准确的关键步骤[1,2].笔者拟从技术方面探讨IMRT剂量验证的研究进展.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目标与临床评价

    作者:马金利;蒋国梁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在患者的CT图像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并确定与照射野有关的物理、几何参数后,还需要进行的关键环节主要有:(1)定义优化标准,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2)使用优化算法;(3)临床评价.其中,合理定义优化目标并进行临床评价是IMRT成功的前提.因此,如何定义优化标准以及如何从多个计划中筛选出符合临床要求的计划是IMRT技术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拟对IMRT计划优化的目标函数类型与计划的临床评价方法的现状做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浇讨今后的研究趋势[1-4].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初步研究

    作者:韩波;李瑛;潘慧莹;钱茂森

    笔者自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应用美国NOMOS公司的多叶调强准直器及CORVUS 3.0逆向治疗计划系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加例,现报道结果如下.

  • 49例复发鼻咽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作者:卢泰祥;赵充;韩非;黄莹;邓小武;卢丽霞;曾智帆;黄劭敏;林承光;崔念基

    目的评价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对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放射反应以及对肿瘤的控制.方法 49例鼻咽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KPS≥80)均采用全程IMRT,其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3例患者(N1 2例,N3 1例)在IMRT后, 给予PDD+5-Fu方案5~6个疗程化疗. 结果治疗计划结果显示,覆盖鼻咽GTV D95的平均剂量为68.09 Gy,GTV V95的平均体积为 98.46%,靶区内GTV、CTV1和CTV2 的平均剂量分别为71.40 Gy、63.63 Gy 和59.81 Gy.49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3~16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率100%,IMRT结束时有3例(6.1%)出现局部残留, 14例(28.6%)出现鼻咽腔黏膜坏死.结论 IMRT能有利覆盖肿瘤靶区而使邻近敏感器官获得有效分隔,对复发性鼻咽癌的再程放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鼻咽局部IMRT治疗对于复发性鼻咽癌容易导致鼻咽黏膜坏死,故应适当减少GTV的处方剂量以60~65 Gy为宜.

12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